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久戰速戰?

第215章 久戰速戰?

沈兵一直在等機會,卻沒想到蒙武那先出狀況。

蒙武接連猛攻城父十餘日,見城父難攻又試圖分兵攻汝水。

這從戰法上來看也沒錯,正面無法強攻就從側翼包抄,如果包抄成功就意味着可以斷絕城父與外界的聯繫,然後坐等城父彈盡糧絕了。

但蒙武此舉卻是犯了“輕敵”及“分兵冒進”的大忌。

“輕敵”也可以說是戰略誤判,以爲楚軍沒有決心在汝水一帶防禦。

“分兵冒進”則是將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再次分散,且一路未留兵佔領城邑。

相比起蒙武的軍隊,汝陰這邊就穩妥多了,一路城邑都有大梁軍佔領。

且還在高處準備好烽火及馬匹,沿途設置好驛站,只要一遭到攻擊馬上就可以向各方求援。

這些狀況也看在項燕眼裡。

項燕就有些奇怪了:

“爲何秦軍在汝陰、城父兩城的攻勢差別如此之大?”

項伯想了想,就回答:

“上將軍,這或許是秦軍的誘敵之策。”

“秦軍知道汝水難攻,於是在城父一方做出只攻不防的假像以引我出城。”

項燕遲疑了下,就搖了搖頭,說道:

“若是如此,秦軍就該在附近設有伏兵。”

“可我等卻未在附近發現伏兵。”

項燕對自己的偵察很有信心。

楚軍雖是戰鬥力不足,但在楚國境內設下情報網的能力還是有的。

項燕只需讓探子混在百姓中,然後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觀察秦軍。

是以項燕才充分掌握秦軍的動向。

項伯又問:

“秦軍是否能由汝陰合擊?”

項燕又搖了搖頭:

“汝陰與城父相距兩百餘里。”

“且秦軍大多爲步軍,此兩百餘里少說也要行軍四日。”

“若我軍派出騎軍騷擾,汝陰秦軍至少也要十餘日才能趕至,又如何能顧得上城父?”

項伯無法作答,但心下還是有些不安:

“上將軍,秦軍於城父連日強攻死傷慘重。”

“我軍只需坐等秦軍傷而退兵,不需冒險出戰。”

項燕則反駁道:

“若是秦軍急兵冒進呢?”

“我等有此機會擊退秦軍卻坐失良機?”

“此戰爲秦將楊端和指揮,他心思慎密定不至犯下如此錯誤。”

“再過幾日待楊端和發覺,只怕就無此戰機了!”

於是項燕當機立斷打算組織反擊。

這又是一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所以戰場上往往靠的是指揮者的敏銳和智慧,若純粹只是依靠兵書的理論……不管哪個方向都能找出相關理論,於是就成“紙上談兵”了。

項燕反擊的方略,是先讓楚兵包抄至蒙武軍的後路,也就是蒙武軍攻下卻又棄守的那些城邑、村落。

這時項燕甚至用上了原本打算用於攻擊秦軍補給線的一萬騎軍。

騎軍速度快,能以速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繞到秦軍後方。

另外再分出五萬步兵緊隨騎兵後繞至蒙武軍側後對其形成夾擊包抄之勢。

項燕此着不求切斷城父與汝陰之間的聯繫,只求切斷城父秦軍的補給線。

如此一來,秦軍就無法在城父對楚防線形成合擊之勢,離退兵也就不遠了。

此時的楊端和及沈兵都對這情形一無所知。

這時代不像現代,衛星或是飛機往下一看就知道幾百裡外的友軍在做什麼。

蒙武因爲不打算依楊端和的命令行事,所以在戰情方面有所瞞報。

其實久戰與速戰也不需瞞報,只需蒙武的用詞有些轉變就差不多了。

於是楊端和還一直以爲蒙武也像他一般穩紮穩打。

沈兵此時就在忙着接收黑甲軍的戰馬……

自河道兩側城邑被佔領及河道清空後水軍就沒有多大意義了,黑甲軍再由河道運送來戰馬,當下就轉爲了騎軍。

沈兵還特地去找了下正在整軍選馬的王賁,問:

“世侄可還習慣?”

王賁當即拱手回答:

“副將,此黑甲軍竟人人都能騎射?”

“便是我大秦騎軍,能騎射者也是寥寥無幾……”

沈兵回答:

“不過就是多練而已。”

“大秦重步軍輕騎軍,且過於依賴臂張弩,不會騎射也不奇怪。”

王賁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接着又問了聲:

“副將,若是如此,那行軍戰法是否也應盡數改變?”

沈兵暗道這王賁果然了得,知道黑甲騎軍擅長騎射就知道戰法應不一樣,要知道這個就連清楚沈兵練兵過程的楊端和都沒推理出來。

沈兵點了點頭,朝不遠處的剺揚了揚頭說道:

“行軍戰法,你只管向教頭瞭解便可。”

騎射訓練練的當然不只有騎射,還有如何應敵之類,這些都是根據剺等遊牧民族用的戰術來練。

這一套可是在大秦騎軍甚至是中原騎軍都沒有的。

甚至這些戰術還一度被認爲是“畏戰”……

也就是騎軍碰到敵人追擊衝鋒時應“且戰且走”保持與敵人的距離。

這對以“勇猛”爲要求的秦軍不相適應。

不過黑甲軍是魏國降兵,他們似乎很樂於走這條路線。

沈兵初時還有些擔心王賁不認同。

但沒過多久沈兵就知道這擔心是多餘的……王賁與剺討論一番後便不斷的點着頭。

然後又一臉興奮的向沈兵報告道:

“此戰法靈活多變且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黑甲軍堪稱精銳,屬下與有榮焉!”

對於一名兵士來說,最好的禮物莫過一身裝備或一把寶劍。

但對於一名想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的軍官來說,最需要的就是指揮一支精銳之師。

王賁得到的就是這樣一支軍隊。

沈兵相信,以王賁之才很快就能成爲黑甲軍校尉……這傢伙可是在四年內戰功就直逼他父親王翦的。

到時,王賁的指揮天賦再加上黑甲騎軍……堪稱完美。

沈兵甚至都在想要不要擴充這支騎軍了。

不過凡事都要慢慢來,眼前還有許多事是未知之數,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故。

果然,這時就見一名親衛匆匆跑到沈兵面前:

“副將,上將軍令你馬上到帥帳一行。”

“楚軍反攻蒙武軍待援。”

沈兵聽着心下一驚……蒙武軍待援?

這什麼情況?

(本章完)

第92章 家書第114章 首級第288章 請降第326章 命令第153章 水德第209章 權力第165章 騎射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31章 補給第254章 突圍第285章 議和第408章 難題第384章 烏氏倮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332章 騷擾第405章 市場第67章 術數第162章 鋸子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59章 工師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351章 五原第201章 鴛鴦陣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90章 窘況第536章 龜茲王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05章 反包圍第97章 狼來了第491章 大宛第328章 戰車第457章 信任第506章 霍木桑第454章 大將軍第506章 霍木桑第81章 高田第159章 希望第479章 挑明第427章 矛盾第261章 勞力第519章 火器第239章 奸細第342章 市場化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101章 荊軻第329章 訓練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61章 火彈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5章 馬頭山第30章 禁民二業第62章 舉薦第247章 浮橋第379章 党項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40章 阻敵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58章 潛力第542章 補給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299章 圈地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97章 狼來了第54章 休整第421章 巫術第525章第449章 改革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241章 援軍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112章 浮橋第188章 軍魂第10章 摩擦力?第495章 嫁衣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4章 通敵第86章 樣式第257章 奇人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38章 巴豆第227章 反攻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4章 工丞第359章 通道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58章 錦囊妙計第342章 市場化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146章 配給制第166章 錢第159章 希望第61章 火彈第358章 潛力
第92章 家書第114章 首級第288章 請降第326章 命令第153章 水德第209章 權力第165章 騎射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31章 補給第254章 突圍第285章 議和第408章 難題第384章 烏氏倮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332章 騷擾第405章 市場第67章 術數第162章 鋸子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59章 工師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351章 五原第201章 鴛鴦陣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90章 窘況第536章 龜茲王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05章 反包圍第97章 狼來了第491章 大宛第328章 戰車第457章 信任第506章 霍木桑第454章 大將軍第506章 霍木桑第81章 高田第159章 希望第479章 挑明第427章 矛盾第261章 勞力第519章 火器第239章 奸細第342章 市場化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101章 荊軻第329章 訓練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61章 火彈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5章 馬頭山第30章 禁民二業第62章 舉薦第247章 浮橋第379章 党項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40章 阻敵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58章 潛力第542章 補給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299章 圈地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97章 狼來了第54章 休整第421章 巫術第525章第449章 改革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241章 援軍第334章 披着羊皮的狼第112章 浮橋第188章 軍魂第10章 摩擦力?第495章 嫁衣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4章 通敵第86章 樣式第257章 奇人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38章 巴豆第227章 反攻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4章 工丞第359章 通道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58章 錦囊妙計第342章 市場化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146章 配給制第166章 錢第159章 希望第61章 火彈第358章 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