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

離開耽州,船隊繼續東行,穿過對馬島,沿着日本國北海岸航行,半月後抵達了鯤州,不過範寧沒有在鯤州停留,而是繼續北上,他要去鯨州,他作爲天子的代表,參加鯨州首縣的開城儀式。

鯨州就是今天的庫頁島,這裡生活着少量的鯤族人,主要有三個部落,共兩千餘人,鯨州上的鯤族人非常淳樸,和鯨州駐軍關係十分密切,常常用獵物、海珠、珊瑚來換取糧食和日用品,甚至還有幾名士兵娶了鯤族女子爲妻。

鯨州主要產木材和砂金,尤其盛產名貴的紅松以及琥珀木,在鯨州建縣一直是範寧的夙願,但朝廷最終的決定是把鯨州併入鯤州,改爲鯤州府,鯨州改名爲鯨島,暫時沒有建縣的計劃,只是鯤州海峽對面建了一座兩百戶人家的鎮子,作爲鯨島的長駐軍民。

但朝廷又在鯨州的黑水入海口對面建了一座平夷城。

平夷城是一座軍城,不過它的面積相當於一座中等縣城,在宋軍收復遼東後,駐紮在平夷城的一萬軍隊將撤離鯨州,只留下一千駐軍,連同他們的家眷一起長駐鯨州,建縣的時機便成熟了。

這天上午,範寧的船隻抵達了平夷城軍碼頭,主將楊帆前來迎接範寧到來,楊帆年約四十歲,是一名統領,平夷城建縣以後,他只管軍隊,百姓政務由縣令和縣丞負責。

範寧沿着階梯上了懸崖,笑問道:“縣令和其他官員呢?”

楊帆笑道:“他們去鯤州部落了,協商鯤族人入籍大宋一事,鯤族人有些顧慮,需要他們去開導。”

“鯤族部落離這裡遠嗎?”

“殿下去過的,離這裡約五十里。”

“那我也去看看。”

範寧很清楚鯤族人的顧慮在哪裡?當初鯤州的鯤族人也入籍大宋,但因爲他們和日本鯤族人有勾結,企圖出賣鯤州的利益,被宋軍全部送到秋田去了。

解鈴還需繫鈴人,這個鈴當初是他系的,當然需要他來解開。

楊帆立刻備了百餘匹馬,帶着範寧和他的隨處前往鯤族部落。

範寧抵達了鯤族部落,整個部落的人都聞訊出來迎接,還有鯤州知府趙覃,新任鯨縣縣令羅檸等官員一起出來迎接。

老酋長已經去世了,新酋長是老酋長的兒子,當年常去鯤州,範寧也認識,還他記得叫做蒙伍,只不過現在看起來很蒼老了。

範寧在鯤州以及鯤族中的威望極高,酋長帶來一千多名鯤族人向他行大禮下拜。

範寧連忙扶起他,“蒙伍酋長,快叫大家都起來吧!都是老朋友。”

蒙伍喊了幾聲,衆人都站起身,蒙伍笑道:“聽說大人要來參加鯨縣成立,大家都很期待啊!”

“呵呵!酋長的漢語很熟練了嘛!”

蒙伍當初在鯤州就能說幾句漢語,現在經常和宋軍在一起,漢語變得很熟練了。

“怎麼樣,願意加入大宋籍嗎?”

範寧很爽快,開門見山便問他,見他有點猶豫,範寧又笑道:“加入宋籍的好處想必你也知道了,那你有什麼顧慮,儘管說出來,有的事情只要我決定了,朝廷和天子都不會再更改。”

這話說得很大,旁邊知府和縣令都有點瞠目結舌,這話他們可不敢說。

蒙伍道:“既然大人這麼爽快,那我就直說,主要是我們自由自在慣了,不想受官府約束,另外如果有北方蠻人侵犯鯨州,我們肯定會起來反抗,但除此之外,我們不想再接觸戰爭。”

“我明白了,一個是想要自由,不願受官府管轄,另外是不想離開鯨州去打仗,還有什麼,不如一併說了。”

“還有就是,我們不想交稅。”

“好吧!我們進去坐,然後我來解決,另外我要喝你們的鬆漿露,多少年沒喝了,一直很懷念。”

“大人請!”

蒙伍熱情地請範寧進部落主堂,又去安排人招呼範寧的手下,趁這個空,鯤州知府趙覃小聲對範寧道:“這些條件都很好解決,我們都反覆解釋,他就是不相信。”

範寧微微一笑,“那是你們的威望不夠,看我來勸他。”

威望其實是兩個意思,威和望,威是威嚴、立威,望是指名望、生望。

一心一意做好事,寬帶於人,那叫有名望,但如果軟硬兼施,既善待人,又在必要時立威殺人,那才叫威望。

現在的鯤州官府望有餘而威不足,他們好話說盡,但人家不怕他們,所以他們也沒有辦法。

片刻,幾名少女送來了用銀盃盛滿的鬆漿露,裡面還有冰塊,鬆漿露事實是松子酒,用松子和蜂蜜釀的酒,但度數很低,和酒釀差不多,所以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飲料。

“大人嘗一嘗,看看和從前的味道是否還一樣?”

範寧端起酒杯深深吸一口,冰爽的滋味一直浸到心底,他嘆口氣道:“難怪我懷念了十幾年,去楚國後,我也要釀製松露槳!”

蒙伍好奇地問道:“我也聽楊將軍說,大人被封了楚國,是什麼意思?”

範寧微微笑道:“楚國是在很遙遠的南方海外,距離這裡至少有兩萬裡,坐船要三個月纔到,因爲太遙遠,朝廷管理不到,但又不想讓那些島嶼被異族所佔,所以就允許一些有功於大宋的臣子花錢買島,我的家族也買下一座島,面積和鯤州差不多,因爲我是楚王,所以天子就封島嶼爲楚王國。”

“那楚國和宋朝有什麼關係?”

“楚國是宋朝的屬國,每年要上貢天子,所有子民都是宋人,但我們自治,我是國王,由天子冊封,我的子孫當國王也要大宋天子冊封,除此之外,宋朝就不管我們了,一切靠自力更生。”

蒙伍想了想又問道:“聽說南方很熱,楚國也一樣吧!”

範寧呵呵一笑,“我們住的這個世界,中間熱,兩頭冷,你是冷的這一頭,我是在冷的那一頭,只不過季節相反,氣候和日本國差不多。”

蒙伍沉吟良久道:“那我們也去投靠楚國,大人歡迎嗎?”

範寧一下子愣了,怎麼變成了這樣,自己勸他們入籍大宋,他們卻要去北島。

“大酋長,那可是背井離鄉幾萬裡啊!你的部民們願意去嗎?”

蒙伍嘆息一聲,“鯨州這裡太寒冷了,我們之前想去秋田,但秋田鯤族人不歡迎我們,說我們是蠻夷,好像他們有多開化一樣,鯤州也不接受外族,我們一直想尋找一塊新的土地生活。”

範寧忽然想到,其實讓他們去南島也不錯,南島南面更適合他們。

他沉吟一下便道:“這樣吧!反正跟我去楚國也一樣要入籍大宋,你們先入籍大宋,至於你們擔心的三件事,我可以擔保,你們目前的生活不會改變,也不會交稅,所有人都不用交稅,漢人也一樣,也不會讓你們從軍,但有一條,你們若和漢民起了衝突,那就需要又官府來斷案,公平審判,該什麼罪就什麼罪,不會歧視,也不會照顧,就算你們去楚國也是一樣,你可以願接受?”

蒙伍沉默片刻道:“既然大人來擔保,我願意接受,其實趙知府和羅縣令也是這樣說的,關鍵是他們的話能不能代表朝廷,萬一朝廷認賬,我們怎麼辦?”

趙覃和羅檸聽得直翻白眼,爲什麼就這樣不相信他們呢?

範寧又笑道:“至於楚國,你可以派兩個人跟我一起去住上一年半載,然後他們回來報告,你再決定要不要遷去楚國,我總是歡迎的。”

範寧又看了一眼趙覃和羅檸,兩人皆笑而不語,若鯤族人願意遷去楚國,他們求之不得。

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十四章 回家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
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第四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現礦脈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十四章 回家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三十七章 鄉村離婚案(上)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