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機會

老九胤禟頗爲鬱悶的問道:“八哥,張鵬翮連天的拒不見客是爲哪般?難道十四黨不想招攬官員?”

“不招攬更好。”老十胤誐興災樂禍的說道:“我倒要看看那些個牆頭草是什麼下場?”

胤禩微微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十四弟行事往往出人意料,既然琢磨不透他的心事,咱們也不用費神琢磨,用心把外城的改造和工商雜稅革新的試點這兩份差事辦好纔是正經事,眼下局面繁雜,多一分聖眷,咱們就多一分機會和實力。”

“八哥說的是。”兩人忙附和着道。

眼見上尊號的事成功的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力,皇太子胤礽自然是不會錯失這等良機,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他開始頻頻的接觸自己的親信,在暗中積極佈置。

下朝回到毓慶宮,太子胤礽一邊任由宮女解換朝服,一邊暗自嘀咕,“這天可真熱,這才三月天,就更六月差不多了。”嘀咕完,他就一楞,是啊,這都連着晴了幾天了?清明可都未見下雨,他心裡一跳,朝外吩咐道:“着人叫朱天保去書房候着。”

換完便裝,胤礽便急步來到書房,一進門就劈頭問道:“九如,連着晴了多長時間了?”

朱天保沒防着胤礽會問他這個問題,不由一怔,快速的回想了一下,才謹慎的說道:“回太子爺,最近一次下雨好象是在二月二十四。”說完他也反應了過來,已經有半個月沒下雨了,這可是三月,難道今年將有大旱?

胤礽已是連聲吩咐着道:“馬上派人收集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察哈爾等地的降雨情況,另外着人去找欽天監監正問問,看他們是怎麼個說法?”

欽天監監正法國傳教士紀利安此時卻正在給康熙彙報,“……黃河以北,預計在三個月時間以內,都沒有大的降雨。”

康熙聞言,眉頭頓時深鎖,春分時節乾旱,影響可是太大了,此時正是播種育秧時節,若是持續乾旱,對民心的打擊可想而知,雖然一衆官員大吹盛世,可他心裡很清楚,小民百姓不過是勉強混個溫飽,正常年分,青黃不接之時都是最爲難熬的時候,一旦遇上災荒,這日子可就難過了,沉吟了半晌,他才吩咐道:“着上書房大臣蕭永藻行文黃河以北各省、府、縣官員做好抗災準備工作。另着戶部派員下兩江、湖廣籌集糧食。”

胤礽一得到這個消息,興奮的在書房轉了幾圈,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

廈門,

廈門建城較晚,於前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纔開始築城,廈門城建成之後,幾經興廢,數次擴建、加寬和修葺,在康熙二年和二十年被鄭成功部隊先後兩次摧毀,現在的廈門城是靖海侯施琅於康熙二十四年在舊城址上重修和擴建的,廈門目前已經是東南海防鏈條中的重要環節,戰略位置極爲突出。

胤禎到達廈門已經有幾天了,施世驃雖是才接手福建水師,但他卻拋下所有的軍務,每天陪着胤禎前後巡視。

胤禎每天卻是隻看不說,轉了幾天楞是沒說一句有關支持的話,施世驃千方百計的暗示、提醒,挑起話頭,胤禎就是不接茬,把個施世驃很是鬱悶了幾天。

而胤禎帶出來的衍德和劉知生兩人卻沒閒着,可着勁的在水師營裡挑船挑兵,待得兩人彙報都已經挑好之後,胤禎就向施世驃辭行。

施世驃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大的虧,忙以餞行爲由將胤禎請到水師提督府,酒席未開,他就腆着臉道:“十四爺,這福建水師前前後後您也看了幾天,這麼大的攤子,未將又是剛接手,十四爺好歹總得支持點吧?”

胤禎微微笑道:“當然是要支持的,這樣吧,福建水師的戰船確實也大都老舊不堪,本王在上海的造船廠,將遠洋艦隊建造完了之後,就給福建水師的大小戰船統統都換一遍,如何?”

這話說了不等於沒說,遠洋艦隊建完了,造船廠就歸朝廷了,這不是蒙我嘛?施世驃滿肚子的腹誹,不帶這麼玩人的,他立時就擠出一副苦瓜臉,“十四爺,未將好歹也還兼着一個海軍學院的副院長,十四爺來了廈門一趟,就丟下這麼句話,未將可怎生出去見人?”

不就十艘破船嘛,還好意思提醒爺?胤禎暗罵了一句,臉上卻是一本正經的說道:“不是本王不支持你,海防這塊,國家是專門撥有經費的,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你總不能讓爺出了錢還落個破壞朝廷體制的罪名吧?”

一聽這話,施世驃立刻就咧嘴笑道:“未將這就給皇上上摺子,給兵部打報告,不過,十四爺您也看到了,這福建水師的士卒們跟海軍一比,活脫脫就是個叫化子,未將這幾天走路都不敢擡頭,生怕看到他們那副幽怨的表情,十四爺,您看,能不能先給士卒們換身行頭,未將以後說話也纔敢大聲啊。”

這傢伙怎麼是這麼個憊賴貨?這跟資料上的記載也差的太遠了點,胤禎頗爲鬱悶的搖了搖頭道:“海軍的軍裝是皇上特批准的,水師要想換裝,你還是先給皇上寫摺子吧。”

又要寫摺子?施世驃也是大爲鬱悶,這麼個大金主來到廈門,不現拔根毛下來,那還真是沒臉見人,他忙笑道:“那就暫不換海軍軍裝,現在正是換春秋裝的季節,就給士卒們先發兩套新號褂也行。”

“本王不是送了施軍門六萬見面禮了嗎?”胤禎似笑非笑望着施世驃,“難道還不夠給士卒換號褂?”

“嘿嘿,未將哪敢藏私。”施世驃雖是在笑,一張臉卻跟苦瓜似的,“福建水師連着三的陣亡和傷殘撫卹都沒下發了,那六萬,未將想一次性把這三年的撫卹補足。”

胤禎神情一下就變的峻然陰沉,冷冰冰的說道,“吳英(前任水師提督)竟敢私吞士卒的陣亡傷殘撫卹金?”

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363章 打秋風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129章 刺殺(上)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606章 接見第24撩撥康熙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538章 公示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394章 黃帶子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202章 李衛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93章 探望十三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9章 抽絲剝繭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307章 朝陽門第313章 合流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02章 徵日(十一)後記5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725章 西花園第186章 述職第592章 收兵權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477章 升級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464章 應對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628章 困境第18章 發行銀票第324章 攻心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675章 下馬威第706章 割辮子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710章 揉搓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558章 傳位第74章 海軍招兵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595章 嚴懲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579章 捐納第355章 陛辭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691章 拆除滿城第622章 棘手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65章 戴梓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508章 出手第499章 徵日(八)第591章 反應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613章 拿捏第296章 密謀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70章 驛站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455章 宴請第603章 出紅差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714章 大局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69章 會審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29章 刺殺(上)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478章 入主東宮後記十
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363章 打秋風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624章 生財有道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129章 刺殺(上)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606章 接見第24撩撥康熙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538章 公示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394章 黃帶子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16章 登龍十二術第202章 李衛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93章 探望十三第39章 暗中出手第29章 抽絲剝繭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307章 朝陽門第313章 合流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02章 徵日(十一)後記5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725章 西花園第186章 述職第592章 收兵權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477章 升級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464章 應對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628章 困境第18章 發行銀票第324章 攻心第719章 知人善任第675章 下馬威第706章 割辮子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710章 揉搓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558章 傳位第74章 海軍招兵第456章 萬壽慶典第595章 嚴懲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579章 捐納第355章 陛辭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691章 拆除滿城第622章 棘手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65章 戴梓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508章 出手第499章 徵日(八)第591章 反應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613章 拿捏第296章 密謀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670章 驛站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455章 宴請第603章 出紅差第314章 太子的轉機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714章 大局第724章 騙小女孩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35章 意外收穫第169章 會審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29章 刺殺(上)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478章 入主東宮後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