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天意

第173章 天意

沈兵這說的可是認真的,他原本就不敢獨佔造紙術。

紙這東西對於民間來說或許是便利,但對於執政者來說卻是一種宣傳、教育工具。

換句話說,就是誰掌握了造紙法就掌握了大規模宣傳的能力。

這要是不懂造紙,就算佔理也只能用竹簡慢慢折騰,等你折騰出來另一邊白紙黑字的傳單早就滿天飛了。

這在沒有廣播沒有電視的時代特麼的就是輿論制高點和話語權啊。

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沈兵發明紙無罪、用紙抵債也無罪,甚至就算經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罪。

但你要是想要壟斷造紙術……那不就是要跟嬴政搶江山嗎?

這是活膩歪了吧!

所以造紙術妥妥的不能傳出去。

不過正所謂“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造紙術只要出來了再加上製法也不復雜,用不了多久就會傳到民間。

是誰傳出去、怎麼傳出去的沈兵管不着,只要不是沈兵就行。

嬴政假裝不明白,他一邊打量着手裡的紙一邊面帶不屑的“唔”了一聲:

“此物竟有如此重要?需校尉如此謹慎?”

“我卻有些不信……”

沈兵朝着正在訓練的水師揚了揚頭,回答:

“有何不信?”

“便比如眼前這車輪戰船,若是想用竹簡將其製法記下並送往各地要多久才能完成?”

“反之若是用紙呢?

“再比如糧食增產的方法,軍器的製作和改進乃至命令的發佈……”

“這些若是傳給一地、兩地用竹簡或許能辦到。”

“但要傳遍大秦各郡、各縣,甚至傳到每個百姓手中呢?”

嬴政聽着不由目瞪口呆。

他此前想的更多的是紙會被反賊利用,知識與技能方面也有想過卻沒想到這麼深。

現在一聽沈兵這麼說,嬴政才茅塞頓開,暗道:

“着啊!”

“就比若大秦屯田格式,雖只是簡簡單單幾句話,但從上到下貫徹到每一家每一戶卻十分困難。”

“秦國甚至將其寫進法律並執行數年才初見成效。”

“究其根本,概因竹簡製作困難且無法快速成規模傳輸。”

“若是有了紙張,便能以最短時間將種田格式下各郡縣,甚至百姓手中……又何需如此費力費時?”

再往細裡想,嬴政心下又暗驚:

“便若沈兵所言紙有利於農業及軍器。”

“那豈非能使秦國更強大?”

“而其餘各國不知這紙的製法只能停留在竹簡時代,那一統中原還遠嗎?”

“如此說來……這沈兵確是上天派來助我一統中原的啊!”

“寡人怎生忘了這事!適才還想……”

想到這嬴政面帶慶幸的望了望沈兵,暗想適才若是心急了只怕就要鑄成大錯了。

沈兵當然不知道自己無意間竟躲過一劫,他還問着嬴政:

“這些紙可夠簪嫋使麼?”

“若是不夠我便讓人再去拿些來。”

嬴政趕忙回答:

“綽綽有餘,多謝校尉,我這便告辭了!”

趙高卻感到有些意外,這不是來要紙的製法嗎?

這製法還沒要到大王就這樣走了?

這可不是大王的性格……

不過嬴政說走他趙高又哪敢說什麼,應了聲趕忙就跟在後頭上馬跟着。

出了兵營後趙高才敢問:

“大王,我等便這麼走了麼?”

“那製法……”

趙高其實也有些私心,他自己便酷愛書法甚至是名震一方的書法家。

往常若要展現下書法都要在絲帛上寫,便是趙高也覺得肉痛。

若是知道那紙的製法……

可嬴政卻在馬車裡打斷趙高的話:

“你懂什麼?”

“此乃天意,我等不得胡亂干擾!”

“此行不得與任何人說起,明白嗎?”

趙高與一衆親衛趕忙應聲。

趙高心下越發不解,只是紙的製法而已,如何又會是天意了?

然而趙高又哪敢多問,一路瞎猜也猜不出個所以然來。

而沈兵這邊就爽了,軍營裡旦凡需要什麼,沈兵就大手一揮“買”。

拿什麼買?

要酒要糧乃至所有東西便只需給幾張紙就行了。

紙一旦值錢而且價格還很穩定一張能值十錢,那麼它實際上就是硬通貨相當於錢……這或許是最原始的紙幣,沒有任何圖案也不需防僞的紙幣。

所以沈兵要錢幹嘛?那堆在校尉府裡的紙可不就是錢嗎?

直到這時,沈兵纔有機會靜下心來翻看水軍名冊。

古時軍隊大多以將、部、曲編制。

最高統帥是大將軍或者也稱上將軍,比如王翦,作戰的總指揮。

上將軍下便有幾個副將、裨將,也稱將軍,比如楊端和。

將軍之下再分幾個部,部下再分幾曲。

一部一校尉,比如水軍校尉沈兵。

一曲一軍候,沈兵手下就有兩名軍候。

一個校尉通常指揮一萬人,一萬人往往需要五名軍候備用。

這五名軍候並非規定好帶某某部隊,他們平時是校尉的助手,如需要分兵作戰時才臨時分配指揮任務。

比如沈兵置下有三千水兵,就只需要兩名軍候就夠了。

戰時若需分兵作戰將三千人分爲兩隊,一隊一千另一隊兩千。

一千人這隊沒什麼問題,二五百主就可以獨立解決指揮問題。

但兩千人這隊又如何指揮如何統一步調?

臨時指定其中一名二五百主?

那這名二五百主便要指揮自己千人隊又要指揮總體戰略,難免手忙腳亂職責不清,另外還有兩名二五百主互相不服的問題。

此時若是派出一名軍候指揮這支兩千人的隊伍作戰便層次分明條理清晰了。

沈兵置下的兩名軍候一名叫李箋(jiān)一名叫陳端。

這兩人是沈兵根據其訓練表現指定的,皆爲魏國貴族子弟。

其實沈兵也想從平民百姓或普通士伍中挑幾個人出來任軍候,但結果卻讓沈兵失望。

王候將相的確不是天生,但卻是教育出來的。

這時代可不像人人都受教育的現代,普通百姓除了極少數一部份人外連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

而那些沒受過教育甚至連字都不識幾個的人顯然不太適合指揮部隊。

(本章完)

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480章 請辭第494章 藍氏第89章 以農治國第112章 浮橋第152章 破冰第475章 龍城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51章 錯有錯着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475章 龍城第135章 沙袋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186章 仙人第146章 配給制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61章 勞力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46章 配給制第504章 援軍第109章 修橋第406章 騎軍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328章 戰車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75章 樂趣第298章 戰法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87章 分別第290章 門客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352章 心態第235章 伏擊第254章 突圍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81章 高田第142章 大水第196章 昌平君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96章 弩第483章 汗血馬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18章 局勢第81章 高田第517章 文明第182章 拍竿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390章 奇軍第385章 保命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84章 包圍第424章 將在外第221章 回師第531章 推測第458章 夜襲第145章 楚軍第535章 先機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09章 權力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71章 控制第102章 絆馬索第517章 文明第54章 休整第412章 試炮第315章 定價第122章 浮力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43章 壽春第136章 紅燒第12章 身卑力微第79章 挖坑第466章 出兵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06章 騎軍第481章 試探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198章 求降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08章 難題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03章 逆鱗第54章 休整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36章 配方第185章 牽城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29章 榜樣第249章 神武軍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397章 丘就卻第461章 改革第450章 控制第44章 通敵第408章 難題第286章 難題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417章 補水點第343章 資本
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480章 請辭第494章 藍氏第89章 以農治國第112章 浮橋第152章 破冰第475章 龍城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51章 錯有錯着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475章 龍城第135章 沙袋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186章 仙人第146章 配給制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61章 勞力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46章 配給制第504章 援軍第109章 修橋第406章 騎軍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328章 戰車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75章 樂趣第298章 戰法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87章 分別第290章 門客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352章 心態第235章 伏擊第254章 突圍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81章 高田第142章 大水第196章 昌平君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96章 弩第483章 汗血馬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18章 局勢第81章 高田第517章 文明第182章 拍竿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390章 奇軍第385章 保命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84章 包圍第424章 將在外第221章 回師第531章 推測第458章 夜襲第145章 楚軍第535章 先機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09章 權力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71章 控制第102章 絆馬索第517章 文明第54章 休整第412章 試炮第315章 定價第122章 浮力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43章 壽春第136章 紅燒第12章 身卑力微第79章 挖坑第466章 出兵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06章 騎軍第481章 試探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198章 求降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08章 難題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03章 逆鱗第54章 休整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36章 配方第185章 牽城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29章 榜樣第249章 神武軍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397章 丘就卻第461章 改革第450章 控制第44章 通敵第408章 難題第286章 難題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417章 補水點第343章 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