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

回到高雄港,顏常武一刻沒耽擱,馬上聽取副提督李英的彙報。

“五月初五那天,在‘綠島’(臺灣西面,並無實控),高雄三十五號正在巡邏,結果發現島邊停泊兩條荷蘭商船,三十五號艦駛過去,發現對方沒有令旗,於是喝令他們艦員上甲板接收檢查,對方則啓動風帆,高雄三十五號即向對方開炮!”

顏常武點點頭,高雄三十五號的處置沒出差錯。

照理說我艦先聲奪人,大有好處,但風帆時代的火炮威力真心講不咋地,尤其是爆破彈沒成熟時用的都是實心彈,這彈種靠的是動能殺傷,說實在就是砸。

巡航艦上二十八門炮,一側只有十四門,加上攻擊失的,對方是武裝商船,初時吃了一些炮彈,待沒損元氣,啓航後即與高雄艦大打出手。

“……對方加起來有四十門火炮(單側二十門),足足打了三個小時,結果被我艦擊沉一艘,另一艘被俘,但有起火,從船艙裡只搜出了三十擔完好的生絲,三十五號艦則被打折兩條桅杆,副艦長陳子云陣亡,死傷者有百人之多,都按規定進行了撫卹,三十五號艦現在北港船塢裡維修,狀況良好,已經修復了一半。”

“那些荷人俘虜供認只是商業行爲,並沒有受什麼驅遣,不過,他們的高級船員幾乎死傷殆盡,無法問出更多的情況。”李英作了簡要彙報。

“海匪李魁奇是怎麼個回事?”顏常武沉聲道。

“泉州王家的商船在我東南府領受了令旗過海,一直掛在船桅上,結果行至東山島的時候遇到李魁奇,被迫停船檢查。。。據王家人說了,他們之前有向李魁奇交納過海費,可是對方照樣搶劫,重點是他們說的話,說船上掛有我東南府星辰、山峰和海洋旗號的,統統劫了!然後他們把我們的令旗當着滿船人的面前扔海里去!”李英惱怒地道。

聽到的人無不憤怒,該些年來,東南府強勢崛起,各路英雄好漢誰敢不給面子,這李魁奇膽生毛啊!

敢打我們的臉,就得用命來償!

事情接連發生,李英講述他的應對之策,一是詢問情報局目前荷人狀況,二是派出偵察船前往東山島查看。

“情報局說巴達維亞的荷人沒有異動,目前荷人沒有集結,不過這是一個月前的情報。”

“我派出三條偵察快船到達東山島,對方非常警覺,一發現我們的船隻即行驅逐,我們無法找出甚麼有用的情報,同時,情報局也說對方戒備心非常強,無論海上陸上都無法滲透。”李英遺憾地道。

他亦知道“情報”的重要性,但在當時環境下,情報局不是萬能的,偵察也有侷限性。

至於備戰,四條五級戰艦狀況良好,二十三條巡航艦皆準備妥當,所需要的物資備齊妥當,隨時可以出發!“李英響亮地道。

“很好!”顏常武表示欣慰道。

接着是主政的洪昇講述了熊文燦東來的情形:

福建巡撫熊文燦胸有大略,之前他主張武力剿匪,隨着國內形勢的變化而漸漸消停。

新皇崇禎登位以來,本想有番作爲,無奈天公不作美(小冰河時期),旱澇災害接踵而來,賑災壓力沉重,加上關外老野豬在一哼哼,二哼哼,搞得長城內外不安,戰事連綿不斷,國庫銀子象倒水一般地涌向那些無底洞,他自己又作死,聽信東林黨,搞掉魏忠賢和廠衛錦衣衛稅監等等,文臣皆稱他爲聖君。

聖則聖矣,可是國庫流動銀子,只怕還不如東南府銀庫裡的銀子多!

如閩省大旱,熊文燦發現一個窘態:官府沒錢賑災,而東南府卻是大量接收災民,有多少收多少。

居然讓他在朝廷那裡露了一小把臉:報來沒有餓死人,沒有造反發生,整個閩省,風平浪靜!

對比於其他風雨飄蕩的諸行省,閩省有如世外桃源了。

這讓熊巡撫若有所思,終於,他打扮成商賈模樣,帶了十數員隨從,搭上海船,前往東南府對外開放的“北港”。

東南府現有臺北、北港、嘉義、臺南、高雄五鎮,其中北港對國人開放,臺南對紅毛番開放,名義是鎮,實質是“府道”一級的力量。

不必多說!但見到人煙稠密,道路密佈,物產豐富,農業發達。

尤其是道路乾淨整潔,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讓熊文燦驚駭的是東南府的農田水利建設。

那裡的農田連片,從海邊直達山裡內陸,水渠灌溉深入田間,閩省大旱,東南府的農作物卻是驚人的旺盛!

“這僅是三年時間(1625-1628)的成就?”若不是親眼所見,熊巡撫幾乎不敢相信。

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發展農業,興修水利,東南府人把原先荒草覆蓋的原野變成了肥沃的良田。

站在港口邊上遠眺,但見得平原上河渠如網,相間的蔗田和稻田一望無際;平直的海岸上,鹽田星羅棋佈,一條條縱橫的大道穿插其間。這裡是農業發達的地區,尤其是蔗海如林,熊文燦懂得“經濟”,這種的是白銀啊!

難怪東南府人普遍開始穿絲綢了!

他們居然行公曆,有星期天作休息,閒暇時間,多有人穿絲綢上街,關鍵是普遍現象,他們氣色比起大陸民衆要好很多。

竟然是如此膏腴之地,與江南水鄉一時瑜亮!

若能收取,當可爲大明增加多少的糧食和財富!

不過他的心思不到一天就告破滅,由於他“不務正業”,東瞄瞄,西看看,引起東南府朝陽羣衆的注意,引來做公的,將他們團團包圍,指斥他們是探子!

按律,探子者,東南府也不殺,勞動改造三年。

熊文燦也不畏懼,直接表明身份:“吾乃福建巡撫熊文燦,怎麼,想捉你們的父母官嗎?”

東南府人吃驚之餘,飛報臺南洪昇,他連夜帶人到達北港,與熊文燦見了面。

不過,他見了巡撫,也只是長揖爲禮,並不下跪。

“此地乃東南府,府律除見了督軍大人,他乃神子,方要下跪,其餘諸人,皆作揖禮,尚請巡撫大人恕罪!”洪昇不卑不亢地道。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頭,熊文燦知道東南府氣候已成,微嘆了一口氣。

對於大陸那邊有大官過來,東南府早有對策,他們要看什麼地方,給他們看,除了核心工廠(比如說生產明膠的工廠、糖果廠、槍炮廠等)還有軍隊,其它地方任看。

洪昇帶了熊文燦來三日遊,老熊越看越是吃驚,東南府的顏小子要逆天啊。

農業上是稻米、甘蔗和雜糧作物,種得奇好無比,產量驚人!

還有其他產業有製糖、製糖果、養鹿、造船、海上貿易等等,日進斗金!

於是就有了他邀顏常武過海到金門一唔的邀請。

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846節 過關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878節 負責任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697節 分錢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1164節 三年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23節刺客(一)第1379節 帶路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23節都在演戲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53節造船(二)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
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36節斯托姆的加入第970節 東哥都不如俺顏大少哩第1631節 又一次教科書的進攻(二)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1625節 清楚敵情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846節 過關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052節 被嚇倒的桑賈克貝伊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1733節 擊殺曲吉多吉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580節 殺來殺去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546節 倭殺倭(四)第2049節 這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571節 驅虎吞狼之女魔頭都怕了第1677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二)第225節時刻要學習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235節敢犯持吾令旗者之人,雖遠必誅!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189節 請媽祖神器!第749節 北伐之小處見大第1126節 陰謀的醞釀第878節 負責任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335節 太祖朝舊事重演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1691節 朱和坪的難題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1691節 楊展炮製衆土司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751節 白皮與包頭佬手拉手第1886節 提前堆山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697節 分錢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252節到呂宋之交流第447節 她是天上一片雲,我是地上豆腐渣!第1164節 三年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833節 西雷斯馬要摸老虎屁股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23節刺客(一)第1379節 帶路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23節都在演戲第266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1)第769節 政治是黑暗的第355節 東南府發展遇瓶頸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1594節 改進型毒藥第399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虎頭蛇尾第575節 打亞齊(二)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2002節 郝搖旗的春天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53節造船(二)第442節 新兵一枚之成熟爲老兵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565節 運河之民工隊第1145節 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奧斯曼人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2178章 許二牛度假(三)第1956節 葉爾羌人撤離天山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