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

倒幕軍之沒有攻下江戶,主要是幕府尚有人才,如會津藩藩主保科正之和大老酒井忠勝,老中鬆平信綱,阿部忠秋等大臣素有忠誠,不願投降給那些外樣大名。

一旦投降,身不由己,倒不如一拼,況且,他們還是有強大的憑藉與依託。

他們對外宣稱是有大明援軍,畢竟大明掌握實權的東南王與前任大將德川家光約爲兄弟,諸大臣恐嚇諸倭道:“一旦東南王到來,從賊者皆被誅殺,滅九族!”

還真的是嚇住了不少人,大夥兒一想,不投降會死,可投降了也會死,那不如不投降,起碼拼個好名聲。

於是在初期的連敗之後,總算站穩了腳跟,而倒幕軍雖說接連打勝仗,士氣旺盛,卻攻不下幕府軍死守的江戶城,終究未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反倒讓江戶城盼來了渴望已久的援兵消息!

阿部賢六、石原喜之郎和安清之的上了岸,立即被接到大將軍府裡,他們是代表大明前來,消息象風暴般地傳遍了整個江戶城!

大殿上,眉目清秀年輕的大將軍德川家綱由大臣們陪着,在“本丸”宮殿接見了大明使節。

三位少尉向德川家綱行軍禮致敬,阿部賢六之父阿部忠秋看着兒子頭頂大蓋帽,穿着東南軍軍裝,挎着軍刀的樣子,不由得倍感欣慰。

阿部賢六和石原喜之郎已被東南軍徵召,成爲東南軍軍人,卻作爲大明的使節,真的有點亂七八糟,卻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他們省下了倭人須向向大將軍大禮參拜的禮節。

他們站在衆目睽睽之下,卻是鎮定自若。

面對着倭國頂層的審視,那份壓力之大,普通倭人早就難捺衆多銳利的目光而跪下了,而他們只是行軍禮,鞠躬致敬。

不會下跪,因爲他們頭頂國徽,代表了兩中華!

他們將來意說明,同時奉上了正式的外交照會與顏常武的私信。

兩份東西都很客氣,照會上表明大明出兵日本國,是爲了匡張正義,懲罰不臣,扶正驅邪,說得冠冕堂皇,堂堂正正。

私信則親熱地稱呼“家綱賢侄”,說明此乃爲叔的力撐賢侄,家門不幸,顏常武念及與德川家族前二代大將軍之誼,作爲日本國的老朋友,興義兵到日本國,必滅不義之臣,扶助家綱賢侄坐穩幕府大將軍之位,保日本國國內安靖,領土完整!

幕府的君臣們無不笑逐顏開,這下好了,終究守得雲開見月明,大明東南王顏常武是一代雄主,說一是一,說二是二,必定說到做到。

但問及大明援軍到來的情況時,聽聞援軍還在海上時,可能是半途時,諸高官的臉色暗淡下來。

會津藩藩主保科正之眉目一整,沉聲道:“不好!”

援軍到來是好消息,爲什麼說不好?

年輕的大將軍德川家綱不解地望向保科正之,想聽個解釋。

保科正之,江戶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三子,即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同父異母兄弟,深得德川家光看重,家光既沒,保科正之成爲託孤之臣,力保德川幕府不倒,在倭國中其忠義無雙,德川家綱要不是得他扶助,幾乎不保。

保科正之緩緩說道:“援兵來臨,江戶城人人皆知,賊寇亦很快知曉。”

衆大臣一致點頭,這是沒法保密之事,必須讓江戶軍民知道援軍到來之事,以鼓勵士氣,問題是江戶城中人心不一,有不少的騎牆派,消息肯定傳到京都賊軍那裡。

一旦賊軍知曉,會發生什麼事情?

保科正之教導德川家綱道:“……對突圍的部隊來說,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刻並不是他們突破包圍的過程,而是他們突破敵人防線,生路就在眼前的時候。因爲這時整支軍隊只想着逃走,已完全喪失了鬥志。”

德川家綱還不算太傻,馬上明白過來,舉一反三地道:“當我城守軍知道援兵到來的消息,認爲可以憑藉援兵消滅敵人,這樣就會喪失死戰的勇氣,相反,賊軍沒有了退路,必破釜沉舟而來,此消彼長之勢一成,我軍危矣!”

保科正之讚賞地道:“大將軍明鑑!”

這就是傳說中的“見光死”,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倭國君臣們沉吟着如何應對當前形勢,先前不怎麼出聲的東南軍真正的參謀安清之說道:“啓稟大將軍,臨行前,東南王有過交代!”

大家精神一振,保科正之客氣地道:“請講!”

“重火力、焚城和巡狩!”安清之從容道。

聽他解釋道:“與敵交戰,不必硬戰,不用人命去填,可把所有的火力都打出去,待到一半彈藥用光,則有序後撤,節節阻擋!”

“實在擋不住,不用硬擋,撤離軍民,把江戶城給焚了,不讓落入敵手,大將軍可以巡狩出外,待我大明援軍一到,賊必束手矣!”

“待削平敵寇,重建江戶,將會更加美麗壯觀!”

這主意好,聽聞不用硬拼死戰,衆倭人眉開眼笑!

德川家綱以詢問的目光望向保科正之,見他點點頭,遂決定道:“安參謀的主意高明,我軍可以採用!”

於是,請了大明使節到國賓館“櫻館”休息,作爲幕府軍總大將的保科正之開始戰鬥部署,撤退軍民事宜。

……

且說大明使節下榻的櫻館內景緻優雅,倭國傳統文化氣息濃郁,實際上就是唐風,館內遍種櫻花,一到盛開季節,國賓館內的貴賓們足不出戶就能夠欣賞到櫻花美景,櫻花可是倭國國花,可以說,也只有最尊貴的客人才能下榻櫻館,象阿部賢六這樣的倭國官二代要不是作爲大明使節,也沒這個資格在此住下,必佔一套大屋。

倭人們待他們熱情有加,陪客有二個小藩主和數位大臣,還有倭皇座下公卿,濟濟一堂,那些公卿屁事也不懂,就會吟詩作對,作那些何事秋風悲畫扇的無病呻吟,他們的特點就是中華文化特溜,極爲純熟,說話甚至是大明南京腔,屬於可以考取前明舉人的中華文化水平。

反之,要考考他們的倭語水平,他們會瞠目結舌,說不出倭語!

阿部賢六、石原喜之郎同樣是中華文化的箇中好手,與他們是如魚得水。

看到這些倭人滿口的中文在那裡造作矯揉,安清之不禁心中暗笑!

就算不征服倭島,現在與征服何異!

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517節 撤退(二)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784節 集郵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846節 過關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828節 荷蘭艦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268節 路難行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34節販奴船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273節 虜帝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77節天命在我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491節 棒子來由
第1490節 勢如破竹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233節 艱難時分第838節 大明明的發展(一)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701節 抵達河口城第1057節 麥斯歐德·帕夏亮相!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1715節 乾瞪眼的老毛子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1568節 中國人無處不在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517節 撤退(二)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396節 年輕中校到果阿港第801節 制服皇子第11節管天管地管空氣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784節 集郵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2028節 猥瑣流打法第1408節 打不下來別回來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15節送你三萬兩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74節夏洛克的情報第1546節 因金瘡藥的爭論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389節 紅毛番國學水平比你高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1846節 過關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2090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五)第1323節 農民伯伯幹農活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824節 瘋狂的菜鳥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57節 懲治不義行動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541節 強者,就是要逆天的!第2104節 突襲烏姆拉季綠洲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639節 準備,請準備!第1248節 屁股沒有坐錯第1702節 新區情況第591節 濁流比清流可愛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624節 雙方應對第1223節 朱家子孫反大明第1828節 荷蘭艦第757節 斬使以示威第908節 紅毛番的對策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268節 路難行第1727節 又破一個關隘第134節販奴船第691節 都是不要臉的!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1994節 花錢,消災!第1116節 皇帝最大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1273節 虜帝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177節天命在我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412節 洋槍團來了第2105節 半島裡的戰鬥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213節我更怕顏常武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38節中倭高峰會議(二)第1491節 棒子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