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偷師

第364章 偷師

沈兵原本還想在泰山玩幾天,畢竟跋山涉水的好不容易來一趟,而且也許久沒放鬆了,趁着這機會遊山玩水一番倒也愜意。

然而第二天沈兵就收到了來自北地的飛鴿傳書。

仞緊張的拿着書信報道:

“大將軍,北地發現奸細!”

沈兵和扶蘇都覺得沒什麼好奇怪的,北地有那麼多先進的玩意,又是織布機又是火藥又是舂米水車,沒人來偷學技術那就是怪事了。

所以初時都沒當一回事,沈兵只是“嗯”了一聲就繼續跟扶蘇討論着該如何從中原帶去更多商人的問題。

然而仞卻補充了一句:

“是匈奴奸細!”

沈兵和扶蘇這才震驚的擡頭望向仞。

沈兵問:

“匈奴奸細?他們又是如何混進作坊的?”

因爲擔心匈奴偷學,所以沈兵從一開始就嚴格規定只有中原人才可以進作坊,甚至還要排查戶籍……排查戶籍也只有在秦國的郡縣制下才能做到,雖說也不容易,但爲了保密卻值得。

仞呈上一封信,說道:

“匈奴用的是中原人,而且有戶籍!”

沈兵想了想,然後就明白了。

中原人有許多被匈奴俘虜了成爲奴隸,不僅是他們,甚至可能其家人也在匈奴那成爲奴隸。

於是……

匈奴就可以用其家人爲質,脅迫他們成爲奸細。

甚至還有許多中原人是心甘情願爲匈奴賣命,那在現代叫什麼……斯德哥爾摩症候羣。

簡單的說,就是他們被匈奴俘虜後原本以爲必死,在這種心理期望極低的情況下只要匈奴留他們性命,亦或是對他們好些給點食物,他們就會覺得匈奴還不錯,於是反過來會站在匈奴一邊。

中原人而且有戶籍,於是排查起來就難了。

再加上前些日子有大批從代國轉移過來的百姓……這些百姓不可能有戶籍,於是就有許多奸細混雜其中。

沈兵展開紙條一看,吃驚的發現匈奴感興趣的不只是火藥,還有水車、冶鐵、紡織等,在王賁的緊急排查下幾乎每個部門都找到了匈奴奸細。

甚至這其中可能還有沒挖出來的。

扶蘇有些奇怪的說道:

“據聞匈奴對技術並無興趣,他們只好騎射牧馬,爲何卻……”

沈兵苦笑一聲回道:

“冒頓與常人不同,此人極富遠見,我等不可小覷!”

這些的確像沈兵想的那樣是冒頓安排的,而且是冒頓親自安排的。

其實早在九原一戰見識到“震天雷”的厲害之後冒頓就開始安排了。

那時匈奴因爲頭曼單于新亡,九原一敗見識到秦軍如此強大,再有東胡一而再再而三的刁難,整個匈奴都處在士氣低谷甚至有種大禍臨頭之感。

但這時冒頓單于卻在與其子稽粥秘密商議着對付秦軍之策。

稽粥沒有參與九原一戰,聽聞有如此恐怖的武器,就好奇的問:

“單于,若秦軍有如此威力的‘震天雷’,我們將來又怎麼與其作戰有?”

“到時豈不是他們走到哪裡,我們就要退到哪裡?”

冒頓沉思了一會兒,就說道:

“以目前的情形來看,繼續這樣下去的確是這樣。”

“雖然我們有草原之利,以步兵見長的秦軍暫時還對我們無可奈何。”

“但如果不早做準備,等到秦軍兵強馬壯的那一天,匈奴就絕非其對手。”

這也是沈兵說冒頓極富遠見的原因。

尋常匈奴人又哪會想那麼遠,他們大多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性格……這是遊牧民族的特點。

遊牧民族的生活是逐水草而棲,所以不用考慮太多,草吃完了換一塊,只要方向對就行,走到有水草的地方就停下呆一段時間。

而農耕民族就無法這樣無憂無慮了,他們必須計算農期,考慮災害,還有儲存糧食過冬以及必要的財富應對不時之需……

時間一長,農耕民族自然就會形成計算能力強、有儲存財物應對危機的意識,以及一定程度的遠見等性格特點。

當然,這只是對大多數而言。

農耕民族也有過一天是一天的,遊牧民族中也有儲存財物應對危機的。

冒頓單于就是一個例外,或許這也是他更傾向學習中原的兵法的原因之一。

稽粥好奇的問:

“我們應該怎麼做準備?”

冒頓單于想也不想就回答:

“學習他們的技術。”

“如果我們也能得到‘震天雷’並學會製作的方法,自然就不需要怕秦軍。”

稽粥不解的說道:

“可是……秦人又豈會教我們?”

冒頓笑了起來,他拍了拍稽粥的肩膀道:

“不,他們會教我們的!”

冒頓用什麼方法就不用多說了。

他將大批的中原奴隸集中起來,尤其是那些拖家帶口還帶有手藝的工匠。

然後給他們好的食物更優越的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冒頓就對召集那些工匠對他們說:

“我想得到北地的技術,所以要派你們去北地學習。”

“如果成功了並把技術帶回來,你和你的家人就會得到賞賜,且永遠脫離奴隸身份,我會把你們當作匈奴人一樣看待!”

“但如果失敗了,那麼你們的家人就會被斬首。”

然後,這些人就被派往中原。

爲了避免被懷疑,他們甚至在中原繞了一個彎從另一個方向進入北地。

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工匠有手藝,同時戶籍又沒問題,於是很容易就被選進各作坊務工。

這其實也是北地發展工業的缺陷之一。

因爲要務工,所以知道秘密的人必然不少。

知道秘密的人一多,想要保住秘密就不大可能了。

這其中把控最嚴的其實是冶新鐵,這個因爲有嚴密的措施倒沒出事……其實也不是措施嚴密的原因,而是新鐵的生產規模一直沒有擴大。

如果擴大到一定程度,想保密就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這其中火藥就是如此。

秦軍短時間需要大批的“霹靂火球”,必然要迅速擴大生產規模,於是就沒有保密的可能。

幸運的是沈兵早有準備,“霹靂火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本章完)

第342章 市場化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91章 點兵第314章 織布機第60章 賄賂第531章 推測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129章 變數第298章 戰法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49章 許昌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240章 滲透戰第153章 水德第412章 試炮第377章 誤會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454章 大將軍第390章 奇軍第511章 火繩槍第443章 改革第356章 奴隸第22章 一雪前恥第27章 以逸待勞第114章 首級第13章 睚眥必報第43章 知己第303章 獵鷹第287章 分別第364章 偷師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00章 算盤第246章 圍城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53章 軍心第544章 真相第415章 引信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37章 借刀殺人第199章 蒙武第391章 炒麪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16章 截殺第537章 楊端和第389章 沙州第393章 肅州第48章 定滑輪第61章 火彈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22章 奴隸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541章 姑師第425章 交河第179章 牽城第303章 獵鷹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19章 戰法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93章 姬丹第420章 城牆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492章 遠征軍第328章 戰車第303章 獵鷹第45章 恩威並施第393章 肅州第420章 城牆第32章 變故第322章 招工第129章 變數第86章 樣式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146章 配給制第307章 索箭第332章 騷擾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88章 爲難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281章 稅率第184章 包圍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75章 樂趣第110章 任務第454章 大將軍第361章 封禪第251章 陷阱第299章 圈地第62章 舉薦第329章 訓練第147章 戰略第285章 議和第161章 車輪戰船
第342章 市場化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91章 點兵第314章 織布機第60章 賄賂第531章 推測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129章 變數第298章 戰法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49章 許昌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240章 滲透戰第153章 水德第412章 試炮第377章 誤會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454章 大將軍第390章 奇軍第511章 火繩槍第443章 改革第356章 奴隸第22章 一雪前恥第27章 以逸待勞第114章 首級第13章 睚眥必報第43章 知己第303章 獵鷹第287章 分別第364章 偷師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00章 算盤第246章 圍城第138章 兵行險着第53章 軍心第544章 真相第415章 引信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37章 借刀殺人第199章 蒙武第391章 炒麪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16章 截殺第537章 楊端和第389章 沙州第393章 肅州第48章 定滑輪第61章 火彈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22章 奴隸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541章 姑師第425章 交河第179章 牽城第303章 獵鷹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19章 戰法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93章 姬丹第420章 城牆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492章 遠征軍第328章 戰車第303章 獵鷹第45章 恩威並施第393章 肅州第420章 城牆第32章 變故第322章 招工第129章 變數第86章 樣式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146章 配給制第307章 索箭第332章 騷擾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88章 爲難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281章 稅率第184章 包圍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75章 樂趣第110章 任務第454章 大將軍第361章 封禪第251章 陷阱第299章 圈地第62章 舉薦第329章 訓練第147章 戰略第285章 議和第161章 車輪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