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難題

第286章 難題

沈兵當着項梁的面沒有多說什麼。

因爲沈兵不確定項梁知道多少……這指的是沈兵與楚王啓之間的協議。

沈兵猜楚王啓不會把這事告訴項燕,於是項梁當然也不知道。

開玩笑,楚王啓要是把這事跟項燕說了,那項燕只怕就一拍腦袋:

“好你個賊子,我道楚軍爲何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敗於秦軍,原來是你這廝與沈兵暗通關係……”

楚王啓這不是嫌命長嗎?

而且要是這麼一說,項燕就算不追究之前兵敗的責任,也不可能再支持楚王啓甚至跟隨跟他一同降秦了。

於是沈兵也就當作什麼都不知道,說的就楚國降秦並保留江東之地一事。

等項梁走後,沈兵纔將此事告訴扶蘇。

扶蘇聽完後只瞪大了眼睛吃驚不已,良久才讚了聲:

“副將好計策。”

“秦楚兩軍何止百萬,如此大戰卻原來盡在副將掌控之中。”

沈兵笑着回道:

“談不上掌控。”

“若是掌控,我等汝陰一戰便不至於如此驚險了。”

“我領着神武軍差點便全軍覆沒!”

扶蘇微微點頭,旋即又搖了搖頭。

此時他才明白用兵之兇險,就算沈兵如此算計、如此機智卻依然要以命相搏。

心下感嘆一番後就問道:

“副將,此時扶蘇該如何應對?”

沈兵回答:

“當然是回邯鄲向大王稟報啊!”

“公子若是能促成此事,便是大功一件。”

“不過……切莫居功自傲。”

扶蘇當下對沈兵施了一禮:

“多謝副將,扶蘇受教了。”

沈兵這說的是。

扶蘇這才十幾歲,其自幼讀聖賢書極少歷煉。

如今首次上戰場任監軍便立下滅楚大功……無論是誰都難免喜形於色,若真在嬴政那表現出來只怕就要讓他失望了:

“才只是參與滅楚就樂得忘乎所以了,哪有一點王者氣概!”

“人家王翦立了多少功?沈兵又立了多少功?都沒像你這樣的!”

……

於是立了功非但不是好事還可能變成壞事。

因爲嬴政對扶蘇的要求是“大王”而不是普通的“臣子”,所以“胸懷天下”比立功本身重要得多。

扶蘇不是傻瓜,一點就透馬上就明白了這點,於是就知道怎麼做了。

果然,當扶蘇返回邯鄲如此這般的向嬴政一番述說後,嬴政表面大喜心下卻想試試扶蘇的反應:

“做得好!楚國若降,一統中原便大局已定。”

“那江東不過菏澤之地,昌平君忠心耿耿又立此大功,要求封地並不爲過。”

接着嬴政又問扶蘇:

“公子今趟促成楚國降秦實乃大功一件,不知要何獎賞?”

扶蘇趕忙拜道:

“父王,楚國降秦首功當屬沈兵,扶蘇不過只是引路人而已,不敢求賞。”

“何況此事若成,秦、楚兩國便休兵止戈生靈免遭荼炭,這便是對扶蘇最好的獎賞!”

嬴政開始聽得還挺合心意的,不想末了扶蘇又加上那一句,讓嬴政心下略有不快。

嬴政其實不喜歡的就是扶蘇的仁慈,或者說是這種沒底線的仁慈。

這或許與嬴政從小在趙國長大有關,在那種擔驚受怕隨時都可能送命的環境下長大,其性格自然就是“利益至上”、“適者生存”。

扶蘇這種仁慈在嬴政眼裡就是妥妥的“婦人之仁”,是種不成熟的表現。

但想想,又覺得這得慢慢來。

畢竟扶蘇才送到沈兵那一個月,有這樣的進步已相當了不起了。

更因爲扶蘇這樣的表現,嬴政才相信扶蘇所說的這些都是發自內心……這就是扶蘇的性格,只不過在轉變的過程中。

一念至此,嬴政就滿意的點了點頭。

其實嬴政不知道的是,他卻無意間掉進了沈兵挖下的坑。

沈兵其實也有想過提醒扶蘇注意“仁慈”的問題,但一想,扶蘇這要是轉變太大、太快反而不像扶蘇了,嬴政難免起疑。

於是……

接着嬴政就像想起什麼似的對扶蘇說道:

“對了,太傅已完成出使齊國之行,昨日剛回邯鄲。”

“此刻正在東城,趙高會帶你前去。”

扶蘇一愣,然後應了聲便隨趙高出了殿。

等趙高帶着扶蘇離開後,嬴政便搖頭嘆道:

“好你個沈兵,居然連寡人都被你矇在鼓裡。”

“昌平君這着棋確是厲害,誰又能想到沈兵這廝居然能設計讓其當上大王?”

“此計一成,楚國便是寡人囊中之物了!”

另一方面,趙高其實是知道嬴政想試試扶蘇,看他是否還會繼續跟着淳于越。

於是一路上就對扶蘇展開了“洗腦”攻勢:

“公子有所不知,太傅被派往齊國出使,卻是趕着來回的。”

“一路風餐露宿來去匆匆,完成使命之後便又馬不停蹄的趕了回來。”

“一回到邯鄲便急着要趕去壽春,若非知道公子即日便至,此時太傅已在路上了。”

“公子有太傅爲師,實乃公子之幸,大秦之幸!”

扶蘇被趙高這麼一說就糊塗了。

原本嬴政的意思是很清楚的,如果不喜沈兵便不會派扶蘇到壽春任監軍,剛纔聽到楚國要降的消息之後也不會樂得連聲誇讚。

但爲何嬴政又讓他去見淳于越?

此番趙高又如是說……

要知道這趙高可是嬴政的心腹,幾乎寸步不離其身旁,若說有什麼人瞭解嬴政的話那便非趙高莫屬。

趙高這話,是不是說嬴政還是有意讓他跟淳于越遊歷而非沈兵?

扶蘇帶着滿腹狐疑隨着趙高來到東城。

淳于越正在殿中焦急的等着,一看到扶蘇進來便趕忙迎了上去:

“臣參見公子,公子別來可好?”

扶蘇回施道:

“有勞太傅費心了,扶蘇很好。”

淳于越聞言便如釋重負道:

“如此甚好,臣昨日才收到公子送來的書信,還道公子在壽春爲人所難。”

“如今看來,公子已然解決難題了。”

“臣甚是欣慰。”

扶蘇沒有回答。

他不知道怎麼回答。

他不忍心告訴淳于越真相。

此時扶蘇的難題不是別的,恰恰就是淳于越……

(本章完)

第467章 龍城第367章 偷襲第199章 蒙武第385章 保命第547章 暴亂第105章 真相第6章 眼見爲實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433章 復國第252章 消息第289章 北地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167章 良商第448章 聯軍第492章 遠征軍第467章 龍城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21章 回師第340章 忽悠第207章 王賁第340章 忽悠第449章 改革第20章 精銳之師第90章 窘況第125章 心理第326章 命令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507章 出逃第55章 伐木第122章 浮力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272章 動搖第72章 麪粉第384章 烏氏倮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76章 簡在帝心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47章 暴亂第238章 狼煙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425章 交河第316章 工業化第349章 直道第217章 項絡第313章 紡織第103章 逆鱗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00章 牀弩兵第298章 戰法第24章 矛盾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544章 真相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521章 投石機第294章 礦石第549章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49章 神武軍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77章 黑甲軍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388章 月氏王第452章 英明第91章 代田法第274章 失衡第343章 資本第398章 肅州第44章 通敵第8章 公士第521章 投石機第481章 試探第494章 藍氏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323章 利潤第107章 合縱第315章 定價第317章 工人第336章 配方第141章 陷阱第220章 撤軍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97章 活路第425章 交河第114章 首級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22章 招工第290章 門客第220章 撤軍第241章 援軍第297章 牀弩第357章 勇氣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373章 農業第487章 賜婚第383章 使者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535章 先機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157章 選兵
第467章 龍城第367章 偷襲第199章 蒙武第385章 保命第547章 暴亂第105章 真相第6章 眼見爲實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433章 復國第252章 消息第289章 北地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167章 良商第448章 聯軍第492章 遠征軍第467章 龍城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21章 回師第340章 忽悠第207章 王賁第340章 忽悠第449章 改革第20章 精銳之師第90章 窘況第125章 心理第326章 命令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507章 出逃第55章 伐木第122章 浮力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272章 動搖第72章 麪粉第384章 烏氏倮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76章 簡在帝心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47章 暴亂第238章 狼煙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425章 交河第316章 工業化第349章 直道第217章 項絡第313章 紡織第103章 逆鱗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00章 牀弩兵第298章 戰法第24章 矛盾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544章 真相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521章 投石機第294章 礦石第549章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49章 神武軍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77章 黑甲軍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388章 月氏王第452章 英明第91章 代田法第274章 失衡第343章 資本第398章 肅州第44章 通敵第8章 公士第521章 投石機第481章 試探第494章 藍氏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323章 利潤第107章 合縱第315章 定價第317章 工人第336章 配方第141章 陷阱第220章 撤軍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97章 活路第425章 交河第114章 首級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22章 招工第290章 門客第220章 撤軍第241章 援軍第297章 牀弩第357章 勇氣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373章 農業第487章 賜婚第383章 使者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535章 先機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157章 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