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收曹顬

曹寅既指望胤禎幫着出主意填補虧空,也有心攀抱胤禎這顆大樹,便下決心把真實的原因說出來,稍稍沉吟,他便欠身說道:“回十四爺,老奴身兼通政使、江寧織造、巡視兩準鹽漕監察御史三職,通政使不過是虛銜,主要是後面二職,江寧織造是常年虧損,所以皇上才賞了淮鹽監察使以爲補貼。

曹寅說着不自覺的張望了一下,胤禎沉聲道:“放心,本王規矩森嚴,沒人能聽的到我們談話,儘管如實說。”

曹寅點了點頭才接着道:“織造虧損是在明面上的,數目並不大,虧空大頭都是皇上南巡時拉下的,皇上六次南巡,五次住在織造署,老奴負責四次接駕大典,這鉅額虧空便是逐次累積下來的,淮鹽監察雖然能夠補貼一點,但相對於四百萬的鉅額數字,無異於杯水車薪。

另外,十四爺既然知道密探耳目一事,老奴也不妨直言,江南三織造都有密摺特權,必須直接向皇上隨時稟報錢糧、吏治、營務、緝盜、平亂、幫會、薦舉、參劾、收成、糧價、士人活動以及民情風俗等包含江南地方各方面的情形。

要收集這些情報需要大量的人手和嚴密的組織,老奴從家父手中接手時,規模還不太大,不過,時間一長,這規模也就越來越大,每月的開支也越來越驚人,但皇上又喜歡凡是講究光明正大,這些帳目根本就上不了檯面,老奴也沒膽子向皇上如實奏報,這些年來,老奴可謂是不勝其苦。”

胤禎瞅了一眼彷彿吃了黃連一般,滿臉都是苦色的曹寅,心中暗忖,織造的虧損既然是明面上的,那麼收益也就是明面上的,沒動腦筋的必要,而淮鹽監督,卻是職權有限,想撈大錢,根本就沒那個可能,難怪他束手無策,一面是鉅額的虧空,一面是無法報銷的巨大開支,這種情形下,要想填補鉅額虧空,還真是個難題。

想到曹家最後因爲這筆虧空而被抄家,他也感覺有點冤,想到這裡,他猛然一驚,雍正後來抄了曹家,他難道就不需要曹家的情報網?微微一頓,他便明白過來,粘杆處,對!粘杆處肯定還兼有收集情報的作用,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雍正才毫不留情的抄了曹家。

在這個信息不發達,交通落後的時代,情報就顯的尤爲重要,四哥胤禛日後將是自己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可不能在情報方面落後於他,想到這裡,胤禎對曹寅手上的情報網就更爲重視。

見胤禎默然不語,曹寅又接着道:“不僅如此,三織造還有爲宮裡採辦貢品的職責,舉凡彝鼎古玩、秘籍珍本、山珍海味乃至名優特產,都在蒐羅進貢之列,在家父手中,就曾進呈過鐵梨案、博古圍屏、名人字畫、淳化閣帖、秦鏡、漢唐鼎、太極圖端硯、程君房墨以及各種名玉筆架等。

到老奴任上,又進獻各種名貴西洋漆器、蘇州戲班女孩、絲竹技師,至於皇上嗜好的鰣魚、冬筍、火腿、茶葉、腐乳、滷蛋、糟鵝蛋、小瓶滷菜、茭白、新鮮佛手、洞庭桔子等,更是不斷地進貢。”

見曹寅一嘮叨起來,竟是沒完沒了,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扯了出來,胤禎不由暗笑,這人老了,是不是都會變的這樣嘴碎。笑了笑,他才說道:“這事,容本王先想想,曹大人先把心放寬,這筆虧空,包在本王身上,你只管安心辦差就是。”

一聽這話,曹寅懸着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十四爺身家幾千萬,四百萬不是小數目,但對他來說,卻也不是難事,只是這個人情領的可就大了,沉吟了下,他才道:‘奴才老了,已不堪大用,就讓曹顒爲十四爺出力吧。”

見曹寅再次提出依附,胤禎也不再推辭,含笑道:“以後就讓曹顒派人與本王單線聯繫,你現在心結已了,該多作養身子,曹顒還年輕,需要你多扶持。”

見胤禎應承下來,曹寅不由大喜,若是十四爺日後能夠上位,曹家還能再紅火幾十年,即便不能上位,曹家也能全身而退,不慮後顧之憂,他忙起身跪下道:“奴才叩謝十四爺大恩。”

胤禎將曹寅送了出去,折返回來,就見達春拿着一疊名貼迎了上來,“王爺,外面有一羣官員候着拜見。”

接過那一疊厚厚的名帖,胤禎暗自奇怪,自己什麼時候變的如此受歡迎了?隨便翻了一遍,大都是四、五品官員,估計這些官員都是來混個臉熟的,他也沒心思見,只是把正六品的江寧農學院院使李錦,正四品的江寧督管秦淮河試點的欽差鄂爾泰這兩張貼子抽了出來,吩咐道:“叫這二人進來,就說本王旅途勞累,事務繁多,叫其他人散了。”

李錦、鄂爾泰二人進來請安見禮之後,胤禎伸手示意讓二人坐下,這才瞅着李錦道:““農學院已經全部完工?”

李錦欠身回道:“回王爺,農學院於半月前就已經全部完工,江南各府、縣推薦而來的三百二十名生員亦全部入院就學。”

胤禎微微頜首,“明日,陪本王前去視察一下。”

李錦忙乖巧的說道,“謝王爺,下官明日率農學院全體先生及生員恭迎王爺。”

“不必。”胤禎擺了擺手,“不要影響生員們讀書,明日,本王微服前往,有你陪着就行了。”

一聽這話,李錦卻是神色一肅,“王爺,恕屬下直言,農學院初建,雖規模宏大,卻名聲不顯,王爺聲名顯赫聞達於朝野,又是農學院的首倡者,更是皇上欽命督查農學院的欽差,前往視察農學院,既能使農學院揚名,又爲農學院增色不少,屬下懇請王爺大張旗鼓前往,方顯得皇上和王爺對農學院的重視。”

聽李錦這一說,胤禎不由暗自欣喜,康熙親自挑的這個農學院院使不錯,做事認真,而且有眼光,他微微一笑:“李院使說的有理,本王允你所請。”

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605章 後宮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729章 去熱河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715章 捷報第316章 兵油子第518章 蹊蹺第674章 泄露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74章 回京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12章 匯通天下第604章 晾幾天第644章 暢春園第36章 督撫之爭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21章 善後第499章 徵日(八)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66章 關係網後記四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l85章 京報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56章 出謀劃策第699章 自做孽第556章 心結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51章 試探第181章 朝會(二)第22章 錢多遭人嫉後記七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25章 十三行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94章 陳鵬年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599章 使團第78章 投桃報李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123章 旱情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17都是聰明人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81章 上屋抽梯第169章 會審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72章 君心難測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526章 理關係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357章 回上海第4章 初露崢嶸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51章 **老五第91章 工商雜稅第125章 十三行第599章 使團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73章 一折驚心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677章 薄懲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44 康熙病危第83章 酸第699章 自做孽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51章 試探第78章 投桃報李第64章 失算了
第433章 航線專營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605章 後宮第215章 海軍擴招第729章 去熱河第280章 海軍陸戰隊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715章 捷報第316章 兵油子第518章 蹊蹺第674章 泄露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74章 回京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12章 匯通天下第604章 晾幾天第644章 暢春園第36章 督撫之爭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21章 善後第499章 徵日(八)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66章 關係網後記四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214章 老八孝心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l85章 京報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56章 出謀劃策第699章 自做孽第556章 心結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83章 從諫如流第351章 試探第181章 朝會(二)第22章 錢多遭人嫉後記七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125章 十三行第220章 生番熟番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69章 海盜鄭盡心第94章 陳鵬年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599章 使團第78章 投桃報李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123章 旱情第320章 彌天大謊第213章 十四的致命之處第17都是聰明人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81章 上屋抽梯第169章 會審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72章 君心難測第557章 荒誕之言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526章 理關係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357章 回上海第4章 初露崢嶸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51章 **老五第91章 工商雜稅第125章 十三行第599章 使團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73章 一折驚心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677章 薄懲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480章 孝心可嘉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544 康熙病危第83章 酸第699章 自做孽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351章 試探第78章 投桃報李第64章 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