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封禪

第361章 封禪

沈兵隨後就讓剺帶上一百騎、三百匹馬前往西域尋找族人及願意歸附北地的西域百姓。

因爲擔心路上與來不及撤走的匈奴相遇,所以剺一行人就打扮成使節的樣子。

另外沈兵還專程從雁門郡購來兩百餘匹絲綢。

絲綢在中原或許還算好,如之前所言八、九匹絲綢才換一匹馬。

但正所謂物以稀爲貴,將它們帶到西域去價格立時就翻上數十倍,若再帶到羅馬去……那就得一名羅馬士兵七年不吃不喝纔買得起。

所以帶絲綢纔是一筆財富,而不是黃金、白銀、馬匹……這其中尤其是馬匹,西域好馬多得是,帶去馬匹只怕還會貶值。

到時剺就可以用這些財富在西域招集族人及西域百姓,再購買返回時所需的糧草。

跟在剺一行人後方的還有李巖。

李巖帶着五萬河內兵前往接收匈奴放棄的河西走廊,而且速度要快……

河西走廊並非無人居住。

事實上,春秋戰國時期月氏離中原很近,確切的說就在秦國西邊,然後往北至西套及河西走廊東部都是月氏地界,河西走廊西部則烏孫。

但匈奴強盛之後先是攻佔了後套,再往南攻佔月氏的西套進而將其往河西走廊驅趕。

月氏地域越來越小往西推,就驅趕比它小的烏孫國。

於是一個趕一個,就把月氏趕出了河西走廊,烏孫趕到中亞。

如果秦軍接收得遲了,沈兵擔心月氏會重新佔領河西走廊。

佔多少地事小,重要的是這重要的通道被月氏所佔,這不僅會使秦軍無法與月氏結盟,還可能會成爲敵人……

後來沈兵才知道這擔心是多餘的。

因爲月氏在河西走廊之外要比之前富裕得多,於是都不願意再進入河西走廊這片未開發之地。

就在沈兵各種籌備及經營五原時,扶蘇就將一封信遞到沈兵面前,說道:

“父皇令我等即刻趕往泰山!”

沈兵不由奇道:

“泰山?”

“難不成是還有齊國流寇沒有清除?”

泰山屬原齊國地界,所以沈兵第一反應就是讓他去剿匪的。

但扶蘇卻搖頭說道:

“非也,是父皇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

沈兵“哦”了一聲。

他知道封就是祭天,禪就是祭地。

封禪的就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祭天地的儀式。

其實祭不祭是無所謂,而是嬴政想向天地彙報一下他的功勞,表明自己已經功德圓滿該賞什麼給他差不多就可以賞了。

之所以要在泰山封禪,則是因爲古人認爲泰山是天下最高山,泰山之顛也就離天上的仙人最近。

呃……沈兵想說天下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瑪峰,要離天更近的話應該到那去。

不過如果這麼說只怕會引火燒身……以現在的條件,想登珠穆朗瑪峰不是找死嗎?

所以沈兵最好還是把嘴閉嚴實了。

其實嬴政在泰山是碰到了頭疼的問題。

從古至今沒幾個帝王舉辦過封禪儀式的,當初就連齊威王想封禪都因遭到管仲的勸阻而沒能成行……這封禪可不是一般的帝王就可以,而齊威王原則上還只是諸候,憑什麼封禪?!

因爲長時間沒有舉行封禪儀式,所以沒人知道這東西要怎麼弄。

嬴政甚至把儒生、方士等全都集中在一起商討,卻是各說各的爭論不休。

有的說是要步行上山,有的說可以乘車,但爲免驚到仙人必需用草裹車輪,還有的說要幾步一拜,儀式方面也是千奇百怪誰也不服誰。

其實嬴政若是隻找其中一派比如儒生,或是讓方士定奪都不會出現這問題,隨便忽悠編排一下這程序就出來了。

然而偏偏嬴政又想集思廣義,邀了幾拔人想研究出一個“最正確”的方案,於是就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了。

這時嬴政就想到了沈兵。

在所有方士和儒生中,嬴政其實最相信的就是沈兵。

因爲有句話叫“天機不可泄漏”,越是高人就越不會說出自己的身份。

沈兵就沒說出自己的身份,而方方面面又證明沈兵與神仙有一腿,這甚至還經過實戰的考驗……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要封禪當然要沈兵拍板。

不過又擔心明問會讓仙人不悅,於是就將扶蘇和沈兵一同喚來……其實把扶蘇喚來也有其道理,他是大秦的繼承人,當然也要陪同。

這可苦了沈兵和扶蘇。

從五原到泰山可是兩千五百里,就算日行兩百里的話也要十餘天。

不過嬴政已考慮好了這些,他已令沿途驛站備好護送的兵士、馬匹、酒水以及御手。

所以沈兵和扶蘇全程都可以在車上睡覺不用操心,甚至還享受點餐的待遇……快到飯點時就跟御手說一聲,御手自會讓親衛騎快馬趕到前頭讓人準備。

原本沈兵還以爲這是沾了扶蘇這個公子的光,後來與扶蘇說起才發現扶蘇也感到奇怪,他以前也從沒有這享受。

沈兵哪裡知道,這其實是扶蘇沾他的光……神仙派來的,那還不好生侍候着?

最終沈兵和扶蘇第十天就趕到了泰山腳下。

沈兵在客棧裡碰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那馬商……在扶蘇被下人叫走時這馬商就出現在沈兵的門前。

“沈兄,好久不見!”馬商笑呵呵的朝沈兵拱手道:“許久沒嚐到沈兄所做的美食,甚是想念!適才聽聞北地大將軍到此,這才冒昧前來拜訪。”

沈兵一聽,還真是,這段時間忙着北地的事務都沒弄點新玩意享受下了。

“簪嫋也是來參加封禪大典的麼?”沈兵問。

馬商“誒”了一聲:

“吾乃區區一草民,又如何有福份參加封禪大典。”

“據聞大將軍在北地欲大片養馬,可莫忘了我呀!”

沈兵一拍腦袋,還真是,怎麼把這馬商給忘了。

於是有些抱歉的說道:

“簪嫋原諒則個,北地確是急需經商往來,若簪嫋不嫌棄,當可到北地助我!”

不過馬商似乎只是隨口一說,對這話題並不感興趣。

他接着問道:

“大將軍可知這封禪該如何進行?”

(本章完)

第406章 騎軍第547章 暴亂第100章 由頭第49章 許昌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83章 水戰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50章 使節第95章 宣傳攻勢第312章 探礦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65章 厚禮第109章 修橋第86章 樣式第371章 控制第78章 七國第525章第230章 汝陰第88章 論農第384章 烏氏倮第6章 眼見爲實第195章 力量第105章 真相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412章 試炮第313章 紡織第495章 嫁衣第5章 底牌第511章 火繩槍第198章 求降第196章 昌平君第211章 百越第285章 議和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341章 雲畋第72章 麪粉第167章 良商第499章 出兵第487章 賜婚第197章 活路第294章 礦石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12章 試炮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73章 榨醬面第237章 圍城第518章 局勢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67章 偷襲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63章 王翦第59章 工師第95章 宣傳攻勢第480章 請辭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39章 奸細第154章 謠言第48章 定滑輪第110章 任務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43章 知己第276章 傳單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431章 利益第89章 以農治國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193章 密信第141章 陷阱第261章 勞力第468章 目標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95章 宣傳攻勢第58章 錦囊妙計第89章 以農治國第124章 水攻第367章 偷襲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347章 馳道第9章 矛盾第218章 騎射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29章 兒女私情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303章 獵鷹第437章 人心第237章 圍城第246章 圍城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91章 二選一第262章 水排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188章 軍魂
第406章 騎軍第547章 暴亂第100章 由頭第49章 許昌第50章 虛張聲勢第183章 水戰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50章 使節第95章 宣傳攻勢第312章 探礦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65章 厚禮第109章 修橋第86章 樣式第371章 控制第78章 七國第525章第230章 汝陰第88章 論農第384章 烏氏倮第6章 眼見爲實第195章 力量第105章 真相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412章 試炮第313章 紡織第495章 嫁衣第5章 底牌第511章 火繩槍第198章 求降第196章 昌平君第211章 百越第285章 議和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341章 雲畋第72章 麪粉第167章 良商第499章 出兵第487章 賜婚第197章 活路第294章 礦石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12章 試炮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73章 榨醬面第237章 圍城第518章 局勢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67章 偷襲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63章 王翦第59章 工師第95章 宣傳攻勢第480章 請辭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39章 奸細第154章 謠言第48章 定滑輪第110章 任務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43章 知己第276章 傳單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431章 利益第89章 以農治國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193章 密信第141章 陷阱第261章 勞力第468章 目標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95章 宣傳攻勢第58章 錦囊妙計第89章 以農治國第124章 水攻第367章 偷襲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347章 馳道第9章 矛盾第218章 騎射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29章 兒女私情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303章 獵鷹第437章 人心第237章 圍城第246章 圍城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91章 二選一第262章 水排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188章 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