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十三當家

四月十一日下午,胤祥抵達上海。

施世驃、林衛、付安定、富翰、陳鵬年、完顏海鋒、查嗣庭、鄭清海、張元龍、湯德貴等所有官員、船主齊集碼頭迎接。

東征日本,目前僅施世驃等一衆海軍將領心裡清楚,太子此時將十三阿哥派來,意思自然是明白不過,此次徵日定然是胤祥負責。而上海的一衆官員、船主卻是另一本帳,十四爺立爲皇太子之後,不可能再長駐上海,這位與太子關係密切的十三阿哥極有可能留駐上海,自然要提前拉好關係。

胤祥登岸與衆人稍事寒暄了一番,謝絕了衆人安排的宴請,直接回到海軍學院,稍稍洗漱了一番,便召集施世驃、林衛、付安定、富翰等幾位南洋艦隊的主要將領會議。

幾人見禮落座之後,胤祥便開口道:“此次太子命令南洋艦隊北上東征倭子國,目的是爲了杜絕海軍遠征之後,倭子國乘機騷擾我東南沿海,說直白一點,便是防患倭子國破壞天津、上海的海軍造船鑄炮基地。

倭子國雖然閉關鎖國,實施海禁,但他們有個“唐船風說書”制度,對我大清的情況可說是一清二楚,而咱們對倭子國的情況卻是一無所知,海軍初建,正是大力發展階段,而且又與西班牙、荷蘭等西洋海上強國交惡,不得不謹慎一點,因爲咱們損失不起。當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藉此機會進行實戰練兵。

本着這兩個目的,此次東征的任務,主要便是摧毀倭子國的所有海船和造船廠,爲防延誤遠征歐洲,太子特意交代,不允許擴大戰事,僅僅只允許在江戶一地登陸作戰。”

聽的胤祥這番話,施世驃不由暗鬆了口氣,他長年在水師,對日本的情況有所瞭解,日本雖然是彈丸之地,地域不及南洋一半大,卻是人口衆多,戰力不弱,非是南洋的呂宋、爪哇可比。他這些日子一直擔憂海軍在南洋打的順手,胤禎會有輕敵之心,以爲打日本也如徵南洋一般輕鬆。

既然主要任務只是摧毀日本的海船和造船廠,那便一點問題也沒有,西洋的戰艦尚且不是對手,更遑論日本了,不過,爲什麼還要在江戶登陸?江戶這地名,他根本就沒聽說過。

稍微猶豫,施世驃才欠身道:“十三爺,既是隻摧毀倭子國的海船和造船廠,爲何又要在江戶登陸?”

胤祥掃了幾人一眼,含笑道:“施將軍可知江戶情況?”

“不怕十三爺笑話,未將委實不曾聽聞過。”施世驃如實說道。

“倭子國從前明未期開始,便開始隔絕與外界的聯繫,施將軍不知江戶之名,亦屬正常。”胤祥沉聲道:“倭子國的實際統治者,並非他們的大王,而是幕府的將軍,現在執政的就是德川幕府,也叫江戶幕府,江戶城乃是倭子國最大的城池,也相當於他們的京城,建城上百年,人口有數十萬。太子之所以指定要打江戶,是欲逼迫日本稱臣納貢,開放貿易關口,隨時能夠掌握日本的動靜。”

一聽江戶城竟然是日本的京城,而且有如此多的人口,陸戰隊大隊長付安定不由大爲振奮,原本,他還以爲徵日本沒他什麼事了,這下可算是有了用武之地。

施世驃聽的卻是頗爲擔憂,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又是京城,想來必定是城高牆厚,防禦森嚴,而海軍能登陸作戰的,最多也不過六千餘人,時間又緊迫,這仗還真有些不好打。

林衛在馬尼拉一戰中,在守城的火炮下吃了大虧,他關心的問道:“十三爺,倭子國有無火器?是否優良?江戶城的兵力有多少?”

胤祥斯條慢理的呷了口茶,老十四說江戶的兵力最多不超過五萬,顯然也是估猜的,日本一直閉關鎖國,這兵力情況根本就不可能打探的清楚,這人數不能說多了,以免他們未戰先怯,如果江戶兵力超出想象,大不了退兵就是,上了船,就可立於不敗之地。

放下茶杯,他才緩緩說道“據情報顯示,倭子國的火器皆是仿製於荷蘭人,但火器裝備數量僅在三成左右。”略微頓了頓,他才接着道:“江戶城的兵力約在二萬以下。”

一聽日本的火器是仿製於荷蘭人的,付安定不由微微笑了笑,荷蘭人的火槍跟他們海軍陸戰隊的火槍根本不能相提並論,野戰的話,純粹是一面倒的屠殺。

林衛卻是面露憂色,二萬人據堅城而守,而且還有火器,這仗可不好打,他尚未開口,施世驃已是搶先說道:“十三爺,咱們時間緊迫,連備戰在內,也僅有四個月時間,江戶城又是人口衆多之堅城,是否有些倉促了?”

胤祥點了點頭,道:“施將軍擔憂的不無道理,太子也刻意吩咐,寧願不打,也不能戰敗。”說着,他話頭一轉,道:“不過,根據所得的情報來看,倭子國自德川家統一日本之後,已經太平了百餘年時間,其軍隊應該是虛有其表,這是其一。

其二,江戶城就在海灣邊,咱們戰艦可以出其不意的兵臨城下,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其三,海軍的火器遠優於倭子國,不僅是火槍,輕便的火炮威力更大,打野戰,即便是數倍之敵,也能一戰而勝,而且戰艦就在近邊,咱們首先就已立於不敗之地。

其四,咱們有重磅火炮,完全足以轟破他的城牆城門。

因此,我認爲,咱們完全可以先立足於打,日本稱臣納貢,增開貿易關口,這不僅能給海軍增加輝煌的戰績,也能爲太子樹立威信,對朝廷而言,亦是大漲臉面之事,對商人也有足夠的好處,可謂是利國利民。”

林衛緊跟着道:“江戶城既是在海邊,咱們便能進退自如,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毫無後顧之憂,大可一試。”

付安定看了胤祥一眼,道:“十三爺,重炮太過笨重,上下船不便,咱們有輕便的山地榴彈炮,最好是引誘他們出來野戰,即便是攻城也可以採用攻打阜成門的法子,有山地榴彈炮配合,只須尋找一段防禦薄弱之處,輕易就能攻上城牆。”

胤祥點了點頭,笑道:“你小子,看來阜成門一戰,倒是讓你總結了不少經驗。”

付安定一挺胸膛道:“院長一直反覆的叮囑我們,每打一仗,都要會議討論,進行戰後總結,要找出成功與不足的地方,而且還要做好記錄。”

施世驃微微點了點頭,又問道:“江戶灣的具體情況,十三爺可知道?”

胤祥知道他擔心的是風暴,微微笑了笑,他才道:“元蒙兩次跨海遠征日本,皆是敗於風暴之下,不過,江戶灣不同於博多灣,它是個內海灣。”說着,他掏出一張地圖攤開,道:“這是太子畫的簡易地圖。”

在地圖上指出江戶灣後,胤祥接着道:“這是內海灣,一般的風暴影響不大,而且五月到七月極少有風暴。”

見胤禎準備的如此充分,施世驃也沒什麼好說的,略一沉吟,便道:“既是如此,我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放手打一打江戶城。”

胤祥點了點頭道:“對於倭子國,太子是深惡痛絕,特意囑咐,不許有絲毫的心慈手軟,聽他的語氣,一旦騰出手來,還要進行登陸強佔,這次,咱們也算是摸一摸倭子國的底細。”

林衛幾人對以後的徵日倒是不感興趣,北洋艦隊的衍德好戰成性,以後是輪不上他們了,施世驃卻是說道:“上海至長崎的航線,一衆海貿船主皆是熟悉,但是到江戶的航線怕是沒人清楚。”

“航線倒是不用擔心。”胤禎笑了笑,道:“咱們以前禁海的時候,在海上的海盜就不少,倭子國同樣不缺乏海盜,這事,鄭盡心能解決。”說完,他又問道:“鄭盡心趕到上海了沒有?”

因爲東征日本,沒有自己的份,富翰一直沒精打采的耷拉着個臉,聽的這話,忙欠身道:“回十三爺,早幾日便已經到了。”

胤祥點了點頭,又道:“這批新的十二艘輔助艦可已經下水,配置好火炮?”

“回十三爺,一切皆已準備好,而且還試航了兩次,隨時可以揚帆遠航。”富翰說着,便腆着臉道:“十三爺,能否抽調一部分新學員隨艦學習,當苦力也可以。”

胤祥瞥了他一眼,笑道:“是你想去日本逛逛吧?你這批學員隊列訓練都沒未完成,上艦不是添亂嗎?老實呆着,以後,太子有的是機會給你。”

一聽沒戲,富翰不由大爲沮喪,胤祥也不理他,自顧說道:““倭子國有”唐船風說書”制度,爲防萬一走漏消息,也爲了能夠爭取更多的時間,咱們須得趕在赴貿易旺季之前,在五月中旬就開始出發東征,各方面是否跟的上?”

施世驃略一沉吟,便道:“只要航線沒問題,後勤方面沒一點問題。”

微微點了點頭,胤祥才道:“施將軍在上海負責後勤,付安定抓緊時間練兵,林衛抽調二千人隨我明日出海前往東海剿海盜,帶上鄭盡心,咱們去抓幾個倭子國的海盜給咱們帶路。”

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683章 晉和盛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654章 苦肉計第496章 徵日(五)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123章 旱情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501章 徵日(十)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709章 失控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518章 蹊蹺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43章 危機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後記七第539章 誤猜第58章 海關改革第79章 食色性也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651章 選秀女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518章 蹊蹺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522章 遊說第678章 敲打第360章 分田地第611章 棘手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59章 年號第277章 僱傭軍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296章 密謀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582章 倉鼠第316章 兵油子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219章 打狗港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295章 海軍出路後記6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660章 對比第9章 票號(上)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344章 扳腕子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644章 暢春園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180章 朝會(一)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324章 攻心第715章 捷報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464章 應對第53章 遭彈劾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後記5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663章 出巡陝甘?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710章 揉搓
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683章 晉和盛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654章 苦肉計第496章 徵日(五)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123章 旱情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501章 徵日(十)第530章 順水人情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709章 失控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518章 蹊蹺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43章 危機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後記七第539章 誤猜第58章 海關改革第79章 食色性也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651章 選秀女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658章 糾結的衍聖公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518章 蹊蹺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522章 遊說第678章 敲打第360章 分田地第611章 棘手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535章 海軍威武第568章 直隸總督第559章 年號第277章 僱傭軍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59章 金本位概念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296章 密謀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582章 倉鼠第316章 兵油子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219章 打狗港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295章 海軍出路後記6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514章 打了再講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358章 封賞爭議第610章 海軍陰影第660章 對比第9章 票號(上)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344章 扳腕子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644章 暢春園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180章 朝會(一)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324章 攻心第715章 捷報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464章 應對第53章 遭彈劾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602章 三分天下第250章 象羣遇上狼羣第617章 不搶白不搶後記5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663章 出巡陝甘?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369章 敗家子兒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710章 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