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臘月十七,江寧,兩江總督府。

兩江總督噶禮,棟鄂氏,滿洲正紅旗人,清初五大臣之一何和哩的第四代孫,今年四十八歲,他由廕生授爲吏部主事,再升爲郎中。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征噶爾丹,停留在克魯倫河,噶禮隨左都御史于成龍督運中路軍的糧餉,表現出衆,深受康熙讚賞,不久,提升爲盛京戶部理事官,一年多時間,連升三級,授爲內閣學士。

康熙三十八年,授山西巡撫,噶禮當官勤敏而且辦理政務出衆,然爲人卻貪婪殘暴,放縱官吏虐待百姓,一到山西,他就積極查覈虧空,深受康熙賞識,乃是康熙爲清查虧空樹立的典型。

出任兩江總督後,噶禮想繼續以清查虧空博取康熙的歡心,卻沒料想這一招不管用了,不僅被康熙狠狠的削了回面子,下面的漢族官員跟他也勢若水火。

人倒黴時,喝涼水也塞牙。噶禮正爲江蘇的局面焦頭爛額時,又被十四阿哥胤楨當做墊腳石狠狠踩了一腳,此時,他一手拿着朝廷的邸報一手拿着八阿哥胤禩的親筆信,頗有點哭笑不得,這算怎麼回事,這兩兄弟,一個打一個拉?十四阿哥這個愣頭青,事先就不能給我打聲招呼?這也是我噶禮,聖眷優渥,換個人,只怕這兩江總督也做不成了。

想到江海關的那幾個委員給自己送的禮,還有自己在江海關安插的親信,他也無暇去抱怨,趕緊的提筆給胤楨寫了封信,以免這個愣頭青弄出無法收拾的局面來。

臘月十九上午,胤楨同時收到了康熙的諭令還有噶禮和八哥胤禩的信,看完信,他冷冷一笑,立即吩咐達春點起兩百親衛並帶上那羣已經吃了兩個月閒飯的帳房先生,一大羣人浩好蕩蕩的趕到大東門外黃浦江邊的海關衙門,當衆宣讀了康熙的諭旨之後,他就下令將所有一應帳目全部封存,而後對所有的官吏宣稱‘封印’放假。

海關的一衆官吏登就感到一陣恐慌,雖然在年關他們將一年的帳目已經做平了,該分的銀子也早分了,可看到胤楨這副來勢洶洶的架勢,他們仍是一陣陣心驚肉跳,這其中有多少貓膩,他們實在太清楚了,做的再好的帳目也經不起查啊。

可現在胤楨身爲江海關的監督,他們哪敢不尊令,一個個都心慌意亂失魂落魄的四散而去,胤楨待他們一走,便手一揮,“查,將最近三年的所有帳目都給我分門別類歸納彙總,然後逐年的建立檔案,帳目不符的,一一單列出來。”

回到留春園,胤楨便譴人去松江府將松江知府朱延志叫來,而後才喚過海鋒,“明年夏天,咱們的海軍學院就要招兵買馬了,首批人數在三千左右,現有的兵勇號褂可不適於在海上,得找人另外製作,最好是咱們自己有個縫製軍裝的部門,這事你負責落實下。”

將海鋒打發了出去,胤楨嘴角不由一彎,那小妮子怕是已經等不急了吧,他取出張夢嬌的擡旗文書,想了想,又草草的寫了封短信一併封了,才吩咐道:‘達春,譴人將這封信交給張家的張姑娘。”

張夢嬌確實有點急,這幾天見他爹爹一天到晚躲在家中長吁短嘆的,她心裡也十分的難受,她清楚眼下這情形,不論怎麼勸解,也是沒用的,所以索性也就避着她爹爹,免的讓他心煩。

今兒,她正窩在房間裡看書,就聽管家在外稟報,“三小姐,留春園有人送來一封信,說是給您的,只是…….。”

他話沒說完,張夢嬌就小跑着出了房間,“拿過來我看。”

難怪管家疑惑,原來信封上寫的是‘聶(聶格里的漢姓)夢嬌’,看來是給自己擡籍的文書了,拆開信,果然是擡籍文書,擡入了漢軍旗。

想到胤楨馬上就要派人來提親,她不由有些羞怯緊張起來,正欲轉身回自己的房間,卻看見信封裡還有信,打開一看,她不由倒吸一口冷氣,這纔是大手筆啊,這手段這眼光與自己相比簡直就是雲泥之別,枉自己還得意洋洋的在他面前賣弄,她不由一陣臉紅,自己的眼界還真是太小了。

半晌,她纔回過神來,急急的趕到他爹爹的北院,“爹爹,你不用愁了。”說着將手上的短信遞了過去。

張元隆急急看完,一雙手情不自禁的抖了起來,天!監督江海關,棉布專賣,這胤楨還真能翻雲覆雨啊,這種情況下,他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整個兒的將局面完全翻轉過來了,現在可是所有的海貿船隊都要巴巴的上門求他了。

“還楞着幹什麼?”張元隆立馬站起身來,“乖女兒,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走,去留春園,再遲一點去,怕是就要排隊了。”

“爹爹你這麼急着去,打算怎麼說?”張夢嬌似嗔似怨的拉長了語調說道。

聽到這一問,張元隆也不僅楞了,是啊,見了胤楨怎麼說?前幾天怎麼就不相信這個寶貝女兒的眼光呢?要早幾天抱上這個大腿,現在不就樂的找不到北了。

“爹爹,不用着急,我們這時候過去就已經是落了下乘。”張夢嬌娓娓說道,“按說呢,十四爺不是不知道人情事故的人,你就是不去,他也會給我們張家的船隊留下足夠的份額。”

“就我們張家船隊的份額?”張元隆連連搖頭道:“這可是天賜良機,怎麼會就我們船隊那一點份額?”

張夢嬌狡慧的問道;“爹爹是想借着這個機會壯大我們張家的實力?可十四爺憑什麼給你那麼多的份額?”

張元隆知道在這方面,十個自己也趕不上眼前這個女兒,他緩緩的坐了下來,笑道:“嬌嬌,別賣關子了,爹心裡就跟貓抓似的,快說說應該怎麼做。”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那些船隊無端打壓十四爺,你說十四爺翻身過來,能輕易放過他們不?”

張元隆心裡一緊,“你是說十四爺還是要整合海貿船隊?”

張夢嬌輕輕一笑,“女兒是如此猜的,僅僅是江蘇和浙江兩省,年產棉布就在五千萬匹以上,有多少船隊是指靠着運棉布生存,棉布一控制,他們還不巴巴的求上門來?十四爺是什麼人?這麼大好的送上門的機會他豈會錯過?所以說整合是肯定的,問題是他會怎麼個整合法?

不知道還有一點爹爹注意到沒有,這棉布不僅產量大而且銷路廣需求大,南洋西洋日本等外來商船都喜歡棉布,現在一控制,只能從上海流出,再加上現在上海允許洋人駐留,這必然導致外來商船蜂擁而入,上海馬上就能與廣州平分秋色,可以說上海的黃金髮展時機就在眼前。

面對這有史以來最大的發展機遇,爹爹想搶佔先機,多佔棉布的份額,其他船主自然也有這個想法,問題是怎麼才能從十四爺手中拿到份額?正所謂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爹爹打算用什麼去交換份額?”

最後一週在榜時間了,推薦、收藏作死的砸啊!

第27章 小朝會第499章 徵日(八)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704章 錢法第182章 朝會(三)第98章 白費勁第375章 大忽悠第93章 探望十三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566章 收服第151章 招撫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552章 佈局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538章 公示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410章 吃早茶第671章 老辣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78章 投桃報李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43章 危機第677章 薄懲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190章 老十三第317章 破城第191章 大喜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675章 下馬威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51章 海關制度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613章 拿捏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451章 **老五第363章 打秋風第499章 徵日(八)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362章 什麼香?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6章 出謀劃策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37章 滿漢之爭?第529章 駕馭朝會後記九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641章 吹號,進攻後記七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77章 勸輸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200章 機會第532章 托兒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05章 條約草本
第27章 小朝會第499章 徵日(八)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704章 錢法第182章 朝會(三)第98章 白費勁第375章 大忽悠第93章 探望十三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566章 收服第151章 招撫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552章 佈局第22章 錢多遭人嫉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538章 公示第199章 風雲變幻第410章 吃早茶第671章 老辣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78章 投桃報李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43章 危機第677章 薄懲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190章 老十三第317章 破城第191章 大喜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675章 下馬威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502章 徵日(十一)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36章 初步戰略第51章 海關制度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613章 拿捏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第451章 **老五第363章 打秋風第499章 徵日(八)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163章 《南山集》案(二)第105章 遠洋貿易船隊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430章 秀才造反第362章 什麼香?第224章 白銀動人心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6章 出謀劃策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37章 滿漢之爭?第529章 駕馭朝會後記九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641章 吹號,進攻後記七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577章 勸輸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200章 機會第532章 托兒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05章 條約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