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節 狙殺嶽託!

火槍連續不斷齊射,威力盡顯無遺!

伴隨着火槍的轟響聲,衝在最前面的韃靼軍成片成羣地倒了下來,南軍使用燧發槍,北軍也有一千杆燧發槍,加上火繩槍、三眼銃和虎蹲炮,火力兇猛,打得韃靼騎兵倒下,一旦倒下便立即就被後面的戰馬踩成肉泥。

咆哮奔騰的韃靼軍在密集火力的打擊下無法近處,而他們的大量死傷給予了南北兩支軍隊巨大的勇氣,尤其是北軍軍心穩定-----韃靼人不過爾爾!

嶽託並沒有帶隊出戰,他在距離雙方交戰地方三百米外觀戰,由大隊簇擁着,見到已陣不利,冷哼一聲,表示不滿,接着他下令不再進攻,大部隊後撤,改用遊騎兵襲攏。

騎兵小隊就在明軍外圍遊曳,來回奔馳,不時放箭。

攻勢虎頭蛇尾,嶽託並無失落,他只要拖着這支明軍,無法讓他們上去增援,明軍大部隊一旦被殲,這支明軍任他們三頭六臂,也難逃他們之手。

不是不敢打他們,而是諸酋不想損失過大而已!

事實上,韃靼人進攻明軍,固然有打硬仗的,但利用聲勢不戰而屈人之兵或者裡應外合的招數用得不少,更多的則是利用騎兵的機動力,掠奪侵襲,從而建功。

東南軍二個團(二千人)向前推進,其餘部隊跟隨前進。

不得不說騎兵在野戰中的優勢明顯,任由東南軍再怎麼厲害,他們的速度也快不起來。

明軍穩步前進,而韃靼兵則在旁邊侵襲,來回奔馳,不時射箭,不時佯攻!

明軍步伐怎麼都快不了,以這樣的速度前進,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趕到主戰場。

騎兵的優勢實在太大了!

祖大壽心急如焚,找着顏田道:“你們是步兵,我有騎兵一千,我帶頭突擊,你們跟上!”

一切都在變化中,祖大壽同樣熟練“戰前轉戰賣隊友”,擅長見風使舵,保存自己實力,但他說出這樣的話,就是相信東南軍絕對不會丟下他們不管!

顏田沒有急着回答,而是問道:“能找得到敵人的大首領嗎?”

祖大壽應道:“能,我見到嶽託!”

“他就在右側方的斜坡上,有一段距離,是嶽託!”祖大壽多次與嶽託交手,認得該獠。

“請帶我去看看!”顏田說道。

使用望遠鏡,他們看到右側方的小斜坡上,距離有上三百多米,大纛鮮紅如火(正紅旗),一羣貴酋駐馬坡上,正在指指點點,看他們鮮衣怒馬,盔帽顯赫,大異前面重重韃靼兵。

嶽託就在他們中間昂然而立,祖大壽將他指給顏田,然後顏田確認。

顏田叫道:“讓陳土旺來!”

不久,二個士官到來,爲首一個,個子不高,一身精瘦的樣子,他的軍銜----祖大壽知道他是士官不是軍官,沒注意,但東南軍的普通軍官都得給他敬禮,因爲他是一級士官,位秩直比校官!

他就是陳土旺,旁邊的是他的助手陳土法。

顏田指示嶽託給兩陳看,問陳土旺道:“能打中嗎?”

陳土坦一雙銳目精光四射,看過本地和到嶽託直線距離之間的景象,他是在看風力!

他堅定地道:“能!”

於是顏田說道:“請娘娘神器!”

北軍高級軍官們瞪大了眼睛,看着南軍四個士官保護下,鄭重其事地取出一個紫檀盒子,他說道:“恭迎媽祖娘娘神器!”

顏田雙手接過盒子,交給了陳土旺,陳土旺同樣是一臉的虔誠,他與陳土法打開盒子,取出了裡面的一杆金槍!

金燦燦的槍,先不論什麼,本身已是逾越,因爲黃色只有皇帝才能用。

這是一杆新穎的,前所未見的步槍!

採取的技術堪稱“高科技”,後裝遂發槍,加四倍瞄準鏡,尖頭子彈、細研黑火藥(精製,加射程和威力)、線膛!

狙擊槍!

後裝槍在當時並不是一個新鮮名詞,早在15世紀就已經出現了後方裝彈(彈膛裝彈)的火炮以及火繩槍。從後方裝填彈藥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使士兵在快速裝彈的同時儘量避免暴露自己。儘管有如此明顯的優點,但由於技術上的限制,後裝槍一直不被人接受(直到19世紀早期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據文獻記載,意大利最早在1476年就已有螺旋形線膛的槍支。螺旋形膛線可使彈丸在空氣中穩定地旋轉飛行,提高射擊準確性和射程,其射程即使是黑火藥驅動都近千米,有效殺傷射程爲半千米。

“膛線”英文爲rifle,音譯爲“來複”,線膛槍也因此稱爲“來複槍”。17世紀初,丹麥軍隊最先裝備使用了來複槍。但由於來複線製作成本高和從槍口裝填彈藥不便,所以許多國家的軍隊不願裝備使用有螺旋形膛線的槍。

這杆槍的最終定型,顏大少前前後後用了五百兩黃金!

不愧是大少,錢多燒來用,一般的統治者根本捨不得花這種錢,也很難成功,而顏大少一路花錢直奔成功而去。

該槍的彈膛直徑爲15.9mm,因此選用裝有4.5g 黑火藥的16mm的彈丸,有16條膛線,槍機機構包括槍機、擊發機構以及連接在機匣上的鋼塊。裝彈時,按壓槍托下方一個扳機狀彈簧掛鉤,打開槍機,然後將槍機向上擡,使膛口向上傾斜。之後向彈膛內裝填一定量的發射藥,用手指將彈丸推至彈膛的最深處。將槍機閉鎖,槍械即處於待擊狀態。

正式型號叫做“真理2型槍”!

真理出,無疑惑!

顏大少爲了紀念他之前世間的三大真理:“東風導彈(中)、白楊導彈(俄)、三叉戟導彈(美)”(美國佬的是民兵導彈,但實際上潛射的三叉戟導彈威力更出衆)而取的名字。

陳土旺接槍在手,裝上瞄準鏡,熟練地打開槍機,取出定裝槍彈(厚紙包裝),將彈底部咬下,裝入火藥和槍彈,槍機閉鎖。

他在人們的掩護下,舉槍瞄準大酋,鏡頭光圈穩穩地套中大酋。

嶽託果然高明,感覺到很多人望過來,他也望過來,但距離遠,又在重重人羣中,他看不到什麼。

陳土坦屏住呼吸,從容地扣動板機!

出現在顏田、祖大壽、陳土法等人望遠鏡裡看到的是令人難忘的一幕,隨着槍響,嶽託左眼開花,血花四濺中,他翻身下馬!

定格,那些韃靼軍官不能置信地低頭看嶽託,實在大快人心!

陳土法低呼一聲道:“他死定了!”

是的,嶽託必死無疑,因爲打中他的是達姆彈!

打進一個指頭細,打出一個拳頭大!

天外飛仙的一槍,遠超普通火槍的射擊距離,不說韃靼軍官們傻了,就連北軍軍官們也是驚呆了!

顏田微笑道:“這是媽祖娘娘賜給我家督軍的神器,言不可輕用,只有大酋纔有資格消受,督軍說只有對娘娘虔誠的人才能夠使用!”

祖大壽澀聲道:“我們,也可以信奉媽祖娘娘嗎?”

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69節落子(四)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2168章 很香!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697節 分錢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離去:倦勤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8節真相大白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450節 賽甘寧!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54節三聖經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
第2073節 顏常武謎之微笑第407節 巴伐維亞城之殤第1104節 驚雷戰役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1674節 今上之清穿有夢(一)第169節落子(四)第1530節 進步的土耳其人!第1738節 漢藏交戰(一)第1220節 太祖也不頂用!第2096節 紅海上閒話第339節 孔有德反明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106節命比紙薄的熊文燦第990節 印度人的問題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906節 開國諸事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1622節 倭兵還是行嘀第1417節 沙賈汗的頹勢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2168章 很香!第1685節 李鬼遇李逵第1422節 幸運的阿三拉茲第1026節 十萬埃及人敗北第144節熊巡撫來過東南府第126節久米村條約第1697節 分錢第245節真正的定鼎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離去:倦勤第585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三)第467節 中國人頂住了中國人第1759節 炮火紛飛(三)第2102節 徐孚遠放響頭炮第145節上帝是站在伙食最好的軍隊這邊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18節真相大白第1637節 天大瑞祥第1029節 開羅新城(一)第900節 新勝利廣場第1552節 我軍進攻之將軍殞第2015節 老郝夠聰明第435節 新兵一枚之到爪哇第1069節 風雨欲來的奧斯曼帝國第1006節 三鍋纔是成功民族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966節 喜歡吃米的倭人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253節到呂宋之會唔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1425節 北方無援第1610節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第2187章 我大明官員水平真高!第2171章 乏油,發展高科技第645節 亞齊戰事完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756節 入川之破劍閣第1688節 楊展鎮川西第2025節 兵臨伊斯坦布爾第1601節 影響深遠第1457節 我東南軍戰無不勝第852節 史鄉長的進擊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251節到呂宋之上艦參觀第1290節 全民發槍第816節 韃靼人遇到麻煩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322節 有人聰明有人傻第1819節 殺進那不勒斯城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1291節 是不是給大家發槍?第1756節 跑都跑不掉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1450節 賽甘寧!第185節宜將餘勇追窮寇(三)第1676節 阿拉斯加的攻略第1527節 不眠之夜(三)第470節 議造淺水炮艇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340節 互相吹捧第1634節 輕勝老毛子第351節 幕府戰術第648節 君臣欲談和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2182章 南京大變樣第2087節 我該怎麼辦?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884節 揚基·加尼的傳奇(一)第154節三聖經第139節友好通商條約第1479節 蘇丹攻略第26節陳衷紀不喜反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