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節 領悟玄機

吃完飯,難得孫承宗談興濃,大家喝茶,就繼續談下去,他談得最多的是經濟問題:“如果你們有能力多收稅,當地又不反你,那你就是能員,優先提拔!”

他拈鬚道:“老夫在寧遠任督師,最大的麻煩不是北虜,而是軍餉!”

“沒錢,你說話都不硬啊!”他詼諧地道:“你要懂得搜刮,但又得讓別人不反對,你們說,該怎麼辦?”

這下難倒了三位受過“不與與民爭利”教育的大明進士,秦士奇絞盡腦汁地道:“發展經濟,把經濟量提高,稅收才能增加!”

“不錯,不錯!”孫承宗笑眯眯地叫了管家,取來一份公告道:“這是已經公開的了,你們可以看看,悟出些什麼來!”

這份公告指出東南府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委員長顏常武,副委員長是楊鶯兒、陳衷紀,委員包括有:熊永媚、陳德、斯托姆、甘輝、戴維先生。(顏大少向花生米看齊,他是委員長,咱也弄個委員長噹噹,從此就有了“委座手諭”!)

“我們東南府軍政與軍令分開,然後統一到中央軍事委員會那裡,是最高軍事指揮和軍事決策機構。”孫承宗解釋道。

“楊氏與熊氏是?”秦士奇問道。

“楊氏是領袖正妻,熊氏爲領袖小妾。”孫承宗說道。

三位進士嘖嘖稱奇,兩個女人名列前茅,東南府竟然是女人當家!

難怪東南府敢大用明朝文官、進士、舉人,你看這張東南府中央軍事委員會成員的成員表裡,沒有一個是明朝那邊過去的人。

軍權一直牢牢掌握在領袖的手裡、在他家族的手裡,軍官的任命由他決定,軍隊的支出亦由他決定,獨立於文官系統,根本不怕他人反水,同樣地,東南軍不受文官掣肘,難怪老打勝仗。

相比之下,明朝的將帥夠苦B的,武將受文官制約,而掌軍的文官則被皇帝管得死死的,那些科道官員一個不爽,就把掌軍文官給罵得不是人,打勝仗就被言官挑刺說什麼侵吞軍餉和殺良冒功,打敗了更給言官叫囂殺他以謝天下!

明朝官場超變態,那些清流文官,看不起實務官,更看不起鎮壓賊子,用他們鮮血染紅官帽的那些有功之臣!

孫承宗深深地道:“你們悟出了什麼,也不要說出去,將來在文官系統裡任職,專心做事,這裡是東南府,不是明朝的朝廷,一切依東南府的規矩辦事,至於東南府的規矩,你們將通過學習時領會。。”

三位進士低頭受教道:“是!”

孫承宗告訴他們等明天上班,他們就去人事部報到,拿出他們的進士履歷來,人事部會將他們安排到臺灣的東南大學政治系裡學習進修三個月,學會爲官之道,瞭解法規。

所設的課程有國學、西方哲學、中國歷史、世界歷史、東南府政治制度、領袖語錄、法學、經濟學、統計學、邏輯管理學、自然科學等等課程。

孫承宗面授機要道:“對領袖忠心,依法律辦事,發展經濟,你們做到這三點,就可以走得更遠!”

“受教了!”三位進士齊聲應道,感謝不盡。

“你們有什麼有能耐的親戚朋友,認同我們的理念的,叫他們來吧,叫他們早點來……”孫承宗頗有深意地道。

他的意思即刻讓三位進士領悟到了,頓時心情複雜,這是要對大明動手了嗎?

現在來,是雪中送炭。

等東南府進入大陸時,那些人來,是錦上添花。

待遇截然不同!

但是今上尚安,東南府出兵的話,那就是下克上,很講究大義名份的領袖不會如此不智。

那麼,就是今上將有大劫?

……

三位進士按部就班,先去東南大學學習了三個月後,通過了考試,即時外放,秦士奇任臺灣行省宜蘭縣縣長,羅奕儒爲金山行省下新孟縣縣長、孟名世則是巴厘島新陳縣做了縣長,三人老老實實地按照孫承宗所授三大機要辦事,就在東南官場上穩步上升,讓之後投靠的的那些正牌進士妒忌不已,誰叫人家投靠得早啊。

原來,古代科舉進士也分三等,第一等是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等;第二等爲賜進士出身;第三等爲賜同進士出身,秦士奇、羅奕儒、孟名世是第三等,出身不及第二等賜進士出身,可是他們比那些賜進士出身聰明呵。

如今東南府接納進士不算什麼,連明朝大腕都來了。

姚閣老駕到!

姚明恭(1583-),字玄卿,號昆鬥,人稱“姚閣老”,蘄水縣(湖北浠水縣)巴河人。明萬曆癸卯舉人(1603年),己未進士(1619年),欽點翰林院編修,接轉詹事府掌翰林院印。崇禎庚午年(1630)順天舉考。己卯(1639年)進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隨晉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少保、戶部尚書,光祿接拜中堂。

他在相位一年,因受言官攻訐,不爽迴歸故里。

明恭宅心仁厚,曾致信告誡其弟居恭(任劍州牧)“潔已愛民,虛心聽獄,嚴胥役,禁家奴。”

除了能做官,也有文采,曾寫下《太乙閣初成賦》:“太乙閣下江之水,蒼茫海腹崑崙起。寰中日有發天奇,個裡鴻濛吹浩髓。問道何年說古今,閒雲片片飛山陰。收作藜光照夜半,風聲雨聲驚不散。投簪結構此江干,願借煙霞煮作餐。萬億千秋峙碧落,寧羨白雲與黃鶴”。

表明太乙閣足與黃鶴樓比美,足見其功力。

以官場高官而論,姚明恭的年齡不大,他迴歸鄉里,東南府對他是口水是流得響!

連送了三封信,一封比一封有力,派去見姚明恭的人的地位也越高。

頭一封信是擔任東南府金山行省總督的熊文燦寫去的,熊文燦與姚明恭是兒女親家,姚明恭的女兒許給熊文燦的公子爲妻,見姚明恭回鄉,遂寫信相延,請他出山,到東南府任職。

儘管兩人關係極佳,但姚明恭婉拒了。

第二封信則是孫承宗,他的地位更高,請姚明恭出馬,姚明恭還是不受。

古代名人任職,很講體面,第三封信是東南府領袖顏常武親筆所寫(他的毛筆字總算可以入目),欲禮聘姚明恭爲東南府“資政”,秩比東南府總理,請姚明恭來助他一臂之力。

派了曾爲大明名人的黃淳耀前去,這回姚明恭受了。

所以名份很重要,姚明恭到臺灣任職,臺灣是大明的哦,還插着大明的旗幟,顏常武也是大明封的侯爺,崇禎皇帝許其在臺灣開府,自行其是,姚明恭此行不算叛國!

哪怕是掛羊頭賣狗肉,姚明恭終究可以向世人交代,到臺灣是心安理得。

他自福州坐船,啓航後即有兩條東南府巡航艦護航,到達高雄碼頭,顏常武正在臺灣,親自迎接!

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090節 夜襲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722節 和離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4節得位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614節 看錯了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21節軍魂立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697節 分錢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
第101節明年更美好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177節 中將,我將槍斃您!第328節 一百兩銀子一條人命?NO!第242節英明的李英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790節 公主監國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1515節 兩國停戰之後第428節 孫承宗主持立法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824節 教皇的憤怒第895節 混亂的形勢第697節 輿論準備第1826節 外賣來了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1695節 你運氣真好第1090節 夜襲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750節 各自的心事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362節 兄弟同臺看戲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617節 向葡萄牙人求援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406節 周全斌的傳奇(二)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1196節 海盜本色(二)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2163章 出行到神龍山莊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767節 韃子慫了!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592節 諮議局成立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722節 和離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4節得位第1863節 巷戰的好戰術第1161節 奧斯曼不同於大明明第708節 東南府出兵!第949節 立足亞丁第614節 看錯了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354節 “赤地千里”計劃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21節軍魂立第1566節 運河之善待民工第985節 給錢就行第337節 請督軍大婚!第1697節 分錢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532節 熊文燦破張獻忠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723節 攻下關隘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347節 三方鬥毆外交事件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780節 看花花公子很順眼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1140節 隨手一點是大牛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1389節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975節 我們很幸運!第940節 遭三鍋BS的總督第806節 秦淮之樂第1589節 撒拉丁不如你第1678節 王董事長的得瑟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533節 聰明熊大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1905節 包頭佬被打到懷疑人生第488節 狂毆可憐的馬打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