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錢

第166章 錢

騎術訓練方面沈兵發現之前中原騎兵之所以無法騎射很大一部份是因爲惰性。

簡單的說,就是大多兵士只求會騎馬、能行軍就差不多了,就不會想着進一步提升騎術達到騎射水平。

這與這時代更重步戰有關,便是騎兵往往也是趕到目的地後便下馬步戰。

這也是魏呴之前對沈兵要求騎射不解的原因。

沈兵要求很簡單:工匠至少得會騎馬而兵士則必須會騎射,否則便要逐出水軍。

要知道這些可是魏軍俘虜,被逐出水軍的命運就是再回去做俘虜。

如果幸運的話,他們有一天會被派去做奴役或是編入死士部隊與楚軍作戰。

而不管是哪一種結果,都與水軍兵士的待遇及晉爵機會相去甚遠。

於是一聽這命令,所有人都在苦練騎射。

當然苦練不等於盲練。

沈兵與剺談了幾回,詳細瞭解了騎射的每一個要點,其中甚至連剺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注意力都被一步步剖分出來。

沈兵再根據這些將訓練分兩步進行:

一是鬆手騎馬。

二是在馬背上放箭。

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只有能達到解放雙手騎乘纔有可能彎弓搭箭。

後者則是重點和難點,它不僅要求彎弓搭箭還要能命中。

鬆手騎馬就是在馬背上練騎術,這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懼適應用雙腿保持平衡。

當然,這有一個過程:一開始馬前進的速度較慢,適應後再慢慢加快速度。

放箭就用翹板來模擬馬背上的顛坡。

這或許沒有馬背上逼真,但卻可以成級數的降低訓練帶來的傷亡同時也可降低兵士的心理壓力。

等兩者都練得差不多之後再將其合而爲一。

相比起騎射來,水戰的訓練就簡單多了:

作戰方面依舊是練弓箭……有許多人喜歡用弩,但沈兵卻嚴令清一色用箭。

與馬背相比,水戰的確可以用弩,因爲在船上可以用腳、有腰開弩。

問題是水戰更多的是雙方戰船交錯而過互相對射……正面對射的情況也有不過相對較少,因爲敵我雙方的戰船正面都有護盾。

這就意味着水戰通常是敵我距離較近時發生,於是弩遠射程的優點很難發揮,反而是弓的高射速卻很有用。

另一方面,則是沈兵考慮到一點:

這是一隻又會騎射又會水戰的部隊。

如果作爲騎兵時他們用的是弓箭,水戰時又改爲弩……那豈不是意味着他們每人都要帶上弓和弩兩種裝備以及兩種箭?

這顯然會造成裝備和補給的混亂及諸多不便。

於是勿需多想,統一用弓。

指揮方面與步戰差不多,就是擂鼓前進鳴金收兵,然後打各種旗號擺不同的陣形。

沈兵擔心的倒不是這些,訓練就是嚴格要求然後熟能生巧習慣成自然,練多了就會,包括游泳也一樣,全部規範了動作練蛙泳和自由泳就沒錯。

沈兵擔心的依舊是盔甲的問題。

他問過了工兵的幾個師,不管是防師也好、刃師也罷,都不會制盔甲。

確切的說是他們不制藤甲……這原本應是刃師的問題。

刃師工師叫欠,就是蒼託人情讓他制了鋸子又想進水軍的那個。

據說他還真是因爲父親欠了別人債還不了時生下的。

這時代欠債可做不了老賴,如果被告了還不上就可能被賣身爲奴。

不過偏偏這時他父親發現了一個能讓青銅劍更鋒利耐用的配方……

這與青銅劍的製法有關。

銅本身很軟,加入錫之後就會變硬,但如果錫加得太多就會變脆容易斷。

這也就是《呂氏秦秋》裡說的“金柔錫柔,合兩柔則爲剛”。

古人打製青銅器其實是在不斷的用實踐去摸索其最佳配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青銅劍的配比。

秦時青銅劍的比例一般是銅66.6%加錫33.3%。

但其實這是錫純度不夠的配方,現代冶金知識認爲錫含量不能超過20%,否則便沒有實用性。

於是,古時金匠因爲原料不純所以這配比便總拿不準,民間就有各種千奇百怪的鑄劍方法,據說還有用人祭爐。

若是某個金匠用了某種配比或是方法煉出幾把好劍那就撞大運了。

欠的父親就是撞大運的金匠之一,於是他就把債還了。

於是欠纔會是一名上造併成爲刃師工師,否則他這會兒就該與其父親一起去服苦役還債。

沈兵將藤甲的草圖遞給欠。

欠看一眼草圖就被嚇住了:

“校尉,這樣一套盔甲可不是屬下能制的……”

“其製作難度太高。”

他顯然以爲這是青銅甲。

青銅甲要製成這造型的確超出他的範圍。

另外秦軍的盔甲還是統一制式,不可能爲了水軍三千人就改變造型。

沈兵解釋道:

“此盔甲乃赤藤編制。”

欠聞言就“哦”了一聲,他雖有些疑惑不知道藤製的盔甲能幹嘛,但看了看草圖後回答道:

“若是赤藤編制那難度便小了許多。”

“不過……它也非屬下能制。”

“校尉該去尋那民間編制籮筐的手藝人。”

沈兵覺得這話說的有理,於是馬上就讓親衛去找來了手藝人。

仞去了半個時辰後帶回了兩老頭,他們只被嚇得瑟瑟發抖面色蒼白。

沈兵還以爲仞是怎麼虐待他們了,一問才知道是誤會……

這些藝人原是魏人而沈兵一行則是秦軍。

雖然此時大梁已是秦地,但他們心理上還沒轉變過來,只以爲今趟被抓到大秦軍營便是凶多吉少了,於是見了沈兵就一頓磕頭求饒。

不想沈兵卻只是讓他們編藤甲。

兩名老者定了定神,仔細看了草圖後都很有信心的回答能編。

只不過數量一多就需要工錢。

當然要工錢,如果不要工錢還讓他們沒日沒夜的編豈不是要餓死?

再一問,全套盔甲編下來大概需要十天,如果每天按十錢計,一套盔甲的工錢就是一百錢。

那三千套盔甲……就是三十萬錢?

沈兵不由暗罵了聲:

“三十萬錢?!”

“到哪去找那麼多錢?”

沈兵來到這世上還是頭一回被錢的問題給難住了。

(本章完)

第360章 西域第296章 弩第8章 公士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72章 麪粉第173章 天意第542章 補給第76章 簡在帝心第104章 好奇心第332章 騷擾第75章 樂趣第495章 嫁衣第73章 榨醬面第468章 目標第172章 製法第473章 分裂第317章 工人第167章 良商第18章 主動防禦第4章 工丞第336章 配方第500章 接敵第542章 補給第309章 炫耀第373章 農業第206章 潰逃第542章 補給第78章 七國第101章 荊軻第375章 野人第209章 權力第195章 力量第190章 降兵第325章 騎軍第257章 奇人第254章 突圍第357章 勇氣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44章 沙塵暴第205章 衝陣第159章 希望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37章 圍城第198章 求降第431章 利益第252章 消息第494章 藍氏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181章 打草驚蛇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31章 推測第174章 親衛第472章 交鋒第458章 夜襲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70章 番木鱉第152章 破冰第364章 偷師第182章 拍竿第155章 水軍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24章 將在外第283章 仁君第241章 援軍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22章 樓蘭王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243章 壽春第322章 招工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152章 破冰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167章 良商第145章 楚軍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63章 馬鐙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443章 改革第37章 借刀殺人第544章 真相第207章 王賁第65章 厚禮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40章 阻敵第77章 脂膏第522章 奴隸第550章 大結局第424章 將在外第290章 門客第512章 訓練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03章 獵鷹第20章 精銳之師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440章 希望第48章 定滑輪第9章 矛盾
第360章 西域第296章 弩第8章 公士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72章 麪粉第173章 天意第542章 補給第76章 簡在帝心第104章 好奇心第332章 騷擾第75章 樂趣第495章 嫁衣第73章 榨醬面第468章 目標第172章 製法第473章 分裂第317章 工人第167章 良商第18章 主動防禦第4章 工丞第336章 配方第500章 接敵第542章 補給第309章 炫耀第373章 農業第206章 潰逃第542章 補給第78章 七國第101章 荊軻第375章 野人第209章 權力第195章 力量第190章 降兵第325章 騎軍第257章 奇人第254章 突圍第357章 勇氣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444章 沙塵暴第205章 衝陣第159章 希望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37章 圍城第198章 求降第431章 利益第252章 消息第494章 藍氏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181章 打草驚蛇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31章 推測第174章 親衛第472章 交鋒第458章 夜襲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70章 番木鱉第152章 破冰第364章 偷師第182章 拍竿第155章 水軍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24章 將在外第283章 仁君第241章 援軍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22章 樓蘭王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243章 壽春第322章 招工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152章 破冰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167章 良商第145章 楚軍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63章 馬鐙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443章 改革第37章 借刀殺人第544章 真相第207章 王賁第65章 厚禮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40章 阻敵第77章 脂膏第522章 奴隸第550章 大結局第424章 將在外第290章 門客第512章 訓練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03章 獵鷹第20章 精銳之師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440章 希望第48章 定滑輪第9章 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