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丘就卻

第397章 丘就卻

追還是不追?

追吧,此時的月氏騎兵坐下已無馬,如何能追得上騎着馬的秦軍?

不追,難道就這樣與之對峙等着秦軍大軍趕來?

那一刻丘就卻就知道大勢已去了,他怎麼也想不到秦軍會用這種方法讓他們這些擅長騎射月氏勇士無馬可用,且反過來還要面對敵人的騎兵戰術……

長期以來,以步軍爲主的秦軍與以騎軍爲主的月氏交戰,都是月氏以騎兵戰術對秦軍。

此時卻是彼此調換了位置,秦軍變成騎軍而月氏變成了步兵。

此時的丘就卻只有兩個選擇:

一是回頭騎馬繞過陷馬坑大陣或將馬牽過陷馬坑大陣。

但在這黑夜中根本就不知道秦軍陷馬坑大陣佈設得多寬,想要繞過又談何容易。

將馬牽過陷馬坑大陣或許可行,只要速度夠慢,即便馬腿陷到陷馬坑內馬也不會受傷當然也可以抽出馬腿繼續前進。

但毫無疑問……這需要花很長時間,且秦軍不會坐視他們這麼做,只要射來幾箭讓馬匹受驚或乘機發起進攻,其後果就不堪設想。

另一個選擇,就是徹底放棄馬匹步行前往肅州。

然而肅州距離這裡卻有五十里,步行需要半天才能到。

重點並非步行多久纔到,而是一直以騎兵作戰的丘就卻知道,在步行前往肅州的途中,面前的這些秦騎軍必定會一路陪伴着他們並以弓箭侍候。

接着秦軍主力也會從後方趕上。

如此一來……

想着丘就卻嘆了口氣,下令道:

“我等降了吧!”

跟在身旁的幾個副將不由大驚,叫道:

“大將軍……”

丘就卻沒等他們說完就回道:

“你等打算與秦軍一決死戰嗎?”

“此戰若在打下去,我等絕無幸理。”

“是死是活,你等該如何抉擇?”

聞言衆將就沉默了。

如果能活着,誰還會想死?

這時其中一名將軍就說了聲:

“大將軍,我等若是降了,也未必能活命!”

這話說的是,月氏是秦軍的老對手,知道秦軍對待俘虜不是殺就是將其轉爲勞役……轉爲勞役雖說不死,但與死也沒多大區別。

丘就卻回道:

“與我等對陣的是秦軍北地大將軍沈兵。”

“此人從未殺過俘虜,並能尚待任用,其置下就有許多中原各國兵士甚至還有党項人。”

“我等若是降了秦,多半能留下一條性命!”

丘就卻是月氏大將軍,他在戰前自然有派人去打探秦軍的虛實。

而沈兵的北地軍中的確有許多來自中原各國的兵士,比如大梁軍是魏國的,北地精騎是趙國的,還有從楚國召募的……

之前這各國混編還讓沈兵頭疼一陣,沒想到此時反而成了優點。

這麼一說,月氏各將領自然就沒有問題了,於是紛紛同意投降。

不過這丘就卻也奇怪,他勸服置下將士投降,最後他自己倒是猶豫了,帶着數百名親衛退守南側的山上據險而守。

等沈兵趕到時,剺就報告道:

“大將軍,守在山上的說是月氏大將軍丘就卻。”

“他想與大將軍說上幾句話。”

沈兵正要上前,李巖就上來阻止道:

“大將軍,小心有詐。”

“那幾百人守在山上能算什麼,我等一頓火球上去就將他們燒個精光!”

沈兵搖頭道:

“此乃我等難得的機會,又怎可如此輕率!”

這的確是個機會。

要知道這是西域,距離中原數千裡的西域。

西域各國說到底與匈奴是敵人應該成爲秦軍的朋友,他們只是懼怕匈奴的威脅而不得不與秦軍爲敵。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秦軍也像匈奴一樣動不動就殺,那豈非與匈奴沒有區別?那西域各國爲什麼要與秦軍結盟?

所以此時的沈兵怎麼也要做點“懷柔”的樣子,不只是給月氏看,也是給西域各國看。

說着沈兵就在剺及親衛的保護下策馬上前,朝山上大聲喊道:

“在下沈兵,見過丘大將軍!”

“大秦無意與月氏爲敵,奈何月氏先殺我使節後佔我肅州,沈兵纔不得不出此下策。”

“如今大局已定,大將軍不如降了吧!”

“沈兵一向敬重大將軍,此番必不會多加爲難!”

這只是句客套話,其實在此之前沈兵根本就連丘就卻這名字都沒聽過。

剺作爲翻譯將沈兵的話傳了上去。

接着丘就卻回喊道:

“要我投降,需有幾個條件,不知大將軍是否同意?”

沈兵回道:

“若是沈兵能做到,定當盡力。”

丘就卻說:

“一,不得借我去勸降月氏兵將。”

“二,不得借我害大王。”

“三,丘就卻降了後不會提供任何情報。”

“若大將軍不答應,丘就卻便自刎在此以謝大王!”

沈兵一聽,就覺得這丘就卻有點意思。

他不但想得比較遠而且還比較仗義,不願因他的投降而給月氏或是月氏王帶來損失。

沈兵想了想,就回答道:

“第二、第三沈兵或能答應,只是這第一……”

丘就卻當下就“哼”了一聲:

“我丘就卻寧死也不會做對不起月氏之事,大將軍卻是看錯人了。”

“你我就談到這吧!”

沈兵趕忙回答:

“且慢,丘大將軍可有想過此時在肅州的一萬部下?”

丘就卻回道:

“想過又能如何?”

沈兵回答:

“你部尚無人能逃出包圍前往肅州示警。”

“而我軍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包圍……”

這也是沈兵走了兩日就發動反攻的原因。

從肅州起行軍兩日不過一百里,反攻時步兵只要一日一夜不眠就可以返回肅州……

沈兵接着說道:

“丘大將軍當知此戰肅州必敗無疑,沈兵其實不需丘大將軍前往勸降也能獲勝。”

“然沈兵不願你我徒增傷亡卻讓匈奴坐得漁人之利,是以才希望丘大將軍能前往勸降!”

“若丘大將軍不願如此,那麼沈兵就只有……”

這話說的合情合理,且是站在月氏的角度考慮,丘就卻一時無言以對。

且想想還真是。

月氏原本與匈奴是敵人,現在卻被匈奴裹挾了與秦軍大戰,而匈奴卻在一旁觀望……

想到這丘就卻不由嘆了口氣,道:

“大將軍所言有理,丘就卻服了!”

說着就命左右親衛放下武器投降。

(本章完)

第307章 索箭第186章 仙人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155章 水軍第283章 仁君第17章 攻大於守第393章 肅州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81章 試探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232章 補給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0章 禁民二業第262章 水排第332章 騷擾第488章 爲難第276章 傳單第176章 藤甲第242章 撤軍第377章 誤會第372章 西套第306章 攻守兼備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217章 項絡第77章 脂膏第451章 交易第343章 資本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239章 奸細第5章 底牌第9章 矛盾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47章 浮橋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78章 交集第88章 論農第163章 藤甲第355章 圍城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8章 調虎離山第113章 軍糧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34章 勸降第415章 引信第134章 困難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121章 蒙良第370章 收購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24章 水攻第514章 訓練第235章 伏擊第336章 配方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0章 禁民二業第421章 巫術第330章 重點第511章 火繩槍第124章 水攻第361章 封禪第460章 聯軍第158章 騎兵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347章 馳道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104章 好奇心第405章 市場第312章 探礦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287章 分別第94章 荊軻刺秦第90章 窘況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53章 水德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93章 肅州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41章 援軍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197章 活路第34章 勸降第37章 借刀殺人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511章 火繩槍第2章 笑話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3章 劓刑第295章 高爐第444章 沙塵暴第13章 睚眥必報第266章 喜訊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535章 先機
第307章 索箭第186章 仙人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155章 水軍第283章 仁君第17章 攻大於守第393章 肅州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81章 試探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232章 補給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0章 禁民二業第262章 水排第332章 騷擾第488章 爲難第276章 傳單第176章 藤甲第242章 撤軍第377章 誤會第372章 西套第306章 攻守兼備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217章 項絡第77章 脂膏第451章 交易第343章 資本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239章 奸細第5章 底牌第9章 矛盾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47章 浮橋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78章 交集第88章 論農第163章 藤甲第355章 圍城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8章 調虎離山第113章 軍糧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34章 勸降第415章 引信第134章 困難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121章 蒙良第370章 收購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24章 水攻第514章 訓練第235章 伏擊第336章 配方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0章 禁民二業第421章 巫術第330章 重點第511章 火繩槍第124章 水攻第361章 封禪第460章 聯軍第158章 騎兵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347章 馳道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104章 好奇心第405章 市場第312章 探礦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287章 分別第94章 荊軻刺秦第90章 窘況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53章 水德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93章 肅州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41章 援軍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197章 活路第34章 勸降第37章 借刀殺人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511章 火繩槍第2章 笑話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3章 劓刑第295章 高爐第444章 沙塵暴第13章 睚眥必報第266章 喜訊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535章 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