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 章 明確兵制

聽的只是降三級留任的處罰,賴都不由暗鬆了一口氣,相比起揆敘被革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職,他這個處罰可謂是極輕了,而鄂海、綽奇兩人卻是暗自警惕,罰俸三月,對他們二人來說,可說是連隔靴搔癢都算不上,難道貞武前來西安不是爲了賑災一事?是專門門爲了清查虧空?

三人儘自各懷心思,卻也不敢多想,忙叩首謝恩,微微沉吟了一下,貞武才問道:“陝西虧空情形如何?”

貞武在山西微服私訪和清查虧空的事情,鄂海、綽奇兩人已收到快馬傳報,也意識到貞武即將大舉清查虧空,刷新吏治,在得知貞武往陝西而來,鄂海便緊急召集陝西大小官員會議,通報了貞武在山西的情形,嚴令各府道州縣官員在不準盤剝百姓的情況下,盡力填補虧空,既要防貞武微服私訪,亦要防着步山西后塵。

聽的貞武這一問,鄂海甚是從容的躬身回道:“回皇上,陝西七府五州七十三縣,皆有輕重不等的挪用和虧空。奴才已經嚴令各府道州縣全力填補,實無力補還者,如實上報,再有半月左右,全省的挪用虧空數據便能統計出來。”

半月?這是欺朕在西安呆不了如此長時間,貞武不由暗笑陝西的官員這算盤打的精,不過,他來西安的主要目的不是清查虧空,也抽不出人手,微微沉吟,他才道:“朕在山西已下令全面清查虧空,每查一州縣,地方官員皆是就地罷免,能夠填還虧空者,調任,不能填還虧空者,舉家流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爲奴。

你們想必已聽聞風聲,朕在這裡提醒你們一下,不要指望靠盤剝百姓來填還虧空。不能填還虧空者,罪不至死,若是私徵賦稅,盤剝百姓。朕不介意殺幾個立威,家屬同樣難逃流放之苦。”

鄂海幾人聽的面面相覷,這豈不是逼着官員們去打縉紳的主意?他們若是知道太原正在試行的縉紳監督地方官員,只怕就不會如此想了。

微微一頓,貞武接着道:“朕一路行來,聽聞火耗有徵至一錢五分者,更聽聞鳳翔府還有徵至三錢者。你們可有耳聞?”

鄂海頓覺一陣苦澀,不用說,貞武這是一路之上從商販處探聽來的情況,千防萬防,沒想到貞武還會跟商販打聽情況,他忙躬身道:“奴才失查,即刻遣人嚴查。”

貞武沉聲道:“不要只查州縣官員,連同府道官員一塊查。就地罷免,押解京師,衙門和原籍家產一塊抄沒。三錢的火耗,這是挖大清的基石。”

“奴才遵旨。”鄂海、綽奇忙躬身道,心裡卻是爲那倒黴的官員可惜,河南還有徵四錢火耗的,只怪命不好,撞到貞武槍口上了。

微微頓了頓,貞武才接着道:“陝甘之地,各族雜處,倘若橫徵暴斂,必然惡名遠揚。不利於西北之穩定,爾等位列封疆,要多下去微服私訪,瞭解實際情況,陝甘不穩,西北不安。如今朝廷正在逐步提高官員俸祿,這火耗暫定在一錢左右,各種攤派,加徵,更須杜絕。”

“喳,奴才等遵旨,即刻曉諭各府道州縣。”鄂海忙躬身道。

西安將軍席柱聽到這裡,卻是咂摸出了點滋味,貞武御極之初便巡幸山陝,而且是一路快馬急行,賑災和削減火耗皆是穩定民心之舉,清理虧空是爲保證地方糧儲,種種跡象來看,皆是爲戰前做準備,難不成,西北馬上就有大戰?他不由狐疑的窺了貞武一眼,西北如今可是絲毫未見有亂象,難不成要主動挑起戰事?這主子在海上就是四處惹事的主,這還真有些說不準。

他正自胡思亂想,貞武卻看向他,問道:“地方虧空不少,軍中可有虧空?”

“回皇上。”席柱聲音洪亮的會道:“西安八旗,絕無虧空之情形,一應生息銀,奴才都用於放貸給鹽商或者是開設當鋪,買地出租,利潤雖然不高,卻不存在虧空,”

這些生意確實是穩定,貞武微微點了點頭,含笑道:“軍隊經商,有礙聲譽,將這些生意都變現成銀子,存入‘四大恆’,朕給八旗增加的福利銀也一併存入‘四大恆’。”

聽的貞武提到福利銀,席柱忙起身跪下道:“皇上,綠營加餉,如今已與八旗同例,八旗兒郎雖然增加福利,終究不如加餉好聽,奴才懇祈將福利銀改爲加餉。”

聽的席柱這話,賴都、鄂海、綽奇三人不由暗暗叫苦,綠營加餉,八旗加福利銀,這是貞武革新軍制的大事,豈會輕易更改?好不容易見到貞武開笑臉,這下怕是又要糟糕了。

果然,聽的這話,貞武連上的笑容便漸漸收斂,微一沉吟,他才掃了衆人一眼,道:“綠營八旗軍餉同例,這是朕推行滿漢一體,倡議滿漢聯姻,提高漢人地位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容更改。

大清兵制,日後不分滿漢,只分內外,八旗綠營對內稱爲駐防兵,海軍禁衛新軍對外稱爲遠征兵,遠征兵兵餉要高出駐防兵,想要加餉,進海軍或是禁衛新軍,如今海軍和禁衛新軍皆是一視同仁,不分旗民,不分滿漢,八旗兵在遠征兵中亦無任何特殊待遇,連福利也沒有。”

這是貞武第一次明確的提出對大清兵制的革新,鄂海幾人聽的暗暗驚心,貞武如此革新兵制,這是明擺着要對外大肆擴張了。

席柱聽的卻是大爲震驚,海軍和禁衛新軍劃爲遠征軍?而且兵餉待遇還要高出八旗?這親且不說,最爲重要的是遠征軍常年對外征戰,立功晉級的機會將遠勝於八旗綠營的駐防兵,這兩者可謂是千差萬別。

微一沉吟,他便悶聲道:“皇上,西安八千八旗兵丁,雖是直省駐防旗兵,但因處於西北前沿,素來訓練刻苦,號令嚴明,與京旗不可同日而語,完全可媲美東北之索倫兵、錫伯兵,以及從宣外之遊牧察哈爾兵,奴才竊以爲西安之八旗兵丁,完全夠格晉升爲遠征兵,奴才斗膽,懇請皇上檢閱西安之八旗兵丁。”

聽的這話,貞武不由微微一笑,東北三省之索倫兵、錫伯兵,宣外之遊牧察哈爾兵乃是大清八旗最精銳的部隊,其戰力遠甚於京旗和直省駐防旗兵,亦堪稱是大清八旗最後的依仗,因爲遠離繁華之地,腐化墮落的速度遠不及京旗和直省駐防旗兵,不過,這些精銳,貞武是調不動的,那是康熙的護身符,康熙一天不死,一天是不會交出來的。

席柱敢將西安的八千八旗兵丁與索倫兵、錫伯兵、察哈爾兵相提並論,至少說明西安的八旗兵丁堪稱強軍,至少進軍西北是沒有懸念的,不過,貞武是想在西安建立禁衛新軍,少不得要挫挫他的銳氣。

微微一笑,他便道:“閱兵就免了,朕此番巡視西安,帶了一千禁衛新軍。”說着,他對外吩咐道:“宣嶽鍾琪覲見。”待侍衛領命而去,他纔對席柱道:“如今已經不是騎射稱雄的時代,朕在西安的時間不長,就將閱兵改爲兩軍對抗演練。”

兩軍對抗演練?席柱不由微微一怔,海軍在天津軍演他是聽說過的,畢竟出了那麼大的事情,想不知道都不行,不過,聽聞海軍只是火炮犀利,騎兵根本沒有近身肉搏的機會,難不成禁衛新軍一路西來還帶了火炮?這怎麼可能?貞武一天可是奔行一百多裡,不可能帶有火炮,沒有火炮,就憑禁衛新軍背的火槍能夠力壓他的西安精銳騎兵?

當下,他便躬身道:“奴才遵旨。”擡起身,他又接着道:“奴才久聞禁衛新軍威武,正好乘此機會見識一番。”

見席柱一臉的不服氣,貞武微微笑了笑,頗爲讚賞的看了他一眼,武將就是要有股子不服輸的勁頭,什麼樣的將領帶什麼樣的兵,看來西安的八旗應該不賴。

嶽鍾琪這時大步走了進來,躬身道:“微臣恭請皇上聖安。”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道:“禁衛新軍可帶有輕便火炮隨行?”

火炮?嶽鍾琪不由大爲詫異,稍一遲疑,便回道:“回皇上,十二磅山地榴彈炮雖然可以用三匹馬輕鬆運載,卻無法日行百里,微臣並未攜帶。”

貞武點了點頭,道:“着禁衛新軍準備一下,明日與西安八旗對抗演練。”

“微臣遵旨。”嶽鍾琪忙躬身道,心裡卻是暗笑,西安這些個不知死活的旗兵竟然要與禁衛新軍演練?

“恩,先跪安吧。”貞武對嶽鍾琪說完,又看向鄂海、綽奇兩人,問道:“陝西回民數量有多少?”

陝西巡撫綽奇忙躬身道:“回皇上,陝西有丁口百五十萬,回民佔三成,按一丁口六人之比例,當在二百七十萬左右,主要分佈在西安、鳳翔、同州三府以及乾州、邠州鄜州三州等二十餘州縣之內。”(未完待續)

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37章 滿漢之爭?第362章 什麼香?第66章 關係網第410章 吃早茶第477章 升級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182章 朝會(三)第14章 調教舉子第606章 接見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97章 誘導第l85章 京報第448章 倭子國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129章 刺殺(上)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677章 薄懲第251章 亂了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99章 立威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94章 陳鵬年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84章 回京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60章 分田地後記九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410章 吃早茶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590章 徹查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650章 醞釀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316章 兵油子第558章 傳位第93章 探望十三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355章 陛辭後記九第582章 倉鼠第579章 捐納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222章 放貸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592章 收兵權第10章 票號(下)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653章 尋開心?第669章 啓程第492章 徵日(一)第296章 密謀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365章 抱火鍋第94章 陳鵬年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464章 應對第589章 動手第59章 金本位概念後記三第621章 反應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581章 返京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22章 錢多遭人嫉
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37章 滿漢之爭?第362章 什麼香?第66章 關係網第410章 吃早茶第477章 升級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182章 朝會(三)第14章 調教舉子第606章 接見第445章 對日貿易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397章 誘導第l85章 京報第448章 倭子國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129章 刺殺(上)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677章 薄懲第251章 亂了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99章 立威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419章 敲打老四第94章 陳鵬年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400章 微服私訪(三)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84章 回京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19章 綠營兵制第360章 分田地後記九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410章 吃早茶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590章 徹查第402章 康熙的糾結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650章 醞釀第426章 擔心譁變第443章 官場地震第316章 兵油子第558章 傳位第93章 探望十三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355章 陛辭後記九第582章 倉鼠第579章 捐納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222章 放貸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592章 收兵權第10章 票號(下)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653章 尋開心?第669章 啓程第492章 徵日(一)第296章 密謀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365章 抱火鍋第94章 陳鵬年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464章 應對第589章 動手第59章 金本位概念後記三第621章 反應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581章 返京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22章 錢多遭人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