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3節 大家都是中國人

烏魯木齊外圍的烽火臺點燃起三柱狼煙,這是最高的警報,表明敵人達萬騎以上!

一般地,千人以下敵人是一柱狼煙,千人以上萬人以下的敵人是二柱狼煙,萬人以上則是三柱狼煙。

由於這裡是草原,來敵多爲騎兵,萬騎非同小可,有“蒙古滿萬不可敵”“女-真滿萬不可敵”的傳說,萬騎一旦展開,威勢非同小可,攻擊力強大無比!

騎兵多,不僅僅是正面攻擊,側擊與背刺都令人難以招架。

所以,看到狼煙升起,各城寨堡關閉城門,警鐘長鳴,所有的人都趕快集中,上到戰位。

明軍與民夫、新移民等全副武裝,上到護牆上防守。

這片地區行軍管,一旦有警報,所有的人都要參戰。

來者正是漠西蒙古部族,各部都出動親兵,四大部各是二千人,加上其餘各部的人達到了一萬五千人,數量不少。

他們的到來已經提前通知,但烏魯木齊裡的中國人是何許人也,對於假道伐虢的把戲還不清楚那他們就不是中國人了。

如此,明軍楊璟新率大隊人馬出城,與漠西蒙古部族諸首領會面。

蒙古人首先見到了明軍的槍炮,他們都知道了明軍的“毒彈頭”的威力,只要明軍不爲已甚,他們也不想領教。

關鍵是明軍的精神面貌讓首領們一眼看出了他們的厲害之處,其實武器是其次,關鍵是人,如果前明軍隊敢戰,堆都堆死任何外族去了。

比如爲他們介紹了明軍諸將,蒙古人一看就知道他們是打老仗的,再看到士兵方陣那是精神抖擻,時刻準備廝殺。

如今既有武器,又有意志的明軍得到了蒙古騎兵的尊重,一些非份之想也被打消。

開了見面會,雙方重申了和平協議,蒙古人沒有囂張,楊璟新則不卑不亢,禮貌待人。

僧格琿臺吉問道:“楊將軍,你如何看待我的族人?”

“一視同仁!”楊璟新說道:“既入大明,即爲大明子民,無分彼此!”

“說歸說,未必能做得到啊!”僧格琿臺吉指出道!

“今上曾說過。”楊璟新拱手道:“蒙古人乃中華民族中的一員,大家都是中國人!”

“今上……”說到“今上”時,僧格琿臺吉也學着楊璟新拱了拱手,姿勢不算很端正,但比起以前他只敬天地鬼神不怕人的牛氣態勢已經好很多了。

“今上真的說過我們蒙古人是中國人?”僧格琿臺吉清楚“中國”的說法,今上既然這麼說,他是貴人,說話算數的。

“沒錯!”楊璟新說道:“今上還說過,蒙古人豪爽講信用,是我們漢人可以依靠的肩膀!”

僧格琿臺吉動容道:“今上這麼說過的?”

“沒錯!”楊璟新點頭,舉了一個例子道:“今上與前明關寧軍有很深的關係,關寧軍中的滿桂是蒙古人,爲大明血戰韃靼人,壯烈殉國,今上是非常清楚的,就說蒙古人是我們的兄弟,是我們的盾牌,是我們的可靠支撐!”

顏常武當年在海外臺灣武裝割據當着草頭王,心向中華,爲關寧軍提供軍火、糧食與軍餉,支持其對抗韃靼人,因此對關寧軍的情況知之甚詳,滿桂爲大明戰死,他也曾派專使弔祭和送上一千兩銀子的撫卹金。

不僅有滿桂,還有不少投靠大明的蒙古人,反過來與進犯大明的蒙古人、韃靼人打得鮮血淋漓,百死無悔!

顏常武清楚在他的前世中,沒聽說過什麼蒙獨的說法,內蒙古無人想搞什麼獨立,因爲有個獨立的外蒙做參照物,外蒙的個人GPD只及得上內蒙的四分之一,整個外蒙的GDP都不及內蒙的一個縣,還獨個P啊,跟着外蒙古一起吃西北風喝雪嗎!

“你們不會消滅我們的文化吧?”首領孟和疑惑地問道。

“不會!”楊璟新說道:“你們融入中國,文化照樣保留,就象中國的山東人、陝西人和廣東人一樣,山東人吃大蔥煎餅、陝西人吃羊肉泡饃,廣東人什麼都吃,但不管他們愛怎麼樣吃,你們怎麼樣吃,大家都是中國人!”

話實在讓大家都露出了笑容,“你們以前並不是這樣的啊!”孟和還有疑惑,繼續問道。

他及其他首領有所耳聞說中國的官員比較自大,看不起外族,打得過時就狂毆外族,打不過時就關門不納外族,與外族的關係好不了。

“現在換了……”楊璟新大拇指上翹,向天指指道:“官員們就得按他的旨意辦事,莫敢不從!”

“所以啊!”楊璟新深有感觸地道:“現在可是大好時機,諸位何不趁着現在的好時機,賣個好價錢吧!”

他有感於懷,當前不僅僅是對外族歸化有利,對於象他這樣的武將何嘗不是一個黃金時代。

楊璟新十四歲進他父親的軍營裡當了小兵,從小就見識了前明文官的吊樣,在武將面前一副軍事家的架勢,教武將怎麼樣去打仗,而他那功勳卓著的父親對此唯唯諾諾,一副卑下的樣子。楊璟新爲此鬧過情緒,說不當兵了,去考秀才去,結果挨他父親一頓胖揍,不得不老老實實當兵。

今上掌權,把兵權還給當兵的,不再讓文官來指手劃腳,這纔有楊展佔領西藏,楊璟新順利進軍新疆的無上偉業,纔有了新明軍隊與前明軍隊截然不同的表現。

帶着這樣的情緒說話,楊璟新成功地感染地感染了諸首領,因此首領們打消了大部分的疑惑,交納了投名狀。

他們喚他們的子侄輩來拜見大明將軍,把他們交給明軍!

楊璟新鄭重地接納了他們,歡迎他們的到來,對衆首領擔保他必定把孩子們照顧好。

這是協議中的一部分,他們既是人質,也是中蒙關係新章的具體承接者。

他們將在烏魯木齊學習三個月,然後擇優秀的進大明內地作進一步的學習,不僅如此,這一期學習班之後,首領們也辦班學習,送更多的孩子來學習,此乃大明對外攻略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文化侵略。

大家交換了禮物,楊璟新給各位首領送上的是優質的糖菸酒與茶葉,還有漂亮的絲綢送給他們的家人,結果首領阿拉坦倉拿過一小罐的郎姆酒,迫不及待地擰開蓋喝進去,頓時兩眼發直。

“咋地?”大家問他道。

“呸,以前那些商人賣給我的酒全是兌水的!”阿拉坦倉憤怒地控訴道。

“哈哈哈!”大家鬨堂大笑!

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671節 打城牆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760節 洪爵爺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614節 看錯了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719節 進藏難!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66節落子(一)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646節 豐收年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066節 立規矩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333節 好看
第555節 書生無用第927節 佛祖的感召!第1544節 不能後退!第1693節 廷議風聞奏事(二)第297節 反哺閩省第556節 我看得開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811節 韃靼人的部署第742節 多鐸之憂第1958節 攻心爲上第1964節 進烏魯木齊城(一)第1788節 大維齊爾之死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18節 大明東南府訪問大明琉球王國第1271節 變質的軍隊第278節 賜爵建制第842節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第1671節 打城牆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774節 寬宏大量的領袖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1584節 奧斯曼人在行動!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952節 接收王太子上艦第343節 大賢孫元化第932節 莫謂言之不預也第1620節 倭人的鼻炎第760節 洪爵爺第329節 與安南人談判第992節 我們不疊被子不揹包第803節 我能說個不字嗎?第552節 在南京之面子之爭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779節 漢奸的“委屈”第614節 看錯了第1318節 王師北伐第1719節 進藏難!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1033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真理一第166節落子(一)第369節 顏大少的倭式婚禮第780節 查辦晉商第246節到呂宋之倭人土著第261節這是神戰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105節 牌局旺戰局必遜第662節 萬馬齊暗中唯周敢戰第837節 加九錫(二)第342節 來華助人洋人們第231節領略東南艦隊風采第1376節 早防着你了,兄弟!第1320節 蒙古人慫了第82節突襲澎湖灣第441節 新兵一枚之相處之道第368節 給大少的回報第1930節 求援之輕取金邊第682節 海上追逐第410節 犒勞一下自己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606節 洪熙官的報告第1965節 進烏魯木齊城(二)第1092節 攻城戰一之前進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972節 上了一課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766節 衝冠一怒爲的是紅顏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182節 莫臥兒軍隊的來由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2029節 圍城初期的戰鬥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170節 大明史上第二奸臣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403節 第三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大勝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1525節 不眠之夜(一)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第1809節 修復戰艦第947節 亞丁灣之光第437節 新兵一枚之接風的湯麪第1212節 楊鶯兒謝神第1173節 裁撤衛所第1946節 熱合曼的報應第162節書房夜話之督師經歷第1652節 哥薩克人的歡樂時光第826節 英勇不屈的韃靼人第646節 豐收年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066節 立規矩第2077節 安排事務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534節 事情的前奏第1522節 咬骨頭咬碎牙的白皮狗第90節定鼎之戰(五)第333節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