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

第二天上午九時,在宗座宮的偏殿上,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破天荒地接見了奧斯曼帝國的使節艾西木·帕夏,上一次奧斯曼帝國的使節到達宗座宮,已是年代久遠,都記不起來了。

亞歷山大七世曾說過“我們”,所以會見時,他與七個紅衣主教一起見艾西木·帕夏。

教座高居聖座,正對着奧斯曼來使,七位紅衣主教在他的兩側,左四右三,稍側對着奧斯曼來使。

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然而艾西木·帕夏代表蘇丹陛下向教皇陛下致敬,教皇微一點頭,卻不言語,自有一位紅衣主教出來代他向蘇丹陛下問好。

哪怕是敵對,互相致敬問好這是禮儀所在,大家畢竟還是體面人家嘛。

至於教皇不答話,不是他高傲,是雙方不對等,如果蘇丹陛下到來,那麼教皇會親自與他說話嘀。

外交禮儀,一舉一動,都有章程,主要看雙方的地位和國力如何,換作是大明使臣到達朝鮮的平壤,朝鮮王要出城相迎!

艾西木·帕夏再以個人名義向教皇問安,還向諸位紅衣主教致意後,大家互相介紹彼此身份。

他微一定神,觀察情況,不由得心涼了半截。

教皇背後是一個大大的十字架,裝飾普通,並不奢華,所在的偏殿面積也小。

接見的地方有講究,顯而易見的越大越是豪華場所是客人越有面子。

如果是在正殿,還有更多的人一起接見,那事情就比較妥當,不會爭執,畢竟大家要顏面。

比方說素卜哈·帕夏在馬德里覲見西班牙國王,就在王宮正殿,結果大家一團和氣,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

此間偏殿上教皇與紅衣主教是頂層人物,沒有多餘的人,方便爭執。不會把難堪的場面傳出去。

教皇高深莫測,不置可否。

紅衣主教海廷加和另外三個主教毫不掩飾地目露兇光,宛如鷹隼般地盯着他。

這四位主教,明顯的與奧斯曼人有仇,一旦找到機會,他們就會撲上前去,把他撕成碎片。

另兩位紅衣主教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應該是牆頭草,兩邊倒,看哪邊勢大就向哪邊,或者只聽教皇說什麼就是什麼,不用指望他們會爲奧斯曼人出力。

唯有方纔代聖座向蘇丹致敬的羅本紅衣主教向他微一頜首,表示歡迎。

看目前情形,反對的力量居多。

僅一個來自威尼斯的羅本紅衣主教對他友善,但即使是羅本主教,也不可能爲他站臺,與其他四位主教對陣,一對四,成功機率低且不算,羅本主教越是出面,越是糟糕,別的主教甚至不用與他辯論是非曲直,專攻羅本主教屁股坐歪了---你一個羅馬教廷的紅衣主教,居然爲異教徒這樣說話,居心何在!

這點羅本主教不可能沒想到,不用指望羅本主教,全靠艾西木·帕夏自行發揮,說服殿上諸人。

說些什麼好呢?

教皇和紅衣主教們絕非普通人,對於他所講的內容應該很清楚,按一般的方法,想要說服他們是難上加難,必須另闢蹊徑。

艾西木·帕夏,這位奧斯曼帝國一流的智者,腦袋裡高速運轉,迅速地想着破局之策。

電閃石火間,他想到了一個方法,也是之前想好的對策之一,爲了說服當權者,他曾經推導出一些對策。

因此他沒有展開長篇大論,而是向教皇請示道:“陛下,下臣想給大家講個故事!”

教皇點點頭,他旁邊的首席樞機主教博拉魯茲主教說道:“請講!”

“爲方便講故事,我帶來了一本書,放在外面,叫做《三國演義》,是中國人羅貫中先生寫的,翻譯成爲了拉丁文。裡面有份地圖,是三國的形勢圖,這本書是大明禮部公開編輯出版的

正本,請陛下允許把這本書拿進來!”艾西木·帕夏請求道。

教皇沒有答應他的請求,而是說道:“去圖書館裡取來這本《三國演義》”

原來教皇也有《三國演義》!

書取來了,交給艾西木·帕夏,他翻了翻書,正與他帶來的書一模一樣,也有圖,頓時心中大定。

於是他先說了一下《三國演義》是什麼,他沒有看書,而是直接講出來!

“中國東漢末年,先是黃巾軍造反,天下大亂,之後各路將軍紛紛上場……”艾西木·帕夏以最精煉的語言歸納出《三國演義》的故事脈絡,被旁邊的書記員記下來,後來傳出去,中國人也認爲這麼一個歪果仁歸納得好!

艾西木·帕夏所講的《三國演義》,來自教皇,他應該看過這本書,但其餘的紅衣主教,可能一半人以上沒看過,因此大家都在聽他講故事。

僅是講故事,沒有涉及到時政,且得到教皇的允許,所以大家聽着他講,看他能弄出什麼花樣來。

他講到了赤壁之戰,三分天下,魏、蜀、吳!

他講到了曹丕篡漢,夷陵之戰,蜀國打吳國,結果戰敗!

他又講到了劉備死後,諸葛亮立劉禪爲帝,因感劉備知遇之恩,全力輔佐幼主。魏國曹丕得知,有伐漢之意,司馬懿獻五路下西川之策,諸葛亮坐鎮成都,安居平五路,又派鄧芝出使東吳,與孫權修好。此後蜀吳兩國再未交兵。

艾西木·帕夏把《三國演義》中的三國地圖向大家展示,然後他放出了勝負手。

“蜀吳兩國結盟,共抗魏國,方能保住國家!”艾西木·帕夏朗聲道:“現在中國人大舉西征,他們就是魏國,我國就是蜀國,而歐洲則是吳國,只有蜀吳兩國結盟,共抗魏國,才能保住兩國天下,同樣地,只有我國與歐洲諸國結盟,才能夠戰勝中國人,保住我們兩方!”

正等着你來!

紅衣主教海廷加第一個跳將出來道:“閣下好大的膽子,居然認爲我們在基督的指引下,都不是中國人的對手,你太小看我們了!”

他揚言道:“只要我們願意,在Papa的號召下,我們的勇士將會在全歐洲崛起,把一切異教徒打敗!”

艾西木·帕夏正色道:“我絕無不敬之意,但我請問閣下,自征服1453年,我國攻下君士坦丁堡,已經二百年了,現在的歐洲疆域如何,請閣下說說看!”

海廷加不由得一窒,這可拿不出來上臺面說啊。

至今雖然奧斯曼人的對歐洲的進攻態勢已經消耗殆盡,哪怕奧斯曼人把主力從歐洲抽調回到小亞細亞,歐洲地區的力量空虛,可白皮依舊不敢大舉進攻,收復失地!

不過海廷加自然不會給艾西木·帕夏難倒,這裡可是他的主場!

海廷加正待說些什麼時,首席樞機主教博拉魯茲說道:“Papa有聖論!”

於是大家靜聽教皇說道:“奧斯曼使臣說的故事非常精彩,這本《三國演義》送給你了,你可以告退了!”

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767節 拖手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416節 推骨牌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61節追殺敵船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333節 好看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191節 槍與甲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767節 拖手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597節 航行中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509節 沒錢了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462節 女射手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272節 賣帝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
第713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二)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2194章 不知道飲食是否要錢?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998節 退伍兵安置的未雨綢繆第1230節 十二艘戰列艦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767節 拖手第825節 日暮途窮的韃靼人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1920節 奧斯曼帝國之殤第1416節 推骨牌第2057節 城內血戰第1149節 勝利的真正原因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61節追殺敵船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1807節 程玉的小小心願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333節 好看第276節 打過對方船第1191節 槍與甲第305節 芝麻開門第767節 拖手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489節 決戰梭羅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1277節 一樁公案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936節 與三鍋的交涉第1666節 挨不到邊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711節 永明新朝第1007節 王上萬歲!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931節 求援之小越猴惹是生非第597節 航行中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791節 子繼父職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457節 運牲船運人第2007節 阿拉法特·謝赫·帕夏退兵第1572節 幸運的普通人陳蝦第189節甘輝的任務(一)第76節東南號啓航第1003節 張家玉來了第527節 文萊戰定第509節 沒錢了第1247節 高一功到任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009節 土澳留守第1378節 不作不死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81節洪熙官出使官軍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329節 東南王徵倭第1524節 領袖奇談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710節 談判的工作語言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2179章 中華自在閒人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882節 剿滅海盜(二)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1366節 別小看天下英雄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1486節 伏擊之土耳其人雄起第1294節 打了條惡狼!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老孃捉旗艦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354節 鶯兒有喜!第462節 女射手第1995節 馬進忠威震虎河第1789節 開始“正常”的蘇丹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第912節 錫蘭海戰之破爛艦隊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2033節 恰似一座人間大屠場第615節 到達摩加迪沙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680節 途中演習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535節 蘇萊曼一世從墳墓裡跳出來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272節 賣帝第2006節 艱苦的戰鬥第1238節 樹倒猢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