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

“還有越窮越見鬼啊!”陳子龍說道。

“沒錯!”唐元楫會意地點頭。

越到前明晚期,前線吃緊,後方緊吃,想增加賦稅,阻力反而越大。阻力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文官集團上層對皇帝施加的壓力;另一個就是基層的抵抗阻撓。

今朝則不一樣,雖然文官集團實力強大,但朝中的兩位監國別有本錢。

其一來自東南王對他們的支援,大明監國一是他的妻子,二是他的兒子,他不幫他們還幫誰!

他擁有強大的戰列艦編隊,恐嚇諸人道:“從我者有船票!不用怕”“惹怒我的,我再立‘地風水火’,換個世界罷!”

於是諸人感動後不敢動。

其二來自勳貴再起,朱家勳貴是豬,自土木堡之變,英國公張輔戰死,能打的勳貴沒了,不能與文官坐而論道,分庭搞禮。

而新明勳貴層出不窮,如楊展、楊璟新兩父子,魔家四將李定國等,再有南華帝國攻打西方,陸軍中的高級將領起碼過一半來自新明,這些人等有曾英、曹勳、李佔春、於大海、王祥、袁宗第、高文貴、祖可法、張天龍、殷有龍等等。

顏常武老謀深算,聲明兩中華爵位通用,將來他們可以回到大明就是那些爵位,從而扶助大明!

其三則是東廠改頭換面,得到了一個空前的發展。

與南華帝國不同,新明照樣有TJ,以他們作爲宮裡家奴而得以重用。

兩監國往情報系統中投錢不少,東廠裡的那些TJ們搖身一變,變成了情報人員,雖不致於象他們的前輩這麼囂張,但更狡猾,顯露出來的力量讓文官們望而生畏!

新明建立了文官、勳貴與東廠的三角平衡,這樣一來,稅收就有了保證。

想起崇禎皇帝登基爲帝,此時勳貴已廢,軍方勢力屈於文官,而他又作死,一上臺就幹掉了魏忠賢,這九千歲確實是壞蛋,但他是皇帝手中的惡狗,不過惡狗也有惡狗的用處,沒有惡狗護身,別人豈會怕你一個光呆在深宮裡的宅男!

任你崇禎皇帝滿腔壯志,怎架得過文官的夥同顛弄,到後來,他吃得虧多,文官也不敢信了,就成爲真正的孤家寡人,只好自掛歪脖子樹了。

陳子龍與唐元楫在館舍裡談論,感嘆今朝皇宮、朝政與前朝相比真是大變樣。

“而且城市、市政也大變樣了!”陳子龍一拍大腿道

陳子龍與唐元楫都是前明進士出身,識得人多,加上他們位居南華帝國高官,正是當權大臣,南京城內私人宴請他們的官員士紳是絡繹不絕,與他們吃喝玩樂,有在家居吃的,有在外面遊玩,很是見識了一下南京城的新貌。

比如“江北新區”!

南京舊城歷史沉澱太深,不易大改,舉個例子,你皇宮肯定要用舊式建築,如果你來老城區翻新,把以前的“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統統弄沒了,那就與皇宮格格不入了。

但城市要發展,那就向外拓展。

江北新區是前三年才設立的南京新區域,位於長江以北,與舊城區相比,街道寬敞,道路平坦,環境十分乾淨整潔,建築物更大更氣派,佈局合理,除了古建築,還有新式建築,不一定是西式建築,而是中西結合,古今並重,所以漂亮多過舊城區。

供水、道路等配套設施齊備,很多房屋都裝了自動排氣扇。

此區發展很快,關鍵在於它定位於“金融區!”

朝廷把貴金屬、銀行、保險、信託業重點投放於此地,有金鋪、證券的分理點,還有銀行、保險、資本市場,以及衍生證券、投資理財、各種基金(私募、公募)和典當行等。

區內有兩條著名的大街,一條大街是黃金一條街,全長不到一公里,但這裡店面很多,出售黃金飾品種類非常多,賣黃金象賣白菜一樣,絕對令人瞠目結舌!

置身黃金街,滿眼都是黃金,整個人彷彿掉進了金燦燦的藏寶洞裡,這裡有富麗寬敞的大商店,也有幾乎令人難以轉身的狹窄鋪子,但不要小看小鋪子,很可能裡面的黃金多到重過你的體重!

除了黃金,還有首飾,一扇扇櫥窗中陳列着琳琅滿目的手鐲、項鍊、戒指、鑽石、翡翠、紅寶石、藍寶石等貨品,珠光寶氣,尊貴奢華,,當夜幕降臨之後,光線奇幻,這裡尤其璀璨壯麗。

可以說,南京黃金街上的各類黃金珠寶飾品,的確是大明乃至於各國黃金珠寶業的風向標,關鍵還在於朝廷在此建立了“黃金交易所!”

從事黃金業務,包括黃金、白銀的生產、冶煉、加工、批發、進出品貿易,標準黃金白銀通過交易所的集中競價方式進行,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撮合成交,裡面交易的黃金巨量,新明的黃金價格由此處制訂。

黃金街上客流如鯽,有真心買的,也有觀光的客人,不用擔心在這裡買到缺斤少兩的金飾,完全可以向官府投訴,一旦查明屬實,這家店鋪就會被勒令關門。

南京“黃金一條街”是新明仿南華帝國旭日城內的“黃金一條街”,異軍突起,其發展迅猛,有直追南華那條街的趨勢。

另一條是“金融一條街”,其銀行多過米鋪,除了大明的銀行,還有南華各大銀行進駐,沉澱了大量的資金,形成了類型豐富、功能完善的多元化金融組織體系和資本市場結構;同時大力發展與金融服務有關的法律、評估、審計、會計、諮詢策劃等專業服務及信息服務;配套發展高檔酒店、高端精品店、高品質休閒場所、特色餐飲等。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陳子龍與唐元楫去看過之後,就明白這裡對於國家金融的重要性了,能夠流動資金,增加投資渠道,穩定國家金融市場。

近年來,隨着大明民衆生活好轉,手裡的錢越來越多,就要有個地方讓錢有出路,“黃金一條街”和“金融一條街”恰逢其時啊。

除了這麼高大上的黃金與金融,難能可貴的是,江北新區對於民生很看重,如發展地攤經濟是不遺餘力。

這不,晚間時分,同年丘祖德邀請陳子龍與唐元楫去沿江路吃大排檔逛地攤咧!

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33節倭奴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51節船底世界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91節 到登州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273節 虜帝
第1228節 總督之心(二)第772節 報應不爽(二)第72節 洗個澡帶來的好處第1188節 其實我想死的第71節參觀英國軍艦第1084節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33節倭奴第1976節 吃烤包子第1044節 進波斯灣!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86節定鼎之戰(一)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898節 都在開會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1892節 城內之變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490節 戰線危急第731節 朱由產教子第631節 范文程挨抽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2181章 皇宮大變樣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428節 張家玉擅驅阿三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1635節 地圖開疆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875節 軍心不穩第1441節 兩邊阿三的比較第2085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二)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300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一)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2011節 驚天三炮!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225節 張文炳刺馬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171節 改革時代之漕運改海運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692節 廷議風聞奏事(一)第1000節 藍軍在行動(二)第429節 孫承宗確立文官制度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309節 餘波重重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283節 從軍記之要講中國第274節幸運的洪熙官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1912節 包頭佬進攻又受挫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338節 人事安排洋人上位第411節 建立國家觀念!民族觀念!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51節船底世界第1429節 國家瑰玉---張家玉其人第670節 屎尿之都巴黎城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1121節 二一添作五第2040節 飢餓的城市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291節 到登州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456節 王甲“高升”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783節 奧斯曼之友第1674節 聰明的肖洛霍夫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1273節 虜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