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

十五名年輕的官員整齊地坐在大堂上,有的是同進士出身,有的是太學畢業,他們大多是這幾年被調到海外經略,都至少坐了兩年的冷板凳。

海外經略府就像一個廢紙簍,吏部便將這些沒有背景後臺、出身貧寒的年輕候補官員們塞了過來,短短兩年便來了數十人之多,這兩年大部分官員沒有任何事情可做,在他們快要絕望之時,範寧上任了。

十五人中有五名八品官,十名九品官,年紀都在二十三四,充滿了活力和幹勁。

“各位,想必你們也有所耳聞,琉球府將擴縣之事,威脅琉球府安全的土著人已經被徹底殲滅,擴縣沒有任何障礙,根據朝廷的最新決定,朝廷將從陝西路和河北西路遷徙兩萬戶百姓赴琉球安置,那麼除了現在的澎湖縣和琉球縣外,我們需要再建五座縣城,其中琉球島上四座,小琉球島的主島,也就是琉璃島建一座,每座縣需要縣令一人,縣丞和縣尉各一人,正好就是你們十五人。”

範寧說到這,每個人都開始有點坐立不安起來,目光中透出深深的期待和驚喜,他們心中都是一個念頭,終於熬出頭了。

雖然是出任海外的縣官,但總比坐在經略使府無所事事、蹉跎歲月要好的多。

範寧笑道:“出任海外縣官很辛苦,付出也很大,至少要一個任期後纔有機會轉爲京官,希望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如果不願去海外任職,現在可以提出來,我會退回吏部,另謀高就。”

十五個人都沒有說話,開玩笑呢!退回吏部,這輩子就完了,現在就算不願去也得去,何況大家都願意去海外任實職。

範寧見沒有反對,便笑道:“下面我念名單,然後去找公孫玄策和張博,他們會給大家輔導,如何籌備建立新縣,另外泉州蘇知府和市舶司李提舉也會幫助大家,他們是鯤州第二批官員,蘇知府曾參與籌建漢縣,並出任漢縣縣丞,李提舉籌建晉縣,並出任第一任晉縣知縣,經驗都很豐富,他們會過來和大家交流。”

說完,範寧拿名冊高聲念道:“夏雨,琉中縣縣令,張文華,琉南縣縣令.........”

接下來的時間裡範寧格外忙碌,將各種堆積起來的政務都一一妥善處理。

時間又過去了近一個月,籌備已就緒,出海南下的日子終於要來臨了。

這天上午,範寧在帶着幾名隨從來到港口,泉州港的碼頭主要分佈在晉江出海口的兩側,一共有十座碼頭,其中第九號和第十號碼頭是範氏商行的私人碼頭。

這還是範寧第一次來視察範氏商行的碼頭,明仁有些埋怨道:“父親整天擺弄那些破石頭,不肯來幫忙,你乾脆就是一個甩手掌櫃,你別忘了,範氏商行你還有三成的份子,你別什麼事情都不管,讓我們兄弟整天累得像牛馬似的。”

範寧笑道:“我不是把明軒找來了嗎?幫你們減輕負擔,紡織工坊那邊給他一成的份子,讓他也心甘情願累得像牛馬一樣。”

“這個不用你提醒,我們心裡有數,明軒是自家兄弟,紡織工坊那邊,我們會給他一成份子,但我們還是要人啊!”

範寧想了想道:“朱老爺子不是也有一成的份子嗎?讓他也出點力,派人過來管理。”

明禮嘆了口氣,“他也很幫忙了,再說他自己在泉州也開了商行,由孫子朱霖管理,他沒有精力再幫我們了。”

“朱家的商行做什麼?”範寧問道。

“做瓷器和茶餅,波斯那邊對茶需求很大,他們的茶主要是銷往那邊。”

“那朱家有船隊嗎?”範寧又繼續問道。

“暫時沒有!”

“那就簡單了,把朱氏商行和範氏商行合併,朱家負責宋朝內部物資採購,範家負責外銷,你們就負責海外,採購物資的事情就不用你們操心了。”

明仁和明禮同時搖頭,“這個方案我們考慮過,但是不妥,這是範家的產業,我們兄弟三人每人三成份子,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其實還有一成份子,我們想給三叔和四叔,結果被朱家拿走了,說實話,這件事我們已經很後悔了,若再要朱家摻和進來,很多事情我們就沒法做決定了。”

範寧也知道他們兄弟二人有很強的主見,自己也不好把意見強加給他們,他想了想又道:“那你們就把四叔找來坐鎮商行,朱家那一成份子我給老爺子說,他會退還的,那成份子對他沒有意義。”

兩兄弟大喜,如果朱元豐肯把那成份子退回來,那就太好了,給三叔和四叔各半成,這個家族大商行就撐起來了。

不過讓四叔過來可以嗎?兄弟二人對四叔範銅鐘的成見很深,當年那傢伙可是個好吃懶做的混蛋,兩人疑惑地望着範寧。

範寧搖搖頭道:“雖然我也不太瞭解他的情況,但現在他的酒樓已經從最初的一座變成三座了,這就說明他不敗家,還是在努力創業,他從未找我借過錢,也沒有向二叔和三叔伸手,他向你們借過錢嗎?”

明仁和明禮都搖了搖頭,範寧笑道:“這在他年輕時候是不可想象的,說明他本質很好,年輕時只是不懂事,現在才明白事理,若沒有外面的本錢支持,靠自己積攢本錢開酒樓,真的很不容易,從一座酒樓擴大成三座酒樓,可以想象其中的艱辛,他現在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要養活,壓力很大,我們就幫他一次,讓他泉州做商行大掌櫃,負責對內。”

明仁和明禮商量片刻,最終點了點頭,“如果他真的明白事理了,那由他來坐鎮商行,當然最好,然後我們還在德化買了兩座窯口和一座茶場,這些可以交給明軒打理,四叔就負責商行調度貨物。”

見兩人都同意四叔來泉州,範寧便道:“我會寫一封給四叔,請他來泉州,明禮就跑一趟吳縣,親自請他來。”

“那四叔的酒樓怎麼辦?”

明仁瞪了明禮一眼,“不要什麼事情都依靠阿寧,這種小事,我們處理不好嗎?”

範寧笑道:“這還真不是小事,若處理不好,四叔不一定肯來,這樣吧!酒樓可以交給木瀆酒樓的顧大管事,由三叔一起照看。”

兄弟三人走上了船隊的主船,也是他們最大的海船,這是一艘三萬石的大船,最遠去西非的木蘭皮國,載重摺合兩千噸左右,看起來極爲龐大,就像一座大山停泊在碼頭上。

“這就是我們最大的船,也目前大宋最大的遠海商船,叫做木蘭舟,載重三萬石。”

範寧拍了拍船舷問道:“這艘船能運載多少人?”

“這艘船要五百名船員,四百名槳手,一百名其他船員,還要五百名弓手隨船,還可以跟隨客商五百人左右,裡面至少要存放一年的糧食,船上可以養豬、釀酒,還有一個小集市,光隨船的妓女就有三十人。”

“造一艘這樣大船需要多少錢?”

“這的大商船,工藝很繁瑣,外殼用松木,再用桐油浸製一年......”

範寧瞪了一眼不着調的明禮道:“我不是問你怎麼造船,我是問它要多少錢才能買到?”

明禮撓撓頭道:“有兩種,一種是十六帆,一種是十二帆,我們這是十六帆的,當時我們花了五千貫錢,十二帆四千貫錢就夠了。”

“這個價格應該不算貴吧!”

明仁咧嘴一笑,“木料都是我們從鯤州運來的紅松,又是明禮老丈人的船場,只收了人工錢,當然不貴,若是市價,這艘船至少一萬貫,十二帆的八千貫,這還只是船隻的價格,更重要是買得起,不一定養得起。”

“那你們上百艘萬石海船需要多少船員?”

“不是每艘船都要划槳,去波斯灣那邊必須要用槳船,但去南洋可以利用季風,就不用槳手,但一年只能走兩趟,就像去鯤州一樣,八十名水手就夠了,我們目前只有十五艘槳船,一旦去波斯灣甚至更遙遠的木蘭皮國,不僅要五百名槳手,還要有五百名弓手,那邊海盜太猖獗。”

範寧想了想道:“有海外客商訂這種大船嗎?”

明仁搖搖頭,“萬石以上海船基本不外賣,倒不是朝廷不準,主要能造萬石海船的船場不多,大宋內部都忙不過來,哪裡顧得上海外客商,反正到目前爲止,我沒見過海外商人擁有萬石貨船。”

範寧沉思良久道:“這次我去呂宋,需要五十艘槳船,泉州能籌集到嗎?”

明禮想想道:“五十艘沒有,三十艘應該可以,我們有十五艘,我老丈人有五艘,各大商行再湊十艘,你幾時出海,我們幫你打聽一下。”

“三天後出海,實在沒有三十艘,二十艘也可以。”

“那就沒有問題了,二十艘肯定有!”

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
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拗相上門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二百三十九章 證券交易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