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老九

康德、郭親王、淳親王三人對坐,桌上擺着一桌酒菜。

兄弟三人好久沒這樣坐在一起了,當年還是在北京城的時候,大家一起在八阿哥,也就是後來的建興府中經常像如今一般坐着喝酒,笑談天下事。

自大明在南方崛起後,康德(十四阿哥)在當年建興的安排下外出領兵,隨後沒想到南方明軍以海路突然偷襲天津,轉瞬間直抵北京城……。

丟掉北京後,清廷無奈西遷,緊接着康熙在西安意外死亡,建興從而登基,那時候的康德還在山東領軍同明軍作戰。

隨後,由於清廷失去江南後物資緊缺,財政面臨破產,無奈之下建興決定攻略西域,以西域的財力人力和物力來彌補朝廷不足。

從那一刻起,郭親王也離開了建興身邊前往西域,郭親王在西域南征北討,用掠奪得來的財富和人口勉強爲清廷穩住了陣腳,從纔有後來的中原之戰。

當建興後來被囚,雍正上位後,僅剩在西安的淳親王也被圈禁了,兄弟幾人就再也沒有機會見面。這直到康德由東至西,再由南至北,轉戰萬里來到西域,這才同分別多年的郭親王碰上。

可就到那時候,兄弟幾人中也僅只是康德和郭親王重聚,至於淳親王當時還在雍正手裡呢。等到雍正根本拿不下康德和郭親王部,在明軍壓力下被迫無奈同意所謂八王議政後,淳親王這才獲得自由,並代表康德和郭親王入朝議政。

現在,三個兄弟在經歷幾年的動盪後終於重在了一起,可物是人非,他們所聚的地方已不再是當年的八王府了,坐在主位上的人也由當年的八阿哥成了現在的康德,耳邊再也聽不到建興爽朗的笑聲,還有八嫂再他們喝多了的時候會端來解酒湯,笑罵讓他們幾個兄弟少喝點的殷切關心。

想到這,康德心裡陣陣難受,更對已經自盡的雍正痛恨不已。如果不是雍正爲了一己私利,建興夫妻又怎麼會死?就連死後的屍骨都不知道被雍正埋在了哪裡。

在過些日子,就是建興夫妻的祭日了,康德早就想好了如何操辦這事。這麼做既是爲了死去的建興夫妻,同樣也是爲了自己的正統,對於這點郭親王和淳親王是舉雙手贊同的。

“九哥、十哥,朕再敬你們一杯!”康德拿起桌上的酒壺給兩位哥哥倒滿了酒。

“皇上,奴才……。”

“這沒什麼外人,在朕心裡無論九哥還是十哥,你們都是朕的兄長!”康德不等淳親王說完就開口打斷了他的話,神色真誠地說道。

“九哥,皇上說的對,在外人面前是君臣,但現在是私下,我們是兄弟!兄弟兄弟,齊心協力,其利斷金!”郭親王伸手取過自己那杯酒,直接仰頭幹了個乾乾淨淨,放下酒杯正色說道。

“對!十哥說的沒錯!”康德笑着點點頭:“現在能同朕掏心窩的也就兩位哥哥了,如兩位哥哥這時候還同朕見外,難道讓朕真當個孤家寡人不成?”

“這……。”淳親王遲疑了下,緩緩點了點頭,同樣取起酒喝了個乾淨。

見他們把酒喝完,康德也幹了,亮起酒杯給兩人看看,然後又提起酒壺加滿。

“十哥,你覺得這次隆科多能贏麼?”倒完酒,康德開口詢問郭親王。

郭親王遲疑了下,坦率道:“不瞞皇上,這戰事還真是說不好。皇上也是老領兵打仗的人,當明白戰無定數的道理。隆科多這人知兵是不錯,但此人魄力不夠,想法太多,而且現在我朝能用在南邊的兵力並不多,恐怕真打起來勝負互半吧。”

康德想了想點點頭,這同他的看法差不多。但目前正如郭親王說的那樣,大清實在是調不出太多兵力。

眼下,整個大清能夠調動的兵力不過二十萬左右,這二十萬中精銳佔了一半,都是屬於當初康德的部署和郭親王部,此外還有東邊投靠過來的。

現在,直接撥給隆科多同哈尼的五萬兵力可以說是從牙縫裡生生擠出來的,這五萬人中有三萬人同樣是精銳,同時還配備了不少火器,其目的就是要儘快擊潰南方之敵,讓大清打個時間差,從而在明軍展開下一波攻勢之前再把兵力調回來。

想法是好的,但要執行到位卻不容易。這點康德心裡很是清楚,所以他已經做好了南方戰局膠着的準備,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只能用手裡剩餘的兵力和明軍周旋了。

“皇上,奴才打算去大明一趟。”說了會兒隆科多那邊的安排,淳親王突然開口如是說道。

康德和郭親王下意識地對視了一眼,神色中露出一絲疑惑。倒不是懷疑淳親王對大清的忠誠,如果說就連淳親王都要判離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九哥,你這是……?”郭親王問。

淳親王笑了笑,反問道:“皇上,老十,你們覺得我大清面對大明有幾分勝算?”

這話一出,兩人皆是不語,大清和大明的實力擺在那邊,如果說大清對於策妄阿拉布坦嗤之以鼻的話,那麼面對大明就根本沒得打。

河西走廊的戰爭他們雖然離得遠,但戰場是怎麼樣的,大明又是如何拿下河西走廊的,在座三人心中非常清楚。

康德接下來同大明的戰爭早就細細思索過了,硬打肯定是打不過,除了和談和利用西域廣闊的地盤和大明周旋別無他法。當然了,還有聯合俄羅斯,可俄羅斯不靠譜在河西走廊一戰已經證明了,康德不會傻到再把全部希望寄託在俄羅斯身上。

“皇上,您之前不已經打算同大明和談了麼?”

“九哥的意思是你去?”康德開口說道,同時連連搖頭:“不妥不妥!九哥不可去!這件事朕已經想好了,讓馬齊走一趟。”

“要說身份地位,馬齊或許夠了,可是皇上,您覺得馬齊真是合適人選麼?”淳親王反問。

康德想了想並沒說話,其實這句話的確點到了點子上。以身份和地位馬齊作爲三朝元老足夠,他可是當年康熙時候的上書房大臣,而現在同他相同的地位的人早就沒了,從資歷和身份而言在朝中無人可比。

而且馬齊這人對於大明忠心耿耿,雖然他之前在雍正手下,但無論是誰都無法指責馬齊的操守,這點康德也是認可的,所以在雍正死後,東來的王公大臣中康德依舊重用馬齊,繼續讓他擔任上書房大臣。

但是,馬齊的長處顯而易見,但弱點也是非常鮮明的,那就是馬齊是一個君子,既然是君子,那麼在兩國談判中君子往往不如小人,更重要的大家都知道馬齊並無急智,如果張廷玉還在,他絕對是第一人選,現在選擇馬齊也是康德思來想去唯一的可選之人,而現在淳親王直接指出了這點。

“皇上,奴才比馬齊才更合適!”淳親王見康德遲疑直接說道:“以身份而言,奴才是淳親王,是皇上的兄長,奴才去更能體現我大清的誠意。二來,馬齊謙謙君子實在不適合這樣的談判,由奴才去更爲合適。至於其三嘛……。”

說到這,淳親王笑道:“皇上,老十,我平日喜好些什麼你們也清楚,據說大明如今大力發展格致,國中諸多新興事物層出不窮,相比大清簡直可以說日新月異。”

“所謂一步差步步差,當年太祖如何在關外崛起,太宗又如何奠定基業?無非就是取長爲我所用!所以奴才去走一趟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就算沒有談成,或許也會給我大清帶來其他轉機。”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噩耗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六百二十四章 離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沙皇彼得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李衛述職4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三百五十章 風滿樓第二百四十二章 輕取蒼溪第八百八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蒙古之戰(4)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議第七百一十七章 四方勢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公主的決心第五百二十章 遙遠的親戚第一百七十九章 問策張廷玉(求票)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二百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李衛的條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蒙古之戰(5)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四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五百零六章 穩坐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對立第七百一十七章 四方勢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五百九十三章 瘋狂的瘋狗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六百八十三章 請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八百三十七章 財富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傷心的巴圖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噩耗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七百八十九章 呂宋的愁雲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六百二十四章 離開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西邊動靜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豐收的羅港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氣的朱怡成第九百七十四章 西班牙土包子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沙皇彼得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李衛述職4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三百五十章 風滿樓第二百四十二章 輕取蒼溪第八百八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四百八十章 我大明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一百三十章 槓頭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二路易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蒙古之戰(4)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議第七百一十七章 四方勢力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公主的決心第五百二十章 遙遠的親戚第一百七十九章 問策張廷玉(求票)第一千八十五章 老狐狸出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一千四百章 求助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意圖第七百八十一章 調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張冉抵京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第一千三十八章 在外而安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二百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九百五十六章 胸悶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李衛的條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蒙古之戰(8)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蒙古之戰(5)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四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憐第五百零六章 穩坐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對立第七百一十七章 四方勢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師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五百九十三章 瘋狂的瘋狗第三百二十二章 縮頭烏龜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集中打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六百八十三章 請客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對外佈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三百九十三章 或可用兵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九十章 成竹在胸第八百三十七章 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