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官場地震

三月十三,胤禎一行抵達天津。

雖然碼頭已經被清理出來,但是兩旁邊仍是擠滿了移民,好在還有不少兵丁維持秩序,倒也顯得秩序井然,站在船頭觀望的胤禎不由微皺了皺眉頭,不知出了什麼意外情況,張鵬翮、富寧安、施世綸三人都是熟悉政務民情的能吏,籌備如此之久的移民何以顯得如此混亂?

碼頭兩旁,不少從來未見過如此漂亮和龐大的西洋戰艦的移民不停的指指點點,王大牛一手一個牽着兩個半大的毛孩子,站在他媳婦前面羨慕的看着戰艦上身着整齊棉大衣站得跟釘子似的士兵,他們一家四口都是私自跑來的,短時間還不能上船南下,一天到晚無事可做,就到碼頭邊看着別人上船。

不想今日竟然看到難得一見的西洋景,瞅了半晌,王大牛才羨慕的自語道:“瞧這些兵爺的大衣,比咱們高山衛的兵爺可強遠了。”

“那是,你也不打聽一下,大清的海軍,那可是比八旗兵的餉銀還高。”旁邊一漢子賣弄道。

一聽有人接腔,王大牛立即順着杆子道:“老鄉,這些海軍是打哪裡來的?”

“誰跟你老鄉?你一個山西的,俺是山東的。”那漢子輕笑道:“這還用問,肯定是從南邊來的嘛。”說着又問道:“你山西哪裡的?”

“山西大同府,高山衛的。”王大牛絲毫不以爲意,接着道:“老哥,這來的是多大的官?”

“怎麼着也該是個八案巡撫之類的吧。”那漢子也有點拿不準。

“別在這裡丟人了。”旁邊一人插話道:“你是聽書聽多了吧,八案巡撫,這來的肯定是二品以上的大員。”

“一羣大梨,不懂就別瞎說。”一天津口音道:“在碼頭迎接的知道是誰嘛?倆正一品兒的大學士,宰相,宰相該知道吧,來的人不用說,肯定是當今的十四皇子。”

十四皇子?王大牛一楞,不知道誰都成,可十四皇子不能不知道啊,移民澳洲就是十四爺提出來的,移民的錢也是十四爺出的。

‘南海一號’緩緩靠上碼頭,胤禎、胤祥兩人都換了一身朝服,一下船,十六阿哥胤祿、海善、張鵬翮、富寧安、施世綸、趙弘燮、杜呈泗等人率先迎了上來,見禮寒暄之後,天津一衆地方官員又上前請安見禮。

胤禎瞥了碼頭兩旁的移民一眼,便含笑道:“本王也不是第一次來天津,大家都有差務在身,就此散了吧。”

話音一落,靠在碼頭兩旁的移民突然跪了下來,接着便聽的一聲高呼“十四爺萬福金安。”隨即碼頭兩旁便響起了一陣接一陣的“十四爺萬福金安。”整個碼頭兩旁的移民波浪一般跪下了一片。

衆人都未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天津總兵杜呈泗忙上前躬身道:“卑職失職,因爲時間匆忙,人又太多,不及驅散迴避。”

胤禎擺了擺手,掃了一眼兩旁黑壓壓的背影,揚聲道:“澳洲是個好地方,希望你們能夠在澳洲安居樂業,世世代代爲大清守好澳洲!也不枉朝廷一片美意!”說完,他便率先而行,匆匆離開了碼頭。

進入天津城,胤禎直接就去了施世綸的臨時官衙,胤祿、海善、張鵬翮、富寧安、施世綸、趙弘燮、杜呈泗等品級較高的跟了進來,衆人又是一番重新見禮,才按官階大小落座。

胤禎劈頭就問道:“澳洲移民應是分批分期進行的,何以碼頭如此紛亂,聚集了衆多移民?”

這裡張鵬翮的官階最高,資格也最老,他也不敢推卸責任,忙欠身將天津的情況詳細的稟報了一遍。

聽完之後,胤禎一陣無語,不作爲,堪稱是官場通病,自古皆然,這件事情涉及官員衆多,雖然都只是微末小吏,但現在官場上,誰背後沒點關係網,張鵬翮、富寧安沒下辣手,估計是怕犯了衆怒。

不過,此事不加以控制是不行的,聚集在天津的移民肯定是要妥善安排的,這消息一旦傳出去,定然會鼓勵大量不在計劃內的百姓蜂擁而至。

沉吟半晌,胤禎才問道:“天津城裡如今有多少移民?”

施世綸不假思索的回道:“二十一萬。”

二十一萬並不多,也就比計劃內一個月的移民總數多了幾萬,以天津城的規模,能夠應付的過來,難怪他們並不如何在急,胤禎微微點了點頭,沉聲問道:“目前天津城內移民的數量是逐步增加還是減少?”

“目前的情況已經有所好轉,每日裡增加的數目已經降至三千以下。”施世綸欠身回道,略一停頓,又接着道:“天津港自二月二十六日開港,如今已經半月,下官們發現情行不對,又緊急徵用了港口的一批商船,截止今日,已經轉運了十二萬。”

難怪上海的一幫官員叫苦不迭,胤禎不由暗忖,聽說每天增加的數目已經控制下來,他也較爲滿意,沉吟了片刻,才道:“目前這局面雖已控制住了,但仍不能大意,滯留天津的不在計劃內的移民,不僅食宿有保障,而且提前轉運南下,這並非好事。

如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這消息一傳開,極有可能引起反彈,屆時,附近饑民再摻合進來,局勢便難以掌控。”

一聽胤禎這話,在座一衆大員,心裡都是一驚,北方數省,十年倒有八年是春旱,今年一旦出現春旱,饑民蜂擁而來,還真有可能出大事。

頓了一下,胤禎看向富寧安,接着問道:“富中堂應該清楚,此件事情,涉及瀆職的官員有多少人?”

富寧安一直掌着吏部尚書,這幾日晚上沒少熬夜寫信,略微沉吟,他便道:“無組織移民有三大股,一路越府穿縣而來,如無人之境,共涉及十二府,三十八個府縣官員。”

“天津是源頭,天津控制不嚴,上海、噶羅巴都將被拖累,稍有不慎,便將釀成大變,盡失移民民心,朝廷拆巨資移民,豈非事與願爲?”胤禎沉聲道:“澳洲移民,事關國策,豈容如此兒戲?一衆官員,既是尸位素餐,不如革職查辦,所有涉及此事官員,一律參劾罷免!”

第55章 國家名器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16章 兵油子第497章 徵日(六)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380章 利益交換後記七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52章 佈局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616章 江南第14章 調教舉子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365章 抱火鍋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06章 捷報第605章 後宮第695 章 反應第3章 探病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558章 傳位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187章 王頊齡第203章 埋刺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582章 倉鼠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622章 棘手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498章 徵日(七)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65章 戴梓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630章 無意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504章 和談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137章 流寇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516章 小議後記九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722章 解惑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56章 出謀劃策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54章 帝王心術第621章 反應第410章 吃早茶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506章 捷報第242章 出征第316章 兵油子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394章 黃帶子後記三第65章 戴梓第226章 玉佩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164章 方苞
第55章 國家名器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316章 兵油子第497章 徵日(六)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380章 利益交換後記七第425章 推廣西學第552章 佈局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616章 江南第14章 調教舉子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365章 抱火鍋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34 章 上帝,我沒聽錯吧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06章 捷報第605章 後宮第695 章 反應第3章 探病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558章 傳位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187章 王頊齡第203章 埋刺第601章 藩屬之議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582章 倉鼠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622章 棘手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63章 老八解凍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498章 徵日(七)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65章 戴梓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630章 無意第701章 反對新政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504章 和談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282章 到天津去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137章 流寇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516章 小議後記九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184章 十五入黨第722章 解惑第70章 海盜與海商第56章 出謀劃策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第54章 帝王心術第621章 反應第410章 吃早茶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506章 捷報第242章 出征第316章 兵油子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198章 太子心思第394章 黃帶子後記三第65章 戴梓第226章 玉佩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164章 方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