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長樂樓楊霖論道

端坐龍椅的趙佶本來對這件事還有點羞臊,一看手下臣子已經把替罪羊找好了,當即就坡下驢,貶謫上述四人到瓊州爲小官。

這件事楊霖出的主意,但是他並不後悔,這四個文官爲了權勢之爭,竟然荒唐到指使皇帝下手詔干擾前線大將。更爲可氣的是,他們的理由是太乙宮着火,簡直荒唐透頂。

在他們眼裡,黨爭強過一切,爲此不惜犧牲前線將士和對外戰局。

這也就是大宋對士大夫太仁慈,放在其他朝代早就殺頭抄家了。

蔡京趁機出列,大聲道:“神宗創法立制,先帝繼承,兩遭變更,國家大計還未確定。官家誠宜繼承父兄遺志,再起新法,臣等願效死力輔佐吾皇。”

蔡京說這番話並非無的放矢,他早就聽內侍們說皇帝要想恢復新政,所以投其所好。

果然,趙佶一聽大喜,當即讓蔡京官升太師,已然是位極人臣。

汴梁,長樂樓。

紫檀花几上擺放的三足鎏金獸首香爐散出嫋嫋青煙,一陣陣安神的薰香,瀰漫在樓上的雅間。

還沒入朝堂就開始參與這些政事的楊霖,此時正在長樂樓裡悉心備考,樓上今日請來了三位老道士,和新科省元討論《易數》。

易數是什麼?說白了就是通過《周易》來占卜的方法,更直白講就是算命。

楊霖聽的時候多,說的話很少,不停地點頭。

周易自有其奧妙之處,當然也有晦澀難懂的地方,好在楊霖只是專心於易數的問題,只要三位老道稍有跑題,說道其他方面的事,馬上就被楊霖拉回來。

三位老道不知道新科省元,爲何不研究經史子義,準備殿試,反而對這些占卜之事這麼感興趣。但是這對他們來說顯然是一件好事,便更賣力氣地講解起來。

“凡佔靜物,有如江河山石,不可起卦。”老道士搖頭晃腦,楊霖暗暗記熟於心。

“凡佔天時,不分體用,全觀諸卦,詳推五行。”

“道長,此語何解?還請不吝賜教。”

老道士一聽這省元郎如此謙遜求教,頓時自豪感爆棚,眉目一張捏着雪白的鬍子講解起來。

一陣腳步聲之後,暗香浮動,凝兒端着個茶盤進到房中,俏臉上浮現一絲擔憂。

馬上就是殿試了,大郎還在這裡和人論道,豈不是不務正業。

想要苦心規勸,又怕那藤條的滋味不好挨,別看大郎年紀小,脾氣卻出奇的差,最愛變換着法子作踐人。昨兒個就是多說了一句話,就被罰彎腰屈膝臀作鼓,被大郎拍出了一首將軍令,還逼着自己和曲唱詞,臀尖現在還隱隱作痛。

小美人兒芳心一動,想出一個主意來,放下茶盤之後柔聲道:“大郎,天色不早了,三位道長還要回山,莫耽誤了道長的行程。”

此地即是長樂樓,三位道長雖然是化外之人,也聽過被冠以汴梁第一才女稱號的凝兒花魁的名聲,紛紛出言相謝。

這就是圍魏救趙,把三個老道趕跑了,還怕你不溫習經史子義,凝兒心中小小的得意了一把。

楊霖聽到興頭上,被她一打斷,皺眉道:“我和三位道長一見如故,快去讓後廚準備一桌酒菜,然後讓他們開三間上房,今夜道長們就別回了。”

凝兒芳心一苦,難道大郎真跟自己的詩裡說的一樣,功名於他如雲煙?好在她知道殿試就是排名次,反正有了進士的身份,就可以入朝爲官了。自己這下半生系在了他的身上,也只能隨着他沉浮飄蓬,當然希望楊霖能夠穩步步入仕途。

直到華燈初上,楊霖吃完之後,纔出言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感謝道長們不吝賜教,可惜明日還要殿試,就不和諸位秉燭論道了,咱們改日再聊。”

“省元郎快快去睡吧,殿試纔是頭等大事,易數之道我們可以改日再談。”

楊霖嘿嘿一笑,心中暗道,若不是楊戩這太監告知,滿天下誰能想到這一回易數之道,就是殿試的題目。

----

大宋殿試是卯時三刻入殿,換算成後世的時間,大概是早晨六點半。

初春之際,卯時的天色還未亮,禁軍們便用朝廷的馬車,將這一科的士子帶入了宣德門。

楊霖左右環視,並沒有看見幾個熟悉的身影,揚州不比蘇杭,歷來不是科舉的重地。

身旁的士子們全都有些緊張,只有楊霖一個輕鬆愉快,一來這廝得了報信,胸有成竹;二來他來自後世,沒有這個時代對於君權的敬畏。

一箇中年人見他如此從容,心中不禁折服,抱拳道:“兄臺你好,我是杭州的趙冑。”

楊霖楞了一下,隨即笑道:“揚州,楊霖。”

“原來是省元郎,失敬失敬。”

“哪裡哪裡。”

禮部官員聽到後面的交談聲,不滿地回頭瞪了他們一眼,兩個人一起笑着不再說話。

行了一半路程,馬車在一排高大宮殿前停下,楊霖跟着士子們跳下馬車,一名禮部官員喊道:“各位請列隊,跟我去沐浴更衣!”

忙了一圈,終於來到考場,也就是天下權力中樞大慶殿。

殿外一個禮部官員,面色肅然,儀表不凡,冠袍整齊,高聲唱道:“時辰已到,考生入殿。”

大殿內的試卷和考桌早就準備就緒,楊霖看了一眼,低聲疑道:“怎麼沒有椅子?”

趙冑目不轉睛,輕微地說道:“這是咱們大宋殿試的傳統,站着筆試。”

站着寫毛筆字,對腕力要求頗高,如果士子體弱多病,再加上有的人難免內心緊張,恐怕大半天的考試就會支持不下來。

好在即使中途退場,也不會有什麼太嚴重影響,最多評分爲第五等,最後依舊是賜同進士出身,這些並不涉及品德的過失,大宋對士子們還是比較寬容。

最後殿試成績和省試成績兩者綜合起來,評爲五等。

其中考中第一等和第二等的士子,且排名前二十,就將有天子親自面試的機會,狀元、榜眼和探花就會出在其中。

狀元、榜眼和探花上進士甲榜,稱爲進士及第。前二十名士子即使沒有能獲得前三名,但也能上二甲榜,賜進士出身。

成績若爲第三等,當然就沒有面試機會,上三甲榜,也是賜進士出身,只是將來同僚之間比拼起來,排名就不如二甲榜,地位稍微低一點。

成績爲第四等和第五等,則上乙榜,賜同進士出身。

等到試題發下來之後,原本安安靜靜的大慶殿,突然爆發出一陣驚呼。

蔡京等宰相作爲監考官,當然知道他們驚呼的原因,蔡京往前一步,壓了壓手,不滿地說道:“肅靜,都肅靜,安心答題!”

趙佶在高處的龍椅上,看着衆人的反應,心懷惴惴。

滿殿的人都不知從何下筆,唯有一個人從容不迫,筆走龍蛇,趙佶聚目而望,竟然是有過一面之緣,提出那個蹴鞠聯賽的楊霖。

一抹笑意出現在皇帝的臉上...

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六十二章 鳳在林中鴉雀驚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型武俠話劇團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六百章 偶遇
第六百三十八章 龍章鳳姿,王霸之氣第七百六十四章 蓬勃向上第六十二章 鳳在林中鴉雀驚第三百三十二章 鸞鳳棲是梧桐枝第八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一百七十一章 陛下有事可以找楊霖啊第一百六十章 爲民請命的諫臣楊霖第四百七十五章 南北昏君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四十四章 時間倉促第四百三十八章 將軍一戰補天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幽燕再聞烽煙起第十三章 江水難洗一面羞第三百五十章 難以啓齒的風寒第四百章 將軍功業驚天下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五百五十四章 沒個消停第五百五十二章 皇帝第二百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三十九章 這貨升值了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六百九十八章 方帥出征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幕開啓第六百二十一章 赳赳老秦第五百八十章 昭示武力第三百二十章 屬下明白第五百零八章 給足面子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七百六十六章 和平破裂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四百五十四章 攔路者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龍角初露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三百三十八章 將門摺子疑雲深第九十一章 斷子絕孫腳第七百六十一章 天池水泥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以身飼狼第六百一十五章 洛陽春光正好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第四百四十一章 楊導劇本已寫好第五百七十章 美人妙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騎夜入燕京城第四百八十六章 病急亂投醫第二十九章 道理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九十八章 荒唐君臣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型武俠話劇團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四十五章 培植班底第二百五十二章 累累罵名可護身第七十二章 堡壘從內部攻破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相之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來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舊將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豈無功業書青史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二十六章 一巴掌打碎心結第四百五十一章 另立新君第六百八十二章 擇地築城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方亂戰兵戈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掃第五百五十七章 弄點錢花第五百九十一章 共享天倫樂融融 再憶舊事氣豪雄第三百六十四章 淪落百年後,奴意卑入骨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七百三十八章 通高麗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四百九十八章 本宮不是那樣的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士子書生到勞動中去第二百零一章 佈局西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一百六十八章 把你爹嚇尿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赤陽真人展神威第五百零九章 血濺金殿第三百九十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六百零二章 改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偷渡陰平是險計第四十一章 皇帝有刀不用,我幫你拔刀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一百四十四章 宋江寫詩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六百三十七章 怒斬節奏狗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胡馬南下,決戰開啓第四十九章 大宋物流寡頭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水殤殤,葬於北邙第六百章 偶遇