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過江龍

大秦帝國風雲錄

楚國密切關注中原局勢。

中原亂了,楚國反攻的機會也就來了,爲了能在第一時間配合齊國發動攻擊,楚國悄悄集結軍隊,部署於淮水北岸。

然而,中原形勢突然急轉直下。河北災民雖然如預料的那樣蜂擁南下,但他們並沒有在中原停留,而是如狂飆一般向大江一線席捲而去。

楚國最初沒有反應過來,幸災樂禍地看着災民衝進南陽,衝向南郡。秦國混亂的地方越多,失控的局面越大,對楚國反攻就越是有利。直到災民紛紛聚集於江陵,人數越來越龐大,而中原緊張局面明顯緩解的時候,楚國才驀然意識到危機來了,秦國卑鄙無恥,竟然把自身的災難轉嫁到了楚國的江南之地。

這時齊國十萬火急書告壽春所有真相,齊國迫於中原局勢的變化,不得不放棄攻擊中原之策。楚國驚呼上當,但爲時已晚,江陵一帶的災民已經開始渡江南下,秦國水師更是順流而下,封鎖了楚國水軍的攻擊之路,而楚國淮南、江東一帶的步軍此刻都部署在淮水兩岸,根本來不及去救援千里之外的長沙郡。

楚國尚未拿出解決江南危機的策略,中原秦軍卻開始了大規模的集結,其主力在鴻溝一線、睢水一線做出了威脅態勢,這導致楚國局勢驟然緊張,更不敢隨意抽調軍隊去支援長沙了。

陽文君熊嶽奉楚王之命,日夜兼程趕赴大梁,與坐鎮中原的秦公子扶蘇,丞相昌平君熊啓緊急商談。

此刻楚國以臨武君景纓、項君項燕爲首的軍中統率們向李太后和楚王連續施壓,堅決要求派軍隊趕赴長沙郡進行支援,以解決突然爆發的江南危機。令尹夏侯屈無諸迫於軍中統率們的壓力,也不再堅持“中立”了,毅然站到了主戰派一方。

李太后和楚王在呼嘯而來的危機面前幾乎窒息了。這時候他們考慮的不是江南危機,而是壽春危機,楚國貴族們正在聯手操控政局,楚國的王統岌岌可危。此刻假如抽調主力大軍去支援長沙,壽春勢必被淮北軍所控制,楚王危矣;反之,置江南危機於不顧,任由災民肆虐長沙,長沙郡必定落入秦國之手。一年內,楚國連續兩次遭到秦國的攻擊,大片國土丟失,李太后和楚王的威信勢必遭到重創。一個無能懦弱沒有威信的大王,在國難當頭、國祚風雨飄零之刻,還能在王位上堅持多久?

李太后考慮再三,斷然決定“壯士斷腕”,寧願放棄江南之地,也絕不會放棄王位。國土丟失了,損失的不過是大王的威信,而王位丟失了,那就連性命都沒了。

李太后的決策遭到了大多數楚國貴族的反對。一切根源都來源於李園的合縱之策,假如沒有李園的合縱,楚軍就不會遭遇方城大敗,楚國國力就不會損耗慘重,而楚人更不會遭到秦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國土更不會接二連三地丟失。李氏外戚應該爲今日楚國的困境承擔所有責任。

這一次李太后絕不退讓,表現得極度強勢。

李太后有她堅持的道理。災民渡江進入江南,長沙郡首當其衝,江南肯定要遭遇一場空前劫難,即便派軍隊過去,最多也就是阻擋秦軍的攻擊,但現在的問題是,秦軍會不會趁火打劫?江南在災民的肆虐下餓殍遍野,死屍遍地,秦軍即便趁火打劫,拿到手的也就是一塊“死地”,沒有大量的投入和數年的時間,根本恢復不了。就目前秦國的現狀來說,咸陽願意背上這個大包袱?如果咸陽沒有被貪婪矇蔽了心智,秦國現在就不會奪取江南,而是等到江南恢復之後。

秦國不打長沙,不奪江南,那麼楚國遭受的就是一場災難,被無恥的秦國用卑鄙手段轉嫁而來的災難,如此一來,楚國不但沒有丟失國土,反而可以藉此機會激起楚人對秦國的仇恨,而對年少楚王的威信來說,損失也是非常有限。

李太后的堅持和強硬導致壽春矛盾進一步激化,尤其那些封地在江南一帶的楚國貴族,更是切齒痛恨,憤怒之下竟然叫囂着要驅趕李氏外戚。李太后毫不手軟,一天之內把十幾個貴族官員趕出了朝堂。她對李園的死本來就怒氣沖天,正愁着找不到報復的機會,這下正好,一幫不知死活的貴族送上門了,總算出了一口惡氣。

壽春政局的混亂讓江南之地的楚國官員無所適從。江南危機遲早都要讓朝堂上的激烈矛盾來一次大爆發,現在李太后是驅趕貴族,下一步可能就是血腥屠殺,而地方官員肯定會遭到牽連。

江南爆發危機,江南官員們都要承擔責任,一個跑不掉,他們是朝堂鬥爭的第一批犧牲品,腦袋保住的可能性並不大。既然大難將至,大劫難逃,那還留在這裡幹什麼?等死啊?如其給災民“吃”了,或者做了權力博弈的犧牲品,倒不如在危機沒有爆發之前,帶着財富遠走高飛。

當官員們還在謀劃着如何逃亡的時候,江南一帶的閒居貴族和巨賈富豪們已經開始大逃亡了。

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災民衝進江南,那是何等恐怖的一件事?災民就像洪水,就像蝗蟲,所過之處,必定寸草不留,不要說財富保不住了,就連一身肉估計都會變成災民肚子裡的食物,所以逃跑是唯一的求生之策。

恐慌就像瘟疫,瞬間傳遍江南,而偏偏就在這個時候,謠言四起,什麼災民已經全部渡江正呼嘯衝來,什麼幾十萬秦軍正在渡江,很快就要席捲江南……江南亂了,不管是貴人、富人,還是底層士人,甚至包括一些貧窮的庶民,都以最快的速度加入到逃亡的洪流。

武烈侯公子寶鼎渡江。

這是一個讓人難忘的時刻,災民忘不了,官員和將士們忘不了,武烈侯也忘不了。

武烈侯大張旗鼓地渡江,他想以此來鼓動士氣,以此來激勵軍民加快渡江速度,以此來兌現與災民同生死共患難的諾言。

他的目的達到了,大江南北的歡呼聲連成了一片,災民們陷入瘋狂,聲嘶力竭地叫喊。這一刻,武烈侯就是他們信仰的神靈,武烈侯就是他們心中的天。

渡江之後,武烈侯火速趕到高蔡。此刻曝布和熊庸已經率軍攻克無假關,殺向了長沙。

“這麼快就拿下了無假關?”寶鼎又驚又喜,難以置信。

無假關位於汨羅水和湘水交匯之處,是南下長沙的重要關隘。突破了無假關,則長沙無險可守,半個長沙郡算是到手了。

魏起連連點頭,“武烈侯,長沙亂了,江南人正在蜂擁逃亡。我大軍殺到無假關的時候,楚軍一觸即潰,我們毫不費力拿下了關隘。”

“楚人的水師呢?在洞庭沒有看到他們的水師?”

“看到了,不過楚人的水師成了貴族官僚們的逃亡工具,一箭未發便揚帆而去。”

寶鼎笑了起來,“上天眷顧。命令各軍,齊頭並進,沿着湘水一路攻城拔寨,迅速拿下長沙郡。”

戰告捷,大軍勢如破竹,大家都很興奮,話題不知不覺就轉到了災民安置上。若要順利安置災民,首先要對長沙的情況瞭如指掌,最好能得到原長沙楚國官員的幫助。寶鼎不禁想到了黃依和南山子。不出意外的話,自己很快就能見到他們。這次江南不戰而亂,和他們的努力肯定有直接關係,但這樣還不夠,自己需要他們做得更多。

寶鼎派人把宗越請了過來,“你馬上找到南山子或者少師,給我傳遞一個訊息。”

“請武烈侯吩咐。”宗越恭敬回道。他這位客卿如今在蓼園的地位非常高,基本上代替武烈侯指揮和控制三支秘兵,早已成爲武烈侯極其倚重的心腹之一。

“我需要熟悉江南的楚國官員。”寶鼎說道,“告訴他們,請他們務必給我物色一批合適人選,否則長沙的恢復和災民的安置會給我們帶來無法想像的麻煩,這必將延誤我們遠征西南的時間。”

宗越當即點頭,“我即刻派人潛入長沙。”

“咸陽方面可有什麼消息?”

“渡江以後因爲聯繫不便,這幾天我還沒有收到咸陽和中原方面的消息。”宗越說道,“不過武烈侯放心,如果有特殊情況發生,蒼頭和趙信,還有中原的人,都在第一時間把消息送過來。”

寶鼎微微皺眉,“有沒有琴氏家主的最新消息?她還在咸陽嗎?”

“她已經離開咸陽,南下巴蜀了。”宗越說道,“這是我昨天接到的消息,是琴氏少主通過蓼園秘兵以最快速度送過來的。”

寶鼎緊皺的眉頭頓時舒展,“這是什麼時候的事?琴氏家主離京多久了?”

“至少有二十多天了。”宗越說道,“據說,華陽太后進陵後,她便火速離開了京城。”

“二十多天?”寶鼎又驚又喜,“爲什麼消息這麼慢?你難道不知道我一直在關注這件事?”

宗越尷尬不已,心裡覺得冤枉。他還真的不知道武烈侯一直在關注琴氏家主何時離京的事。武烈侯爲什麼關注琴氏家主?這與西南策略有什麼直接關係?

宗越也是蓼園核心秘密的知情者之一,但他並不直接參與武烈侯的決策,而武烈侯也不可能把決策背後的所有東西都告訴親信,畢竟局勢在不停地變,具體計策也要隨之而變,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有些事即便說了也做不到。比如他勸請隗清不待華陽太后進陵就南下巴蜀,隗清就不予理睬。

寶鼎注意到宗越的尷尬,旋即意識到宗越對琴氏家主在西南策略裡的重要性並不知情,於是簡單地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遠征西南,如果能得到夜郎國的鼎力相助,勢必事半功倍,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宗越恍然大悟,他直到此刻才知道巴蜀隗氏、琴氏和夜郎國王室之間的世代姻親關係。正是因爲有這種關係,寶鼎纔對隗清寄予了厚望。

“這麼說,如果沒有琴氏家主出面,僅靠公主、大匠和琴?三人可能無法說服夜郎國。”宗越擔憂地說道,“琴氏家主二十多天前就離京了,消息卻在今天才到,這足以說明消息延誤的原因出在琴氏家主身上。”

寶鼎神色微凜,“難道她不想把夜郎國扯進來?”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宗越不以爲然地撇撇嘴,“武烈侯,你想想,假如武烈侯拿下了西南全部土地,那夜郎國豈不成了插在大秦西南邊陲的一根鐵釘?即便武烈侯暫時無意消滅夜郎國,但咸陽的大王呢?咸陽的大王會容忍一個蠻荒小國虎視眈眈地盯着自己的後背?”

寶鼎的臉色當即就變了,“公主此行,豈不危險重重?”

宗越笑着搖搖手,“武烈侯關心則亂。事情沒有你想像的嚴重,夜郎國即使不願意出手相助,但也絕不會爲難公主。你以爲夜郎王有膽子得罪大秦?”

寶鼎陷入沉思。他把這件事看得太簡單了,他一門心思只想到自己,想到如何去拯救災民,倒是忘記了從夜郎國的角度設身處地的爲夜郎人想一想。如此聲勢浩大的轉徙,如此大張旗鼓地開拓西南,如此瘋狂地徵發百越諸族,對夜郎人來說,可謂是巨大的生存威脅。

在寶鼎的記憶裡,大秦一朝沒有吞食夜郎國,夜郎國的滅亡應該是在漢朝。太史公的《史記》裡還有專門篇幅介紹夜郎國,夜郎自大的成語就是出自《史記》。由此推測,夜郎國應該在太史公之後滅亡。但這一記載並不能說明始皇帝沒有吞食夜郎國之心,只不過因爲帝國隨着他的死去而崩潰,始皇帝的這一願望沒有實現而已。

“在你看來,即便琴氏家主趕赴夜郎國,也未必能說服夜郎王幫助我們開拓西南,是嗎?”寶鼎問道。

宗越鄭重點頭,“如果我是夜郎王,我肯定不願意。事實很明顯,大秦越強大,對夜郎國的威脅就越大。這不是藩屬關係或者姻親關係就能解決的問題,這關係到夜郎國的生死存亡,容不得絲毫閃失。”

寶鼎想了片刻,又問道,“那我用什麼條件做爲交換,才能贏得夜郎人的幫助?”

宗越笑了起來,“武烈侯既然知道答案,何必再考問於我?”

寶鼎眉頭深皺,在大帳裡徘徊良久,最終還是下了決心,“我寫封密信,你馬上派人追上公主。我這次務必要說服夜郎王出手相助。遠征西南如果缺少了夜郎人的幫助,我們即便成功了,付出的代價恐怕也極其慘重。”

宗越遲疑了一下,問道,“武烈侯是否打算吞併夜郎國?”

“這是遲早的事。”寶鼎說道,“就算我不打,咸陽也要打。就算我這一代人不打,下一代人還是要打。”

“既然如此,武烈侯是不是要先行稟奏咸陽?”

“時間來不及了。”寶鼎搖手道,“等我拿下長沙,我再稟奏咸陽有關夜郎國的事。那時箭已上弦,不得不發,咸陽也只能答應。”

宗越不再說話,馬上伺侯寶鼎擬寫密信。

這天夜裡,蓋聶和荊軻飛馬趕到行轅,向武烈侯稟報組建方鎮和軍隊等諸多事情。

方鎮組建順利,目前已建十五方鎮。每鎮災民情緒穩定,在各自的營地裡等待南下的命令。武烈侯的西南策略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了各個方鎮,災民們終於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雖然目前的處境異常艱難,前景也並不明朗,但他們最起碼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知道了自己之所以轉徙兩千多里長途跋涉渡江南下的原因,也知道了自己命運的走向和未來的目標。

人有了目標,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一點亮光,然後便有了希望,便有了信心和勇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軍隊組建也比較順利。每鎮的青壯爲了自己親人的生存,爲了保護他老弱婦孺,毫不猶豫地參加了軍隊。

“災民渡江還在繼續,但江陵一帶的災民已經不多了,估計再有幾天就能把災民全部運過大江。”

這句話讓寶鼎一直高懸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不論將來如何,他總算保住了中原,保住了東南,接下來就是全心全意不惜一切代價拯救災民,不用再去擔心大江北岸的無辜生靈。

“最近因爲飢餓、疾病或者其他原因死亡的災民多不多?”寶鼎問道。

“粗略估計了一下,渡河期間,大江南北死去的災民大概有三四萬人。”荊軻嘆道,“主要是老人和孩子,他們的身體太過孱弱,經不起這等可怕的折磨。”

寶鼎黯然嘆息,“糧食還能保持供應嗎?”

“一天一頓稀粥還是可以保證。”荊軻回道,“災民們聽說公主親自去巴蜀籌糧,大家都非常感激。”

巴蜀的糧食現在就是救命之物啊。寶鼎不禁想到了隗清,你既然回到了巴蜀,就算刮地三尺也要給我弄來糧食,否則我支撐不下去了。

“長沙那邊戰事如何?”蓋聶問道,“我可以隨時把軍隊拉上去,十萬,二十萬,武烈侯你要多少,我就給多少。現在災民要生存,要糧食,我們迫不及待要殺進長沙,不能再等了。”

“武烈侯,何時給我們武器?”荊軻問道。

寶鼎沉吟不語。

“武烈侯,你說過,我們要生死與共。”蓋聶大聲說道,“此時此刻,我們相信你,你更要相信我們。”

bk

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84章 初見麃公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71章 三方會談第385章 兄弟同心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226章 出發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244章 馬兒要吃草第15章 田光來了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35章 痛扁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420章 中土最無恥的大盜賊第287章 過江龍第287章 過江龍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325章 退一步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33章 大秦相國是誰?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109章 把天撞塌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87章 立威第36章 無恥第365章 守內?守外?第117章 滾出去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23章 刺殺第246章 天災第19章 尉繚,黑冰臺的老大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226章 出發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60章 三個茶盞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79章 斬首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282章 後勝的雄心壯志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380章 否第130章 匈奴人第44章 回到秦國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360章 傳承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93章 再無退路第307章 趙國長城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23章 刺殺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130章 匈奴人第324章 斡旋第42章 我沒有家第63章 如此大兄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152章 大薩滿第380章 否第151章 渡河之困第37章 割發代首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458章 火燒大了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350章 威懾第327章 “湯”的問題
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84章 初見麃公第210章 獨輪車和翻車第111章 還有沒有王法了第170章 誘敵深入第124章 好厲害的老祖母第154章 匈奴人來了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71章 三方會談第385章 兄弟同心第65章 地地道道的小菜鳥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164章 黑暗裡的秘密第447章 理想至上第45章 你的心亂了第226章 出發第247章 我要救人第244章 馬兒要吃草第15章 田光來了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359章 誰來主攻?第35章 痛扁第39章 湮沒在歷史中的真相第254章 荊軻求助第330章 打算動手了第420章 中土最無恥的大盜賊第287章 過江龍第287章 過江龍第396章 烏雲壓頂第319章 禮遇范增第325章 退一步第250章 生存之道第125章 誰是目標?第58章 蒙恬放出一匹脫繮野馬第33章 大秦相國是誰?第428章 作繭自縛第109章 把天撞塌第408章 我不再是我第434章 放手一搏第87章 立威第36章 無恥第365章 守內?守外?第117章 滾出去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161章 敵人在暗第112章 看門去了第23章 刺殺第246章 天災第19章 尉繚,黑冰臺的老大第303章 重回宛城第94章 就爲這一刻第226章 出發第426章 權當笑談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13章 穿越後遺症第411章 利之所在第60章 三個茶盞第355章 出塞作戰第340章 代北之地第153章 卻月大陣第320章 項燕憤怒了第128章 新年新氣象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79章 斬首第234章 李園來了第282章 後勝的雄心壯志第184章 韓非有難第380章 否第130章 匈奴人第44章 回到秦國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206章 十年不回第360章 傳承第80章 金磚拍死你第93章 再無退路第307章 趙國長城第149章 與鉅子論道第23章 刺殺第163章 月氏王庭第89章 李牧的致命一擊第18章 太子丹的人質危機第130章 匈奴人第324章 斡旋第42章 我沒有家第63章 如此大兄第40章 上將軍王翦第152章 大薩滿第380章 否第151章 渡河之困第37章 割發代首第266章 秦王政的改變第458章 火燒大了第52章 這是一場決戰第177章 寂靜的刁斗巷第292章 絕不屈服第291章 大渠就是我們的未來第144章 初見趙高第427章 輸了一局第350章 威懾第327章 “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