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節 洪昇上位

黃金勘探隊的方以類和他的弟子許幼樵、監工尚炳江等人幸運地逃過一劫,沒被火山弄死。

主要原因是他們距離火山算遠,沒在十公里的有效殺傷半徑,如果被火山碎屑流砸中的話是不走運事件。

很明顯,他們是走運的,所以都有小小的興奮。

他們撤退到距離火山四十公里外的新天保城裡暫時休整,勘探專家方以類對大家有過交代不得亂傳,可是他的弟子許幼樵與一羣年輕人湊一起喝朗姆酒,喝多了幾杯,大家吹牛皮,許幼樵忍不住吹噓自家師傅道:“……我師傅一起爆,金礦出來了,火山噴發了!”

這怎麼可能!衆人大笑!

見大家不信,許幼樵詛咒發誓,衆人才勉強信了道:“行行行,你師傅牛掰,引爆了火山!”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當中有一個年輕人正是東南國火山專業的學生,叫做崔世安,他回去與他的導師牛文彤一說,認爲是天方夜譚,豈料牛文彤說這不是不可能喲!

“……火山下面有岩漿帶,本來已欲沸騰,引爆時激發了岩漿帶,也就起爆了!”牛文彤不愧是個磚家,得出這個結論道:“如果沒有引爆施以的外力,岩漿帶積蓄的能量將徐徐溢出,不會造成劇烈噴發!”

崔世安聽到目瞪口呆,這樣也行?

他畢竟年輕,沒想到今年包括牛文彤在內的磚家在給朝廷的報告上認爲:“……覆舟火山暫無大噴發的可能……”

報告還沒上去多久,就被打了一記重重耳光,覆舟火山大爆!

這樣一來,用狗急跳牆來描述那些磚家的行徑也不爲過,他們拼盡全力去找救命的稻草,他們去官府報案,於是警察找上門來,方以類被請去喝咖啡。

有坑隊友的傢伙們在,此事根本不能抵賴,方以類痛快地承認了他引爆的事實,但拒絕了將自己的引爆與火山噴發相聯繫。

此事爭議很大,官員與磚家們有的認爲之間有聯繫,有的則認爲不可能,層層上報,所到之處皆引發了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最終到達了御前,王后楊鶯兒看過詳細的報告,批下四個字:“無稽之談!”

爭論嘎然而止,但餘波迴盪,那就是在火山十五公里內的爆破作業必須經官府同意方能執行,否則就是違法行爲!

儘管官府認爲方以類沒那麼大的本事,

對於火山專家們的評定,楊鶯兒不爲已甚,認爲不算失誤,畢竟地底下的火山難以覺察它們的行徑,她不僅沒有處分火山專家們,還給他們的經費提高了三成。

王后的寬容讓專家們羞愧無比,他們洗心革面,認真做好學問,終究在二次火山噴發前及早發出警報,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

王宮內,陳衷紀一邊給楊鶯兒作彙報,一邊劇烈咳嗽,咳到面青口脣白!

覆舟火山在煙柱依舊高掛天空,其力已衰,但天色昏暗,空氣中瀰漫着陣陣刺激性氣味,王宮內除說話的人,所有的人都戴着口罩。

陳衷紀一直在救災前線奔走,長期使用口罩和豬嘴式過濾器,但防不勝防,導致呼吸道不暢通。

大家都很關切他,見他實在頂不住,楊鶯兒體恤地讓他停止,喚了副總理大臣洪昇來念。

洪昇,東南國元老之一,與陳衷紀並列,爲天啓四年的顏思齊所聚攏二十八星宿之一,資歷很深!

後追隨顏常武之父顏思齊最早到達臺灣刨土啃砂子,顏常武上臺,衆人疑惑,散去大半,洪昇不棄不離,輔佐世侄,鞍前馬後,亦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陳衷紀的報告主要分兩段,一段是歸納總結救災的歷程,另一段則是經驗教訓。

他認爲,整體而言這次救災得力,官府、軍隊的表現可圈可點,沒有一個逃兵,沒有一個孬種!

且在這次天災中,民衆中涌現出大量的救災志願者,表現出相當高的素質。

“呈現出一方有難,八方來援的良好態勢!”陳衷紀由衷地道。

所以他爲相關人士請功,同時他請撥公帑再造萬隆城,萬隆城已基本上被火山灰所填沒,有的地方的厚達三米。

說起來,東南國未雨綢繆,還是削減了大災難。

“我們‘以人爲本’是對的!”洪昇念着報告道。

東南國是移民國家,人都是從遙遠的陸上中華遷移而來,成本高企,人命值錢,不能白白的死掉。

國民從小就開始教育要懂得自救,比如游泳是必須會的,別說大人,就連小孩子和女子都會打槍,遇敵必戰,象這次火山噴發,萬隆人抓起了救生包就走,包內有口罩、傷藥、食水和乾糧,正是以前官府要大家準備好的,幫上了大忙。

初時大家擁擠,發生了踐踏事件,但當軍隊介入後,秩序好轉,沒再發生大規模的騷動。

軍隊、官府應對有力,財政有力,物資保障,沒有發生大災大難,沒有大疫,還是令人欣慰的,表明我國措施得力,各階層都做到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云云。

當然還是存在着嚴重的不足,比方說出城的道路不足,不夠多!

如萬隆城南出城大道有一條,嚴重不足,起碼二條道路爲好,尤其在那些火山城市邊需要修建更多的大道與庇護所!

看來我們基建狂魔的力量還是不夠強大,官員們一致同意要大量修建道路、路橋,一條不行就來二條,二條不夠就來三條!

當天的朝會包括進一步強化民衆防災意識,提升救災機制,同時加強基建,不僅僅是防火山、還有防颱風,以及其它的自然災害,做好準備工作!

……

散朝後,洪昇回到府第,然後發現來了大量的拜貼。

其實大多數人是不夠資格去見他的,可別人都來了拜貼,自己不送,心中無底,就大家一起送拜貼。

倒沒禮物,現在東南國管得不錯,吏治清明,不敢亂來。

之所以送拜貼,乃風聞內閣總理大臣陳衷紀因病成疾,已上辭章,王后挽留,三辭三留,陳衷紀這次態度很堅決,已上到第四辭章,看來辭職是辭定的了。

陳衷紀不是不受顏常武與楊鶯兒的信任,而是太受信任了,只是多年執政下來,已然倦政,加上這次病得非輕,久拖不決,乾脆請辭。

接任風聲最高的是洪昇,現在他是炙手可熱,紅得發紫。

他也算是有道行的人,更加低調,囑家人不得多嘴,更不可打着他的名義胡作非爲。

果不其然,過多幾天宮裡派出使臣,着洪昇署理內閣總理大臣,陳衷紀休假三個月。

消息一傳出來,洪昇家裡賀客盈門,他只見幾個最緊要的客人,其餘人一個不見。

內閣總理大臣權勢非同小可,對人事、財政等政務有初擬權,洪昇大權在握,但頭腦還是很清醒的:“事情千頭萬緒,有如亂麻,並不容易解決。”

果然,一樁要務在他上任不到十天,就擺上了他的案頭:東南國在印度的軍隊與民衆不宣而戰,沒得到朝廷同意,對三哥發動進攻,戰五渣的三哥招架不住,喪師失地,損失不小,莫臥兒帝國遣使前來抗議!”

本來也沒啥的,但涉及到太子爺,事情就複雜了。

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30節是戰是降?第1977節 打過去!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59節搶上風口第9節初建軍(二)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416節 推骨牌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97節一夜變天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67節 好漢來投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9節初建軍(二)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548節 在天津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0節修路風波第497節 巡撫見鬼佬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336節 賀勝利第760節 洪爵爺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656節 行途中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517節 撤退(二)
第1317節 樹立信心第965節 移民事宜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2075節 超大份豬肉第844節 燃燒我的卡路里第770節 我們贏定了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926節 租借科倫坡城一百年第30節是戰是降?第1977節 打過去!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1456節 錫克人上陣第479節 香料羣島入手第1955節 馬惟興一身擔綱第1893節 銀元實在收人心第558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59節搶上風口第9節初建軍(二)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332節 最危險的時刻第1162節 告一段落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1395節 洪昇上位第1137節 伊哈桑·帕夏的進擊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426節 魅影危機第1415節 八卦之事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381節 準備宰豬第1940節 楊展經營西藏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1475節 敵情介紹第1154節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一)第1416節 推骨牌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150節複合裝甲挫東南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97節一夜變天第709節 誰可爲帝?第398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炮戰第67節 好漢來投第678節 在荷蘭(一)第70節英國人到訪第1939節 勝利者不受指責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1954節 見招拆招第9節初建軍(二)第814節 牆倒蒙古人來推第1901節 茫然的帕夏第88節定鼎之戰(三)第1551節 我軍進攻之騎兵戰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425節 鄧巖忠阻止孫承宗第1742節 入拉薩三策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386節 孫承宗是奸臣!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第1252節 誰是柿子?第871節 林加島之戰(三)第1036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印度人躺槍第420節 順風順水第548節 在天津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0節修路風波第497節 巡撫見鬼佬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331節 我是海賊第836節 加九錫(一)第310節 德川秀忠的忠告第317節 阮朝識相第336節 賀勝利第760節 洪爵爺第1514節 阿卜杜勒·阿齊茲第二第289節 宣川浦之戰第1529節 經典之戰第530節 開發巴厘島第568節 驅虎吞狼之艦長們逞威1801節 “帝國”號戰列艦出動(一)第988節 廉價消耗品第140節兩邊都不服氣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1764節 娘娘保佑!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1148節 奧斯曼人敗了!第1686節 王太子顏琨第1021節 開羅城裡的暗流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270節 陛下,俺哥想賣你!第1656節 行途中第1696節 高度集權的君主之路第1517節 撤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