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終於等來了藉口

二月二,龍擡頭,

高雄港外對出海面上炮聲隆隆,東南艦隊正在訓練。

海風吹,炮聲急,站在“高雄一號”的艦後露天平臺的顏常武熟練地下令道:“逆風行駛,右舵,與風向呈6個羅經點!”

過了一會兒,又下達了:“左舵,與風向呈7個羅經點!”

通過不斷地修正舵位,艦隊在他的引領下,漸漸駛近了海面上的三條浮船。

訓練授予了他充足的經驗,知道如何對付那些目標,把船隻開到火炮的射程內進行攻擊。

這三條船無人控制,任由它們自行飄蕩,而艦隊的任務是將它擊沉。

接近了一條浮船,伴隨着船上的鐘聲,左舷炮位猛烈開火,浮船給打得桅斷板裂,碎屑遍飛,一片狼藉。

海上硝煙瀰漫,不一會兒,兩條浮船被打傾斜入水,而最後一條浮船則被戰艦挨近,模擬接舷攻擊。

陸戰隊員們進行排槍攻擊,再用鐵鉤鉤住浮船,跳幫作戰。

正忙着不亦樂乎的時候,值更軍官提醒顏常武道:“高雄港內出來了一條信號船,向我們駛來!”

這種信號船是高雄船廠所造,樟木打製,作爲巡邏、傳令之用,能有什麼事嗎?

還真的有事!

從信號船登上了海商夏洛克,他可是紅頂商人,專門負責爲顏常武跑商賺錢,見了面就大叫道:“督軍,海盜想搶我們的船!”

見到顏常武臉色不善的樣子,他連忙道:“不過我們逃開了,船隻安然無恙,可是貨物都拋棄了!”

……

一刻鐘之後,在軍官餐廳那裡(兼作會議室),顏常武瞭解了事情的經過。

夏洛克來自荷蘭,是個猶太人。

荷蘭重商,不在乎出身,猶太人做生意如魚得水,夏洛克先生把生意做到亞洲,風生水起,年紀輕輕就有了自己的大帆船,成爲商界中一顆央央上升的新星。

可惜運氣不好,在臺南,他連人帶銀子和大帆船都成爲了顏常武的俘虜,理所當然地他的錢和大帆船被沒收。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夏洛克竟然投靠了顏常武,說要爲顏大少效力,而顏大少居然也信任他,把大帆船交回給他經營,於是他利用以前的關係,與荷蘭人做起了貿易。

他將大陸的絲織品、陶器瓷器和茶葉賣給巴達維亞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從那裡運回荷蘭的金屬、(輕型)火炮、火藥、麻布、帆布、造船工具等等,賺頭不小。

不久後,他就拉起了六條船,他的效率非常高,往往是二條船在船塢裡維修,二條船回到東南府裝貨,兩條船到了巴達維亞卸貨,來回接力,不間斷地做着生意,成了班船,白銀和物資滾滾而來。

別人真比不過他,單是一個船隻保養,東南府可是有船塢的!

保養船隻又快又好,做完了立即下水,不耽擱生意。

得天獨厚,別人做不到象他這樣連軸轉,如此引起他人嫉恨!

“攻擊我們的是海盜楊祿,但實質是許心素在使壞,這點連荷蘭人也都是這麼說的!”

顏常武一聽,嘿嘿,還都是熟人啊。

許心素,福建泉州府同安人,與倭國華人領袖李旦(中國船長,就是在明朝和荷蘭之間勸和的那個)交好,成爲其貿易代表。

而李旦,又與顏常武的便宜父親顏思齊相識相熟,說起來大家真不是外人。

李旦死後,許心素繼續與荷蘭人貿易,但由於實力不足,他先以二萬金買通了當時海防的關鍵人物--總兵俞諮皋,成爲俞的心腹,而後積極促使俞總兵同意招撫海盜。

今年初許心素終於勸服俞諮皋招撫楊祿等海盜,隨後當上了水師把總,統領剛招撫的楊祿及其手下。

成爲官商後,許心素作爲地方官府與荷蘭人的中間者,成爲唯一一個獲得與荷蘭人貿易許可的商人。利用這麼大的一個優勢,許心素幾乎以承包形式包攬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的全部生意,壟斷了中國與荷蘭人的貿易。

他用5條帆船從漳州給荷蘭人運去的200擔生絲和後來得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給予的用於購買200至300擔生絲的定金,均拿到了每擔142兩的高價(成本價爲60兩銀子一擔)。

這個高價是他利用官方身份,壓制大陸的生絲出口,再出動官方水師,鎮壓其他走私商人得來的。

壟斷生意,荷蘭人都受不了。

有人會問,荷蘭人不是和顏常武有仇嗎?

嘿,紅毛番最實在,有銀元什麼仇都丟一邊,夏洛克踩了許心素一腳,荷蘭人才不管他來自顏常武,況且夏洛克的成功絕非僥倖,他會做人,買通了荷蘭人,又是打破許心素的壟斷,荷蘭人高興極了。

至於和顏常武的仇恨,以後有得報的機會,先做生意,不急!

……

夏洛克異軍突起,今年初以每擔120兩的價格一口氣出口了600擔生絲,虎口奪食,聲勢恐怖,許心素哪裡能忍得下這口氣!

他先動用官方力量,查抄夏洛克的陸上生絲來源,沒想到夏洛克有“瑞豐銀號”的協助,後臺居然是福建布政使劉大軍,俞諮皋就奈何不得人家了。

布政使是地方主官,尊稱“方伯”,主管地方政務,劉大軍與俞諮皋一樣,同屬閹黨(魏忠賢的人),但文武相輕,並不對板,不肯配合,許心素無可奈何,遂出動楊祿的船隊,遠出大海,攔截夏洛克從巴達維亞回航的船隊。

夏洛克的船隊正載着大炮而歸,還有衆多的造船物資,算是很重要的一次航運。

在東沙羣島一帶被攔截,雙方一打起來,認出是楊祿,對方六條船,已方二條船重載,轉動不靈,夏洛克見勢不妙,把貨物給扔了急速而逃。

楊祿不善罷甘休,追上去,意欲跳幫搶舷,結果吃了彈彈:夏洛克船上載有東南府“裝甲擲彈兵”的大型黑火藥“炸彈”,沒命地狂丟,楊祿上不了船,加上風勢一起,吃足風又輕載的大帆船開足馬力,楊祿的船就追失了。

逃回到臺南,與陳衷紀一說,陳衷紀大怒,馬上叫夏洛克去見顏常武。

聽取彙報後,顏常武不怒反喜:“終於等來了藉口!”

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547節 香菸(一)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2199章 西洋人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2094節 退兵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977節 打過去!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79節大海戰(一)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232節剿匪過程離去:倦勤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9節回老家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846節 過關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768節 破堅城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48節過春節
第1821節 吃光抹盡第1547節 香菸(一)第771節 報應不爽(一)第515節 戰文萊軍第676節 伯爵夫人的睿智第1507節 海軍作爲第2199章 西洋人第1202節 閒人顏常武第75節顏大少是倭人?第1359節 狄掌櫃對比今昔第864節 找個藉口就開戰第1307節 甘輝之野望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191節你還是從了吧第1004節 三鍋的智力第628節 可笑的阿濟格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第786節 王爺的禮物第1836節 攔截失敗第1672節 舊事重演第2066節 杜亨·哈提婕的震驚第902節 開國大典(二)第1611節 外蒙古攻略第1840節 禍害在馬爾馬拉海第2094節 退兵第847節 理想國度第35節贖回荷蘭人第607節 也門見聞第132節倭船來攻第1924節 求援之倭人之野望第1982節 再一次一片石第210節顏常武的回答第334節 明年再來搶過第907節 獅心王顏常武第315節 炮艦是真理第1641節 帶路黨科什圖尼察(二)第1792節 什麼都不改變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1977節 打過去!第1784節 禮不可缺第1668節 四條腿的跑不過兩條腿的第1528節 阿頗勒城之劫第1403節 瘋狂的作戰計劃第109節和氣交易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79節大海戰(一)第1991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84節又婦人之仁?第1787節 帝國之痛第1435節 真正的敵人出現第1521節 奧地利人(三)第232節剿匪過程離去:倦勤第1368節 奪命雙英(二)第409節 勝利之後(二)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554節 誰勝誰敗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9節回老家第396節 全亞洲的白種人,聯合起來!第423節 左良玉歸來第2010節 海鎖堡壘的城牆第1846節 過關第1466節 家內與宮裡的談論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563節 運河之開工一第913節 錫蘭海戰之前鋒旗艦難爲第545節 倭鬥倭(三)第1923節 求援之出使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980節 新買賣開張的地盤第267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2)第2089節 連續不斷的戰鬥(四)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768節 破堅城第453節 萬丹人的對策第94節甜蜜的事業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723節 新軍校學習(一)第373節 白水平有水平第1679節 去往阿拉斯加第322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殤痛第996節 華人領袖變爲三鍋大神第458節 完成任務第785節 內閣會議第1929節 求援之高棉內亂第1680節 與印第安人的接觸(二)第393節 海盜的窘境第981節 考察地盤,準備開張第989節 不省心的印度兵第48節過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