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命令

第326章 命令

就在沈兵爲騎兵的事愁眉不展時,胖子屯走了進來。

他見沈兵幾人在商量事情就沒敢發聲,倒是沈兵問道:

“可有要事?”

胖子屯趕忙上前應道:

“將軍,城西屯田的百姓紛紛要求遷到東面紡織……”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不準!”

胖子屯應了聲,正想退出卻又遲疑了下,然後轉身問道:

“將軍,屬下有一事不明。不知……”

沈兵“嗯”了一聲點點頭。

騎軍發展方面碰到個死衚衕且不急於一時,沈兵就暫且將它放在一旁。

胖子屯說道:

Www◆ ttκǎ n◆ ¢ ○

“屬下計算過。”

“若紡織作坊一月利潤便超過雁門郡全年稅收,我等何不將西面田地盡數改爲紡織作坊?”

“城東紡織用地吃緊,而西面卻有大片田地用於種苧麻、五菜。”

“就算明年用於屯田產糧也遠比不上織布所入。”

“百姓便是因此不願屯田種地。”

沈兵倒是沒想到會出現這問題。

不過想想也是,工人的工錢若是大了,二十錢一天且還相當穩定……在紡織作坊裡工作是寒暑不禁,也就是一年四季都有工錢。

這麼一算,當工人能賺的錢就是農民種田的幾倍,農民當然不願意再種地而希望進紡織作坊務工。

這也是近現代工業化時面臨的問題:農民都進城務工,鄉下大片土地無人耕種。

沈兵只反問了一句:

“我等若不屯田,以何裹腹?”

胖子屯回答:

“屬下以爲我等可以以布換糧,便如當下雲中郡所爲。”

“同是一名勞力,紡織所產要比種田高出兩倍有餘!”

沈兵又問了句:

“若有朝一日,匈奴切斷雲中郡糧道甚至將雲中郡團團圍困呢?”

胖子屯立時就沒了聲音。

沈兵解釋道:

“民以食爲天,糧食乃雲中郡的生存之本,無論何時都不能放棄屯田。”

“告訴百姓,雲中郡種糧一律免稅!”

這其實就是用另一種方式給農民補貼,農民哪還有不願意之理。

胖子屯應了聲就退下了。

扶蘇感嘆道:

“將軍此舉極有遠見。”

“且百姓得此實惠,必將紛至沓來!”

沈兵沒有說明的是,他此舉其實並非防匈奴:雲中郡背靠雁門郡,被匈奴切斷補給的威脅不大。

沈兵真正防的,是有朝一日可能與秦軍爲敵……那時屯田就重要了。

王賁有些擔憂的說道:

“雲中郡容納百姓十萬之數已是極限。”

“據聞代國就要被我軍所滅,到時……少說又有十萬百姓遷入。”

沈兵不由大感頭疼,這人少了也不是,人多了也不是。

趙王嘉從北地遷出的可是前套、後套兩地百姓,至少有三十萬之數。

這一來一回流失一部份,返回二十萬人那都是往少裡算。

一個小小的雲中郡又如何容得下二十萬人?

沈兵沒有多想,當下就命令道:

“訓練新兵,繼續往外圈地做好準備。”

王賁鬨然應聲,就把命令傳了下去。

這是當初沈兵既定的戰略,也就是以步步爲營的方式一圈一圈往匈奴方向擴張,這樣就永遠都是在防禦可以暫時不用考慮騎兵作戰的問題。

沈兵這麼打算沒什麼錯,只要慢慢發展成比例擴張就可以。

但嬴政似乎是等不及了。

確切的說不是嬴政等不及,而是李斯在背後搞鬼。

李斯畢竟是秦國丞相,他能混到今天那心計可不是尋常人能比得上的,當初可是爲了權勢連自己的師弟韓非也能狠下殺手,此時哪裡會讓沈兵好過。

他一思量,見無法限制雲中郡發展,便換了一種方式。

這日李斯私下進宮對嬴政說道:

“大王,此時正值中原收成之際,匈奴大多分散到各地劫掠。”

“另代國若滅二十萬百姓又無法盡數遷入雲中郡。”

“我等何不取九原以待?”

嬴政遲疑了下,說道:

“可北地將軍置下只有萬餘人馬,只怕……”

李斯回答:

“大王明鑑。”

“上次雲中城一戰,北地將軍以區區數千人便大敗數萬匈奴。”

“如今雲中郡更有十萬百姓。”

“若北地將軍自百姓徵兵並以之守城,再以精銳突襲九原……”

“收復九原亦並非難事。”

趙高當然明白李斯的心思,也在一旁附和道:

“大王,據聞匈奴擅長城外騎戰而不善攻守,北地將軍卻攻守兼備。”

“且我軍各地作物成熟糧草充足,此時取九原必能旗開得勝。”

“九原若下,往後匈奴便失去南下根基,雁門郡便再無匈奴之患了。”

這話說的對,九原若是劃入大秦版圖,匈奴的根據地就只能往北往西推,距離雁門郡少說也有幾百裡,要去劫掠就困難多了。

嬴政想想覺得也對。

而且一打探,發現駐守在九原的匈奴不過三千餘人,更重要的還是匈奴竟然不修破損的城牆、城門……城門是沈兵從九原撤出時燒燬的。

嬴政根本不知道匈奴的戰法,想當然的用中原各國守城作戰的思維思考,於是以爲李斯和趙高所言有理,當下一紙命令就發到沈兵那。

沈兵看到出兵九原的命令就愣了。

雲中郡距九原兩百公里,這距離可不是“步步爲營”能堆到那去的!

但嬴政的命令又不得不從,於是全盤計劃都被打亂。

更嚴重的還是……匈奴在九原郡只有三千人。

九原郡或許的確只有三千人,但匈奴騎兵可是在各處奔跑劫掠,一旦發現有秦軍往九原進軍,他們就會從四面八方趕來增援。

於是敵人很快就會變成三萬甚至更多。

沈兵當下召集了王賁、魏呴等人商量對策。

但討論來討論去都是無計可施。

困難倒不是來自守城,也不是兵力。

這段時間雲中郡倒是徵了五千新兵並日夜訓練,再練上一段時間用於守城倒是可以勝任……畢竟匈奴騎兵在攻城方面也是菜鳥,便是百姓守城匈奴都不一定能拿下。

困難在於北地軍出城進攻九原必然會將補給線暴露在匈奴騎兵之下。

兩百公里……

如果騎兵足夠強,那麼用騎兵保護這補給線就沒問題。

問題就在於此時的神武軍還不夠強。

(本章完)

第458章 夜襲第139章 出戰第5章 底牌第519章 火器第165章 騎射第550章 大結局第438章 巴豆第198章 求降第262章 水排第415章 引信第280章 變法第313章 紡織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7章 除非……第21章 火力封鎖第98章 梟首示衆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6章 眼見爲實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8章 公士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55章 水軍第146章 配給制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57章 勇氣第355章 圍城第316章 工業化第446章 巧合第37章 借刀殺人第408章 難題第176章 藤甲第416章 方略第41章 福禍相倚第328章 戰車第382章 獵人第418章 援兵第312章 探礦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38章 人才第547章 暴亂第398章 肅州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221章 回師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73章 榨醬面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292章 涅石第96章 宵禁第397章 丘就卻第260章 水力第69章 一己私慾第59章 工師第281章 稅率第373章 農業第151章 破冰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147章 戰略第241章 援軍第87章 翻車第81章 高田第329章 訓練第235章 伏擊第506章 霍木桑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77章 結果第21章 火力封鎖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391章 炒麪第394章 智慧第105章 真相第75章 樂趣第163章 藤甲第395章 羊羣第412章 試炮第143章 降兵第329章 訓練第44章 通敵第37章 借刀殺人第159章 希望第36章 暗箭難防第291章 二選一第332章 騷擾第290章 門客第493章 補給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9章 兒女私情第85章 水車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90章 降兵第189章 上將軍第147章 戰略第209章 權力第359章 通道第114章 首級
第458章 夜襲第139章 出戰第5章 底牌第519章 火器第165章 騎射第550章 大結局第438章 巴豆第198章 求降第262章 水排第415章 引信第280章 變法第313章 紡織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7章 除非……第21章 火力封鎖第98章 梟首示衆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6章 眼見爲實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8章 公士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55章 水軍第146章 配給制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57章 勇氣第355章 圍城第316章 工業化第446章 巧合第37章 借刀殺人第408章 難題第176章 藤甲第416章 方略第41章 福禍相倚第328章 戰車第382章 獵人第418章 援兵第312章 探礦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38章 人才第547章 暴亂第398章 肅州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221章 回師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73章 榨醬面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292章 涅石第96章 宵禁第397章 丘就卻第260章 水力第69章 一己私慾第59章 工師第281章 稅率第373章 農業第151章 破冰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147章 戰略第241章 援軍第87章 翻車第81章 高田第329章 訓練第235章 伏擊第506章 霍木桑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77章 結果第21章 火力封鎖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391章 炒麪第394章 智慧第105章 真相第75章 樂趣第163章 藤甲第395章 羊羣第412章 試炮第143章 降兵第329章 訓練第44章 通敵第37章 借刀殺人第159章 希望第36章 暗箭難防第291章 二選一第332章 騷擾第290章 門客第493章 補給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9章 兒女私情第85章 水車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90章 降兵第189章 上將軍第147章 戰略第209章 權力第359章 通道第114章 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