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朝會遇險

御門聽政歷來是各部院大臣分別進奏,康熙執政多年,威望既高,駕馭朝會的手段亦是爐火純青,所以只要不涉及軍國大事,歷來都是一塊叫進,以節省精力和時間,胤禎卻不敢託大,他處理朝務和駕馭朝會的手腕都堪稱生澀,是以監國以來,都是叫各部院大臣分別單獨進奏。

今日來參加早朝的朝臣確實不少,昨日京城傳揚的沸沸揚揚的海軍徵日大捷,一衆消息靈通的王公勳貴、文武大臣早已從各個渠道打探清楚,但如此大事,皇太子胤禎今日定然是要公開宣佈,一衆知情的,不知情的官員對此都極爲期待。

徵日大勝可不是小事,誰都想清楚瞭解其中的細節,不少人更關心那七千萬賠款以及與日本和親的事宜,是以都紛紛趕來參加早朝。

隨着午門鼓響,一衆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列隊魚貫進入乾清門橫街,見到這情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廖騰煃心裡不由暗暗高興,今日這早朝可是機會難得。

待衆官員在乾清門橫街列隊站好,胤禎才施施然登上乾清門臺階之上,在早已擺好的康熙龍椅之前的小杌子上落座,康熙不在,他身爲監國皇太子還有把椅子,康熙若在,他也只有站的份。

一俟胤禎落座,衆臣便整齊的下跪,向龍椅三跪九叩,三呼萬歲,而後又向胤禎二跪六叩,三呼千歲,禮畢,胤禎淡淡的說道:“諸臣工平身。”

一衆王公大臣起身之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廖騰煃便急不可待的出列躬身說道:“昨日坊間傳聞,我大清皇家海軍東征日本,大勝而歸,逼迫日本稱臣納貢,賠款七千萬兩,增開大阪、江戶兩地貿易港口、譴送公主和親的消息。不知是否屬實?”

風聞奏事是都察院的職責所在,如此軍國大事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廖騰煃有此一問,亦在情理之中,胤禎並不感覺意外,略一沉吟,他便點頭道:“確有此事,綏遠大將軍施世驃與怡貝子胤祥。統領大清皇家海軍南洋艦隊東征日本,大勝,逼迫日本簽訂了《江戶條約》。”說到這裡,他看了包福全一眼,道:“念。”

包福全立即躬身上前,將《江戶條約》及其附約大聲宣讀了一遍。

聽的海軍果然是東征大勝,日本稱臣納貢,而且賠款七千萬,一衆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是喜不自禁,《江戶條約》一宣讀完。新任宗人府宗令的簡親王雅爾江阿便出列躬身道:“徵日大捷,長我海軍軍威。揚我大清國威,奴才恭賀皇太子。”

王雅爾江阿這一開頭,一衆朝臣紛紛跟着出列恭賀,胤禎卻是敏銳的察覺到,參與早朝的六位上書房大臣除了張鵬翮這個鐵桿,其他人都是默不做聲,兵部的大員更是沒一個出列。就連都察院,出列的人也很少,倒是一衆王公勳貴和戶部、工部、禮部、刑部、理藩院的官員出列恭賀的多。

見到這情形。胤禎不由暗自警惕,微一思忖,便明白了原委,東征日本,根本就沒透露一點風聲,兵部和上書房大臣這是有意見了,不過,吏部是怎麼回事?給他們找麻煩了?戶部高興很正常,他們盯着那七千萬賠款呢,工部、禮部、刑部是事不關己,理藩院高興也正常,多個藩屬國,雖然多不少事,卻也多了發財的機會。

東征日本,胤禎是徵求了康熙的意見,得到了康熙默許,他倒不擔心,只是大勝之後,各部官員的反應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一衆默不做聲的官員這是在給他臉色看呢,說白了,還是自己的威望權勢不足,若是康熙坐在上面,這些官員敢如此?只怕是賀聲如潮!

待的恭賀之聲稍弱,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廖騰煃鼓足勇氣,朗聲說道:“啓奏皇太子,東征日本,於朝廷而言,乃是一大軍國要務,然而事前,滿朝文武卻無一人知曉內情,更無絲毫風聲傳出,昨日驟聞傳言,微臣還誤以爲有人造謠生事,險些鬧出誤會。”

這話一出,整個乾清門橫街立時就鴉雀無聲,膽子小的趕緊的低頭默神,膽子大的則偷偷的查看身旁同僚的反應,不少人心裡暗贊這廖騰煃膽大包天。

廖騰煃這番話已是直指胤禎這個監國皇太子專權,視朝廷經制之師——大清皇家海軍爲一己之私軍,如此大的軍事行動,不經商議,不經兵部,私下決斷,妄自調動,妄啓戰端,視整個朝廷大小官員若無物。

正所謂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朝有朝綱,大清雖是皇權高度集中,皇帝對大小事務皆可乾坤獨斷,但在涉及兩國交戰的軍國大事上,康熙歷來是慎之又慎,康熙朝哪一次大戰,不是相關大臣多次反覆商議權衡?

可胤禎這個皇太子倒好,竟然瞞着朝廷上下官員,妄自發動了對日本的征戰,一衆文武大臣皆有一種被忽視的感覺,這還是皇太子就已是如此獨斷專行,日後當了皇帝,他們豈不是都成了擺設?因此,聽的廖騰煃這番話,一衆大臣皆是大爲贊同,特別是上書房大臣和兵部的一衆大員,更是暗暗叫好。

整個乾清門橫街頓時就陷入一片沉寂。

這話外之音胤禎又何嘗聽不出來?他心裡不由暗自惱恨,如此大勝,這幫子官員竟然雞蛋裡挑骨頭,不就是瞞着你們了?不過,他卻是很好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緒,神情上也絲毫不帶怒色,他還纔是皇太子呢,康熙如今又康復良好,在朝堂上發飆對他可沒半點益處,這事該如何處置?

見胤禎神色如常,默然不語,八阿哥胤禩不由暗暗點頭,老十四這些年還真是歷練出來了,僅是這份剋制功夫,就不比他遜色。

老十三胤祥同樣是暗暗惱恨,面對如此輝煌的戰績這些個齷齪官員卻是隻考慮自身的感受,實在是讓人難以忍受,略微沉吟,他正待出列力挺一番,卻聽的戶部尚書噶敏圖朗聲說道:“日本自前明以來,便大舉入侵朝鮮,又屢屢侵擾我東南沿海,大清立國以來,屢次譴使欲將其納入宗藩,皆遭拒絕。

更爲可惡者,在我大清初定中原時,日本多次暗中資助各路反清之勢力,縱觀日本歷年之舉動,無異於公開與我大清爲敵,似此敵國,一旦時機成熟,自然要大加討伐,難道朝中諸公對徵日有異議?

此番徵日大勝,令日本稱臣納貢,賠款七千萬,不僅消弭了潛在之危害,更爲大清發展獲得了充足的銀錢,難道諸公嫌賠款太少?

再說令日本開放大阪、江戶兩港貿易,不得限制民間貿易自由,不僅是極大的促進對日貿易,大利商貿,更是極大提高了朝廷之威信和聲望。 似此等利國利民的國戰大勝,諸公難道還有不滿之處?”

一衆大臣聽得紛紛暗罵噶敏圖可恥,竟敢如果明目張膽的轉換概念,純粹是指鹿爲馬,大清與日本歷年通商,什麼時候成了敵國了? 但這話卻是沒人敢站出來說,開什麼玩笑,這話一說出口,無異於指責打日本打錯了,那得罪的人可就多了去了,立時就會成爲衆矢之的,必然落得百口難辨的下場,誰吃飽了撐的?沒事掰屁股招風?

略一沉默,上書房大臣嵩祝出列躬身道:“徵日大勝,乃是國戰大勝,自然是利國利民,振奮人心,然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即便是敵國,兩國交兵,亦乃朝廷首要大事,豈能滿朝文武,俱無所聞?奴才年老神衰,不堪重任,尸位素餐,心實難安,懇請皇太子準允歸鄉養老。”

一聽這話,胤禎差點暴走,嵩祝竟敢倚老賣老,當衆脅迫自己!康熙還在,要乞老還鄉,你自己上摺子就是,何必如此假惺惺的?這是估死了自己不敢僭越。

一衆大臣也被嵩祝這話嚇了一跳,有必要玩這麼大?不少官員都是驚疑不定,靜觀其變,那些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官員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等着看好戲。

張鵬翮不由暗暗着急,這嵩祝可是老軍務,素受康熙倚重,從一個小小佐領到文華殿大學士,都是康熙一路擢拔,十四爺可千萬別犯糊塗。

老十三胤祥也被嵩祝這一手嚇了一跳,原本還準備力挺一下的,現在卻是怕變成火上澆油,忙擰眉急思該如何挽轉這局面。

兵部滿尚書殷特布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海軍部名義上是掛在兵部之下,但如此大的軍事行動,他這個兵部尚書竟然是一丁點風聲也未聽聞,心中氣惱可想而知,見這情形,他馬上就反應過來,皇太子根本就不敢準他們告老還鄉,正好乘這機會好好給這位皇太子一個深刻教訓,以免日後他繼續如此。

思慮已定,殷特布看了一眼兵部的幾名大員,特別是與他一向共進退的兵部漢尚書孫徵灝,而後一步跨了出去,躬身說道:“奴才殷特布......。”

“慢。”胤禎瞬間便冷靜下來,一見這情形,後背冷汗都沁出來了,這兵部尚書殷特布絕對不會是來解圍的,多半也是以請辭來脅迫自己的,若是等他把話說出口,天知道還會冒出多少人來要求告老還鄉,那時可就騎虎難下了,因此,他趕緊一口打斷殷特布的話。(未完待續)

第497章 徵日(六)第695 章 反應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18章 蹊蹺第96章 過年第729章 去熱河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354章 羣封第526章 理關係第6章 都是精英第47章 順勢而爲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526章 理關係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26章 理關係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713章 倭奴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63章 老八解凍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47章 順勢而爲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492章 徵日(一)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25章 十三行第119章 機會第599章 使團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604章 晾幾天第603章 出紅差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501章 徵日(十)第182章 朝會(三)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13章 敲打老九第128章 公行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82章 九門提督第6章 都是精英第630章 無意第397章 誘導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42章 出征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129章 刺殺(上)第695 章 反應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57章 戰功封爵第363章 打秋風第672章 應對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394章 黃帶子第66章 關係網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307章 朝陽門第695 章 反應第696章 顧慮第653章 尋開心?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74章 海軍招兵第197章 替罪羊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355章 陛辭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99章 自做孽第154章 收曹顬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493章 徵日(二)
第497章 徵日(六)第695 章 反應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18章 蹊蹺第96章 過年第729章 去熱河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354章 羣封第526章 理關係第6章 都是精英第47章 順勢而爲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526章 理關係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526章 理關係第343章 神仙鬥法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713章 倭奴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63章 老八解凍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47章 順勢而爲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492章 徵日(一)第403章 老十四的算盤第689 章 明確兵制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25章 十三行第119章 機會第599章 使團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604章 晾幾天第603章 出紅差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501章 徵日(十)第182章 朝會(三)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13章 敲打老九第128章 公行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82章 九門提督第6章 都是精英第630章 無意第397章 誘導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42章 出征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129章 刺殺(上)第695 章 反應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57章 戰功封爵第363章 打秋風第672章 應對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394章 黃帶子第66章 關係網第201章 趕考的舉子第307章 朝陽門第695 章 反應第696章 顧慮第653章 尋開心?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74章 海軍招兵第197章 替罪羊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355章 陛辭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165章 膽大包天第699章 自做孽第154章 收曹顬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732章 天意難測第493章 徵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