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劉之鳳的三板斧

鍾先生說的話,本是宋代大儒張橫渠(張載)之言,不過張橫渠說這名言純屬是蛤蟆張嘴,口氣很大,卻有姿勢沒實際,畢竟他沒做過執政,無法實現其政治抱負。

“你覺得怎麼說呢?”劉之鳳緩緩地道。

“爲天地立心……你沒看到路上的標語嗎?叫做勞動改變生活,還有勤勞致富,遵守道德和法律!”

“爲生民立命……東南府的民衆租地只交二成收穫,民衆生活很好,甚至還有什麼最低工資!”

爲往聖繼絕學……鍾先生先提出一個問題:‘你說是豬活得好還是老虎活得好呢?’

劉之鳳失笑道:‘虎嘯山林,自然是……’

他突然停住了話,鍾先生讚揚道:“聰明!”

他雙眸一凝道:“看似老虎過得自由,但世間老虎越來越少,反倒是豬越來越多!”

“如果我們把繁體字比作老虎,把簡體字比作豬。”

“東南府的簡體字很好學好用,雖說與繁體字有差異,而且他也不歧視繁體字,簡繁並用,但懂得字的人越來越多,算得上是爲往聖繼絕學。”他幽上一默道:“豬是不會滅絕的,反倒是老虎就難說了!”

如此新奇的比喻讓劉之鳳忍不住莞爾。

“至於爲萬世開太平……我有種預感,他會是‘中國’漢人的未來!”鍾先生指出道。

“先生你這是曲解!”劉之鳳覺得自己不敢苟同。

鍾先生不與他爭辯,只說道:“拭目以待吧!”

……

鍾先生於三天後離開了臺灣,帶着劉之鳳的奏摺回大陸。

這三天中,劉之鳳走過了東南府不少的地方,發現顏陳兩人所言非虛。

民間欣欣向榮,農田水利發達,水渠衆多,無懼大旱。

百姓勤奮地耕種和工作,創造的財富驚人地多。

到得晚上,他們開始玩起了吹拉彈唱,民間音樂舞蹈盛行。

尤可慮的是東南府孩童入學率之高,實冠於大明天下。

當民間孩童從小爲父母幫工的時候,東南府的孩童卻一個二個背上書包上學去。

在每間學堂中央醒目位置立有顏常武的大幅戎裝像,每週一學童都在他的畫像下進行升旗儀式!

潛移默化,假以時日,他將在新一代的心裡生根!

他們學習的東西非常多,有國學、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生物學、

更爲離譜的是東南府的小孩子從小就開始軍訓,象後世灣灣詆譭大陸說大陸小學生揹着鋼槍去上學,在現時的臺灣小學裡真正的出現了!

高年級的小學生揹着火槍軍訓,當劉之鳳看着學生們熟練地裝填火藥,瞄準開火時,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東南府小學有一年級升上去的小學生,也招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小學生直接就讀高年級)

而且小學生畢業前務必做到五項達標:一百米跑、三千米跑、一千米游泳、推鉛球和跳遠,實在是非同小可!

用劉之鳳的話認爲是“打下了東南府窮兵黷武的基礎!“

看得越多,劉之鳳動搖了,他覺得鍾先生說得有理,但越是有理,他就越是悲觀,認爲自己將會有負皇命,無法讓臺灣歸心大明!

他寫給皇帝的奏摺將東南府的實力描述一番後,表示自己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

一週後,臺灣府衙開門,當天非常的熱鬧,顏常武親自率東南府行政大員們到賀,送上花籃,給足面子。

第二天台灣府衙就變得門可羅雀……東南府民衆都知道這裡說了不算,顏常武知道皇帝要派官員來,那就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員來沒問題,東南府無任歡迎,表示對朝廷恭敬的態度。

如今東南府運行有序,設立行政中心處理諸事,他們有人力有資金,臺灣府衙是個紙糊的衙門,大陸支付官役的費用都不錯了,哪有資金給他們使用!

知府的職責掌一府之政令,總領各屬縣,凡宣佈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覈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皆爲其職責,無外乎是勸農桑,興水利、捕盜賊、斷訟獄,還有縣學科考。

勸農桑,如今土地都是顏常武的,農民籤的合同是與顏常武的,知府有個毛用!

至於水利和倉庫什麼的,他又沒錢,就算有錢,這地都是顏常武的,怎麼,不經地主同意來亂動?

顏常武可以告他驚擾他地裡的風水哦!

賠償費可大可小,看心情,不爽的話,折我一條樹枝我也要你劉之鳳一萬銀元!

捕盜賊?警察是東南府發的工資,不會聽從劉之鳳的調遣。

斷訟獄?東南府設立法庭,法律也是自家頒佈實施,不興大明律。

縣學科考,都簡體字了,誰來考,考出來的學歷,偶東南府不承認哦!

至於軍隊,劉之鳳想想得了,連軍營門都不給進!

徹底架空,讓他知道什麼是“有心無力“!

除了他帶來的十數位從人,他連一個東南府人都無法招了,招聘的文書貼出去,從無人來!

出入都有東南府的人員跟隨,走到哪跟到哪。

……

劉之鳳到處碰壁,搞明白爲什麼沒有一個縣官跟隨他到東南府任職的原因。

人家真聰明!

先前,那些聰明人在他赴臺前都說他在臺灣呆不下去,要不無所事事地浪費大明公帑,要不被顏常武驅除,辦溜溜地離開臺灣。

不過,劉之鳳轉變了他在臺的策略,由想搞破壞變成了關心臺灣府事宜,他做起三件事。

第一件事,他認爲臺灣人喜種水稻,但有的地方水稻產量不高,而當地水量充足,可以考慮發展養魚業,養殖淡水魚。

他給出了一種令人覺得腦洞大開的養殖對象……養鱷魚!

這是他聽一個暹羅(泰國)的行商說的,說臺灣的氣候和地方合適養鱷魚。

鱷魚一身都是寶,肉可以吃,皮可做護甲、皮帶和皮包等,同時,加強養鹿,養豬,反正他的目的是減少宰牛,多養牛幹活,提高農戶的工作效率。

好哇,宰鱷魚不殺牛,我喜歡!

委實讓顏常武刮目相看,沒想到大明的官員也有點能耐啊!

別人不知道這養鱷魚的利弊,顏常武卻知道實在可行,因此他給臺灣府衙批了一筆錢,請劉之鳳牽頭一試,養殖鱷魚!(別人的想法,顏常武還做不出厚顏無恥地強搶人家的創意)。

又有,劉之鳳指出臺灣應該發展山地水果種植,充分利用地形,增加農民收入!

顏常武又給他批了一筆錢,請他進行相關的研究。

接着劉之鳳又得到了一筆錢,這傢伙將在臺灣推廣種植菸草!

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23節刺客(一)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038節 拿下法里奧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577節 越南省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086節 快與慢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23節刺客(一)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481節 勸上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690節 惡土司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291節 到登州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98節女婿強撐!第431節 謠言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744節 爲何反?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624節 雙方應對
第330節 “友好通商協議”?第727節 立威好辦事第357節 小短腿的悲哀第1358節 漠南蒙人不好過第1862節 巷戰要律第50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七)第123節刺客(一)第672節 情義到,重禮還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942節 阿米爾·汗的煩惱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081節 法哈德·帕夏的班底第929節 兩盈司鉛的用法第2030節 憋屈的包頭佬第341節 攻心孫元化第1038節 拿下法里奧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1681節 天下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1981節 圍點打援很快樂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1788節 天誅國賊第1336節 不能丟臉!第1098節 攻城戰六之欣悅第918節 七天下城之低DPS輸出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1553節 凜冬將臨第1577節 越南省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950節 華人天下無敵的原因第611節 地中海邊第1799節 送貨上門的陳德第1685節 皇太孫朱和坪第1593節 朕差點又要呷糞第1471節 新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49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二)第439節 新兵一枚之天賦特色第1261節 新明軍VS永曆軍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284節 朱由榔歸天第529節 巴厘島度假第449節 大開發時期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755節 最後一次生日宴第1680節 龍脈所在!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1002節 糟糕的印度人第1660節 飢餓的肖洛霍夫第1086節 快與慢第1996節 南京,向龜茲轉賬!第1326節 草原帶路黨在行動第1741節 這樣的事情真特M少見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123節刺客(一)第1483節 紅色八月,帝國花開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2012節 包頭佬的頑強第1240節 蒙古之事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1481節 勸上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569節 驅虎吞狼之兩蛟相爭第604節 資質很重要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348節 去幕府的外交事務第1690節 惡土司第603節 一個小細節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659節 留下來未必是壞事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707節 兩閣老夜話第2195章 朱和坪之心第1571節 運河之成功經驗第1010節 土澳大陸的事業第291節 到登州第158節大帝都不及我小臺灣第809節 不服氣的安南人第2173章 艱苦奮鬥的作風永不能丟第98節女婿強撐!第431節 謠言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404節 進攻巴達維亞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043節 抹黑奧斯曼帝國第1661節 疲憊之兵第1744節 爲何反?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574節 打亞齊(一)第1624節 雙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