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六章 大明換屆

永業十年,二月十五。

正月過去半月後,大明迎來了中樞的變動,廖煥之、董大山、王東、王樊這四位軍機大臣到任離職,而他們的離職不僅標誌着朱怡成在復興大明後的第一任軍機大臣已全部退出軍機,同時也爲未來軍機大臣的任期作出了表率。

由於軍機處換屆之事,早在朱怡成還都北京時就已經着手做準備了,而在大半年前,軍機處就開始了交接工作,所以雖然軍機處換屆是一件大事,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波瀾,一切井井有條。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廖煥之等人到任離職後,首席軍機大臣由史貽直接替,其餘軍機大臣的排名分別爲:蔣瑾、莊巖、馬功成、孫嘉淦、何顯祖和曾逸書。

至此,軍機處由五人增補爲七人,以滿足軍機處日益繁忙的工作需求。此外,這個排名也有些耐人尋味,其中史貽直雖爲首席軍機大臣,但當初因爲史貽直是軍機處成立後不久以替代鄔思道入的軍機,所以史貽直在軍機處的任職時間不會太長,也就是說最多兩年不到,大概永業十一年年底,史貽直的軍機大臣任期就會到了。

這樣一來,史貽直在新組建的軍機處中地位並沒有像當初廖煥之那麼穩固,他這個首席軍機只是過渡而已。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他任期滿,接替他爲首席軍機的自然是蔣瑾。

至於蔣瑾,他在朝中無論資格、地位、功勞都是排名前列的,假如當初不是朱怡成刻意壓制,也許蔣瑾早就入軍機了。而現在,蔣瑾終於如願以償,再加上由工部分出的鐵道部,使得蔣瑾手中的實權更重幾分,再加上入了軍機後他的地位又進一步,在朝中的影響力更大。

莊巖、馬功成兩人代表着軍方,前者一直是總參謀長,這些年朱怡成對總參謀部的看重是衆人皆知的,雖然總參謀部從名義上來看僅僅只是參贊謀劃的新設部門,但隨着朱怡成不斷扶持,總參謀部在軍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甚至隱隱有代替皇帝對對戰爭進行規劃和決策的最高級軍事機構。

當然了,總參謀部的最終決定權依舊在皇帝手上,這個部門只是皇帝控制軍隊和戰爭的機構而控制新改制的五軍都督府,所以莊巖入軍機也代表着朱怡成向天下表態,以確定總參謀部職權的含義。

至於馬功成,這是一位軍方巨頭,他在軍方中的地位僅次於王東,同時又在五軍都督府有着左都督的職銜。正是因爲如此,王東到任離職後,由馬功成接替王東是順理成章的,並且也是在軍機處加強軍方的影響力。

除去上面的幾位,孫嘉淦、何顯祖和曾逸書的資格就要弱了不少。這三人中孫嘉淦和曾逸書是大明覆國後科舉爲官,出身不能同廖煥之等從龍功臣相比。至於何顯祖更是當年投降大明的滿清官員,只不過因爲琉球之事立下大功,爲了安撫天下人心,並且拉攏那些由滿清而來的文官,把他納入軍機大臣行列除了表彰他的功績外,同樣也是更多於出自政治考慮。

所以,這些從各人在軍機處的排名就能足以看出,他們三人是排在最後的,而且他們的本職也不是很高,在朝中的影響力也遠遠不如前四人。這也是朱怡成考慮再三後把軍機處由五人增補爲七人的原因之一。

此外,朱怡成還準備了一個人以替代史貽直,而這人就是如今的新明總督潘夢園。不過因爲潘夢園遠在海外,眼下王東還未前往新明正式接替,所以按照時間來計算,等到潘夢園回到大明恐怕要在今年年底的時候了。等到那時候朱怡成會先給他一個後軍都督府左都督之銜,隨後在令其軍機行走,等史貽直到任後就讓潘夢園接替,這樣一來就形成了軍機處軍方三人(總參謀部、陸軍、海軍),文臣四人的格局,而這個格局未來也會成爲軍機處的定例。

至於到任的幾位軍機大臣離職後的安排,朱怡成自然也是妥善安置。其中廖煥之授太師,王東授太保,董大山授太傅,王樊授以少師。

除此之外,廖煥之依舊留在朝中爲臣,朱怡成還給了他一個參知政事的加銜。所謂的參知政事,這原本屬於唐朝時宰相加銜,後來宋元時期改爲平章政事,前明開國時期因爲宰相的設置也存在過一些日子,後來朱元璋廢除宰相和平章政事,同時改地方參知政事爲布政使,這個官位就不再使用。

但現在,朱怡成從故紙堆裡把這個官位重新撿了起來,以加銜賜給了廖煥之,換而言之就等於設置了一個皇帝私人政事顧問一般的職務,這個官位雖然不是實官,但官銜卻爲一品,以示親近和榮耀。

王東接替潘夢園去新明,董大山在軍中職務依舊保留,同時又加左都督銜成爲大明實際的陸軍最高指揮官。

至於王樊,因爲他強烈要求告老還鄉,這些年他身爲軍機大臣和戶部尚書,爲大明可以說是盡心竭力。雖然王樊在朝野外的名聲不比其他幾人響亮,而且平日爲人也頗爲低調,但是朝中重臣心裡都清楚,王樊是朱怡成的心腹之人,而且也正是因爲王樊卓越的理財能力,才使得大明在起初幾年財政極其緊張的情況下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並滿足軍事方面的鉅額開支需求。

正是因爲這些原因,現在的王樊看起來要比當初要老了許多,整個人也顯得很是憔悴。畢竟朝廷的大管家不好當啊,在起初的日子裡,整個朝廷到處都要用錢,可收入卻一直入不敷出,靠着手上僅有的資源維持着運轉,也只有王樊才能做到這一點,而現在大明終於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每年的財政收入節節拔高,大明不再缺錢了,王樊也能夠心滿意足地離開朝堂。

原本朱怡成是打算把王樊同廖煥之一般留在朝中,可經不起王樊的幾次要告老還鄉的請求。所以,朱怡成最終只能答應下來,但給予他的榮耀卻絲毫不少,同時還把皇家商行和大明皇家銀行的大權交給了他,希望他能夠在回江南後繼續以私人名義協助朱怡成打理皇家的產業。

對此,王樊倒是很爽快地答應下來。就此他從一個朝廷重臣搖身一變,成了手握大明資本最雄厚,也最有實力的兩大財團的當家人。這樣的轉變可以說是皆大歡喜,王樊也在離職之後沒幾日就興沖沖地告別了朱怡成,然後坐船南下寧波,在老家呆些日子後就去上海赴任。

除去軍機處的變動,自然還有朝廷部門的變動,那就是除六部外增設鐵道部、商部、外交部這三部。

六部變成九部,各部尚書、侍郎等自然要逐一安排和任命,這些在軍機處換屆的同時一併進行。再加上五軍都督府的實際職能改動,可以說永業十年初是大明朝堂變動最大的一年,也是奠基了朱怡成對未來大明整個框架改革的基礎。

除去這些明面上的變動外,對於錦衣衛和通事處內部的調整朱怡成也着手開始。相比錦衣衛,通事處的變動卻小些,不過通事處的主官提督四夷通事由原來的三品升爲二品,以此同朝廷其他部門尚書包括錦衣衛都指揮使的官位職權相當,並且根據地域進行內部劃分,設置五個司,分別對亞洲包括南洋、新明、歐洲、非洲和中東各地的情報工作。

錦衣衛方面的動作就要比通事處大些,張冉在朱怡成的授意下對錦衣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加強錦衣衛的控制和情報網絡的工作。此外張冉的和鄧秉同時被授中將軍銜,再兼右都督之職,從而以確定這兩個情報機構在軍中的合法性,同時也便於在必要時候皇帝可以通過這兩個情報機構插手和調查軍方。

等做完這一切後,朱怡成就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遼東,早在前些時候,同鄔思道細談過後的朱怡成已經下定了決心,準備先解決遼東問題,而這一次他任命統帥,並帶兵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從軍機大臣之位退下來的董大山。

第六百三十七章 嚴查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木屋夜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六十章 意志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庇護第六百八十四章 博果鐸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親王的憂慮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戶部困局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城新貌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五十章 風滿樓第八十九章 炮臺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一千一十一章 豪氣萬丈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下之大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文明的一大步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九百零二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三十七章 還都的準備第五百二十三章 主持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門和炮臺第六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逢場作戲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進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鬱悶的周師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幸災樂禍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新的改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適人選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二百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五十五章 苦惱的變化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蒙古之戰(5)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千二十六章 誘惑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七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五百六十一章 狠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報告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
第六百三十七章 嚴查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木屋夜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六十章 意志第六百七十九章 誅九族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庇護第六百八十四章 博果鐸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九百六十一章 如臨深淵第七百八十五章 直親王的憂慮第一千九十一章 秉燭夜談第九百七十五章 巴爾加斯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九百九十九章 同行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戶部困局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城新貌第三百六十章 逃出生天第三百五十章 風滿樓第八十九章 炮臺第六百九十八章 飛馳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東的安排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皇子皇女第一千一十一章 豪氣萬丈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下之大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文明的一大步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九百零二章 同仇敵愾第七百三十七章 還都的準備第五百二十三章 主持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如夢似幻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門和炮臺第六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大意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二百六十一章 葡萄牙的信心(求票!)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逢場作戲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何爲敵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進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祖宗之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鬱悶的周師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幸災樂禍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新的改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合適人選第四百四十七章 愁容盡去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二百章 調虎離山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五十五章 苦惱的變化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七百二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蒙古之戰(5)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千二十六章 誘惑第四百一十九章 吾養之第七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五百六十一章 狠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報告第四百七十六章 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