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

雖然朱怡成同何顯祖只是商討拆分禮部單獨建立教育部的事宜,可其實何顯祖心裡很清楚,所謂的商討僅僅只是一個說法而已,實際上朱怡成已經下定了決心,禮部的拆分不可阻擋。

朝廷六部(原本的六部)中,禮部的地位向來是極高的,中國曆來把“禮”排在第一位,所以禮部尚書在朝中的地位一向高於其他各部尚書。

大明覆國後,第一任禮部尚書是由廖渙之擔任,同時他也是第一任首席軍機大臣,從這點足以看出禮部的重要性。

何顯祖作爲一個降官,能夠坐上禮部尚書兼軍機大臣的職務,可以說是極爲難得的,如果不是何顯祖在琉球和日本兩件事中爲大明立下大功,再加上朱怡成也需要給天下降官豎立一個榜樣的話,以何顯祖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得到這個位置。

但是這些年中,朱怡成對禮部先是進行了第一次拆分,把外交只能從禮部中取出,同鴻臚寺合併新建了外交部,從而分掉了禮部部分權利。

所以說,何顯祖這個禮部尚書相比之前廖渙之的禮部尚書是有水分的,權利和地位已不如從前,但在名義上依舊屬於第一。

而現在,朱怡成進一步要把教育職能單獨例出建立教育部,這就更加削弱了禮部職能,一旦教育部成立後,禮部的真正職能就僅剩下了禮樂、宗教了,肢解後的禮部恐怕要從第一的位置上直接跌落下去。

但就算這樣,朱怡成的意志是不可能改變的,雖然何顯祖是禮部尚書,同時又是軍機大臣,但要知道軍機處不是之前的內閣,何顯祖也不是之前的閣臣。

現在的大明,皇權遠高於文官階級,何況朱怡成還大力扶持勳貴階級和武將集團同文官階級進行抗衡,說句不好聽的,朱怡成想做什麼,文官階級根本就攔不住,就連軍機處也不行。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何顯祖是什麼人?他雖然不是庸臣,但他卻是一個極爲聰明又極爲會做官的人。要知道當年在滿清的時候,何顯祖就靠着他察言觀色的做官能力短短十數年中就由一個小官爬到了一省封疆的位置上。

投明之後,何顯祖更是以朱怡成馬首是瞻,反正皇帝說什麼他就怎麼幹,而且交給他的幾件事都幹得漂漂亮亮,這才能夠越過不少人成了朱怡成身邊的重臣。

雖然對於禮部的進一步拆分有些失落,可何顯祖臉上卻沒有絲毫異樣,反而開口就贊同朱怡成的想法,用他的話來說朱怡成這樣做完全是適應潮流,拆分禮部是爲國爲民的極好舉措,這是有着功垂千秋,名留萬史的大好事。

此外,何顯祖還吹捧了一通朱怡成,順着教育部的建立談起了教育爲本的看法,從各方面爲朱怡成拆分禮部做着理論上的補充,讓朱怡成心中極爲高興。

“何卿能如此想,朕心甚慰。”朱怡成微笑着向何顯祖點頭,以表示讚揚。

他雖然清楚何顯祖說這些話是討好他,可天下哪裡有人不喜歡說話好聽的人討好呢?而且何顯祖如此知趣,這對於他拆分禮部同樣是件好事。

“皇爺,臣覺得此事應該由臣上書,臣今日回去後就寫奏摺,闡述利弊,爲我大明千秋,爲我大明萬世之基,拆分禮部,新建教育部!”何顯祖慷慨言道,彷彿他纔是真正迫切希望要成立教育部的那人。

“好!等何卿的奏摺來後朕定好好看一看,如果沒有問題就讓軍機處各位大臣都擬個摺子,然後再進行後面的工作。”

“臣遵旨!”何顯祖極爲高興地連連點頭。

“對了,教育部成立後其職極重,何卿可願意兼其部尚書?或由禮部尚書改任教育部尚書?”心情不錯的朱怡成突然問道。

何顯祖微微一愣,緊接着毫不遲疑道:“臣謝皇爺恩典,但臣以爲禮部事務本就極重,臣兼任教育部恐怕心有不逮。如改任教育部尚書,倒不是臣不願意,只是擔心臣能力不足,辜負了皇爺的期望,還請皇爺另選賢明纔是。”

何顯祖很聰明,他知道自己如果答應下來或許朱怡成一高興還真的就把這個職位給他了。可是這個職位坐上去並不是容易的,況且他本來就是禮部尚書,如果不拆分的話教育一事就是他的本職。

現在,無論讓他身兼兩部又或者轉爲教育部尚書都不合適,教育部初立,按照朱怡成的想法之後教育部的工作極重,何顯祖如今已是位極人臣,身爲禮部尚書和軍機大臣的他也從來沒有想過當首席軍機,何必去做這個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此外,今天朱怡成高興,只不過隨口一言。萬一何顯祖答應下來等以後朱怡成反悔的話,這不等於自找麻煩麼?所以何顯祖一口就婉拒了此事,這樣做非但能夠不沾染麻煩,還能在朱怡成面前有一個大公無私不貪戀權力的好印象。

果然,朱怡成在聽了何顯祖的話後略微思索了下,微微點頭道:“你說的倒也有道理,朕倒是沒有考慮周全,這事就暫且罷了吧。”

“皇爺英明!”何顯祖連忙道了一句。

“你執掌禮部也有些日子了,依你看來,新建立教育部後,何人爲尚書比較合適?”朱怡成開口又問。

這一次何顯祖沒有馬上回答,而是仔細想了想這才說道:“回皇爺,教育部爲天下教育計,非尋常人不能爲尚書,臣思來想去目前禮部中並無合適人選,反而福建左布政使蔡聞之是合適人選。”

“蔡世遠蔡聞之?”朱怡成問。

“正是此人!”何顯祖道:“蔡聞之號梁山先生,曾任羅源縣教諭,後受滿清福建巡撫張伯行之聘主持福州鰲峰書院,其人極有才學。滿清時期,還曾爲翰林院庶吉士,對於理學頗有研究。永業二年,在家守制的蔡聞之出仕入我大明爲官,永業十年由蘇州知府調任福建先爲右布政使,後遷左布政使至今。在福建這些年蔡聞之對於教育極爲重視,深得學子敬仰,依臣來看,他爲教育部尚書正是合適人選。”

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海之王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九章 蔣毅第八百五十一章 家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潰敗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國事如天(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七章 雙喜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六十七章 潘老大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六百章 增援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悔意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一千七十六章 沐家後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四百五十六章 猛進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明新政4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線第一百四十四章 敗敵(補更)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宮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誰是敵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六十六章 老祝入宮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帥才?蠢才?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氣騰騰第六百零二章 軍情似火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七百九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八百二十二章 驚雷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六百九十章 稱謂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吃肉喝湯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七十七章 戰術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一千三十三章 竊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列陣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一百章 表演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七百二十五章 拉攏各方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暴力機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麻煩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
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四百七十四章 上海之王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一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七百七十五章 第三方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九章 蔣毅第八百五十一章 家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潰敗第九百六十四章 柔佛總督府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新大陸風雲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國事如天(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七章 雙喜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六十七章 潘老大第三百零四章 林娘子獻策第一千二十九章 濟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八十八章 甬江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六百章 增援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七百八十七章 心焦的總督閣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悔意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一千七十六章 沐家後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六百零三章 驅趕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琪琪格第四百五十六章 猛進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明新政4第九百二十三章 光州董銘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甘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線第一百四十四章 敗敵(補更)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七百四十五章 入宮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誰是敵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六十六章 老祝入宮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帥才?蠢才?第六百六十四章 殺氣騰騰第六百零二章 軍情似火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七百九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八百二十二章 驚雷第六百六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九百二十一章 換了對手?第九百二十六章 舉薦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六百九十章 稱謂第七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來信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吃肉喝湯第二十九章 論功風波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七十七章 戰術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八百四十六章 海上遭遇第二百五十三章 放火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一千三十三章 竊喜第二百七十五章 列陣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一百章 表演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三十五章 杭州大戰1第七百二十五章 拉攏各方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暴力機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六百零一章 中都第一百三十一章 驅趕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麻煩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