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

說起來他也是一代梟雄,深知打江山不易,治江山更難,一個好漢三個幫,殿中這些人掌握權柄,不能一味地光靠殺殺殺,必須懂得馬上管軍馬下管民,協助他治理好大清江山。

於是衆說紛紜,諸女真人破口大罵,將漢人說的無用之極,光靠槍陣大炮,算甚英雄!

有的韃子有見識,說東南軍來呀,頂多就是個守城,一旦離開城池,勞資就打他們的PP,側擊他的左右,斷他們的糧道,槍炮厲害又如何,又不是沒見識過,渾河之戰的浙兵火器也不弱啊,不照樣給我們給砍了!

倒是不錯,諸酋們心理膨脹,說我們滿洲勇士是不怕槍陣嘀!

有人即時說那是李開芳(最早歸降北虜的漢奸將領)用上明朝降軍開大炮,才把浙兵給轟散陣形的,否則他們槍陣照樣難破,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於是呆在東京的佟養性猛打噴嚏,因爲殿上有人咒罵他鑄造紅衣大炮鑄個鳥出來,否則用大炮對槍陣,統統轟沒!

佟養性負責鑄造大炮事務,進展不大,讓諸酋嚴重不滿!

當中有人是他的政敵,叫嚷着要查賬,看他貪污多少!

鬧哄哄中,黃臺吉輕咳一聲,滿殿即時沉寂。

他向一個文官親切地道:“範卿,可有心得以教朕?”

被他點到名的乃範文寀,DD就是那個范文程,兩人都是早早投降北虜的漢人,是主動投降,還吹噓自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後代。

范文程被黃臺吉逼去江南做間諜之後,黃臺吉會做人,起用其兄範文寀入值朝廷,今天向他主動問事,以示恩寵。

範文寀是瀋陽縣學生員出身,讀過書,有點見識,從容地道:“陛下明見萬里,早有聖斷,臣豈敢獻醜!”

黃臺吉含笑道:“說吧!”

“喳!”範文寀說道:“稟陛下,如若明廷起用東南海匪,東南海匪又被其用,其實對我大清不利!”

“東南軍精擅槍炮,長於陣戰,如若被其佔據寧遠山海關一線,有水師相助,我軍若戰,必可取勝,但傷亡不會小,且其水師一直威脅我大清內陸,不可不防。所以,真是要戰,我們須得快速佔領寧遠山海關一線,避免其水師相助明軍。”範文寀分析道。

這是與明廷談和的理由?

諸酋不以爲然,倒是黃臺吉道:“範卿意猶未盡哪。”

“東南府顏逆名爲明臣,實爲明賊也!他雖聽從明廷號令,實際上包藏禍心,臣敢斷定,一旦我大清佔領北京,東南府必定會出兵南京!而且,他絕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黃臺吉大悅道:“範卿果然高明,來呀,賜黃金十兩!”

清廷中明白人不多,黃臺吉的起點高,看得遠,而範文寀則是自己的水平了。

衆人羨慕地看着範文寀受賜,這才明白了爲什麼黃臺吉有談和之意,一旦大清佔領北京,東南府就會出兵南京,有人還想到了東南府佔據江淮,搞不好就是南北對峙之局,但對方的兵艦厲害,能襲擾北方海邊,貌似是大清吃虧了。

談和,不佔北京,對方沒有藉口,也不能動用武力。

則想辦法,最好是大明與東南府交惡,如若宣佈東南府爲叛逆,則大清真會睡覺做夢都會笑。

這並非不可能,一旦大明剿滅了流寇,北方風平浪靜,那麼南方東南府,很可能落入朝廷的關注中,須知大明有的是熱情的言官,他們爲了消滅大明的謀逆而挖空心思,有敵人要嚴劾,沒有敵人也要創造敵人,東南府這等不馴,朝廷豈會放過他們!

更何況,大清在北京城裡的帶路黨、在江南的范文程也會助上一臂之力,幫助大明認清東南府這等逆賊的真面目,除之而後快!

當然也有滿洲的巴圖魯(勇士)認爲自己能夠一挑二,左打大明,右擊東南府,不過他們的老大黃臺吉向來有耐心,十年前已有能力打下北京也不動手,就是等待着良好時機。

明廷不足虜,現在的大敵是東南府,爲了消滅東南府,黃臺吉不惜與明廷談和,禍水南引,一旦明廷與東南府打出個結果來,黃臺吉就可以胡馬南下,席捲中國!

黃臺吉現在年不過半百,他認爲他等得起。

他指示索尼道:“與明廷談和,可象大遼與宋國般約爲兄弟之邦,不必苛刻!”

“臣領旨!”索尼叩首道。

……

當晚清宮外,有代善、濟爾哈朗、阿巴泰、豪格、杜度(老野豬皮之孫,長子廣略貝勒禇英第一子,實爲長子嫡孫,可惜運氣不好不能登大位)、尼堪六大酋一起求見黃臺吉,黃臺吉接見了他們。

原來諸酋退出後回去一琢磨,不對啊,我大清居然會懼怕什麼狗P的東南府,墮自家威風?而一向英明的黃臺吉對大明這麼寬容?

於是一個找一個,二個找三個,三個一翻倍,就到了六個人,找黃臺吉問個究竟。

公推出的代表,最老資格的大酋代善說道:“老汗在時,艱苦困厄遠勝於今,將兵俱少,裝備無多,然而老汗始終不渝(堅持造反事業)。陛下登位,連年勝利,明朝損兵折將,早不足爲慮!

那東南府確有能耐,海上稱雄,步兵佔優,然而亦有短板!

他們真要在山海關、寧遠駐紮,又有耐我何?

我不與之戰,只以遊騎巡弋,他們只要出動,就是我們的機會,搞得好的話,他們會在我們手裡全軍覆沒!

再者,東南軍頂多守寧遠一線,南是海,我們不與他們爭,東西北都是我方領土,我們照樣攻進明朝北方內陸,來去自如,東南軍卻不得戰,白費錢糧,不得功勞,豈能長久!

今陛下對大明友善,臣等不解,請陛下指點迷津!”

黃臺吉點頭道:“爾等有此心思,不懼東南府,確實爲我朝巴圖魯!

他離開座位,在殿中踱步,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道:“明廷不足慮,東南府亦不足慮,朕實慮我們自己!”

“我們自己?”諸酋被他說得糊塗了。

“是的,我們自己!如遼、金自長城之外入主中原,如今安在?蒙古佔據中國,其族人卻爲我驅遣!入主中原,諸族前車之鑑,不可不慎!”黃臺吉沉重地道。

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699節 先說服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832節 發財了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333節 好看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98節臺灣設府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854節 展會中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239節文趙氏第769節 殺鰲拜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204節己巳之變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
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158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五)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609節 將軍的敬禮!第699節 先說服第346節 湯神父帶出的大學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791節 皇子的憤怒!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1484節 伏擊之硬核緬甸人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2193章 朕意已決!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第1832節 發財了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934節 步步緊逼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739節 漢藏交戰(二)第1682節 中國人就是一條龍!第664節 差點決鬥!第1704節 李定國的二件事第1967節 打了小的,失了大的!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333節 好看第104節張伯出馬交涉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1949節 沙漠中的君子協定第2054節 戰前心思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1834節 黑武士的冒險第793節 蘇州調研(二)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971節 新蒙古人創造新奇蹟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687節 往川西去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360節 大少看大戲第1907節 阿三不面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169節 書生造反,三年未成!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98節臺灣設府第982節 萬事俱備,只待開張!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619節 葡萄牙人成大贏家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1562節 運河之準備二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2188章 堵胤錫的定鼎之策第854節 展會中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2192章 聰明的朱由產第761節 鯉魚躍龍門,乘風入九重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239節文趙氏第769節 殺鰲拜第636節 正確的選擇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1820節 那不勒斯人的頑抗第204節己巳之變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