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

明軍指揮官明擺着是老兵,打仗不溫不火,想讓他中招簡直不可能。

於是興教佔堆就尷尬了,他接到軍令是必須頂住,絕不能讓漢狗過昌都,可現在這情形,漢狗步步爲營,他們的火器犀利,藏兵根本不是對手。

事實上,在進藏的歷程中,明軍將領們的三觀極正:“讓更多的孩子們回鄉”、“你能派子彈去的地方不要派人去”,不冒進,穩紮穩打,以致於藏人用上種種手段,明軍讓他們統統無功而返。

以前鋒尖兵楊璟新爲例,是軍中的少壯派,本應年輕氣盛,打起仗來卻如個老油條,他用兵不用奇,每次步步爲營、小心謹慎,能贏的仗一般不會輸,不能贏的仗也不會大敗。

時人稱之爲“少年老成”,楊璟新則自嘲是“未老先衰”!

無論是楊璟新還是皮熊,主將楊展還真的是用對人了,兩將部署得當,又很會做人、能約束將士,讓楊展輕鬆了不少,甚至他都不用上陣,就已經躺贏。

所以說人生在世,有個好領導固然是好事,而有個好部下同樣是美事。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楊展在關下,擺開了帷幕,他在桌子邊,翹着二郎腿,美滋滋地喝茶。

有礙軍容,但大夥兒見到他這麼個從容淡定的樣子,心中大定!

楊展眺望着雲霧籠罩下的關隘,臉上盡是一片喜意。

在以前進攻這樣險峻的關隘,損失難以估計,但現在用上了炸彈,當空爆炸,防守方根本抵擋。

也不是說頂不住,楊展在中東打包頭佬,用炸彈攻擊城上的奧斯曼人,效果不佳。

奧斯曼人身上披的裝甲更普及,亦厚,黑火藥炸彈的殺傷力遇到裝甲被嚴重削弱,而且奧斯曼人反應迅速,他們在城牆處建屋搭棚,木製或者石制、磚砌,就算是茅草泥巴搭的棚都能夠抵擋炸彈的侵襲。

可在天路上,許多地方別說連樹都不多一棵,就是茅草也是稀少。

如今炸彈能炸得藏人雞毛鴨血,就不動用威力更大的飛雷炮了!

楊展的目光瞟向架設在一邊的飛雷炮,它們長相墩實,能夠發射十公斤重的大炸彈,而個人投擲的炸彈是五公斤重的中型炸彈以及一斤重的小炸彈。

留着吧,能派上用場的!

現在明軍新型號的飛雷炮不再追求更粗,而講究更小更硬,口徑變小,長度加長,更加堅硬,縮少重量,利於機動。

進藏用了小口徑飛雷炮,威力不減,更容易攜帶。

還有六磅行軍炮,它們來之不易,在一些實在無法通行的地方,將它們折卸後單件用人運輸,現在照着藏人轟擊,藏人非常震驚。

漢藏交戰,明軍的攻擊不溫不火,藏人的反擊則非常凌厲,關隘處硝煙瀰漫,火藥燃燒的味道在石頭地面上散開非常嗆人,明軍士卒正在蜂擁向後退卻。“啊”一聲慘叫,一個士卒背上中箭撲倒在地上,被戰友們拖走,

煙霧瀰漫中,時不時看見長黑影颼颼飛來,明軍用盾牌招架,退兵從容,而藏兵則面容猙獰可怖,顯得氣急敗壞。

形勢比人強,明軍不斷地給藏兵放血是量變成質變,藏兵損失慘重!

如果藏兵是BOSS有血條的話,那麼血條就刷刷地往下掉。

相比之下,明軍損失非常小,主將皮熊無論藏兵怎麼變化多端,他都是不變應萬變。

一是充分發揮明軍火器的威力,能派子彈去的地方不上人!

二是一線部隊進攻,不傾巢出動,總有大量的後備兵力作火力支援或者應急,攻勢猛烈兇狠,但每次攻擊都不會餘力,多留出來的一份餘力就是用來防止藏兵的猛烈突襲,過尤不及,如

果我軍全力出擊,反而會給敵軍有翻盤或者重挫我軍的機會,反倒不美。

皮熊很想取勝,但他並不心急,魚已陷入網中,他只需慢慢地收網就行了。他像是最有耐性的獵人,慢慢地將對手推向絕望的深淵。

明軍一點一點地加重壓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寧可多費點力氣,也不給敵軍任何的機會。

山腳下楊展開的茶攤茶客旺盛,本着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的原則,楊展請來各位高級軍官和有臉面的人士比如鍾培英,一起坐着品茶看孩子們打得怎麼樣!

他們喝着茶,吃着軍隊大廚做出的小點心,指指點點,儼然一副風輕雲淡,勝券在握的樣子

談笑風聲,評判哪一支部隊表現好,哪一支部隊表現不咋地。

攻打這個關隘,明軍各支部隊輪番上陣,當他們上陣時經過“茶餐廳”時,無不是鬥志昂揚,狂輪藏軍。

通過這樣的方法,在數天內,明軍所有的部隊都上過一次或者更多次的戰場,以此得到了作戰經驗。

藏軍主將興教佔堆使盡了渾身解數,又是短促突擊,又是夜襲,卻發現力不從心。

對方火力之強,是他以前作夢也想象不到的!

對方擺出堂堂之師的陣勢無情碾壓過來,興教佔堆又想不通爲什麼自己憑藉的天險,在明軍的進攻中成爲笑話。

每每進攻前,明軍的炸彈鋪天蓋地地扔來,把藏軍炸得根本擡不起頭來,士氣一跌再跌,無可奈何明軍。

藏兵再無鬥志,要不是天路難行,興教佔堆派人在後方設卡堵截,捉到逃兵即殺,藏兵又找不到其它逃跑的道路,只怕藏兵逃個精光都有可能。

興教佔堆臉色憔悴,鬍子拉碴,他已經不抱任何希望,明軍早有機會突破關隘,卻一直沒作總攻,實在是太過分了!

這天上午,明軍例牌地向關隘發動了一次攻擊,興教佔堆保持着最後的臉面,他動用親衛隊把明軍“趕下”關隘。

事實上,這是明軍自動退卻,興教佔堆守了不過七天的關隘,軍隊已經傷亡了三分之二,而關下敵軍陣容依舊鼎盛。

“七天來,我們的部隊戰死不到一百人,但病死的也有一百人,還有上千人受到大大小小的傷勢!”參謀向長官們報告道。

“孩子們打得還不錯嘛,倒是病死的不應該,軍官得控制這個比率下降!”楊展口水四濺地說道:“只要我們這樣打下去,最後勝利一定是我們。”

他說得正高興的時候,突然間發現所有的人都不聽他的,而是呆呆地望着山上。

怎麼回事?

ωωω¸тt kán¸C 〇

他抓起望遠鏡望過去,見到關隘上先是豎起了一面白旗,然後明軍進入了關隘,白旗就不見了,升起了大明的日月旗。

關隘告破!

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6節日程表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344節 有炮了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497節 巡撫見鬼佬第220節老熊失手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261節這是神戰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227節避開暗礁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828節 荷蘭艦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
第397節 戰前遐想第613節 海盜終於來了!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60節輕取敵船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056節 麥斯歐德·帕夏!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323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老大之怒也第778節 議搞晉商第6節日程表第1763節 包頭佬來燒船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459節 成爲通訊員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344節 有炮了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752節 北伐之其實兩邊都一樣第704節 大魚落網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2027節 太后的開導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746節 父親的將令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271節入港炸船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582節 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第528節 代號“老鬼”第1917節 要我撤沒門!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497節 巡撫見鬼佬第220節老熊失手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245節 你們這是過家家嗎?第1131節 奧斯曼帝國的智者第261節這是神戰第384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421節 張鳳翼拿捏火槍旅第1816節 入城前的鋪墊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348節 千葉合戰之兩翼戰事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627節 錦州之事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1061節 肉食者不能謀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227節避開暗礁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1828節 荷蘭艦第160節真理出無疑惑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1071節 戰火中成長的騎兵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951節 他們幹嘛不會飛呢?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第1455節 暢通無阻走在路上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5節夜襲荷蘭人第654節 歷史開的大玩笑第1345節 千葉合戰之一念之差第1827節 感覺到心疼的荷蘭海軍上將第1024節 印度兵頂住了敵人的進攻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483節 萬丹內鬨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1677節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成立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