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

郝搖旗在軍中搞了女記者的事情,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不可能隱瞞得過去,早有情報官員把此事報到行在。

情報官員很給力,就連女記者有了之事也被他們探出來,消息一併送到行在。

顏常武見到後,問戴維先生怎麼辦?

熟知中國歷史的歸化白皮戴維先生不加思索地道:“不欲貳師舊事重演!”

顏常武這個華人倒也知曉,能夠理解白皮所講的典故,於是點頭,沒派人去收捕郝搖旗及女記者,並派人傳諭各軍:忠於今上,打勝仗,在伊斯坦布爾與諸君痛飲。

不欲貳師舊事重演,乃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大軍征伐匈奴,孰料朝中發生動亂,宰相劉屈氂被漢武帝斬了,而劉屈氂與李廣利是兒女親家,講的滅人九族,受牽連,李廣利的妻兒也遭逮捕囚禁。

大軍在外,卻把大將妻兒給捉起來,難道不怕牽累到整支軍隊嗎?

漢武帝真是無腦!

果然,李廣利妄想將功贖罪,貪功冒進,他和他的部隊遭遇匈奴優勢兵力合擊,七萬漢家兒郎就這樣全部喪送在李廣利手中,給國家民族造成極大的損失。

如今情形又不同於漢代,顏常武麾下戰將如雲,對軍隊的掌控力很強,真要去捉郝搖旗並不是難事,只要派出一個軍法官,想來他會束手就擒的,也不怕他會貪功冒進,因爲軍隊是李來亨說了算。

李來亨果敢堅毅,有勇有謀,斷不會讓郝搖旗胡作非爲。

不抓他,是要用到他的力量,讓軍隊死的人更少一些。

也確實達到了效果,海鎖堡壘能夠攻下,郝搖旗功不可沒。

郝搖旗能夠逃過一劫,是夠聰明,不踩紅線,如果他敢留宿婦女,別說行在派人來捉他,本軍都不能容忍他,李來亨會親自拿下他!

打打擦邊球,情節嚴重程度自然不同。

他還會做人,這麼努力奮戰,連耳朵都沒了,懲罰夠了,行,不抓他了!

另外,女方也有實力,何潔妮小姐家族是原印度孟買的葡萄牙人,屬於名門望族,在東南軍席捲印度洋時,她家沒逃,歸化中華,在葡萄牙人中的威望高,加上兄長里科·何塞又是高官,兩方面助力,郝搖旗竟逃過一劫!

“帕夏大人,借腦袋一用哈!”

郝搖旗殺掉阿拉法特·謝赫·帕夏後,將他的頭顱砍下來,右手拿着繳獲自帕夏的彎刀,左手提着滴血的頭顱在戰場上游蕩,用這位帕夏的腦袋打擊敵人的士氣。

東南軍已經從俘虜中得知了帕夏的身份,於是官兵們用翻譯教來的土耳其語大呼道:“阿拉法特·謝赫·帕夏死了!帕夏死了!”還有用中文呼叫“我們殺死了敵人的帕夏!”

官兵們吶喊着把這個新得的戰績傳到陣地上的每一個角落,讓這個消息鼓舞部隊的士氣。

在這邊擊殺一位帕夏後,另一邊也響起了一陣歡呼聲道:“我們也殺死了敵人的帕夏!”

哈立德·奧利夫帕夏衝入了東南軍中,力戰而亡!

他見勢不可爲,又不想投降,就手執彎刀向着敵陣雄厚處殺去,這是在找死!

理所當然地被東南軍送他上路,他陣亡後,他那兩撮馬尾的帕夏旗杆與另一把一撮馬尾的帕夏旗杆,都被送到了李來亨面前,讓他大喜過望。

終於,第四軍的軍旗插在了堡壘內的議事大樓上,那裡被打塌了一半,是伊城炮的炮彈轟擊下的結果。

東南軍十分奢侈,使用昂貴的伊城炮的重炮炮彈打進堡壘內部,對裡面的建築物大肆破壞。

重炮炮彈不一定能夠打塌城牆,但打建築物是槓槓的。

有時重炮炮彈射失,落在海峽內的海水中,炸出的水柱粗壯無比,嚇了海軍的同志們一大跳,起初搞不明白包頭佬居然有此重炮,不對頭啊,情報上沒說啊。

後來知道是陸軍笨蛋們發的炮,因此海軍狂笑不止,問陸軍的兄弟們是不是自-摸多了,搞得手抖打不準了!

這是艱苦的一戰,消滅了八千五百名精銳的包頭佬,也有五千多名東南軍死傷,其中戰死者過半。

李來亨發出了公文,給衆人請功。

參謀都是大學生,按李來亨的意思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首功在郝搖旗,他殺掉阿拉法特·謝赫·帕夏,大漲我軍士氣,爲我軍攻破堡壘立下了重大功勳!

重點描述了郝搖旗的殺敵經過,包括他繳獲的那面一撮馬尾的帕夏旗杆也被送到了皇帝行在。

由於行在不遠,很快李來亨就得到了回覆。

看到批文,行在沒對他的呈文批駁,肯定了衆人的功勳,對郝搖旗的功勞沒做抹殺,給予近戰突擊黃金勳章一枚、白銀戰功章一枚和紫心勳章一枚。

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

中國官場講究的是“扶上馬,送一程”,現在給郝搖旗這麼大的功勞,就不會輕易褫奪,他也就安全了!

郝搖旗揮舞着一份勳章向衆人道:“我得了顆紫心勳章!”

他沒有炫耀他的戰突擊黃金勳章和白銀戰功章,而是拿顆紫心勳章吹噓,衆人唾他道:“臭美!”

紫心勳章是東南軍設立的給受傷的傷員或陣亡者的榮譽勳章,打仗的時候,軍隊發勳章發得很勤,顏常武這點還是不錯嘀。

勳章不僅僅是用來炫耀,而是能折算成真金白銀的,有勳章與無勳章的人待遇是不同的,有條文可參照執行。

就算拿不到什麼戰功勳章,拿紫心勳章說:“我爲國家流過血……”

亮出這枚勳章,軍隊絕對認數。

這是老資格,別人也就拿他們無可奈何。

李來亨心忖老郝夠聰明,他拿紫心勳章來炫耀,其他人不好與他計較。

如果他用其它的值錢勳章來誇耀,別人妒忌之下,會出妖蛾子的。

郝搖旗的聰明不止於此,當李來亨問大夥兒是休整還是繼續進攻時,郝搖旗道:“伊斯坦布爾一天沒有攻下,我豈能安樂!”

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781節 回南京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49節過春節(二)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96節海洋貿易第1977節 打過去!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219節Show實力第722節 和離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828節 荷蘭艦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376節 明人與倭人合流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275節 不殺人第9節初建軍(二)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69節無農不穩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
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1420節 成爲鄧士載第二第1500節 智勇雙全劉國軒第513節 匪夷所思的軍令第1781節 你們近衛軍又要掀鍋了?第143節倭奸八代平泉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1111節 奧斯曼人大敗第781節 回南京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1480節 戴維先生的黑底第962節 王子的首戰第194節敲荷蘭人竹槓第499節 崇禎皇帝不如女流之輩!第821節 鳳凰樓坍了第1948節 鐵蒺藜保中國人過關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292節 噴水寶寶要倒黴了(求訂閱)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444節 驅蚊大計第450節 出使萬丹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49節過春節(二)第1798節 我以後再也不衝動了第1712節 西伯利亞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2092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七)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734節 沉重打擊勳貴第96節海洋貿易第1977節 打過去!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321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來者不善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054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二)第219節Show實力第722節 和離第356節 中倭合作打倭倭第1800節 君子協定的前提第1828節 荷蘭艦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230節 初臨廣州不甚愉快第350節 督軍大婚!第674節 從此留下哥的傳說第1109節 一場好戰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759節 氣運之子第220節老熊失手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1413節 我願乾了這碗恆河水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376節 明人與倭人合流第1138節 引蛇出動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324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兵不死第511節 黑化的華人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408節 勝利之後(一)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1913節 議破背坡戰術第1047節 戰土耳其人(二)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1926節 求援之倭倭之心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1688節 我太難了(二)第1167節 大明史上第一奸臣!第859節 奔赴新堯州第2031節 瓦希裡狙殺帕夏第1142節 戰勝奧斯曼人的訣竅第1651節 窮B沙皇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782節 論功行賞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1883節 外國狗就是蠢第1667節 邊吃邊喝邊打仗第1275節 不殺人第9節初建軍(二)第2084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一)第1172節 大明改改改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第1519節 奧地利人(一)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69節無農不穩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924節 華人文弱?!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