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

既沒有放鞭炮,也沒有請客吃飯,就這麼安靜地從蔣灣村搬家到了鎮上。

隨着年末漸漸來臨,延英學堂也加緊了學生的學業,幾乎天天都有考試,使學生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而朱佩在學堂只關心兩件事,一是催促範寧去找石頭,催他給范仲淹寫信。

另外就是和範寧比成績,每次考試,他們二人的成績總是交替第一。

如果書法的分值大,那就是朱佩第一,如果書法佔的分值小,第一就非範寧莫屬。

每次朱佩第一,她就笑逐顏開,對範寧寫的字挖苦諷刺,而範寧拿第一,她就一臉不高興,說教授偏心。

時間一晃就到了十二月中旬,進入了隆冬時節。

這天清晨,一百多名學生集中在操場上,凍得搓手跺腳。

每個人都抱怨連天,這麼冷的天氣,把他們集中起來做什麼?

他們都是中捨生和下捨生,也就是中年級和低年級學生。

上舍生是最高年級,明年春天就要參加縣學考試,這時候格外緊張,一般都不會出來。

這時,劉院主帶着七八名教授走了出來。

幾名助教連忙招呼學生們排隊。

很快操場上排成了十幾隊,劉院主擺擺手,操場上頓時安靜下來。

劉院主高聲道:“十二歲以上的學生請舉手!”

操場上陸陸續續有十幾名學生舉手,

“舉手的學生請先回課堂。”

十幾名學生從隊伍中離開,操場上只剩下一百零幾人左右,每個人都頗有興趣,居然要挑選年齡,這是做什麼?

大家伸長脖子望着劉院主。

劉院主微微笑道,“還有十天就是年考,往年的年考都是各自分開,但今年比較特殊,今年你們將用同一份試卷進行考試......”

劉院主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下面的嗡嗡議論聲淹沒了。

中捨生和下捨生跨越了整整四年,居然要考一樣的試卷,簡直太不合情理。

“大家安靜!”

劉院主喊了一聲,衆人安靜下來。

“我再重申一遍,這次考試就是年考,希望你們認真準備,而且這次的獎勵也會比去年豐厚。”

院主訓話結束,大家三三兩兩各自回課堂,範寧等到劉康。

“你有什麼消息?”

範寧雖然搬來鎮上已經有一個多月,但消息依舊閉塞,而劉康卻認識人多,消息靈敏。

“今年不光是我們學堂特殊,別的學堂也一樣,十二歲以下學生統一考試,真的很奇怪。”

“會不會是縣裡的要求?”

“不知道!”

衆人議論着回到課堂,範寧剛坐下,朱佩便走進了課堂。

她戴着比較流行的契丹人脫渾帽,帽子很大,臉顯得更小。

身上穿着一件厚實的白狐皮裘,脖子圍着銀白色狐狸尾巴,和帽子連爲一體,披着猩紅色大氅,腳蹬小鹿皮靴。

遠遠望去,就是一個做工異常精緻的洋娃娃,但範寧私下卻覺得她象個小狐狸精。

她是剛剛纔來,學堂的各種集體活動,她從不參加,

“你們都在議論什麼?”朱佩坐下問道。

“今年年考有點奇怪,所有十二歲以下學生都考一張試卷,好像別的學堂也一樣,大家都不知是怎麼回事?”

朱佩臉上露出她一貫的輕蔑招牌,“連這個都不知道,選拔唄!”

範寧忽然想起她有消息來源,連忙湊上前笑道:“給我說說,是什麼選拔?”

“臭小子,靠我這麼近幹什麼,遠點!遠點!”

“那你給我說說!”

“說什麼,我也不知道?還有,你的石頭什麼時候給我,我先警告你,不準再拿假的太湖石騙我!”

範寧前幾天收到了范仲淹託人捎來的兩幅中堂,並誇讚他寫字進步很大,鼓勵他繼續努力。

一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中堂他自己留下。

另一幅送給了朱佩。

那幅中堂讓朱佩很滿意,但太湖石卻讓她十分惱火,範寧竟給她一塊假的太湖石充數。

範寧懶得再和她嗦,自己嘴皮子都說幹了,那不是假太湖石,是靈璧石,自己好容易才淘到,她就是不相信。

讓她去找祖父鑑別,她又不肯。

這時,嚴教授走進課堂,用鞭子敲敲課桌,課堂上頓時安靜下來。

“昨天的考試範寧第一,朱佩第二,劉康第三,下面我念到名字的學生,下課到我那裡去接受懲戒,範疆、羅平洲、張倉......”

範寧用眼角餘光迅速瞥了一眼朱佩,不出自己所料,自己拿到第一,她嘴都快撅上天。

“每次都是這個嚴老頭,他的心完全長偏了。”朱佩低聲恨道。

其實她的抱怨也沒有錯,嚴教授不太注重書法,書法的分值比較低,所以每次都是範寧拿第一。

但教《孟子》的蔡教授卻比較看重書法,所以在他課上,範寧拿第一的次數不多,大部分第一都被朱佩奪走。

“今天默《論語》三篇,顏淵、子路和憲問,還是老規矩,錯兩個字我抽手心一鞭,開始吧!”

範寧攤開試卷,開始提筆寫字。

他的書法確實進步很快,在兩個月前躍上第一個臺階上,又在月初躍上第二個臺階。

範寧現在的楷書已經達到了范仲淹茶童小福的寫字水平,甚至比小福還好一點,當然,比起朱佩還有一定距離。

這小娘子的字確實寫得漂亮,非常有靈性,在整個延英學堂也能排名前三,這是劉院主對她的評價。

範寧開始靜下心默寫,手中筆越寫越快,他的整個身心都沉浸在書法的美感之中。

.........

午飯時,所有學生都在議論這次年考。

“下捨生和中捨生考一張試卷,太不合理!”

一名學生扯着嗓門嚷道:“中捨生學過《詩經》,《易經》也在學,我們什麼都沒有學過,難道只考《論語》和《孟子》嗎?”

“不可能的!”

另一名學生道:“你沒有聽見今天嚴教授怎麼暗示嗎?讓我們有時間看看《詩經》,各位,年考要考《詩經》啊!”

飯堂裡就像炸鍋一樣,格外吵嚷。

劉康對範寧道:“這次和中捨生混合考試,確實對我們不公平。”

範寧笑問道:“聽說中捨生有幾個厲害傢伙?”

劉康點點頭,“我們這一屆是公認最差的,而最好的一屆是中捨生下班,那個班有七個厲害角色,號稱‘竹林七賢’,這個七個傢伙第一年讀書時,默寫從來都一字不錯,不分上下,只能靠書法來爭第一,聽說好幾傢伙五六歲就會寫詩,都是家學深厚。”

這時,兩名學生奔進飯堂,大聲道:“你們去中捨生的飯堂看看,他們在預測年考成績,已經把年考前十名的名單排出來了。”

“有沒有我們的名字?”

“怎麼可能有,他們根本對我們下捨生就不屑一顧!”

劉康站起身問道:“老五,他們有沒有提到範寧?”

範寧臉一熱,耳朵豎起了起來。

“提到了,他們把範寧排在第六十一名!”

飯堂內頓時吵成一團,中捨生上下兩個班正好六十人,把範寧排在六十一名,言外之意就是沒有資格和他們競爭。

劉康氣得一巴掌拍在桌上,怒道:“範寧,你要好好準備,這幫傢伙欺人太甚!”

範寧笑了笑,他倒很想領教一下竹林七賢的厲害。

.........

接下來的幾天所有學生都全力以赴,準備年考衝刺,範寧也不例外,每天天不亮起牀,除了練字還是練字,直到一更時分才入睡。

對於範寧而言,詩詞文賦他什麼都不怕,唯一弱點就是書法。

他無法利用先知先覺的優勢,只能和這個時代每一個學生一樣,老老實實練字,踏踏實實進步。

轉眼到了十二月下旬,距離年考還有兩天。

一直讓學生們困惑的統考原因終於揭曉,還真是全縣統一部署,明年的二月二在縣城舉行神童選拔大賽。

這實際上是大宋童子試的一部分,大宋童子試和科舉同步進行,所有過程都和科舉一樣,只是在發榜時另頒佈童子榜。

像著名的宰相晏殊,十四歲考中童子榜第一,賜同進士出身。

選拔神童進京考試,是各府州縣地方官的職責,納入吏部考評,所以各地官員都非常重視。

雖然都重視,但各地實施方法卻不一樣,大多數縣直到科舉前夕,纔派人去尋找神童,或者令官學推薦神童。

但一些教育發達的縣卻注重培養神童,尤其江南各地,每屆科舉結束後,各地就開始着手針對下一屆的科舉,培養新的神童。

吳縣也是如此,選拔並培養神童已是傳統。

大宋規定童子試資格是十五歲以下,所以這次吳縣神童選拔賽也有年齡規定,在明年四月前不能超過十二歲。

神童選拔賽每三年舉行一次,完全跟隨着科舉的步驟。

以前都是各學堂直接推薦學生參加神童選拔賽,這裡面弊端頗多,被推薦者基本上都是富家子弟,寒門子弟極少、

這一次趙學政進行改革,要求各學堂必須用考試的方法來預選。

所以各學堂的年考就成了資格選拔考試。

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
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