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教育權

第404章 教育權

沈兵則是在月氏王旁的小帳篷中住了下來。

這對沈兵來說算不了什麼,反正都是帳篷,反正都有人服待,大一點小一點有什麼區別?

倒是丘就卻過意不去,當下就命僕人給沈兵準備了個更大的帳篷同時還送來了許多葡萄酒和食物……

食物無非就是烤羊肉之類,倒是這葡萄酒讓沈兵十分愜意。

據說葡萄酒這東西是起源於外高索地區,然後傳到中亞又傳到西域。

由於西域盛產葡萄於是也就有了釀製的習慣。

這酒就要比中原的渾酒要好喝多了,沈兵一時沒忍住多喝了幾杯,再抓着烤羊腿啃上幾口……一邊滿足的享受着入口的噴香以及嘴角滿溢的油汁,一邊在心下感嘆神仙也不過如此。

這時王賁就匆匆走進帳篷,臉上帶着不岔和些許憤怒,說道:

“大將軍,這沙州乃我等用性命搏來的。”

“你不做這月氏王也就罷了,如何還能將月氏王還給月氏人……”

“這丘就卻有一天若是反了,我等這一陣折騰豈非白費功夫?”

沈兵早就知道王賁會如此問,如果不是沈兵阻止,王賁只怕在丘就卻封王時就要跳出來反對了。

沈兵沒有回答,他示意王賁在對面坐下然後爲其倒上一杯酒,問:

“校尉以爲,我若是在月氏封王會有什麼結果?”

王賁想了想,就說道:

“大將軍是擔心咸陽?”

“可此時我等身上西域,爲控制沙州乃無奈之舉……”

沈兵搖了搖頭,回答道:

“不只是咸陽。”

“我等並非月氏人,若是稱王,月氏人又豈會心服?”

“若月氏人不心服,又怎會甘心受我沈兵左右?”

“若不甘心受沈兵左右不服從指令,沈兵又如何能稱王?”

王賁則不以爲然:

“他們要是不服,或敢不服指令,以法治之便了!”

王賁出身於法家,他以爲稱王之後只需要像秦國一樣制定一套法律,然後再讓兵士嚴格執行這套法律,用不了多久這些“刁民”就服了。

王賁這一套在中原或許適用。

事實上秦軍在征服中原各國就是這麼做的,且頗有成效。

問題是中原各國是同一民族、同一文化彼此有認同感。

而月氏卻是不同民族且貴族勢力還在其中根深蒂固難以根除,比如丘就卻就是貴族,還有所有月氏俘虜大約五萬人裡就有大量的貴族軍官……這些軍官其中有一部份不願投降被兵士殺了,但大多數卻是選擇了投降。

對於這部份貴族,是殺還是不殺呢?

殺吧!

要知道這些貴族同時又是軍官,且只有他們有受過教育知道如何指揮作戰。

把他們一口氣全殺了,軍隊霎時就沒人指揮,戰鬥力馬上就減半甚至更多,而且短時間很難恢復。

不殺吧!

這些貴族手裡掌握着兵權,沈兵要是當了他們的王而不被他們認可,說不準哪一天就被他們給“咔嚓”了。

更重要的還是……

沈兵對王賁說道:

“校尉當知我等在西域的敵人不只是月氏一國。”

王賁點了點頭:

“據聞西域有三十六國之多,若各個都如月氏一般,卻是實力不俗!”

沈兵笑了笑。

這倒是王賁高看這西域三十六國了。

這其中許多國家其實就像蒲類那樣只有幾千人馬,更少的只有幾百兵甚至幾十兵,比如車師都尉國,就只有40戶人家,333口人,兵84人。

不過沈兵當然不會說這些,否則一說就要被問是如何知道的。

沈兵舉杯敬了下王賁,又接着說道:

“校尉要知道,這西域三十六國卻在盯着我等的作爲。”

“如若我等以高壓法政據月氏爲己有,那麼三十六國會如何看待秦軍?”

“這三十六國又會選擇匈奴還是我軍?”

王賁不由“哦”了一聲,點了點頭道:

“大將軍所言極是。”

“若我等強行據月氏爲己有,三十六國便視我等爲虎狼。”

“於是其不僅不會助我討伐匈奴反而會如月氏一般與匈奴結盟。”

沈兵點頭道:

“是以我等纔不可輕易稱王。”

“反之,若是我等將王位讓出……”

“則不僅可以讓月氏王感恩,還可盡收三十六國人心。”

“校尉以爲然否?”

王賁拱手道:

“大將軍心思慎密,屬下佩服。”

這是勿庸置疑的。

雖說秦國對月氏乃至三十六國都有制度上的優勢……正如之前所言,秦國是半封建半奴隸制,而西域則是奴隸制。

西域尋常百姓肯定是更願意成爲秦國的子民擁護秦法。

問題就在於此時的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覺悟也不高,很容易受欺騙受矇蔽。

換句話說,西域百姓其實是在貴族的控制之下。

這樣的社會其實是存在一個“教育權”的矛盾:

教育權如果下放,百姓變聰明會思考了,有自己的想法變聰明瞭,就不會甘心成爲奴隸受人壓迫,於是貴族就無法控制。

教育權若不下放,百姓更笨更容易控制,但國家和社會卻無法進步。

因此,現代社會看一個國家和社會是進步還是落後的,其實很簡單,就看有沒有實行全民教育就夠了。

就別說古代了,就算現代社會也還存在類似的問題:

高種姓和貴族階層爲了能更好的奴役低種姓,必須讓百姓處於愚鈍狀態,於是高文盲率就沒人真正去關心,也沒人去解決這個並不難解決的問題。

反過來,超過50%的文盲率又限制了這個國家的發展。

於是整個社會就進入一個幾乎可以說是無解的惡性循環。

這些問題,是不可能因爲它掛了個“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這個羊頭就自行解決、自動變好的。

可笑的是,這麼一個落後、封建的國家和社會居然是西方標榜的“榜樣”……

沈兵此時面對的就是一堆這樣的國家,也就是由貴族階層控制、洗腦、矇蔽着百姓的國家。

所以,想要從中得到利益。

沈兵最先要考慮的當然不是尋常百姓,而是那些控制着百姓的貴族。

(本章完)

第174章 親衛第531章 推測第145章 楚軍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12章 探礦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14章 水路第450章 控制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9章 工師第238章 狼煙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218章 騎射第294章 礦石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23章 劓刑第373章 農業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242章 撤軍第45章 恩威並施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266章 喜訊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22章 招工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83章 水戰第283章 仁君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14章 炮彈第310章 遷民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296章 弩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351章 五原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29章 變數第536章 龜茲王第51章 錯有錯着第55章 伐木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360章 西域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72章 麪粉第139章 出戰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321章 私鬥第218章 騎射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80章 變法第55章 伐木第481章 試探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31章 淳于越第373章 農業第357章 勇氣第150章 使節第67章 術數第112章 浮橋第444章 沙塵暴第402章 勸降第466章 出兵第185章 牽城第60章 賄賂第184章 包圍第43章 知己第503章 選擇第124章 水攻第454章 大將軍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64章 偷師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110章 任務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0章 阻敵第359章 通道第136章 紅燒第451章 交易第443章 改革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140章 楚軍第134章 困難第485章 遷移第518章 局勢第241章 援軍第43章 知己第256章 新王第285章 議和第491章 大宛第421章 巫術第21章 火力封鎖第272章 動搖第338章 人才第454章 大將軍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157章 選兵
第174章 親衛第531章 推測第145章 楚軍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12章 探礦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14章 水路第450章 控制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9章 工師第238章 狼煙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218章 騎射第294章 礦石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23章 劓刑第373章 農業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242章 撤軍第45章 恩威並施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266章 喜訊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22章 招工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83章 水戰第283章 仁君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14章 炮彈第310章 遷民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296章 弩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351章 五原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29章 變數第536章 龜茲王第51章 錯有錯着第55章 伐木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360章 西域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72章 麪粉第139章 出戰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321章 私鬥第218章 騎射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80章 變法第55章 伐木第481章 試探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31章 淳于越第373章 農業第357章 勇氣第150章 使節第67章 術數第112章 浮橋第444章 沙塵暴第402章 勸降第466章 出兵第185章 牽城第60章 賄賂第184章 包圍第43章 知己第503章 選擇第124章 水攻第454章 大將軍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64章 偷師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110章 任務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0章 阻敵第359章 通道第136章 紅燒第451章 交易第443章 改革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140章 楚軍第134章 困難第485章 遷移第518章 局勢第241章 援軍第43章 知己第256章 新王第285章 議和第491章 大宛第421章 巫術第21章 火力封鎖第272章 動搖第338章 人才第454章 大將軍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157章 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