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前車之鑑

面對董大山的反駁,廖煥之並不意外,而是笑問道:“董帥無非是顧慮兩省安危而已,其實不然,依老夫看,其中可做些文章。董帥不要忘了,這高進部可有不少兵馬,難道就不能爲我大明所用?”

“我倒以爲廖大人有什麼好計,原來打主意打到高進部身上了。”董大山頓時冷笑道:“我大明當日拿下湖北,逼迫高進退讓,現已差不多同高進部撒破了臉,如今高進部只佔了湖北西南一片地區,其部大多已入湖南,但依舊同我軍接壤。何況高進部主力大多爲白蓮一脈,白蓮同我大明恩怨想來大家都清楚,這種情況下,難道高進部能替我大明賣命?”

“不試一下如何知道不成呢?”廖煥之反問道:“高進已有入雲貴跡象,我大明完全可以向高進承諾任其取雲貴兩省甚至廣西一地,只要高進部同意,我大明給予便利,想來他不會拒絕。如此,大軍就可從湖北、湖南兩省抽出身來,直入河南。隆科多雖在襄陽駐兵,但不要忘記他的主力就在河南,我軍攻其主力,難道他會坐視不顧?到那時候拿什麼來反擊湖北?”

雖然廖煥之這話說的頭頭是道,但董大山卻依舊不同意。在他看來這實在太冒險了,打仗用計策當然沒問題,但絕對不能把主動權全部放在對方的手中,再好的盤算都有可能出差錯的時候,所謂算多者勝,就是這個道理。

一直未出聲的王東這時候也表示反對,他覺得董大山的顧慮是有道理的。寧可穩妥些也不能冒這樣的風險,尤其是現在這種情況下情願穩紮穩打也不能冒險而進,一旦局面翻轉不僅影響到北方戰局,甚至南方都有可能大變。

各人各持己見,一時間僵持不下,只有鄔思道一直沒有表態。說實在的,朱怡成倒是對廖煥之的建議有些動心,可理智又有些傾向於董大山和王東看法,在他心中也一時間無法確定。

最終,這場會議不了了之。會後,朱怡成特意喊住了鄔思道,私下問了問他的看法。

“皇爺,臣對兵事不熟,此事還是詢問他人更好些。”鄔思道苦笑道,他沒想到自己會上一聲不吭反而讓朱怡成留意了自己。

“鄔先生隨便說說罷了,說錯了也無妨。”

朱怡成如此說,鄔思道這才無奈道:“既然如此,皇爺,臣想問一下,皇爺覺得如今我大明可佔天下否?”

“呵呵,怎麼?鄔先生難道此時對於我大明能否拿下天下還有顧慮?”朱怡成頓時笑道:“清廷西逃,如今北方戰局順利,至於南方就更不用說了,廣西、貴州、雲南三省雖然三省聯合,但實際上趙弘燦此人依舊存着自保的念頭,再加上高進部見我大明兵鋒不可擋,主動避我鋒芒意圖進雲貴,如朕看的不錯的話,只需等些時日,高進部必然會先攻貴州同清軍打起來。等我大明打通南北,清廷就再無翻身機會,夕陽日落已成定局,只不過是苟延殘息而已。”

“皇爺所言極是!”鄔思道點頭道,朱怡成這番話說的一點都沒錯,現在的大明已如日中天,崛起勢不可擋。

“既然皇爺對我大明有如此信心,這早一日晚一日又何妨呢?就算一時間無法打通南北,難道北方戰局就會有變?今年打不通,明年再打就是,只要大勢在我大明這邊,這天下難道還不會在皇爺的手中麼?”

鄔思道直言不諱地說了這幾句話,朱怡成頓時愣住了,呆了半響站起身來,向鄔思道行了個禮。

鄔思道連忙避開,不敢受此禮,隨後道:“這天下之大,需按部就班,早一日當然好,但晚一日也無妨,皇爺千萬不要忘記當年苻堅淝水故事,正如黑白布局一般,佔優之時更需小心謹慎,大意不得!”

直到鄔思道走後,朱怡成的耳邊依舊迴響着他的那番話。鄔思道說的一點都沒錯,現在大明佔據了絕對優勢,眼下大明只需要把握住優勢,一步步朝着目標前進,不出差錯的情況下拿下天下是沒任何問題的。

在這種時候,冒險並不是合適的選擇,雖然有可能成功,但同樣也有可能失敗。而且一旦失敗,所遭受的風險甚至是無法承受的。

就像是鄔思道所提到的前秦苻堅,當年以八十萬大軍攻晉,意圖一舉統一天下。八十萬人,在歷史上曾留下了投鞭斷流的故事,但同樣也導致了後來的悲劇發生。

淝水之戰,八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前秦就此土崩瓦解,歷史的教訓是殘酷的,更是血淋淋的,朱怡成突然發現隨着大明的力量不斷強大,他的野心也開始不斷膨脹起來,而且還開始有了些急功近利的想法。

想到這些,朱怡成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來到這個世界已經近七年了,僅僅三年不到的時間,他就以一個死囚的身份成了大明的皇帝,而且在這皇帝位置上坐了四年多的時間。

從被迫起義到莫名其妙地監國,然後跑到寧波猥瑣發育然後崛起,再到南京最終登基稱帝,轉眼間現在已是永業五年,大明已展現出氣吞山河的景象,而朱怡成當初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那經歷的一幕幕彷彿還在眼前。

自寧波到南京這些年來,朱怡成一直戰戰兢兢,無論國事還是軍事都是盡心竭力生怕有所差錯。畢竟那段不愉快的經歷給予他內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也是這種不安全的感覺讓他努力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許是北擊天津衛,拿下北京城時,或者是打下江西的時候,甚至可能更是剛剛擊敗葡萄牙艦隊拿下廣東的時候……。朱怡成自己也沒發覺心態已漸漸變了。

從當初的步步謹慎到現在的傲然自大,從最初的危機感到如今的急功近利。這些,使得朱怡成逐漸失去了最初的平常心,變得讓自己陌生起來。今天,鄔思道這番話突然間令他醒悟過來,回想起這些日子的想法和決策,朱怡成甚至有些後怕。

一日後,冷靜下來的朱怡成正式否決了廖煥之的建議,同時令董大山繼續在湖南保持對清軍和高進部的壓力,至於在湖北除穩固防線外,繼續對隆科多展開一定攻勢,在有十足把握之下再向河南進軍。

另外,對於董大山提出的增兵一案,朱怡成在詢問王樊的財政情況後決定先增兵五萬人,並對於各地俘虜的清軍進行重新整編,尤其是北方戰場那邊,林建章俘虜四萬清軍中有不少十三阿哥訓練出來的兵勇,這些士兵素質不錯,在整編後完全可以一用。

此外各地州縣的警察部隊建立也迫在眉睫,大明現在已建立了初步警察制度,但主要在南方部分地區推行,但以目前情況來看,所有大明控制區域的警察制度取代最初的衙役制度已必須執行,這樣一來可使得軍隊從地方治安大幅度抽調出來,以減輕野戰軍隊壓力。

第六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六百八十九章 入京面聖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六百一十章 憂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國家利益第八百四十二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零六章 紅燒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五百七十七章 兄弟們頂住!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十七章 城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進爵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六百八十八章 老薑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上金陵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省心的傢伙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五十一章 笑容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變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六百一十章 憂心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陳的智慧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二百零八章 深宮夜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八百五十二章 想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以夷制蠻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九十九章 糧荒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安定軍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艦隊集結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王朝落幕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用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五百零六章 穩坐第七百五十章 鬼話連篇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線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拉攏各方第二百六十四章 帝國目的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時也運也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們冤枉
第六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六十四章 地方叛亂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國稅司警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六百八十九章 入京面聖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讓賢第六百一十章 憂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國家利益第八百四十二章 驅虎吞狼第三百零六章 紅燒肉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五百七十七章 兄弟們頂住!第二百八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十七章 城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進爵第五百五十章 朝會第六百八十八章 老薑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二百零九章 發作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上金陵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省心的傢伙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五十一章 笑容第七十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一千零三章 君問臣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土包子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變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交流第七百零八章 出爾反爾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六百一十章 憂心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陳的智慧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二百七十二章 特使第七百三十章 論天下第二百零八章 深宮夜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八百五十二章 想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九百零六章 老朽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銀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以夷制蠻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九百八十三章 羅剎人的信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九百三十四章 插翅難逃第八百五十九章 格局九十九章 糧荒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一百八十八章 心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安定軍心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不愛錢的官員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三百五十二章 技術提升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不爲人知的交鋒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皇帝的決心第六百八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艦隊集結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王朝落幕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用心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受制於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新明新政3第五百零六章 穩坐第七百五十章 鬼話連篇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二百四十八章 開埠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煞費苦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線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拉攏各方第二百六十四章 帝國目的第一百零二章 套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時也運也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們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