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

房間很小,寬不到一米,長一米八左右,房間兩邊的牆皮已大片剝落,露出裡面的青磚,雖然幾天前打掃過,但還是隱隱有一股黴味。

正前方約齊大腿的位置放着一塊木板,大小像一扇小門,搭在兩塊突出的磚塊上。

這塊木板可以躺在上面睡覺,也可以當凳子坐在上面。

在門板上還放在一塊更小的木板,範寧略一思索便明白了,這塊小木板應該是桌子,他將小木板拾起,搭在面前的兩塊磚頭上,坐下後正好齊胸,這塊木板有着厚厚一層油光,隨處可見墨汁留下的污漬。

想到墨汁,範寧一擡頭,只見頭頂上掛着一隻很陳舊的籃子,他從鉤子上取下了籃子。

籃子裡東西不少,有硯臺、一支新筆、半塊殘墨,大半支蠟燭,一塊火石,兩張糊名用紙條,一瓶漿糊,還有一隻盛清水的竹筒。

這時,一名士兵拎着水桶走來,冷冷道:“把竹筒放在桌上!”

範寧連忙將竹筒放在桌上,士兵舀了一瓢清水,注滿了竹筒,隨即又道:“可以把蠟燭點起來。”

範寧點亮了蠟燭,房間裡頓時變得明亮起來,他心中也有了一絲暖意。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天色已麻麻亮,這時,所有的考生都已入場,士兵將考試院大門轟然關閉。

每條巷子由兩名士兵和一名監考官負責,在巷子盡頭第一號是廁所,裡面放着一隻糞桶。

二號和三號永遠是最可憐的,他們與糞桶比鄰而坐,不得不忍受刺鼻的惡臭。

不過省試就好得多,靠近糞桶的兩間考號不安排考生,但解試還沒有考慮那麼多,總有考生會不幸抽到糞號。

這時,遠處的鐘聲敲響,這是要求開始準備。

範寧這才發現牆邊有一根細繩子,原來外面還掛着一個鈴鐺,拉響鈴鐺,監考官就會過來。

趙修文給他們說過,只有上茅廁、交卷時可以拉鈴,其餘沒有什麼特殊事情儘量不要拉鈴。

否則被監考官盯住,給一個考風不良的評語,會影響到審卷官評審卷子的。

解試有很多細節,稍有不慎就會中招,每個考生都需要小心翼翼,從這個程度上來說,解試比一場戰爭還要令人緊張。

這時,監考官開始發試卷,每人四張紙,其中兩張正式考卷,另外兩張是草稿紙。

今天是解試第一天,考議論文,明天考對策文,而後天考默經和詩。

時間都是一樣,四個時辰,其中議論文不得少於千字,而對策文不得少於一千五百字。

蠟燭已經滅了,放進籃子裡,範寧不慌不忙開始研墨,耐心等待着正式開考的鐘聲敲響。

‘咚咚’

低沉的鐘聲沉悶敲響,大宋皇佑二年的解試終於拉開了序幕。

士子們先提筆在卷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籍貫和考場號,又在左上角寫上卷號。

這時有鈴鐺‘噹啷!噹啷!’傳來,這個聲音令每個士子都摒住了呼吸,這是報題聲,題目只出現一次,看不清就得拉鈴了,可那樣勢必會引起監考官的不快。

鈴聲到了範寧面前,士兵出現了,他舉着一塊牌子,牌子上就是今天的議論題題目。

《春秋無義戰》

果然和自己腦海中的記憶一樣,沒有偏差,範寧稍稍鬆了口氣,提筆在稿紙上寫了下今天的議論文題目:《春秋無義戰》。

這是《孟子.盡心》中的一句話。

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伐,上伐下也,敵國不相爭徵也。’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說,春秋時代沒有合乎道義的戰爭。最多也就只是這一國或許比那一國要好一點......

關於怎麼理解孟子這段話,一直有各種註釋。

孫子在《孫子兵法》一開篇就指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範寧卻想到了朱熹在《四書集註》中對這段話的理解。

《春秋》每書諸侯戰伐之事,必加譏貶,以著其擅興之罪,無有以爲合於義而許之者。但就中彼善於此者則有之,如召陵之師之類是也。

不過從範寧的個人態度,他並不是很贊成孟子這番話。

沒有春秋的混戰,怎麼會有戰國七雄?沒有戰國七雄,怎麼會有秦朝的統一?沒有大一統的基礎,怎麼會有中國的再一次崛起?

歷史自有其規律,要是大家都遵從義而不戰,諸侯國們和和氣氣保持兩千年,那後世的中國就是一盤散沙。

從歷史唯物論來說,春秋確實無義戰,但這種戰爭卻是必須的。

不贊成歸不贊成,但範寧還是要遵從大義,寫一篇能讓他得高分的議論文。

這篇文章範寧已經準備很久了,略一沉吟,範寧在稿紙上寫下了他的議論文。

雖然宋朝的議論文並不像明清八股文那樣拘泥於格式,但在科舉中,一般都會開宗明義,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

這也是沒有辦法,審卷官要面對成千上萬的卷子,一般不會有太多耐心仔細幫你推敲,一般看到一半,考生還在嗦嗦,不知所云,這種卷子就直接判死刑。

必須在開頭兩三句話就抓住審卷官的眼球。

範寧之前至少準備了三個方案,他一直拿不定主意,這一刻他最終決定,用朱熹的註解來作爲自己的開頭。

《春秋無義戰》

《春秋》每書諸侯戰伐之事,必加譏貶,以著其擅興之罪,無有以爲合於義而許之者。

但就中彼善於此者則有之,如召陵之師之類是也。

夫所謂義戰者,必其用天子之命者也,敵國相爭,則無王矣。

人稱之斯師也,何義哉?

此《春秋》尊王之意,而孟子述之以詔當世也。

蓋曰,夫《春秋》何爲者也,夫《春秋》假魯史以寓王法,撥亂世而反之正,如斯而已。

.........

範寧一氣呵成,洋洋灑灑寫了一千五百餘字,停下筆,他估計一下耗費的時間,居然只用了大半個時辰,這讓範寧頗爲得意。

但一氣呵成的只是創意,要寫成一篇好文章,必須不斷的修改,精煉,千錘百煉才能成功。

範寧又沉下心,一個字一個字地推敲起來。

.......

‘當!當!當!’

鐘聲響起,午休的時間到了,士兵開始給每個房間發放午飯。

午飯非常簡單,每人兩個蘿蔔絲絞肉饅頭,一碗菜湯。

這也是考試院最讓人詬病之處,這頓午飯外面最多賣八文錢,就算三頓也才二十幾文錢,可考試院居然收每人百文錢的午餐錢。

不免給神聖的科舉也染上了一絲銅臭。

中午也是考生搖鈴不受限制之時,不斷有考號鈴聲響起,要求上廁所。

監考官面無表情地注視着每個考號的學生進出。

這時,二十四號的鈴鐺響起,一名士兵跑了過去,不多時,士兵又跑到監考官面前低聲道:“煩請考官去看看吧!”

監考官眉頭一皺,又有什麼問題,卷子不夠,還是筆墨不足?

他快步來到二十四考號門前,只見裡面的考生正用糊名條小心地將名字一行貼住。

“你要做什麼?”監考官有些不高興地問道。

“啓稟考官,學生請求交卷!”

“交卷?”

監考官一下子愣住了,“現在交卷是不是太早了?”

範寧淡淡道:“學生早就做完了,一直在等過正午,現在應該可以交卷了。”

午休鐘聲敲響就是午時正,按照規定,正午過後學生可以交卷。

事實上,到了午時正,考試時間已經過去三個時辰了,還有一個時辰就要結束,這時候交卷已經影響不大。

監考官點點頭,“稍等一下,午休結束後,我來收卷!”

午休只有一刻鐘時間,很快巷子裡就安靜下來,學生們飛快地吃完午飯,又開始奮筆疾書,離交卷只有不到一個時辰,大家心中都開始焦急起來。

監考官這才揹着手來到二十四號考房前,對範寧慢慢吞吞道:“我再給你一次機會,你可以收回交卷的請求!”

範寧將卷子交給考官,平靜地說道:“學生已經檢查好了,確認交卷!”

“好吧!”

監考官接過試卷和稿子,閃開一條路,“你可以離去了,儘量保持安靜,不要影響別人。”

範寧背上水壺,拿着浮票和考牌,迅速走出考號,向大門處快步走去。

監考官望着範寧遠去的背景,暗暗搖頭,又看了看他卷號,丁六七三,原來是童子試考生。

監考官倒有了幾分興趣,開始細細讀範寧寫得議論文,只讀了幾句,便被吸引住了,忍不住細細讀了下去......

範寧並不是第一個考完的士子,他走到考試院門口,正好看見兩名學生走出了大門。

這兩人他都認識,都是長洲縣童子試考生,一個是江峰,另一個則是姚曦,沒想到他們也早早交卷了。

範寧走出大門,正在大門外等候的趙修文呆了一下,他剛剛看見江峰和姚曦走出來,郭雲滿臉怒容地上去質問他們。

沒想到範寧也出來了,要知道範寧是他最看重的學生,也是這次童子試吳縣唯一的希望。

童子試和普通的成人科舉不太一樣,童子試不僅是士子們自身的榮耀,它更代表了一個縣的少年學生,是官府推薦的縣士,是官員在後續人才培養上的直接體現。

可以說,範寧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着縣令高飛和縣丞楊涵仕途,可就是這樣一個令趙修文無限期待的縣士魁首,竟然提前一個時辰交卷了。

饒是趙修文涵養極好,但也終於忍不住,疾步上前問道:“範寧,怎麼回事,怎麼現在就交卷了?”

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
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銀彈攻勢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六百三十五章 變法之燈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七章 蘿莉小女俠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