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章 望海歡迎你

望海城今非昔比,作爲大明在新大陸建造的第一座城市,雖然望海城因爲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原因遠比不上太陽城和平夷城,就連後建的幾座城市也有所不如,但是要論起城市的規模而言,望海城可以說是最爲特殊的。

首先望海城是最初新明總督府的所在地,前幾年考慮到大明對新明的統治,潘夢園在徵得朝廷同意後這才把總督由望海城遷到了平夷城。

因爲開發最早,又曾經是大明在新明的最重要城市,所以從城市佔地面積來講,望海城最大。此外,望海城不僅是來往大明和新明之間的最後一箇中轉港,更是新明最重要的工業基地。

相比溫暖而更適宜耕作的南方,望海城的氣候不太合適耕種,所以在這裡並沒有南方經常可見的莊院和農田。

但同時,望海城附近地區擁有豐富的漁林和礦產資源,所以造就瞭望海城獨有的特色。

可以說,新明的許多工業一大半以上都集中在望海城,再加上造船廠和優良的港口,望海城也是新明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海軍、商船艦隊的重要補給港。

此外,望海城這邊雖說也有的歸化明人,但從數量而言遠比南方少許多,再加上由大明至新明第一站就是望海城,所以在初期不少從大明而來的移民許多都留在瞭望海城,從而在此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

這些造就瞭望海城和其他新明城市的不同,可以說當你來到望海城的時候,甚至可以感覺到濃郁的大明氣息。

無論是這城市的格局、建築、來往的人等等,全都和大明北方港口沒什麼兩樣。

王東的艦隊在經歷休整後第七日終於抵達瞭望海城,當望海城的輪廓從海平面升起時,整支艦隊的所有人都發出了歡呼聲,經歷兩個多月艱辛,其中還包括風暴的襲擊,他們終於到達了新明。

“咚咚咚……。”

望海城那邊已經得知王東艦隊的到來,鳴禮炮迎接這位海軍統帥,大明的前軍機大臣,如今新明的總督大人。

當望海城的禮炮聲響起時,艦隊的禮炮也同時響了起來,兩者此起彼伏,相互呼應,在炮聲和風聲中,高高懸掛的大明旗幟和海軍旗在烈烈聲中迎風飄揚。

因爲王東提前派快船通知了望海城,所以當艦隊抵達時碼頭已經清理出來了。王東的旗艦很快就抵達了碼頭,隨後靠岸。

等部下報告可以登岸時,身着華麗海軍元帥禮服的王東昂首挺胸下了旗艦,而在碼頭上不少官員已等候着,帶着無比恭敬還有一絲忐忑的神情望着這位新來的總督大人。

當王東下了船,踏上新明的土地時,一個身着四品官服的官員就帶着人迎了上來。

“卑職章函見過王帥,王帥一路辛苦。”

“卑職見過王帥,王帥辛苦……。”

“你就是章函?”王東聽到對方自報家門,目光瞬間就掃了過去。

只見章函四十來歲的年齡,長相雖然普通,但一雙眼睛卻是炯炯有神,一看就是極爲精明強幹之人。

作爲新明總督,王東在來前自然是瞭解過新明的情況的。之前的新明總督是潘夢園,潘夢園海軍出身,是王東的老部下,同樣也是大明開拓新明的功臣。

而在潘夢園的手下,軍隊那邊暫且不提,要知道新明的軍隊分爲海軍和陸軍兩部。其中海軍是由最初的探險艦隊爲根基後擴張組建的新明艦隊。

至於陸軍,分別由大明陸軍的部分再加上海軍陸戰隊爲基礎形成,隨後又吸收了當地印地安歸化明人和包括部分移民,從而形成的陸軍結構。

除去軍隊外,那就是民政了。由於新明擴張太快,雖然新明現在佔據了幾乎不亞於大半個大明的國土,但實際上許多方面都未能跟得上。

眼下新明只是很粗放地同法蘭西、西班牙還有英國三國在新大陸劃分了各自邊界,對內的統治和發展僅僅限於部分官方以各城和軍隊進行控制,而其他又移民自行管理。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統治更大的領土,同時也能夠讓地方快速發展起來,利於擴張。

這種做法其實並非只是大明,法蘭西、西班牙和英國這些國家,甚至包括在南美的葡萄牙等過同樣也是採取這種手段,畢竟新大陸的地方太大,統治國的人口嚴重不足,在沒有胃口直接消化的情況下,先想辦法一口吞進肚子裡再說。

但這種模式也有着極大的弊端,那就是會滋養出地方的力量,從而形成所謂的“自治。”

這種,在西方國家或許不那麼在意,畢竟歐洲人向來就是如此,在數千年來歐洲小國林立,國王控制大貴族,大貴族控制小貴族,而小貴族又以自己的領地自治所形成的金字塔的結構。

再加上歐洲各國對於新大陸的目的是殖民手段,其主要是爲了從新大陸獲得財富而已。所以在不影響他們統治的情況下,這種自治反而更便於管理,也更少些麻煩。

但大明不同,大明對於新明一開始就定下了策略,大明是要把新明當成自己的本土來經營的。其他的不說,僅僅大明在新明對當地印地安人的歸化就能看出,在所有在新大陸的國家中,也唯一隻有大明做到了這點,而且從目前情況來看,大明還做的很不錯。

但在經過初期的瘋狂擴張後,隨着邊界線的暫時穩固,大明繼續這種管理模式就不恰當了。

中國向來講究的是中央集權,這和歐洲那邊完全不同。所以對於地方自治僅僅只是初期無奈之舉,自周王朝滅亡後,封建在中原幾乎形同虛設,中樞力量絕對不允許有地方力量的抗衡。

所以王東這一次前來新明擔任總督,不僅負責在新明建省的主要工作,同時也是藉着建省的機會把原本歸於地方的一些權利逐步收回,加強中樞對地方的統治,從而達到長治久安的效果。

既然要建省和建立中央權威,王東自然是要對新明進行一番仔細瞭解的。所以他知道章函這人並不希奇,因爲章函的官位雖然不高,僅僅只是四品,可是在新明這許多官員都是低銜高職,尤其是文官。

造成這種原因也很簡單,新明是海外領土,官員的任命不像本土那麼便利,甚至在平日的考覈,吏部和禮部也沒辦法按照本土方式來進行。

再加上朝廷派往新明的官員人手不足,所以朝廷對於新明總督府有着一定的官員任命和推薦制,用來彌補這種缺陷。但這種制度也是有着限制的,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所以除了新明總督和少數一些文官外,新明這的許多文官級別都不高,就比如望海城這裡,以望海城的地理位置和其重要性,管理這城的起碼是一個知府甚至右布政使,可偏偏眼下望海城的主官僅僅只是從五品文官,明顯就是低於實際品級了。

軍方那邊稍微好些,畢竟軍方系統和文官系統不一樣。尤其是朱怡成在改革了大明軍制,重新調整五軍都督府的職權,再加上在軍中採取軍銜制度後,大明軍隊的升遷就變的不同了。

按照目前大明軍中的軍銜而言,下級軍官軍銜授於可以由中級軍官上報上級後進行,至於中級軍官的軍銜由高級官員上報五軍都督府和總參謀部進行決定。

當然了,高級官員就不同了,這必須由五軍都督府和總參謀部直接上報皇帝后才能授於。這些規定直接打破了之前對於軍方各級軍官任命必須通過兵部和吏部的慣例,使得軍方擁有了一定自主權,同時也讓皇帝能夠藉此更有力地控制住軍方。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軍銜繞開了兵部和吏部,但軍銜制僅僅只是軍中的兩制之一,軍官分爲軍銜和實職,這也是朱怡成參考後世的做法來進行的,從表面上軍銜和實職進行掛勾,但在必要時這兩者也是可以獨立存在的,所以軍方在實職情況下如是低級實職的自主權比較大,但到了中高級的時候,兵部和吏部依舊有能直接插手的權利。

章函在官員級別上是四品,名面上的實際職務只是平夷城的知府,但是王東卻知道這人不簡單,如果說手中的權利話,章函是潘夢園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影響到潘夢園的許多決策。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從這點來講,章函實際上已經是左布政使的角色了,按照他現在的職權能夠出現在望海城,這讓王東在有些驚訝的同時又感到些欣慰,要知道他這一次來是取潘夢園而代之的,雖然從朝廷的官員調任情況來看,這種安排很是正常,可要知道新明不是大明本土,作爲開拓新明的重要功臣和新明總督,潘夢園在新明的聲望和地位幾乎無人能比。

朱怡成之所以選擇王東前來新明,並委以重任,主要的原因一是新明現在必須是要進行改變的時候,二來潘夢園在新明呆的時間有些長了,早些把他調回本土對於朝廷和對於他本人都是一件好事,三來王東是以前軍機大臣和海軍統帥的身份領新明總督,同時他又是潘夢園的老上級,也只有他是最爲合適的人選。

而現在章函出現在望海城,這等於是潘夢園用這方式向自己表明態度,想到這王東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新書《巫謎》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月票!)

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罪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一千三十三章 竊喜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四十一章 杭州大戰7第九百四十一章 如坐鍼氈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二百五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七百四十六章 問斥第一百二十六章 倉促應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騎兵出動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七百九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一千八十七章 混帳兒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進和南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決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北遷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五十七章 領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七百四十章 文章還是要做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二百八十四章 野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八百零七章 堅守陣地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戰(3)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鬆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遠方來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亂語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祭祀回京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五百六十八章 俊傑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二百二十七章 動搖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坑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一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帥才?蠢才?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客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希望越大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
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衙門第五百三十二章 有罪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七百四十七章 增援的困難第一千三十三章 竊喜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九章 紅花白藕第四十一章 杭州大戰7第九百四十一章 如坐鍼氈第一千一十九章 老朱家的傳統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二百五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七百四十六章 問斥第一百二十六章 倉促應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騎兵出動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七百九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三百一十四章 債券(求票!)第一百零一章 戰俘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一千八十七章 混帳兒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代明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西進和南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決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北遷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五十七章 領軍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五百三十五章 察哈爾第三百八十四章 小六子和十二爺第七百四十章 文章還是要做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二百八十四章 野望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八百零七章 堅守陣地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利用、牽制和約束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蒙古之戰(3)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一百二十九章 蘇鬆第三百五十八章 太子手段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四百五十七章 有朋遠方來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亂語第六百八十五章 領頭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祭祀回京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五百六十八章 俊傑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二百二十七章 動搖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坑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一變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帥才?蠢才?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客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五章 雪恥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一百六十二章 希望越大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