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

“王爺您要爲監國殿下納妃?”周忠良生怕自己剛纔聽錯了,忍不住問了一句。

見袁奇點頭重複後,周忠良忍不住問道:“王爺,此時爲監國殿下納妃是否有些不妥?”

“不妥?本王來看着實妥的很。”袁奇笑道:“杭州城破在即,等拿下杭州後,我大明就有了真正和清庭爭奪天下的資本。這時候監國殿下納妃可固國本,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這……。”周忠良聽了傻眼了,要知道他之前還想勸進呢,怎麼一轉眼就要給朱怡成納妃了?袁奇難道是天下第一等的大忠臣不成?當然如果袁奇是出於公心,那麼這個安排的確沒錯。可是袁奇是這樣的人麼?

義軍打的是大明的旗幟,奉的是朱明的天下,作爲朱明正統後裔朱怡成更是核心的精神核心。可實際上整支義軍的控制權掌握在袁奇的手裡,就算有些首領心中不服,但至少也要聽袁奇號令。如果拿下了杭州城……不!是一定能拿下杭州城,袁奇的威望將如日中天,到這時候朱怡成的價值將大大削弱,爲什麼不自己黃袍加身呢?

“難道說……袁奇是在擔心……?”周忠良猛然想到一個可能,也只有這個可能纔會讓袁奇這樣做。

“滿清入關以來,我朱明後人凋落,今朱三太子又生死不明,正統只在殿下一人身上。如今反清局勢大好,天下漢人無不滿心鼓舞,殿下如能留下後嗣當能更振天下之人心,就算到時候有什麼意外我等也可繼續奉殿下之後人完成反清復明之大業啊。”

也許是看出了周忠良所想,袁奇悠悠如此說道,周忠良連忙拜伏在地,稱頌袁奇這一片公忠爲國之心。

擡起袖了擦了擦擠出來的眼淚,周忠良擺出一副感激萬分的樣子:“王爺之恩想來殿下也是很高興的,臣已明白王爺的意思了,請王爺儘管放心,這事臣一定給您辦的妥妥的。”

“嗯,好好做,做好了這事本王不會虧待你。”袁奇滿意地說道,擺擺手讓周忠良退下。

倒退着離開了石舫,周忠良回去路上就琢磨起來怎麼給朱怡成納妃了,很快他就拿出了一個方案,這方案就是立即着手挑選合適的女子,最重要的是這女子還必須好生養,能夠儘快懷上龍種,誕下龍子。

除了一個正妃外,當然還要再找幾個側妃,這叫多保險。等這些女子懷上了,甚至生下了龍子,那到時候袁奇的下一步才能走的穩穩妥妥。爲了更好的完成這個任務,周忠良甚至還做好了另外幾套備用打算,那就是不管怎麼樣,朱怡成是必須得讓這些女子懷上也必須要生下龍子,如果真的不行那就讓他行。

不去說一肚子壞水正盤算着陰謀詭計的周忠良,在行營大帳中,朱怡成正聽着李娟兒對他輕聲說的話,時不時點頭或沉思。

本已經有些絕望的朱怡成在李娟兒的那番話又燃起了一絲信心,雖說他認定袁奇必然會兵敗,但是卻再也沒有了之前自暴自棄的念頭,靠着李娟兒的幫助,朱怡成暗暗做起了打算。

朱怡成的身份限制,他無法直接和義軍旁人接觸,甚至連單獨外出都做不到,外面守衛的人全是袁奇的人,不過李娟兒不同,這個不怎麼起眼的小丫頭一副柔弱的樣子,經常進出大帳,那些看守對她沒有什麼防備。

這樣一來就給了朱怡成一個空子,他藉着李娟兒的身份開始了一些安排。李娟兒進到義軍的日子也不短了,而且她的身份又能自由出入行營大帳,接觸起人來同時又不引人注目。

一方面,李娟兒替朱怡成留意外面的變動,其中包括義軍各部的情況和戰局的變化,另一方面李娟兒悄悄和幾個尚可溝通的義軍走的近,利用朱怡成給她的財物拉攏他們,一來二去,不僅李娟兒的自由度比之前大了許多,就連朱怡成在義軍中也稍自由了些。

不過,爲了保密,朱怡成還是很少外出,繼續和以前一樣躲在行營中做他安安穩穩的監國傀儡。而現在,李娟兒就在和朱怡成說着杭州大戰的情況,等聽完戰況結果後,朱怡成想了想又搖了搖頭。

杭州這樣的名城,除了晚清太平天國時期,朱怡成從來沒有聽說過在清朝一代還有那一次被攻陷過。當然,由於他的出現歷史造成了偏差,袁奇這個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人物在這時代鬧起了如此大的風波。不過不要忘記,眼下是康熙年間,那位號稱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會是好推翻的?義軍再強大,那也是一羣烏合之衆,沒有根基的浮萍罷了,等滿清反應過來,袁奇的江山夢必定只有破滅一條路可走。

眼下看來,杭州城岌岌可危,不過袁奇是否真能攻下杭州,關於這點朱怡成不看好。但是,什麼意外都有可能發生,在沒到最後一刻,朱怡成沒有任何把握。

先把這個問題拋開,朱怡成詢問起李娟兒拉攏的那幾個人來,李娟兒一一回報,她這些日子一共拉攏了六個人,其中有兩個是朱怡成的守衛,還有四人是巡視大營的老營義軍。

這六人大多都是餘姚老鄉,也就是袁奇拿下餘姚後第一批擴充的人手。而且經李娟兒平日接觸,這六人並非窮兇極惡之輩,同時對朱怡成也略有同期之心,在徵求朱怡成意見後才進行的拉攏。

目前看來效果不錯,雖然六人中有三人沒有明確表示投靠朱怡成,但卻也沒去告發他們。說起來朱怡成和李娟兒兩個政治小白做這樣的事是比較危險的,如果不是義軍成分複雜,又加上這些日子裹協和蟻附攻城讓這些義軍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覺,也許他們這樣做早就被袁奇知曉了。

“奴裨還看中了幾人,等明日奴裨爲殿下去探探口風。”

“不用了。”朱怡成想了想否決道:“這樣做太危險,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千萬不要再冒險了,你現在先好好安撫這六人,爭取他們就行,至於其他人必須小心再小心,知道麼?”

“奴裨明白了,請殿下放心,奴裨會小心的。”李娟兒是個聰明的女孩子,很快就明白了朱怡成的意思,用力點頭說道。

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九十七章 土人搶掠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故都第八百八十八章 玉龍爲君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海之王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七百四十二章 遠來的軍報第八百四十章 無聊的老馬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穩穩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戰艦上的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變化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九十章 望海歡迎你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九百一十八章 範家大少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一千四十三章 進退皆亡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班底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古怪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鮎魚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八百五十章 朝奸第一千八十章 議爵第一千一百章 帶有目的的吹捧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九百四十一章 如坐鍼氈第十二章 抉擇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伊普拉金第五百二十三章 主持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八百七十二章 信仰第一百章 表演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守爲攻第八百一十九章 鐵血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爭功第十五章 定君臣
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怒火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九十七章 土人搶掠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故都第八百八十八章 玉龍爲君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火船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海之王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七百零九章 發狂的建興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一百四十三章 出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人口人口第七百四十二章 遠來的軍報第八百四十章 無聊的老馬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穩穩第五百三十六章 別列科夫的誘餌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八百零六章 千鈞一髮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挑動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戰艦上的公主第一百零三章 變化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九十章 望海歡迎你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九百一十八章 範家大少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不管它第三百九十六章 變臉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一千四十三章 進退皆亡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班底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古怪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鮎魚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八百五十章 朝奸第一千八十章 議爵第一千一百章 帶有目的的吹捧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五百一十六章 建興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九百四十一章 如坐鍼氈第十二章 抉擇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二百八十二章 避重就輕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七百九十四章 挑唆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印度八旗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伊普拉金第五百二十三章 主持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太倉大案第一千三十四章 上陣第八百七十二章 信仰第一百章 表演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守爲攻第八百一十九章 鐵血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爭功第十五章 定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