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7章 朱和坪登基

受禪臺高九米,共三層,一層高有三米,頂部面積不到一百平方。

計劃築受禪臺時,官員們雄心勃勃,他們有個樣板,那就是位於河南許昌的受禪臺,臺高20米,長寬約30米,築成於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是當年魏王曹丕接受漢獻帝的禪讓,登基稱帝的地方。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魏王曹丕在繁陽(繁城)築靈臺,舉行受禪大典,接受漢獻帝的禪讓,代漢立魏,改年號爲黃初,是謂魏文帝。從此結束了劉漢王朝400年的歷史,開始了我國曆史上的魏、蜀、吳三國時代。

除了這座受禪臺,中華大地上還有其它的受禪臺遺址可供參考,但官員們認爲這座受禪臺交接祥和,可以仿照。

不過被顏常武給否了,建了一座低矮的、小面積的受禪臺,他是要讓所有的人都看到受禪時的情形。

顏常武是這樣教導他們的:“無圖無真相!”和“看現場直播好!”

雖然有些莫名其妙,官員們還是照着他的要求去做,築了。

頂層進行典禮,高官們集中在二層觀禮,下面的臣民們都可以看到受禪的過程。

典禮正式開始!

隨着悠悠樂曲,由大宗伯阮大鋮宣佈典禮開始,他代讀朱由產的傳位詔書,朱由產首先肯定自已,大談特談自已的功勞,在他任內,於崇禎皇帝大行之後,接管殘局,應付危機,起到了存亡續接,力挽狂瀾的偉大作用!

接着他發展經濟,提高國力,打敗了韃靼人、蒙古人,奪取內外蒙古與東北,得到了東、中西伯利亞,還有故土新歸的新疆,和平統一了西藏,其功大焉。

揚揚灑灑的一大篇文章,瘋狂地往他臉上貼金。

實際上這些功勞,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因爲隨着新明的穩定,他都上廬山修道去了,哪來的功勞。

但顏常武讚許他,同意他的說法。

顏常武就連崇禎都認爲是好同志,更不用說朱由產,就對朱同產同志大唱讚歌。

不要輕易否定上位者,皇帝是沒有錯的!

否定容易,肯定就難了!

傳位詔書上認爲朱和坪德才雙馨,謙虛謹慎---以下省略一百字來說明朱和坪的優點,是接掌大位的好人選。

因此就在公元1662年的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將大明皇位交給了朱和坪!

詔書宣讀完畢,朱由產親捧玉璽,遞給了朱和坪。

玉璽是國家的象徵,玉璽交接,表示國家權力正式地交到了朱和坪的手裡!

剎那間,朱和坪心中百感交集。

他居然成爲了這偌大的帝國的統治者!

而得到的這一切,都是父親顏常武給予他的!

沒有父親的文治武功,強力保駕,朱和坪是朱皇帝的外孫,又沒有殺光朱明子孫,怎麼可能大位會輪到他!

他望向顏常武,而顏常武以鼓勵的目光望向他,向他點頭。

朱和坪俯視着下層的文武百官,看着周邊簇擁的御林軍軍士與萬民。

在場所有大臣大將們神情莊重,目光低垂,畢恭畢敬。

這一刻除了呼呼的風吹刷着旗幟的聲音,他再也聽不到一絲兒一毫兒的雜音,只覺得無比激動。

下面的禮儀是祭祀天地,新君向天庭作報告。

祭天禮畢後,朱和坪被擁簇到金椅前,面向南,執事官捧着冕服案和寶案上前,內閣重臣和大將等人取袞服披在身上,其實是侍衛官來做,大臣們意思意思。

最重要的是戴上十二旒冕冠,這是他父親親自爲他戴上的,爲兒子加冕!

顏常武對他道:“珍惜中華!”

朱和坪回答的是:“我一定努力!”

絲竹磬鐘一頓,立刻的樂聲一變,禮儀官喝着:“百官禮敬!”

“告祭禮已經結束,請陛下即皇帝位。”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三磕九拜的大禮要一絲兒不差的認認真真行來。如此皇朝算是正式的建立了,已經在老天爺那裡掛上號了。

除了顏常武、朱真真和朱由產三人,其他人全部跪下,自受禪臺起,一片片地跪下,沿江岸邊全都跪下,山呼萬歲!

典禮結束了,大部隊迴轉南京皇城,臨街道路人家門前都擺滿了香案,全家老幼都一起出動,遠遠見了儀仗過來,就像得到了天大喜事一樣下跪磕頭叩首,山呼萬歲。

聽到一陣接一陣的歡呼聲,坐在金輅裡的朱和坪只覺得一陣陣的陶陶然,熏熏然,無比地快樂!

進入皇宮奉天殿內,從今天以後這裡他就是名正言順的主人了。

馬士英親自宣讀了登基詔書,新王朝改元爲“中興”!

取的是皇朝中興,大明從盛而衰,重新崛起,是爲中興,實現大明的偉大復興。

這個年號其實被用過,北魏皇帝元朗就用過,現在照用不誤。

顏常武聽到這個年號,想到的則是“中興手機!”

這個年號倒不是他親定的,而是大明的翰林學士們取的名字。

朱和坪在龍椅上坐下,百官接着下跪,滿殿都是跪倒的人,沒有站着的---顏常武、朱真真、朱由產都不在此殿上,現在是朱和坪的大日子,就不搶他的風頭了。

羣臣進禮,鞠躬、拜、拜、平身、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山呼萬歲、再三呼、跪右膝、出笏,文武百官按照這個步驟一絲不苟地行完大禮。

內閣馬士英領頭,帶着百官,三跪九叩,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皇帝,確實爽啊,但也很忙!

朱和坪忙得團團轉,他要去太廟祭祖,祭的是朱元璋、朱棣這些朱家皇帝,然後冊封皇后,再就是封贈百官,纔算完成登基典禮。

……

此時,顏常武與朱真真已經回到了位於獅子山的東南王府,朱真真興奮不已,對顏常武道:“可惜沒看到你的登基大典,雖然見到介紹的文章,但還是你說的對,現場直播的好!”

“沒什麼好看的,我那登基大典,可是殺氣騰騰的!”顏常武微笑道。

“管你什麼樣的登基大典,是我丈夫的登基大典,我就喜歡!”朱真真把頭靠向他道,只覺得無比地愜意!

她的父親是皇帝,丈夫是皇帝,兒子也是皇帝!

作爲女人,夫復何求!

這是中國王朝歷史的一個傳奇,能夠比拼的只有唐朝的“六昧地皇丸”中宗皇帝,他的父親李冶是皇帝,母親武則天是皇帝,他自己是皇帝,兒子李重茂是皇帝,DD李顯是皇帝,侄子李隆基是皇帝!

而朱真真旺父、旺夫、旺子,被稱爲“三陽開泰!”

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306節 地域黑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086節 快與慢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380節 戰海盜第432節 兩房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1273節 虜帝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481節 勸上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150節 拆城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2094節 退兵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306節 空調車第59節搶上風口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950節 一賠十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639節 北海攻略(二)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21節軍魂立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849節 史鄉長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
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306節 地域黑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581節 改良戰列艦上的愜意生活第600節 斯里蘭卡沒肉吃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1638節 北海攻略(一)第562節 驅虎吞狼之老趙西行第1086節 快與慢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380節 戰海盜第432節 兩房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401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媽祖幹掉上帝第1197節 巨大的誘惑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33節發展大戰略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817節 那不勒斯城的弱點第1273節 虜帝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869節 林加島之戰(一)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848節 炮轟的後果很嚴重第1035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鎩羽而歸第1908節 包頭佬的進攻第886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三)第1481節 勸上第2080節 騎士的憤怒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387節 吾兒不食明慄第1150節 拆城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863節 戰爭的臨近(二)第188節絕對領導權第1843節 中國人在馬爾馬拉海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986節 貿易重新煥發第765節 火燒韃子第2024節 包頭佬的頑抗第1390節 被膩死的糖人第1316節 朝廷學乖了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1369節 打死老傢伙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973節 12月居仁堂會議第1945節 熱合曼三上三下第1152節 擠不成奶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1439節 官大一級壓屎人第2094節 退兵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1306節 空調車第59節搶上風口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950節 一賠十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639節 北海攻略(二)第326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東南威武!第1491節 棒子來由第972節 愛拼纔會贏!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302節 萬世基業第39節小丫頭上位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21節軍魂立第2050節 兩軍鬥志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849節 史鄉長第1349節 千葉合戰之抓住武士落日餘暉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304節 趙率教智激吳家父子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2004節 美女愛英雄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1494節 戴維先生的玩具船第114節征服中的戰鬥(二)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975節 王弟泰維斯亞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