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

公元1649年3月,印度孟買,忠勇兵營。

孟買是印度西部海濱城市,於16世紀初,古吉拉特邦蘇丹將此地割讓給葡萄牙殖民者,葡萄人在此經營過百年。

然後被華人佔領,如今已經成爲了一座大兵營!

兵營正門頂上的匾寫的是隸書“忠勇”,但裡面卻瀰漫着一股股的咖哩味兒。

操場上塵土飛揚,一隊隊士兵正在操練着。

“一二一,一二一!”軍官是華人,氣勢洶洶地呼喊着口號。

而士兵,則是濃眉大眼、巨大的脖子粗極了的腰的印度人!

他們分成了幾大區域,新兵正在練正步走、列隊等基本訓練,華人軍官則手拿着皮鞭或者是木棍、竹鞭什麼的,要是士兵動作不到位,就一下子給打過去!

另外的區域,印度兵則在開槍打炮,槍炮聲震耳欲聾,瀰漫着陣陣的還有的士兵在進行機動、越障等,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現在上午時間,往日各部展開來訓練,但隨着哨聲吹響,長官們領着本部印度兵,到兵營受閱臺前集中,顯然有什麼事情發生。

受閱臺不大,是一座有五層座位的水泥建築物。

確實有事發生,一隊華人官兵騎着高頭大馬進入了兵營,往受閱臺下馬,爲首軍官,肩扛三顆星!

東南軍軍制,肩上扛星星,就是將軍,一星是准將,二星少將,三星是中將。

這讓印度兵們暗暗吃驚,這是他們頭一回見到軍階如此高的軍官呢。

忠勇兵營的歷史不長,以前到來視察的軍官頂多是個少將,今天到來一位中將,尤其看上去他年紀並不算很大,英氣勃勃。

李來亨!

少年時因災荒父母雙亡,被李自成的侄兒李錦收爲義子,參加李自成農民軍。

與前明軍、地主團結武裝真刀實槍地P過。

和韃靼人大戰過!

有着光鮮的履歷,在李自成兵敗後,顏常武派出堵胤錫招撫了李自成舊部,組成“忠誠營”,參與對韃靼人的最後進攻,大獲全勝。

李來亨得顏常武青眼,將其不斷提撥,他也表現出對顏常武的高度忠誠和良好的軍事素質。

他本在新明軍中任職,兩中華本爲一體,顏常武召他過檔到東南軍陸軍,成爲新編第四軍中將軍長,今天到此上任,接受部隊。

與他同行的還有一位虎背熊腰、煞氣深重的將領,同樣是李自成系統。

少將郝搖旗!

又叫郝永忠,初於李自成軍中爲大旗手,故名爲“郝搖旗”。

軍中大旗高大沉重,能執大旗隨軍行動者,無不是力士。

他曾在對韃靼人之戰中,力戰大酋鱉拜。

郝搖旗手下有三千飛斧兵,上陣用斧頭殺敵,時而飛斧砍殺敵人,鱉拜戰馬被飛斧所傷,將他顛了下馬,郝搖旗趁機將其斬殺,立下大功。

第四軍主將是李來亨,副將是郝搖旗,皆是李自成舊部,體現了對他們的極大信任!

一個不會講出口的用人原則:那就是打亂山頭,互相制約。

比如新編第二軍的主將副將組成是主將祖可法,副將祖大樂、陳喬,兩祖出身於前關寧軍祖大壽部屬,但加多一個陳喬,陳喬乃東南府總理陳衷紀的族人,相對而言,陳喬正是嫡系,就起到了監督的作用。

李來亨正式登臺,他也不多說什麼廢話,立即宣佈軍隊轉入操練!

東南軍確實不同凡響,由於戰事迫近,並沒有因上級的到來而停訓,以嶄新的姿勢迎接上級的檢閱。

倒不是有意不給上級面子,而是因爲船期不準,李來亨坐船來的,忠勇兵營哪能天天都搞衛生準備迎接上級的到來。

同樣地,李來亨也沒有給軍隊修整的時間,而是命令他們立即展開訓練。

軍官們一個個上前報數,李來亨清楚每個方陣五百人,共十個方陣,五千人,是第四軍的一個部分。

第四軍共五個師,每師一萬二千人,其中印度兵師有四個之多。

各師中尉官以上者都是華人,士官有華人也有印度人,一些印度人已經得到提撥,成爲士官,但還沒有軍官。

然後操練起來。

但見得方陣整齊,印度人齊步走,倒沒出什麼岔子,走得步伐規範。

印度兵開槍打炮,準確度頗高。

臥姿、站姿和跑步前進後站定射擊,上靶率不錯。

他們進行越障訓練,動作幹練,速度很快。

印度兵腰板挺直,年輕、健壯,訓練有素,足有五成東南軍氣勢。

李來亨當然知軍,不由得點頭贊同道:“都是棒小夥子啊!”

心中不無疑惑,他初來乍到,也有所耳聞三鍋的德性,豈料忠勇兵營的三鍋們看似非常正常,倒也似模似樣。

檢閱一個小時就結束了,然後召集軍官們開會,聽取他們彙報工作,乃是例牌工作。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了中午開餐時候。

東南軍向有優良傳統,上級關心下級伙食,國家捨得向軍人伙食投錢,有利於提升軍隊的戰鬥力,伙食直接影響到軍隊的作戰與訓練,一定要吃飽吃好。

於是呢,李來亨直接殺到士兵食堂,看到大棚架下,印度兵正井然有序地打飯打菜。

這一看,李來亨的臉沉了下來。

印度兵的伙食:一大盆飯中淋了一些長相奇怪的豆子、幾張薄餅、幾塊土豆、兩個小青椒、中間一份黃澄澄好似糞一般的調料,散發出刺鼻的氣味,應該是咖哩吧。

貌似印度兵還吃得挺歡的樣子。

東南軍的伙食標準裡,非常講究吃肉,象海軍的伙食標準中就有大量的乾肉,士兵們吃牛肉、豬肉乾、鹹肉和驢肉,軍官們更奢侈,吃鹿肉乾!

東南軍起家時在臺灣,臺灣鹿多,軍官吃鹿肉的習慣就在臺灣培養開來,以後發展,有的是地盤養鹿,在東南軍裡,鹿肉乾一直供應軍官。

海軍陸戰隊託了名稱中有“海軍”兩個字,吃得也不錯,與海軍看齊。

發的肉太多了,許多官兵們吃不完乾肉,乾脆帶回家裡或者寄回家裡吃。

陸軍就差了一些,他們的伙食中肉的份量少,但在陸地鮮肉多,吃的是新鮮肉,種類也多。

李來亨以前爲闖王打工,經常吃得比現在的印度兵都還差。

但加入了顏氏公司後,即使在新明,新明軍吃得比以前好多了,肉多,尤其強調吃肉,曰馬無夜草不肥,人不吃肉就得瘦。

他一路過來,沿途的招待,盡是大魚大肉的,還說公務招待沒有超標,就是要吃肉!

此間士兵們吃素,肉呢?肉在哪裡?

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24節刺客(二)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950節 一賠十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804節 不緊張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1379節 帶路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67節落子(二)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227節避開暗礁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614節 看錯了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481節 勸上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961節 活佛在此人物、年代大事記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66節戰後之事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797節 紛亂始末
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623節 進入下降通道的大明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538節 呂宋華人的春天第124節刺客(二)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392節 萬隆城邊的鄰居第1246節 冷靜的力量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492節 類漢高祖不象項羽的顏大少第484節 萬丹內亂第1950節 一賠十第1689節 求佛保佑第1083節 如此窘境?!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458節 勝利會師第296節 捕鯨大帝(求訂閱)第715節 青山見我應如是第797節 講述文之道第931節 望風而逃的白皮第1804節 不緊張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1379節 帶路第2067節 都看得開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2059節 陳子升說蘇丹第167節落子(二)第789節 公主出降第796節 我們的征途第518節 流金時代(一)第802節 這樣的朋友要不得!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16節往琉球而去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747節 我來守西藏第227節避開暗礁第1842節 《百年海軍》第843節 備戰打白皮第1714節 總算能好好談判了第372節 倭人在安南第559節 清朝來人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89節定鼎之戰(四)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487節 說服素丹歸順!第2107節 大美人,濫好心第1462節 一個時代結束了第130節倭國薩摩藩第1825節 教皇發大招第919節 七天下城之高DPS輸出第56節草臺班子不草臺第42節對未來王后的要求第227節避開暗礁第2166章 海鮮陳皮美食節第1935節 忠言逆耳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381節 如鴨子上架的陳玉雪第692節 艦隊出動!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614節 看錯了第2023節 君王的影響第1481節 勸上第647節 關外的壞消息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497節 玩具船出征第799節 朱慈焌在行動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683節 誰是獵物(一)第1027節 好一個總督第1961節 活佛在此人物、年代大事記第543節 倭倭鬥(一)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758節 炮火紛飛(二)第1787節 奧斯曼近衛軍的末日第66節戰後之事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633節 不讓一帆在虜海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1989節 我軍損失很小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301節 文官戴上了軍功勳章第979節 番鬼妹的宮廷生活第866節 紅毛番來了第507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八)第1968節 面子害人第1123節 大馬士革宰豬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1797節 紛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