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節 餓壞的庫爾德人

維齊爾胡馬木·帕夏急駛安條克,那裡已經成了一鍋粥,難民衆多,還集結了大量的兵力,包括正規軍、地方軍、部族軍,差不多聚集了十萬人,軍號名稱五花八門,固然正規軍高人一等,但那些鄉下土豹子們同樣狂妄自大,說你們吊個毛,有種就不要找我們來,你們上前殺光華人,我們不和你們搶!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是以宗教爲紐帶,利用暴力來維持,國內民族、部族衆多,彼此之間矛盾重重,各不服氣。

大員的到來迅速地穩定了軍心,大家勉強按捺下爭強好勝的心理,上前參見維齊爾。

“情況怎麼樣?”胡馬木·帕夏急着問道。

“很好,非常好!”衆人曰華人並沒有前來進攻。

這是個好消息,那麼,你們做了些什麼?

回答是什麼都沒做!

沒有加強防禦,沒有向前推進,什麼沒有做!

大家互相不服,你憑什麼來指揮我!

維齊爾的話倒還是聽的,於是胡馬木·帕夏率軍前出到阿頗勒,這是一座大城,當年撒拉丁也曾經進駐過,他劃分營地、走訪軍隊、屯積物資。

和以前不同,帝國開始爲參戰的軍隊提供糧秣,畢竟攻打華人堅城的話,華人擅長堅壁清野,長途跋涉的軍隊到達華人城邊,甚至有餓死的危險,曾經試過有先頭部隊鬧出差點到達城邊就撤退的情況,唯有帝國出血支撐打仗了。

華人部隊沒到安條克城,他們不明白兵貴神速,又或者想吸引奧斯曼帝國軍進攻,重演開羅新城的那一幕,把我們奧斯曼當得太傻了!

胡馬木·帕夏對衆人宣佈道:“聖·戰已經開始!”

於是在宗教的大旗下,所有的人都團結一致,反對異教徒。

胡馬木·帕夏派人到了庫爾德、兩河流域去宣佈朝廷的決定,得到的反饋不錯,各地守軍、部族均表示堅決服從朝廷的命令,他們或加固城防,或派出部隊到達安條克增援,安條克的部隊日增。

派出的哨探表明華人駐紮大馬士革一直沒有前進,於是胡馬木·帕夏伸出觸腳,派出了庫爾德部族騎兵前去襲攏,他叮囑該部族長鬍德道:“不必貪功,只是襲攏,遇弱則戰,遇強輒走!”

自以爲是傳授了真言給胡德,且胡德是他經過挑選的,認爲其爲人穩妥,必能很好地執行他的策略。

庫爾德部族頗有歷史,其祖上也闊過,一代軍事強人撒拉丁自歐洲人手裡奪回了聖城耶路撒冷,建立阿尤布王朝。

但之後庫爾德部族被土耳其人征服,一直爲奧斯曼帝國征戰,其部族英勇善戰,是能夠戰鬥的部族。

不幾日,庫爾德部族騎兵兵敗的消息傳來,頗讓胡馬木·帕夏臉面無光。

還是“鳥爲食死,人爲財亡”,庫爾德人不是人爲財亡,而是鳥爲食死!

胡德率領三千多騎兵一路往大馬士革而去,他曾經去過大馬士革,到得城下,華人閉門不出,他重新見過的大馬士革似乎比之前更加地雄偉險峻,那是經過了華人重新修葺。

繞城觀察了一陣子,胡德判定守城軍有幾萬人,至少三萬以上,於是他將消息回報給胡馬木·帕夏,然後繼續向着開羅而去。

很快他就領略到捱餓的滋味!

東南軍堅壁清野,他們當中不乏來自大陸的老兵,有前明軍、前山賊軍、前韃靼人等,手藝“匪過如梳,兵過如篦”沒有丟下,將沿途民衆一搶而光!

可沒有什麼仁義之師,那都是宣傳!

我們不做宋襄公,我們豈能資敵,讓敵人獲得物資來打擊我們?

所以搶得走就搶,搶不走就毀掉。

於是一個個村莊城鎮煙火升騰,華人搶掠地方,驅趕民衆,那些民衆就算把東西藏起來也被富有經驗的中華賊兵給找出來,毫不客氣地沒收掉!

各地民衆物資被搶,有的人還在家鄉苦苦度日,更多的民衆淪爲難民,向各處遷移。

胡德的騎兵向南,看到了一副民不聊生的樣子,不由得牙齒咬得格格響,這些異教徒!

異教徒可惡,胡德一邊咒罵着他們,一邊有樣學樣,自民間徵集補給,民衆自願給就好,不自願給就搶。

這就是“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一點沒錯,都不是好鳥。

不過三千人的騎兵部隊說多不說,說少不少,這一路前行,他們蒐羅物資,找不到什麼,飢一頓飽一頓的是常事,常常是餓着肚子,庫爾德人身上窩火,不僅是怒火,還是飢火。

大部分的中東地區的生產力並不強,土地生產的自然條件不好,產出不多,被華人搶過後所剩無幾,不能滿足三千騎兵的需要,尤其是馬匹不僅僅要吃草,它們要加料,玉米、黃豆、花生這些東西吃下肚,纔有油水,馬匹不會掉膘。

餓,很餓,試試餓上一天看看你心慌不心慌!

早起就開始餓肚子,馬匹還好說,有青草啃頂頂肚子,人不能亂吃東西,找不到東西就捱餓,食物成了大家急於尋找的東西,由於胃裡不停地折騰,庫爾德人晚上睡不着覺,睡着覺了又被餓醒,從長官到小兵,人人餓肚子,幾天時間下來,餓到人變苗條臉消瘦!

他們作夢也沒想到會在自己這邊的土地上遇到這種事情,曾經攻開羅的先頭部隊也有餓肚子之事,他們當成笑話,出行前他們帶了三天的食物,吃得很開心,三天後就開始餓起了肚子,悔不當初。

要不是還存在一點榮譽感,也懼怕軍紀,庫爾德人差點想撤兵而去。

然後他們發現了華人的輜重部隊,很大的一支部隊,護送的步兵足有五千人,加上二千多輛車輛,絡繹不絕往大馬士革而去。

東南軍參謀長戴維先生採取同樣的方式,先派了李定國和艾能奇指揮的第二軍進駐大馬士革,試圖用堅城消耗敵人的力量,主力則在安曼與耶路撒冷一線,準備與敵人會戰。

輜重運往大馬士革,只要有可能,華人就不斷地往前線堆積物資,反正華人的生產力豐富,有的是東西,不送白不送。

“這麼多的補給車輛……”胡德從望遠鏡裡貪婪地看着,思忖着得失利弊,雖說華人的護送力量看起來不弱,但庫爾德人的肚子實在太癟了需要補充,說寧願戰死也不寧願餓死。

“好,那就進攻!”胡德下定決心,爲吃飽肚子而戰!

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6節日程表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6節日程表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404節 速下城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045節 抓壯丁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318節 王師北伐離去:倦勤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851節 下鄉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671節 打城牆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206節火槍逞威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418節 以法治國
第1129節 深宮鉅變(二)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554節 惹上覆社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031節 大神神像事件之法奧港城第1579節 高攀不起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第1897節 我好難吶第658節 天津保衛戰之攻城第149節貌似不妙哦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6節日程表第471節 安汶人敗陣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54節做好戰鬥的準備第340節 我料的就是你第1598節 冊立皇太孫第7節實幹興家,空談誤事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978節 沒有投降的將軍!第6節日程表第1990節 喀什何去何從?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583節 大明殤始之老熊來歸(一)第58節不想做宋江第2076節 教育新出爐的勳貴第1058節 麥斯歐德·帕夏分糧第1040節 果阿商人有心了第1513節 一封家信第1404節 速下城第455節 叢林作戰第1647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四)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427節 孫承宗歸順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693節 神功在身的土兵第2060節 不想死的蘇丹第1045節 抓壯丁第671節 黎塞留的忠告第1041節 藉口有了第1952節 烏魯木齊建城第1829節 下風照肝第1665節 骷髏旗起第644節 亞齊人的悲歌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909節 照幹不誤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543節 奧斯曼騎兵敗了第319節 離岸平衡大戰略!第505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六)第2003節 順利地過海第469節 安汶登陸戰(二)第883節 剿滅海盜(三)第1673節 小子肖洛霍夫的遭遇(二)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655節 東南府不興這套第1318節 王師北伐離去:倦勤第880節 維護生態平衡的洪煕官第1630節 又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一)第1550節 我軍進攻之突破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805節 秦淮之行第1265節 桂林城破第440節 新兵一枚之土著本色第190節甘輝的任務(二)第1125節 朝堂衆生態第1048節 戰土耳其人(三)第1670節 片甲不留(二)第703節 韃子猛將兄!第1922節 求援之時疫(二)第851節 下鄉第103節 張龔氏(二)第190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180節 步兵衝騎兵第1153節 肩負使命的蘇鵬第1076節 開羅人晉見領袖第1671節 打城牆第1298節 死傷過萬第206節火槍逞威第1599節 冊立皇太孫(二)第681節 貴族的享受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695節 萬事俱備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1880節 吃飯要緊第2014節 郝搖旗差點學了夏侯惇第768節 無法下手第1387節 差點傳奇不再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709節 老毛子的化學武器第1767節 一招鮮吃遍天第176節原力與我同在第302節 東南軍鬥韃子兵(三)第967節 新的力量第418節 以法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