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節 入川之奪漢中

說起來,新明軍巨討厭,因爲他們喜歡使用火器,不必接觸!遠遠地一槍打來,一炮射去,讓崇尚肉搏的清軍飲恨當場,連敵人的邊也挨不着,死得可謂憋屈無比。

清軍也曾想以遠制遠,他們使用弓箭,自己也發展火器。

但發現比不上,對方火力密集,子彈炮彈似無窮無盡,而且射速也快,持續力強,射得也特M的準。

此路不通,只好發揚老本行,游擊戰了!

但對付張獻忠則是截然不同的範疇,大家肉搏PK,清軍認爲自家有優勢咧,上上下下都因此而情緒高漲。

幾乎在南明北伐的七月初,阿濟格悍然地發動了入川戰事。

先攻漢中!

部隊開撥,一隊隊行進的士兵,馬隊間雜其中,大旗招展。

地方官吏帶着民夫尾隨其後,幫助運送輜重。一時間大路上浩浩蕩蕩,如同一條長龍。

山花爛漫,被風吹拂飄在空中,淺紅的顏色爲刀槍如林黑壓壓的部隊點綴上了一絲柔美,但是那支部隊,乃是不折不扣的地獄出來的惡鬼。

護軍統領鱉拜,率領三千先頭部隊走在前面。

鱉拜現在正當年,建功立業十分熱衷,他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鑲黃旗人,作戰驍勇,搶到了先鋒之職。

前面有大西軍的軍寨攔在漢中前方,蜀道狹窄,只有一條路通行,他準備端掉蜀軍前營軍寨。目前寨中敵兵人數不詳,但道路狹窄、難以橫向鋪開,好消息是堵路的軍寨兵力應該不會太多。

他準備部隊輪翻攻擊,輪流上陣,以此消耗大西軍銳氣。

道路其實不算很窄,不過兩邊都是高山、山很大,顯得道路就小了,人在谷中視線不開,有種被封閉一般的壓抑,就感覺很仄逼。

只有這麼一條大路,軍隊前後連綿延伸三四里地,沒法走快,一整天只能行軍四十里。兩邊山勢高聳,把太陽擋着,變黑得快,不到五點就得紮營了。

前方見着大西軍的營寨擋在路上---鱉拜點頭:該個就是街亭之戰的後果了,大西軍還算有點水平,待會兒打起來費些手腳,但不會擋着他鱉拜的路。

三國時魏蜀交戰,戰於街亭,蜀將馬謖守山,說敵來我自山上攻下去,勢如破竹!

他不守山下道路,結果魏軍一到,把山頭圍定,馬謖就失街亭,諸葛亮揮淚斬之!

軍營貌似有點法度,但不被清軍放在眼裡,三千軍都是真韃子,向來驕傲,根本不把明軍放在眼裡。

結果遭遇大西軍的迎頭痛擊!

當清軍上前的時候,大西軍向着他們射出了一陣陣的箭雨,被清軍用盾牌擋着,雙方硬橋硬馬地幹了起來。

刀對刀,槍對槍,清軍強悍,大西軍守軍也非常頑強,死戰不退!

戰場上響起了激烈的喊殺聲,一名身披輕甲的的清軍抓着腰刀照着一個大西軍軍官劈去,那個軍官有兩下子,舉起一把九環鬼頭刀,輕輕一格就架住了劈來的腰刀,再順勢進步一拳砸在了那清兵的喉嚨上。清兵丟掉腰刀,眼睛瞪得很大很大,仰天倒下的時候,對方的那一拳把他的喉嚨,乃至頸骨都給砸斷了。(由於大西軍軍官很快就要領盒飯,所以不說名字)

那個軍官的鬼頭刀使得虎虎生威,給他一連劈了三個清軍,他的軍裝立變紅色!

大西軍士氣大振,跟隨他勇猛殺敵,竟然將清軍陣勢衝動!

無論敵我,都認爲是那個大西軍勇猛所致。

清軍自己,並沒有想到,其實他們的勇力下降了---入關之後,好吃好喝,家財豐厚,變得衝鋒的動力不足,一些八旗兵甚至是光吆喝而不衝。

鱉拜指派他人先上,但他所在位置靠前,戰場態勢看得清清楚楚,見狀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即策馬上前!

走上幾步,發現山路不利行馬,阻力很大,他利索地跳了下馬,手執一把沉重的骨朵,徑直去並那個大西軍的鬼頭刀軍官。

嗬嗬,可幹起來了,兩人都是重型兵器,鱉拜用骨朵劈頭劈腦地砸下去,碰到就死,捱到就傷!

而對方的鬼頭刀不甘示弱,舞得有如瑞雪紛飛,鱉拜要是一個不小心,也難免陣上亡!

大家都給他們讓開了場地,讓他們盡情相拼,兩件兵器直打得火星四濺,鏗鏘聲把周圍的聲響都給壓了下來,觀戰的人們看得癡呆!

要說到大西軍官的一身武藝很不錯,論招式甚至還勝過鱉拜的一身蠻力,他好幾次差點被刀割着,驚險迭出,清軍們不禁發出陣陣的驚呼聲。

沒中要害,但有好幾道刀痕,鮮血涌出,觸目驚心。

然而,戰到後來,大西軍官的力量減弱了,大西軍的補給太差,多是小米飯加野菜,營養嚴重不足,而鱉拜平常是有肉吃的,且銳氣正盛。

須臾,刀光杖影中,倒下一人!

大西軍官被骨朵擊中,面門塌陷,帶着不甘,倒在地上。

鱉拜骨朵指向前,清軍一擁而上,大西軍潰退,讓出了營寨。

古代猛將兄的作用不差,想到自己軍中有猛將兄,對於已軍士氣的提振有非常大的作用。

鱉拜表面上裝出非常驕傲的樣子,心中暗呼厲害,剛纔的戰鬥中他被小小地割了幾刀,拼了老命纔拿下對方。

暗歎自己在西安喝酒還是多了,果然酒能傷身啊,擱在以前,那是小菜一碟!

清軍士氣旺盛,連破大西軍六寨。

大西軍並沒有棄守營寨,但是交戰的時候,他們普遍身體素質贏弱,雖然英勇抵抗,可是難以抵擋清軍的進攻。

一個政權其實就如一個企業,經營很有講究,經營得最好的就是顏常武,他的錢多、氣多(精氣神足)和鋼多(炮彈、槍子兒),崇禎則因經營不善以致於破產,清朝新得地盤,笨拙地在經營中,他們聰明地招納了一些漢奸的幹活,目前還行,至於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其本質是流寇,輕視有識之士和生產力,哪懂什麼經營!

漢中重要,乃是對付清軍的前沿陣地,張獻忠也不算傻,早早派駐軍隊防守,然而軍糧卻運不上去,不是不想運,而是沒有!

出動的清軍卻是就着醃肉吃餅子,加上先前養的肥膘,力量充足。

這能打得贏就有鬼了,三日之內,被鱉拜兵臨漢中城下!

城與寨的範疇是不同嘀,清軍稍稍挨近城,被城上亂箭射下,倒下數人,他們拖着那些人狼狽而逃,退後十里下寨,引發了城上守軍的陣陣鬨笑聲。

當夜夜盡,清晨時分,漢中城裡各處突然火起,喊殺聲中,東門大開!

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2095節 酇伯爵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556節 彼伏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66節落子(一)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794節 不對眼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739節 亂亂亂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20節軍制確立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
第745節 堵胤錫的見解第550節 在南京之生意好第2095節 酇伯爵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556節 彼伏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793節 太后杜亨·哈提婕的智慧第1362節 這是報應啊!第1871節 伊斯肯得侖城之奴(二)第1985節 震撼人心的三招第1962節 漠西蒙古歸明第1254節 我們不是三姓家奴第610節 阿里·帕夏是明白人第166節落子(一)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1204節 一起花差花差第1078節 王的女人,當信媽祖!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794節 不對眼第1046節 戰土耳其人(一)第2100節 執行處決地計劃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485節 伏擊之緬兵絕不後退第865節 戰爭是必須的第758節 入川之大戰第1735節 大戰前奏第739節 亂亂亂第281節 從軍記之玉雪生猛1654節 穩固的後方(二)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193節顏大少又被賣了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45節艦上一天(一)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1646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三)第1722節 楊璟新打關隘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1683節 楊展之開心第20節軍制確立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773節 寧完我的兩面人生第1538節 顛峰對決之國力差距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1534節 頭盔與長矛第475節 種島、海圖第1464節 我們去肝第265節蘇鳴崗的遠見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13節征服中的戰鬥(一)第853節 黃金之液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14節 陳和彬的觀察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782節 大維齊爾的不安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928節 錫蘭人的國寶第516節 兩槍取了素丹命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881節 阿達納城萎了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371節 羅布丹珠的迷惘第122節琉球人竟勝東南府一籌第896節 東南立國(一)第1865節 帕夏的詩第1700節 楊康榜的痛快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1082節 小事一樁第422節 莫忘渾河!第1629節 道路的選擇第862節 戰爭的臨近(一)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1315節 我們憑什麼?第690節 大獎功臣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606節 奶茶要乘熱來喝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