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

分豬肉,人人有份,自然顏常武也有份。

他的軍銜是南華帝國海軍大元帥兼陸軍大元帥!

他有滅國大功,名至實歸!

見到大家開心,他也跟着開心。

這僅是第一批人員,還有下一批人員,即封賞伯爵以下的爵位。

按帝國制度規定,凡封爵者,都必須由朝廷封出,現在國內能封爵者只有顏常武、皇后楊氏和監國太子顏琨。

現在軍務緊急,不可能把軍官們都召集來一起封賞,下一步由行營派出御使,代帝封賞。

屆時,整個軍隊都會陷入狂歡中,個個有豬肉分!

就算是普通小兵,也有賞錢可拿。

畢竟立國嘛,大家同樂。

機會難得,顏常武舉起手來,戴維先生叫道:“安靜!”

立即殿上鴉雀無聲,聽顏常武道:“好吧,我們來學習吧!”

他作了《忠誠爲國》的演講道:“我們要提升我們的素質,不僅僅對朕的忠誠,還要對帝國的忠誠!忠誠爲國!”

給各個官員發了本子與鉛筆,讓大夥兒學習。

“誰記得張孝祥的《六州歌頭·長淮望斷》?”顏常武提問道。

張孝祥,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安徽和縣)人,生於明州鄞縣(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愛國者。

他在紹興二十四年(1154)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爲進士第一,初授承事郎,逐步升遷,曾上書爲岳飛辯冤。

他的詩詞水平高,產量多,達六百多首,《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顏常武一問,馬上就有馬寶站起來了。

“馬寶,你行?”顏常武記憶力好,記得馬寶是自家的吉祥三馬之一,即馬進忠、馬寶和馬惟興,後二者是兄弟,馬進忠字葵宇,陝西延安人。先爲義軍將領,崇禎初年爲羣盜,別號“混十萬“,流竄於陝西轉於豫、楚邊境,後歸降新明。馬寶和馬惟興則是李闖的舊部,隨高夫人歸降新明。

此三馬都是有名的悍將,顏常武與大夥兒覺得稀奇,看他馬寶象個屠夫,他的國學水平這麼高?

“陛下,不是臣,是他!”馬寶將坐在身邊的竇名望扯起來道:“來吧,竇老賊!”

衆目睽睽之下,由不得竇名望不說,他趕緊背起來道:“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亦羶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爲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很好,背得很好!”顏常武欣然道:“竇將軍,馬將軍,請坐!”

然後他讓侍衛端來了一個粉板,上面就掛有一大張宣紙,寫着剛纔竇名望背的詞。

顏常武說道:“張孝祥的詞,朕非常喜歡,衆卿家看……追想當年中原淪陷之事,恐怕是天意運數,並非人力可扭轉!在孔門子弟求學的洙水和泗水間邊,在絃歌交奏的禮樂之邦,也已變成羶腥一片。再有腰間箭,匣中劍,被蟲子與塵埃侵蝕與污染……還有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顏常武解釋着詞義,拍案道:“好一個張孝祥,好一首《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拳拳的愛國之心哪!”

他手指粉板上的宣紙道:“這是朕寫的,竇卿,就賜給你吧,你要向張孝祥學習!”

想不到有這樣的大彩頭,竇名望大喜,趕快謝恩,語無倫次地道:“臣謝主龍恩!一定學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衆人羨慕無比,自有侍衛上前拿了宣紙,送到竇名望處給他。

顏常武趁勢開講:“作爲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文化傳承,忠誠在歷朝歷代都屢見不鮮。忠烈像楊家將一般一門子的忠烈,效於朝廷,此爲忠於社稷江山。”

“我中華民族,忠於國或君者,數不勝數。

屈原悲賦《離騷》以示忠君之意,勸君不聽憤而跳江以殉國;

諸葛亮“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五丈原上爲蜀國燃盡最後一縷精氣神;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寧死不屈,爲亡國守護最後一份尊嚴;

岳飛“壯士飢餐胡擄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勇戰沙場,忠心爲國。

這些個忠臣衛士慷慨豪邁地用自已的鮮血或力量去守護自已的國家。這就是一種高節,以命爲賭的高節,

真正忠誠的人,自是懂得顧全大局,以忠爲本質爲國效力。而這樣的人,非以上幾位高節者莫屬。

然而對於忠誠而言,不同的人的看或許也都是不同的,像荊軻,爲燕丹捨身就義,刺殺秦王;像西施,爲復越鋌而走險近探夫差;像包拯,爲百姓幾觸皇權,伸張正義;他們都是‘忠’字,這些人,你能說他們不是忠心爲國,一心爲民嗎?”

顏常武侃侃而談,現在的他,講起課來絕對稱職,且他身處的位置,看待事物的不同,對聽衆的洗腦能力更強。

然後話入正題:“你們今天封爵,成爲了帝國的勳貴階級,當與國同休!記住了,與國同休!”

“不僅如此,你們既是勳貴,也是軍官團的一員,我帝國的軍官,首要就是忠君愛國!”

所有的官員們正襟而坐,認真聽取聖訓。

“這國家是朕的,朕拿了最大的頭,你們也拿了不少,將來遇到敵人入侵,你們說,該怎麼辦?”顏常武問道。

“與他們拼了,決一死戰!”“絕不能放過他們!”衆臣將爭先恐後地道。

“很好!”顏常武又說道:“今天朕在這裡,你們忠心於朕,要忠於帝國,帝國是我們大家的,如果我們都不愛帝國,還會有誰愛呢?”

顏常武苦口婆心,教訓這幫軍頭進一步加強忠君愛國的思想,提高思想覺悟,他指出“國”的意思,那就是“民族國家”,乃我中華民族!

勳貴們、官員們、軍官們認真地聽着,一個接一個發言,表示“忠君愛國”就是他們的家訓,代代流傳!

第597節 航行中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461節 老傢伙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872節 反轉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748節 北伐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904節 開心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206節火槍逞威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743節 攻徐州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363節 殺倭!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067節 顛倒黑白的世間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80節出師落旗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828節 荷蘭艦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944節 到緬甸去
第597節 航行中第1253節 東方規則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461節 老傢伙第1037節 大神神像事件第493節 哪有樂土?第501節 沒人要的閩撫位置第1311節 行軍途中第2046節 軍心可用,軍力不支的包頭佬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114節 來生願爲領袖帳下一小兵第1695節 機密不可外泄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1143節 你強我更硬!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872節 反轉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227節 總督之心(一)第285節 出兵北方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第127節督軍牀前的死屍第748節 北伐第760節 開掛的軍旅生涯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451節 華人很好對付!第1643節 搞掉河東的老毛子第1259節 劉文秀揚威第1729節 老辦法不頂用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108節前往臺北第173節國朝特色的“考察”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733節 可笑的勳貴造反事件第1175節 大明大改第1100節 攻城戰八之樂與苦第1355節 家綱怒了第1537節 顛峰對決之高峰會議第157節大作獻媽祖第904節 開心第307節 狙殺嶽託!第349節 東南府督軍夫人出嫁第206節火槍逞威第1505節 三小時的戰鬥(三)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693節 弱女子說強者語第1236節 南柯一夢第1679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一)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272節巴達維亞港口的混亂第1001節 藍軍在行動(三)第1473節 純正雞蛋人戴維先生(一)第1198節 上下同好第659節 天津保衛戰之硬碰硬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1884節 十天破城第616節 摩加迪沙之戰第524節 哪裡都有吳三桂!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800節 皇帝呷屎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743節 攻徐州第993節 知道什麼是開國領袖嗎?第363節 殺倭!第893節 馬六甲城的悲歌第1103節 此消彼長也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1184節 你有火槍,我有阿三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開發(一)第1670節 轟擊金川城寨第1662節 我是一個勇敢的哥薩克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504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五)第1132節 智者的對策第196節我喜歡造艦!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1067節 顛倒黑白的世間第1868節 攻陷城主府第2189章 堵胤錫認爲自己做得對第1837節 西雷斯馬可恥地慫了!第1887節 血與肉的磨坊第258節到呂宋之怕死是好事第1785節 奧斯曼使者給聖座講中國的三國故事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80節出師落旗第832節 領袖的關外攻略(訂閱多更得多)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565節 驅虎吞狼之亞齊掐柔佛第1828節 荷蘭艦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944節 到緬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