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

這世間有些禁忌,是碰不得嘀。

所謂企業家與明星玩遊戲,企業家玩完。

國家搞宗教,國家就崩潰。

唐朝時期,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興起,成爲了青藏高原幾千年歷史上最爲強大的政權,也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傳奇。

公元618年,鬆贊幹部在山南匹播城建立吐蕃國,然後迎娶唐朝的白富美文成公主,成爲人生贏家。

吐蕃憑地勢居高臨下,吊打唐朝的天可汗,成爲了世界非常強大的政權,可吐蕃王朝的強盛也不過是百多年曆史,它在歷史光輝轉瞬即逝,公元877年吐蕃分裂,歷時兩百多年的王朝也由此覆滅。

玩完的原因有很多,吐蕃王朝學人玩宗教就是其中之一。

吐蕃是個信佛的國度,吐蕃統治者對百姓的剝削力度非常大。連年的戰爭也導致了百姓的賦稅增加,所以統治者爲了讓百姓能夠不反抗,利用大肆推廣佛教的手段,讓民衆從佛教中找到真理解脫困難。可是不斷的有民衆加入佛教,就意味着從事勞動生產的人口不斷下降。而佛教寺廟是免稅的,不僅不能進行經濟收稅,還需要有許多來自國家經濟的贊助與支持。

讓本來就遠離農業區,經濟基礎比較差,僅靠青藏高原的河谷農業和遊牧經濟支撐的吐蕃,他的經濟狀況和生產力不斷下降。

沒有稅收,這不就成了晚明時期?!

乏人當兵,信衆不肯殺生,還怎麼打仗?!

於是吐蕃,卒!

現在顏常武不修長城了,他修廟,對那些部族人投其所好,既然大明北邊、西邊的邊境一線都信佛,好吧,就送給他們一座座廟宇,讓他們每天能夠開開心心地念佛禱經。

這土地嘛,就由我們南人來照顧了!

不僅修廟,還把“金瓶掣籤制度”設立在北平,讓宗教領袖的確立儀式設立在北平,那些大活佛呀、老喇嘛呀的等級設置,根據等級的不同享受不同的待遇也規定就在北平來舉辦晉升儀式,花錢請有名望的喇嘛到北平來作法和祈福,想晉升的喇嘛就必須要來北平一趟。

到處修廟的好處多,各族信教的信徒就沒必要到處亂竄了,全部可以就近找到合適的廟宇參拜,或者組織相應的宗教活動,以免他們互相之間搞串聯,比如蒙區的教民沒有廟宇祭拜怎麼辦?只能長途跋涉跑到藏區去參拜,反之亦然。

不能讓藏、蒙之間太熟絡了,畢竟他們的信仰一致,萬一他們來個一致對敵呢?

乾脆花錢消災,出錢修廟,讓他們在各自地域附近就能搞活動,隔開他們。大量的修築廟宇也顯示了大明朝廷和東南王顏常武對藏、維、蒙等地人民信仰的尊重和重視,毫無疑問能博得他們的好感,消除他們的反抗心理。

通過修廟、賜給香火錢與物資,就讓他們拜佛拜個夠!

……

新明與前明相比,明顯有錢多了。

那些大汗啊、頭人啊、萬夫長啊、千夫長啊,都按位階的不同給錢,比方說一個大汗就收進三十萬銀元,先給十萬,其餘的明年和後年再給,甘輝正爾八經地打了欠條,簽字蓋印。

他一點都不掩飾對此策的讚美:“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除了首領們有豐厚的銀元拿到手之外,那些小兵小卒們也有不菲的銀元到手。

首先第一步,就是徵收部族勇士入伍,成爲光榮的明軍將士。

從三大部族各招募三萬青壯,再有小部族招募一萬人,合計十萬人,選擇皆爲強壯之士,精擅騎射。

對他們的待遇等同於常備軍,並且在一入伍即時發給三個月的餉銀,待遇豐厚。

原來,明軍正規軍中的編制複雜,頭一類是常備軍,主要是軍官、士官,就是職業軍人,要讓他們能夠養家餬口,過上體面的生活,給的待遇當然不能低;第二類就是義務兵,按照國家法律,所有適齡男青年都有義務參軍,遇到徵召,必須到當地官府報到,供官府挑選,他們是發給一些生活津貼,一般三五年退役,以後任職公職時有加分;第三類則是當地守備部隊,軍官、士官的薪水按常備軍的80%工資發給,另有義務兵;第四類則是僱傭兵,受軍隊的僱傭,爲了節省成本,當中有大量的外籍兵。

招募的外蒙古騎兵全部按常備軍的待遇,最低者都是士官,成本相當高昂,但明國負擔得起,有足夠的銀元支付給他們!

這十萬精銳一被納入明軍序列中,喀爾喀蒙古的精華被一網打盡,他們再不受什麼大汗、頭人的指揮,明軍對他們進行全面的管理,把他們操得頭昏眼花,再丟銀元去砸得他們暈上加暈,他們就完全成爲了明軍的鷹犬,令行禁止,把武器對準昔日的老大,絕不含糊。

除了銀元,他們還擁有豐厚的其它待遇,包括房屋、醫保、軍屬照顧、子女入學等等,一套套配套下來,十萬蒙古兵以驚人的速度轉變爲明軍!

一個事實是:在三個月內,所有的蒙古兵都用上漢名,大部分人都能夠用漢語對話,超過一半人會寫漢字。

道理非常簡單,對蒙古兵實行漢語定級,分別提升不同的工資,能夠對話的,就加百分之十,能夠書寫流暢的,就加百分之二十,最高水平的加到百分之二十五的工資。

這不需要流血犧牲,只要動動腦筋就能夠賺到的錢,爲什麼不賺呢,雖然方塊字確實難學。

有奶就是娘,十萬精騎在手,其他蒙古人再怎麼吵嚷嚷的,都可以鎮壓下去。

在搞定上述蒙古人之後,明軍組建地方官府,吸收蒙古人加入官府中,經過培訓後考試及格,成爲了“體制”中的一員,以豐厚的待遇約束着他們,這批人的心思也就向着明國了。

再有其他人,進行免費的生產培訓,發給安家費和發展資金,也穩住了他們的心緒。

有錢就好辦事,這世上沒有任何比用錢更能買到忠心的東西了。

壞分子蠱惑人心,說得再多有用嗎?口水能夠比白花花的銀元更有力?

不可能!

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450節 賽甘寧!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022節 嗨咖啡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748節 北伐第69節無農不穩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268節 路難行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30節是戰是降?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719節 進藏難!第2184章 直落(二)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83節遠遠炮擊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545節 HOLD住!第333節 好看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69節落子(四)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93節喜與悲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
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747節 堵胤錫的成功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1653節 穩固的後方(一)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299節 瞎操心的蒙古人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517節 八點檔的狗血大劇第1536節 他們有種,我們奉陪!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1450節 賽甘寧!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849節 一聯值百萬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63節書房夜話之議諸事第1022節 嗨咖啡第318節 I 心 三哥!第748節 北伐第69節無農不穩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2070節 國號南華帝國第1900節 虛的帕夏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1268節 路難行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689節 凱旋而歸第1847節 炮轟伊斯坦布爾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602節 秋山行旅圖第1434節 金銀珠寶其次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581節 獅子不吃肉第30節是戰是降?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1627節 俺是射鵰手的師傅!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719節 進藏難!第2184章 直落(二)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1587節 有功不賞第2020節 帶路黨很有用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593節 廟堂風波第203節南虜顏常武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83節遠遠炮擊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545節 HOLD住!第333節 好看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005節 三鍋戰5渣的重要原因第1904節 下面,沒了!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169節落子(四)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891節 馬來人攤上大事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636節 三件事定邊第93節喜與悲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640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一)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2086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三)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221節熊文燦請援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