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目標

第468章 目標

秦軍的行軍序列是這樣的:

王賁和李箋分別帶領西域騎軍及月氏騎軍一北一南朝龍城挺進。

緊隨其後便是沈兵帶領的河內軍及蒲類軍。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爲西域及月氏兩軍都是騎軍,其優點就是機動速度快,當然不可能與河內軍在一起以每天五十里的速度前進。

至於蒲類軍,它雖說是騎軍但沈兵只是將其用作步卒的掩護及預備部隊。

行軍的困難在前半段,也就是從姑師進入草原的一千多裡戈壁灘。

在這其間行軍要考慮的不只是兵士的食物和飲水問題,還有馬匹及所攜帶的牛羊的草料及飲水。

不過好在戈壁灘是屬於半沙漠,時不時的還會碰到些半乾半綠的雜草,且秦軍隨行的牛羊都是生命力較強更耐旱的牛羊,路上旦凡碰到些有草的地方便停下讓牛羊啃食。

只不過這麼一來,秦軍路過的地方就像是蝗蟲飛過似的變得寸草不生。

越往東隨着草地變多,行軍的壓力也就逐漸減小了。

進入草原之後就可以說幾乎沒有後勤壓力……因爲秦軍就可以像匈奴一般以放牧的牛羊爲食。

右賢王薰狁不久之後就探明瞭秦軍行軍序列。

薰狁在地圖上往秦軍行軍方向一看,臉色當場就變了:

“秦軍這是要直取龍城哪,西域卻是將我等賣得徹底!”

也難怪薰狁會這麼說,中原人很少有去過草原的,就算去了草原也是稀裡糊塗的不知道哪裡是哪裡。

但西域的遊牧民族就不一樣了,其因爲環境惡劣常有牧民進入草原地區放牧,走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草原地形。

於是薰狁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西域人將匈奴賣了,使秦軍一開戰就直取龍城。

部下建議道:

“右賢王,我等在龍城不過一萬兵力,應速去增援。”

薰狁沉默了一會兒,就說道:

“增援?”

“龍城是些柵欄及石砌的矮牆,我等若是增援龍城,又如何能守?”

薰狁說的沒錯。

龍城對匈奴而言雖說是戰略要地,但匈奴卻從未想過它會失守。

這一方面是因爲龍城從未有過來自中原方向的威脅,於是就不需要建造多堅固的城牆。

正如之前所言,遊牧民族不擅攻城也不擅守城。

若攻城一方是不擅攻城的遊牧民族比如東胡,那麼守城的匈奴不需要將城牆造得多堅固便能輕而易舉的守住。

另一方面,則是遊牧民族極少攻城,他們更多的是搶佔肥沃的草場,於是這戰爭更多是發生在城外而非攻、守城。

於是龍城雖說是戰略要地,但卻只是由石砌及柵欄胡亂圍起來的一片地,對秦軍這中原軍隊而言幾乎就是村級防禦,有跟沒有差不多。

若匈奴軍隊前往龍城增援,到時與秦軍面對面廝殺,擅長機動作戰的他們又哪能討得了好?

部下不由急道:

“可是右賢王,我等難道便任其攻下龍城不成?”

“那裡可有十餘萬牧民及大批牛羊,若是被秦軍奪了去……”

匈奴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人和牛羊,他們幾乎不考慮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薰狁想了想,就回答:

“如此,我等只能以攻爲守。”

部下問:

“如何以攻爲守?”

薰狁指着秦軍北翼的西域騎兵,道:

“西域騎兵由三十六國結盟而成,其組織、指揮必定極爲混亂。”

“且西域向來膽小懦弱,若我大軍將其一圍……這三萬西域軍只怕便灰飛煙滅了!”

也難怪薰狁會這麼想。

秦軍的三支軍隊裡,如果說要進攻的話,原本應該是位於最後的秦軍主力也就是步騎混編的蒲類軍和秦軍最適合。

若說西域騎兵士氣不足或各國拼湊,那麼蒲類軍也同樣如此。

問題就在於薰狁已被沈兵給打怕了,一想到要進攻秦軍就腦殼疼,一點底氣都沒有。

再加上秦軍步卒又有什麼索箭、“震天雷”還有“火炮”之類……薰狁覺得還是不惹爲妙。

那麼剩下的就是西域騎軍和月氏騎軍了。

月氏騎軍薰狁是瞭解的,之前進攻河西走廊時就與其交過手,知道月氏騎兵還有些本事。

何況匈奴在北,要攻擊月氏要橫穿秦軍防線,一不小心便要陷入重圍。

於是便只能選擇西域騎軍。

這有些出乎沈兵意料之外。

因爲沈兵總想着騎兵是步兵的剋星,尤其是在開闊的草原上。

所以沈兵以爲匈奴首先應該進攻的是後方的秦軍主力。

不過想想覺得也對,匈奴已數次與秦軍主力交手都沒討得好,這一回也該選新組建的西域騎兵了。

無憂公主聽聞這情況後就有些擔心:

“大將軍,據聞匈奴有十萬大軍。”

“若是全力圍攻西域騎軍,只怕……”

沈兵回答:

“公主放心,有王賁領軍,他不會輕易任由匈奴將西域軍包圍!”

古時作戰就是這點比較麻煩,尤其是騎軍與步軍的差距……步軍日行五十里,而騎軍因爲有了馬具可以日行一百五十里,也就是說只一日行軍便相距百里。

這幾日下來西域騎軍與後方的秦軍主力已相距五百餘里。

於是沈兵便再也無法及時指揮前方騎軍,只能依靠兩軍主帥自行決定,他們能做的,就是將情報和決定一批批的報與沈兵。

果然,幾個時辰後,從王賁那就發來了另一個消息:

“我軍已擺脫匈奴糾纏,並往撤離。”

其它的王賁就沒多說了。

情報裡也的確不宜多說,因爲很容易就會被匈奴遊騎截殺而泄漏計劃。

但沈兵一看情報馬上就意識到王賁有何打算。

王賁帶着匈奴騎兵往南走,一方面是與南面的月氏騎兵匯合,另一方面則是等待秦軍主力。

匈奴不追則已,若是跟着王賁往南追,便會掉進秦軍的三面包圍中。

沈兵沒有多想,當下便交待李巖繼續按原計劃行軍並留下兩千騎爲其策應,自己則帶着蒲類軍前往增援王賁。

若薰狁不迴避,那麼前方就將是一場騎兵大戰。

(本章完)

第452章 英明第246章 圍城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78章 七國第172章 製法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249章 神武軍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361章 封禪第120章 承功第188章 軍魂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165章 騎射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412章 試炮第424章 將在外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77章 脂膏第153章 水德第535章 先機第406章 騎軍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44章 齊國亡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418章 援兵第46章 不世功勳第77章 脂膏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22章 樓蘭王第388章 月氏王第506章 霍木桑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74章 失衡第148章 辦法第222章 追敵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52章 李牧亡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36章 紅燒第54章 休整第466章 出兵第39章 連環計中計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386章 屬國第122章 浮力第480章 請辭第357章 勇氣第105章 真相第185章 牽城第351章 五原第449章 改革第28章 能人第79章 挖坑第70章 番木鱉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272章 動搖第286章 難題第458章 夜襲第249章 神武軍第113章 軍糧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290章 門客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479章 挑明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125章 心理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502章 騎戰第352章 心態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507章 出逃第201章 鴛鴦陣第93章 姬丹第146章 配給制第32章 變故第393章 肅州第203章 陳城第355章 圍城第107章 合縱第110章 任務第205章 衝陣第124章 水攻第7章 除非……第100章 由頭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359章 通道第152章 破冰第202章 棄城第314章 織布機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159章 希望
第452章 英明第246章 圍城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78章 七國第172章 製法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249章 神武軍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361章 封禪第120章 承功第188章 軍魂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165章 騎射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412章 試炮第424章 將在外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77章 脂膏第153章 水德第535章 先機第406章 騎軍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44章 齊國亡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418章 援兵第46章 不世功勳第77章 脂膏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22章 樓蘭王第388章 月氏王第506章 霍木桑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274章 失衡第148章 辦法第222章 追敵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52章 李牧亡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36章 紅燒第54章 休整第466章 出兵第39章 連環計中計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386章 屬國第122章 浮力第480章 請辭第357章 勇氣第105章 真相第185章 牽城第351章 五原第449章 改革第28章 能人第79章 挖坑第70章 番木鱉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272章 動搖第286章 難題第458章 夜襲第249章 神武軍第113章 軍糧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290章 門客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479章 挑明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125章 心理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502章 騎戰第352章 心態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507章 出逃第201章 鴛鴦陣第93章 姬丹第146章 配給制第32章 變故第393章 肅州第203章 陳城第355章 圍城第107章 合縱第110章 任務第205章 衝陣第124章 水攻第7章 除非……第100章 由頭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359章 通道第152章 破冰第202章 棄城第314章 織布機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159章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