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

範寧一口氣跑到中堂,正好遇見朱元豐,範寧連忙問道:“三祖父,家裡可有前幾天的《小報》?”

“當然有,《朝報》也有,在我書房裡,你要看《小報》做什麼,上面都是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應該不需要吧!”

“我想看看關於歐陽修的事情。”

朱元豐恍然,笑道:“《小報》上倒是很詳細,跟我來!”

朱元豐帶着範寧向外書房走去。

“今天卸職手續辦好了?”朱元豐笑問道。

“辦好了,但新任命還沒有出來。”

“說明你的新任命還有爭議,不過我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官家肯定會過問你的。”

“三祖父怎麼知道?”範寧不解地問道。

朱元豐看了看範寧手中的報紙,一臉神秘道:“秘密就在你手中的報紙上。”

範寧略一思索,頓時恍然,“難道官家也在看這份《小報》?”

“只是傳聞,據說後宮妃子每人人手一份,每天靠這個打發時間,官家應該也看,畢竟是瞭解民情的一個渠道。”

範寧笑着點點頭,如果天子知道自己歸來,肯定會召見自己,不過天子是否召見自己,他並不是很在意,這是宋朝,天子還做不到一言九鼎,關鍵還在知政堂的態度。

兩人走進外書房,朱元豐從書架上取過厚厚一疊報紙,“這是最近兩個月的《小報》,想要《朝報》也有。”

“那就一起給我吧!反正這些天沒事,我翻翻報紙也好。”

朱元豐又取出另一疊報紙遞給範寧,指指椅子道:“坐下說幾句話。”

範寧坐了下來,朱元豐笑道:“上個月你四叔來京城找我,想把他的酒樓改名爲朱樓,我答應他了。”

範寧心中有些不爽,四叔爲什麼要改名爲朱樓,叫範樓不好嗎?

他臉上卻沒有表露,只是淡淡問道:“三祖父覺得合適嗎?”

“那家酒樓我很瞭解,是我大哥無聊時買下來的酒樓,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我當然也有原則,如果是家小食鋪想叫朱樓,我肯定不會答應,正好吳縣沒有朱樓,所以我就答應了,也算是雙方的合作,我擴大分店,他藉助名氣。”

“那應該每年收取借名費吧!”

朱元豐呵呵笑了起來,“我們簽訂了三十年的契約,約好每年收取借名費一貫錢,他以後開出的新店也可以叫做朱樓,但前提是距離真正的朱樓,必須相距十里以上。”

範寧搖搖頭,“我這個四叔一直就喜歡佔便宜,而且臉皮特厚,說實話,我不太喜歡他。”

朱元豐微微笑道:“喜歡佔便宜,厚臉皮,這是做一個成功商人的基本要求,當年我一怒從朱家出走,發誓絕不依靠朱家,開設第一家酒樓叫做元豐酒樓,可是五年後,我還是把它改名爲朱樓,厚着臉皮把從前的誓言推翻。

其實這些都是小節,你四叔雖然市儈了一點,但他本性不錯,知恩圖報,掌管朱氏錢鋪多年,沒有利用錢鋪謀取過自己的私利,我大哥可是仔細調查過他的,否則也不會那麼信任他。”

範寧默默點頭,其實他對四叔的印象都是從前一些瑣碎小事留下來,四叔年輕時的表現確實有點不堪,整天和一羣狐朋狗友混在一起,騙父母錢財,甚至還和本村的楊寡婦鬼混,不求上進,給範寧留下十分惡劣的印象。

但細細一想,四叔似乎真的和從前不同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己在鯤州四年,他居然從來沒有利用自己的關係做生意發財,要知道他只要跑一趟鯤州,運幾百根琥珀木回去,他就能大賺一筆。

還有二叔開奇石館,他也沒有來佔便宜,比如要一些田黃石回去,他也能賺不少錢,這些賺錢的路子都沒有看到四叔的身影。

範寧這才明白,難怪朱元甫和朱元豐肯幫四叔,應該是四叔表現得不錯,才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有機會倒可以和他談一談。

........

範寧回到自己院中,卻沒有看見妻子,也沒有看見劍梅子和阿雅,範寧問一名小使女道:“夫人呢?”

小使女連忙道:“夫人好像回孃家了,上午來一輛馬車把夫人接走。”

“那有沒有給我留什麼話?”

“夫人說她會晚一點回來,晚飯不用等她。”

範寧點點頭,對小使女道:“給我煎一壺茶,再來幾盤點心,我在書房。”

“是!馬上給官人準備。”

小使女施個萬福,匆匆去了。

範寧來到自己書房,先把《朝報》放到一邊,拿幾份最近的《小報》細看,他很快便找到了源頭,事情應該是在五天前爆出消息,《小報》的頭版頭條消息,“驚爆,大學士和兒媳有染!”

範寧又翻了幾份,後面連續五天都有歐陽修事件的追蹤報道。

他細細地讀《小報》的消息,範寧從《小報》能準確報道自己船隊攜帶物資的清單這件事,他便知道《小報》的內容並非信口開河,應該是有可靠的消息來源。

事情發生在六天前,歐陽修的妻弟、御史薛宗孺上書彈劾姐夫和兒媳吳春燕私通。

他拿出的證據是歐陽修寫的一首豔詞: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

時間是夏天某日下雨之時,所以有‘雨聲滴碎荷聲’,地點是小樓西角,主角在小樓上等候,一直等到月亮出來,所以叫‘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接着說一個叫燕子的女人悄悄來到約定房間後,兩人連忙放下的窗簾,而吳春燕的小名就是叫燕子。

最後幾句‘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明顯就是在描繪男女行房事結束後的情形,

當然,作爲歐陽修的妻弟,薛宗孺必然還從其姐那裡掌握了別的什麼證據,所他站出來彈劾歐陽修,感覺給人的可信度很高。

所以這件事爆出來後,立刻轟動了朝野,再通過《小報》渲染,立刻就成爲滿城皆知的風流韻事。

範寧又翻到次日的報紙,還是頭版頭條,“慶曆盜甥案,君還追憶否?”範寧不由嘆息一聲,這份小報果然厲害,又把歐陽修的從前一樁風流韻事翻出來了。

歐陽修的姐姐嫁給張家爲填房,丈夫前妻留下一個女兒叫小張,後來丈夫去世,歐陽修姐姐拖着年僅七歲的油瓶小張氏來投奔歐陽修,小張氏在歐陽修府中前前後後住了十年。

據說歐陽修還寫了一首詞,後來成爲了罪證;

江南柳,葉小未成蔭,人微絲輕那忍折,鶯憐枝嫩不勝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閒抱琵琶尋,堂上簸錢堂下走,恁時相見已留心,何況到如今。

後來小張氏被歐陽修做主嫁給侄子歐陽晟,但夫妻二人感情不好,小張氏私通家僕,結果被人發現,扭送了開封府,小張氏在審問中說出了自己曾和姨父歐陽修有染,頓時引發軒然大波,被宰相呂夷簡下令嚴查此案。

後來因爲歐陽修堅決不承認,同時也沒有證據,加上歐陽修前妻已去世,小張氏本人和歐陽修也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就算兩人有事也無傷大雅,最多是一件風流韻事,天子趙禎最終放過了歐陽修,此案便不了了之。

但歐陽修也因此被貶去滁州,在滁州寫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記》。

當然,這是《小報》的內容,但範寧卻知道,呂夷簡拿這件事做文章,主要是因爲歐陽修支持范仲淹的慶曆革新,這其實是政治鬥爭的一種卑劣手段。

那這一次呢?

但範寧卻長長嘆了口氣,不管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歐陽修這次名譽盡毀,就算天子支持他,不追究罪責,但經過《小報》的傳播,衆口鑠金,歐陽修風流無羈的口碑已形成,名譽上恐怕很難翻身了。

這時,小使女在院中稟報道:“官人,府門外有客人找,說是官人的舊友!”

“我知道了!”

範寧收起報紙,快步向府門外走去。

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
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三百七十一章 態度軟弱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縣令審案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