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

賈昌朝書房內,楊渡跪在地上哽咽着聲音訴說應天府發生的事情,範寧在應天府奪權後,便有楊渡的心腹立即趕往京城彙報情況,令楊渡大驚失色,趕來向賈昌朝哭訴。

“範寧早有預謀,勾結韓琦把我調回京城,他在應天府下手,抓了李德昌,抓了宋城縣的縣丞和縣尉,聽說周衡和劉赤也被停職,還要利用我的妻弟來網羅我的罪名,這是將我徹底踩翻的先兆,如果賈相公再不反擊,應天府就徹底變天了。”

賈昌朝聽得心煩意亂,恨聲道:“你怎麼知道我沒有幫你,讓你回京述職,我一直在堅決反對,還有我交代你的事情,進京述職前必須安排周密妥當,你這叫安排妥當嗎?被範寧一擊而垮,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替你說話,你這個通判幹得多失敗!”

“卑職不敢埋怨相公,但現在形勢緊急,我們該怎麼辦?”

“你慌什麼?大宋沒有變天,以後不要再胡言亂語,這件事我會考慮該怎麼收拾殘局,你就安心去等候,大不了讓你去別處任知州,別弄得像天塌下來一樣。”

賈昌朝的一番話讓楊渡稍稍心安,他又低聲道:“那明天的述職怎麼辦?”

“明天述職照常進行,範寧在應天府鬧事,我們不能亂了陣腳,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卑職明白了,卑職告退!”

楊渡行一禮,退了下去,賈昌朝負手在書房裡走了片刻,又問道站在一旁的女婿李雲道:“你怎麼看?”

李雲緩緩道:“小婿在楊渡身上聞到了危險的氣息!”

“你是指他妻弟之事?”

李雲躬身道,“很明顯,範寧謀定而後動,一定是掌握了充分的證據,其他事情都可以用職權不明來辯解,李德昌之事也可以撇清,唯獨他妻弟當街殺人,影響太惡劣,楊渡恐怕罪責難逃,小婿建議岳父大人立刻和楊渡撇清關係。”

賈昌朝點點頭,“光撇清責任還不夠,天子很清楚楊渡是我舉薦的官員,我覺得我需要壯士斷腕,主動彈劾楊渡。”

“這樣會不會讓別的官員自危?”李雲小心翼翼建議道。

“不會,我只需針對他妻弟殺人之事彈劾,當街殺人已經超過了尺度,相信所有官員心裡都有數,原則上的犯錯我同樣也不會容忍。”

“如果岳父下定決心,那就事不宜遲,必須趕在範寧的彈劾書到之前搶先下手,這樣反而給了官家一個大義滅親的好感。”

“你說得很對,明天一早我就着手彈劾!”

.........

隨着天子趙禎的身體每況愈下,他已經把每日朝會改成三日朝會,隨即又改爲五日朝會,並且每天在御書房的時間也縮短到半日,中午便返回深宮了。

張貴妃的死對趙禎打擊巨大,一段時間來他鬱鬱寡歡,前些日子更是不顧大臣們強烈反對,固執己見地追封已故張貴妃爲溫成皇后,使大宋第一次出現一朝兩後的局面。

上午時分,趙禎正在批閱幾份奏摺,門口有宦官道:“啓稟陛下,賈相公求見!”

趙禎沒有停筆,隨口道:“宣他覲見!”

不多時,賈昌朝匆匆走進御書房,躬身行禮道:“老臣賈昌朝參見陛下!”

趙禎放下筆微微笑道:“賈相公有什麼事?”

“回稟陛下,微臣要彈劾一人!”

趙禎有點意外,他很少見賈昌朝彈劾大臣,他好奇地問道:“賈相公要彈劾什麼人?”

“老臣彈劾應天府通判楊渡!”

趙禎一怔,半晌才道:“上次關於楊渡霸佔官衙之事,賈相公不是做出解釋了嗎?”

趙禎的言外之意,楊渡是你的人,上次已經給你面子放他一馬,怎麼又出事情了?

賈昌朝滿臉痛惜道:“楊渡當年是微臣推薦,推薦的理由是年富力強,勤於政務,微臣曾經對他抱以厚望,希望他能上忠天子,下恤百姓,不要辜負我的期待,但微臣也沒有想到他竟然破壞朝廷規矩,強佔衙後官宅,使老臣對他極度失望。

但微臣一向以爲知微必見著,他既然有不良事件傳出,下面必然還隱藏有更嚴重的違規,所以微臣又派人去應天府秘密調查楊渡,發現他貪贓枉法,尤其他放縱家人爲搶奪酒鋪當街殺人,天怨人怒,微臣昨晚輾轉反側,徹夜難眠,深爲應天府百姓愧疚,更爲自己推薦了不良官員而自責,微臣既要彈劾楊渡縱親行兇,失德害民,也要爲自己舉薦失察而請罪,懇請陛下責罰!”

說到最後,賈昌朝聲淚俱下,滿臉悔恨之色,表演得很真實,連趙禎也被他的痛訴和自責感染了。

趙禎安慰他道:“人是會變的,大多數進士在爲官之初都是心懷理想,勤政愛民,只是隨着環境改變,有的人初心不變,有的人卻自甘墮落,更多是被錢財女色腐蝕,這些都難以避免,朕相信賈相公在推薦之時,應該沒有看錯人,但他經不起權力和財富的誘惑,做出了有違天和之事,這和賈相公沒有關係,賈相公及時督察,自揭家醜,堅持原則,更是難能可貴,這件事朕不會追究賈相公之責,楊渡可暫時停職,責令御史臺派官員前去調查,一旦查實,絕不輕饒!”

賈昌朝稍稍鬆了口氣,他從楊渡之事上脫身了,後面御史臺調查,就與他無關了。

他再次深施一禮,“陛下聖明!”

賈昌朝告辭退下,趙禎在賈昌朝的奏摺批覆嚴查,交給宦官去處理。

這時,時間已經不早,趙禎也覺得身子有點疲了,便起身道:“擺駕回宮!”

大殿外已準備了馬車,趙禎坐上馬車,在數十名侍衛和宦官的簇擁下,馬車緩緩向後宮駛去。

當馬車經過弘文館外牆時,忽然聽見傳來一陣陣喝彩聲,“好!再射一箭!”

趙禎心中一動,有了幾分興趣,拉開車簾向牆內望去,弘文館的外牆是花牆,中間由很多空隙,勉強可以看見牆內的情形。

只見戰馬奔跑,一名身穿武士服的少年騎在戰馬之上,左手執弓,右手拉弦,在奔跑中一箭向數十步外的草人箭靶射去,這一箭正中草人,引起周圍的皇族少年們一片叫好聲。

趙禎着實驚訝,這是騎射啊!他在印象中,可能只有開國的祖先們纔有這種馬上精騎的本事,現在居然在一個少年皇族身上看到了。

他頓時興致高漲,連忙吩咐道:“在前面後門前停下!

馬車在弘文館的後門前緩緩停下,一名宦官扶着趙禎下車,後門已經開啓,趙禎走進府門,數十名皇族少年紛紛起身上前行禮,在馬上騎射的少年也跳下戰馬,上前單膝跪下,“皇孫趙仲針參加皇祖父陛下!”

趙禎這才醒悟,笑問道:“你...你是鉅鹿郡王的長子?”

“皇孫正是!”

“好!好!免禮平身。”

趙仲針站起身,趙禎見他雖然年紀不大,但寬肩細腰,身材高大,長得面如冠玉,鼻樑高挺,一對星眸格外明亮,顯得英姿勃發,頗有幾分龍鳳之姿。

趙禎着實喜歡,又問道:“學騎射多久了?”

“回皇祖父的話,學習騎射大約半年左右?”

“爲什麼想到學習騎射?”

“啓稟皇祖父,皇孫畢生理想就是率領萬千鐵騎,擊潰契丹、党項,收復幽州、朔州,實現祖先未盡之偉業!”

趙仲針這番話說到趙禎的心坎上了,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繼續實現祖先未盡大業,他支持海外開疆也是爲了稍微彌補一下自己未能光復祖業的遺憾,只是他現在身體每況愈下,已經沒有精力再考慮海外開疆之事,所以經營鯨州的計劃也擱淺了。

而趙仲針這番話又讓他從下一代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你覺得我們能實現祖先的偉業嗎?”

“啓稟皇祖父,大宋國力十倍於遼國,人口十倍於契丹,技術先進,將士用命,之前最大的騎兵劣勢也漸漸從鯤州得到解決,我們現在缺乏的是決心,只要君臣子民上下齊心協力,勵精圖治,敢於用賢能之臣,用勇武之士,充分準備,孫兒相信在二十年內一定能夠實現祖先的偉業。”

“說得好!有見地,有勇氣。”

趙禎拍拍趙仲針的肩膀笑道:“汝精於騎射,卻不知文才如何?”

大學士喬清上前行禮道:“回稟陛下,趙仲針在皇族子弟中才學出類拔萃,書法和文章極好,堪稱進士之才。”

趙禎欣慰萬分,忍不住長嘆道:“朕竟然不知道自己還有這麼一個文韜武略的雄才之孫,是朕失察了!”

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
第七十九章 放長線釣魚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敵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七百五十四章 高麗作亂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